第3課-不動比丘的誓言(一)

「時彼比丘白佛言:『世尊!我從今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無諂、無誑、實語、不異語,求一切智智。乃至未得無上菩提,若於眾生起瞋害心者,則為違背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中現在說法諸佛如來。』」

不動比丘對廣目如來說:「我以無諂語、無誑語[註1]、諦實語、不變異語立下誓言。我要發起菩提心。從今天起,我做的一切,都回向於獲得無上菩提。」不動比丘發了什麼樣的菩提心呢?接下來描述的,就是之前提過的菩提心的兩種欲求--欲求菩提與欲求利他--的略說與廣說。

不動比丘立下誓言:「從現在起到未成佛之間,無論對哪個有情,我都不生起瞋忿心與傷害心,我的心不會被任何一個眾生擾亂。如果做不到,我就是欺誑現在正在無邊世界說法的諸佛如來。」不動比丘對諸佛如此發誓。若他欺誑諸佛,就不可能成佛,無法成辦最究竟的安樂。

克主杰尊者也曾立下十個誓言。立下誓言後,克主杰尊者說:「若我違反以上誓言,請本尊與護法來取我首級!」不動比丘則在立下誓言後說:「若我違反誓言,就是欺誑正在說法的諸佛如來。」他們立下的都是重誓。對我們來說,現在要我們馬上發這種重誓,應該非常困難。不動比丘在發這種重誓之前,他已經透過七因果與自他相換教授不斷修心,不但生起了菩提心,而且菩提心也很穩固,此時他才如此立誓;以前,在他跟我們現在的程度不相上下之時,他也沒辦法這樣發誓,就算發誓也很難做到。

剛才說到,不動比丘對廣目如來稟白自己要成辦無上菩提時,廣目如來提醒他:「菩薩道很難學。」的確,立誓前要謹慎評估,就像《入行論》說的:「首當量己力,自忖應為否,不宜暫莫為,為已勿稍退。」受戒前,特別是受菩薩戒之前,一定要謹慎考慮。受菩薩戒不像受別解脫戒,在受別解脫戒之前,受戒者事先並不知道戒條,要等受戒之後,師長才會跟受戒者說明;但菩薩戒的內容在受戒前就可以知道。應該先了解菩薩戒條的內容,評估自己能不能受持,做得到才去受戒;如果暫時做不到也不該放棄,應該為有朝一日能夠受戒而不斷學習、努力修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產生「我應該做得到」的把握後,就去受持菩薩戒。不動比丘也是如此,在經過長時間的修心,到達一定的程度後,他在廣目如來面前立下了這樣的誓言。

現在做不到,不代表永遠做不到。雖然無法立刻跟不動比丘一樣,也要經常發願:「我要不斷進步,有朝一日,願我能像不動比丘那樣立誓!」只要發了願,就會有影響力。我們現在很難發誓不對任何人生氣,但可以練習要求自己,就算生氣,也不要完全被憤怒控制,試著讓自心不那麼易怒,經過一些時日,也許需要幾年,希望自己可以漸漸成為不容易生氣的人。這樣的願望,應該很有機會可以成真。

「世尊!我從今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未得無上菩提,若有一步遠離一切智心,則為違背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中現在說法諸佛如來。」[註2]

不動比丘立下誓言:「無論做什麼事,下至踏出每一步,我都不會離開希求菩提、想要獲得一切遍智的心。」這非常重要。我在《道次第集經彙道》中有另立科判,摘錄包括《華嚴經》在內的佛經講到的如何不分晝夜隨念菩提心,包括必須如此隨念的理由與隨念的方法,例如每天從早晨醒來到晚上入睡之間,如何在行住坐臥間與欲求菩提的實修結合。在《般若》[註3]有個段落專門提到,如何把生活裡的一切行止與欲求利他結合而修,另一函則都在說明如何把一切行止與欲求菩提結合而修,如何不分晝夜依於正知正念修習。若用譬喻來說,就好比我們本來得到一個像如意寶的寶物,後來卻弄丟了,此時,無論吃飯、睡覺或走路,我們時時刻刻都會繫念著這件事情。就像這樣,無論何時,心裡都要懷抱著「我何時才能獲得佛果啊!」的念頭。總之,不動比丘在廣目如來前立下的第二個誓言是「無論我正在做什麼,只要沒有生起欲求菩提的心,就是欺誑一切諸佛。」

「世尊!我今發此一切智心如是迴向,於其中間若發聲聞獨覺心者,則為欺誑一切諸佛。」
   
不動比丘立誓:「我絕不生起聲聞獨覺心。若生此心,就是欺誑一切諸佛如來。」聲聞獨覺心是只為一己之利而希求解脫的心。我們目前沒有這種危險,因為我們連希求解脫的心都生不起來。但是,當我們開始修習出離心、猛利地思惟輪迴過患時,就必須很小心了。就像《道次第》裡區分共中士道與中士道的差異一樣,實修時我們也必須運用正確的方法實修共中士道。做前行時,未思惟輪迴過患前,要先策發菩提心,以菩提心為動機去觀修輪迴過患;做正行時,在思惟輪迴過患後,要再度透過思惟,把見輪迴過患的心轉為生起大悲心的方便;最後做結行時,要把這些修行的善根全數回向於無上菩提。在這樣做之後,如果希求一己解脫的心依舊很強猛,就必須一面思惟中士道,一面思惟菩提心。

如果沒有刻意防護這種僅求自利的心,對於最親愛的人,雖然你一直以為自己可以為他捨命,但是,在你突然被身後發出的巨響嚇一跳的剎那間,你很可能會為了保護自己而把他推倒。總之,在專修出離心的時候,必須在菩提心的攝持下思惟輪迴過患,這很重要。


線上收聽:2010 認識妙喜淨土-03

[註1]「諂」是有過失卻隱藏過失;「誑」是明明沒有功德卻假裝有功德。……圖滇悲桑格西

[註2] 由梵譯漢的版本沒有這段文,補以羅卓仁欽譯師由藏譯漢的譯文。

[註3] 同樣的意思,在《現觀莊嚴論》裡的偈誦是:「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彼彼如經中,略廣門宣說。」關於如何晝夜隨念求菩提與求利他的兩種欲求之方法,說得最廣的經是《華嚴經》。…  圖滇悲桑格西

譯註:
①《廣論》p222:「此於一切佛子唯一真道,《波羅蜜多教授論》中,宣說二十二種發心,從諸論師解釋此等進道之理,應當了知。」
②《現觀莊嚴論略釋》
根本頌:「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彼彼如經中,略廣門宣說。」
法尊法師釋:「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是一切相智之相。表示此智有十法,一謂發菩提心,即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欲相應所起入大乘道門所顯之最勝第六意識心王,是大乘發心之相。界限從大乘資糧道乃至佛地。發心所緣之菩提彼,及所為之利他彼,廣中略三部般若皆就略廣二門宣說,如二萬頌般若經所說,餘二經亦說故。如是發心依譬喻助伴相同門中分為二十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