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堂-不動比丘規劃妙喜淨土

第二品、佛剎功德莊嚴品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佛已說不動如來修菩薩行時所有功德。復願世尊開示廣說不動如來現見今剎土功德嚴勝。何以故?使諸補特伽羅行菩薩乘者,聞彼功德生愛樂心,欲見彼佛禮拜供養。住聲聞地補特伽羅證無學者,聞彼剎土功德莊嚴,亦希瞻禮供養奉事。」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今乃能問如是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當為汝分別解說。」舍利弗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舍利弗再次啟稟佛陀說:「您說了不動如來往昔修菩薩行的功德,請再為我們開示不動如來成佛後,他的剎土的種種功德。請求您說這些,是因為菩薩與聲聞種性的男子女人需要投生到那裡。聽了這些開示,可以讓他們生起想要謁見不動如來、禮拜供養、祈請不動如來教法住世的希求心;尚未獲得阿羅漢果的人聽到不動如來剎土的功德,會想要謁見、禮拜、供養不動如來,也會為了自己的修行能夠究竟,而生起想要投生妙喜淨土的希求。由於有這些需要,祈請您開示不動如來剎土的種種功德。」

佛陀對舍利弗說:「很好!你這樣啟問非常好,我會開示不動如來剎土的功德。你要斷除三種聽聞過失,好好地聽。」這段話很像是佛陀的立誓宣說。舍利弗對佛陀說:「是的,我會照著做。」

 

一、剎土莊嚴,來自不動如來過去的願力


(一)不動如來成佛

佛告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證一切智時,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是時大地六種震動。彼世界中所有眾生,知不動如來證無上覺,經七晝夜無有食想、無飢渴想,亦無疲倦宴處睡眠之想,唯有安樂歡喜愛樂善心。而於彼時,世界之中所有眾生及欲界天,無有婬欲。何以故?由彼如來本願力故,彼諸眾生現世攝受此諸功德。舍利弗!不動如來、應、正等覺證一切智時,彼世界中所有眾生皆至誠合掌向不動如來。」

「復次舍利弗!彼佛世界功德莊嚴,無量佛國悉無與等。舍利弗!由彼如來修菩薩行時發斯弘誓願,此佛剎殊勝莊嚴,如我於今本願成就。」


佛陀說:「不動如來成佛時,光芒普照,大地產生了六種震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人與天人都向不動如來合掌禮敬。」又說:「在不動如來成佛的前七天,世界一切眾生知道這件事情後,完全沒有飢渴感,或覺得疲累而需要睡眠,大家不但身心全無疲憊,而且都處在很安適、喜悅的狀態。在他成佛前七天,所有眾生都沒有產生淫欲。這些結果都來自不動如來過去的願力。」

佛陀說:「其他示現殊勝化身的佛,他們的剎土功德都沒有妙喜淨土那麼圓滿。能成辦這麼圓滿的剎土,是不動如來過去行菩薩行時的願力所致。佛國剎土的圓滿功德,是由過去的願力成辦,就像我過去行菩薩行時做的祈願,如今都已悉數成辦一樣。」

在接下來的經文中,大家會看到佛陀每說一個妙喜淨土的功德,就會接著說「這都是不動如來過去的祈願造成的」,整個講完之後又再說一次「佛國剎土的諸多功德,皆由祈願成辦」。佛陀的這句話,含義很深。

佛國剎土的各種圓滿功德是由祈願成辦,所以它的印跡(能成辦的因)是祈願。講到祈願,一般人直接想到的都是口中唸誦的祈願文,但祈願文只是文字,不是真正的祈願。真正的祈願是內心有願,內心想要,所以是一種欲求。之前曾經概略講過,佛陀身語意的功德與剎土的種種圓滿,都要依靠欲求菩提與欲求利他才能成辦,因此可以說它們都是菩提心留下的印跡。所以,透過《不動如來會》,佛陀要跟我們說的重點是:把主力放在專修菩提心,便能成辦圓滿的色身與圓滿的佛土,也會擁有能成辦眾生義利的種種圓滿順緣。所以,若想要獲得圓滿的色身,就必須主修菩提心。

唸誦祈願文時,可以放慢速度,邊唸誦邊思惟,設法對這些內容產生欲求。若能這樣做,則唸誦祈願文也將成為特別的實修。然而,要生起欲求,必須先知道祈願文裡描述的種種淨土特質到底有什麼優點、為何值得追求,所以必須先去聽聞相關的內容,明白之後,才有辦法對它生起希求心。

既然祈願真正的意思是欲求,那麼這些祈願文的用處又是什麼呢?當內心生起強大的欲求,就會不由自主地脫口說出:「好希望它能成真啊!」的話語,這是從真正的祈願化成的文詞。在真正的欲求還沒產生前,初修業者可以透過唸誦祈願文,讓心跟隨這些祈願的文詞走,這樣也能產生一點希求心。正因為能對初修業者提供這樣的幫助,所以才會有這些祈願文問世。

釋迦牟尼佛與不動如來,他們兩位過去在菩薩位時的想法有點不一樣。不動菩薩的想法是:自己先去努力,就像《不動如來會》第一品描述的那樣,非常精進地成辦各種因與資糧,依此而成辦一個圓滿的剎土。然後,只要有情投生到這個剎土,則無論他們希求的是解脫或佛果,都一定會如願成辦。不動菩薩也希望安住於每個不淨剎土的佛,都會對各自的所化機開示我們現在講的內容,包括:不動如來剎土的種種功德、投生到那裡的好處、投生到那裡的因是什麼。無論諸佛在住世時或涅槃後,都希望他們的所化機能知道如何累積投生妙喜淨土的因,並投生到妙喜淨土來。只要能來,由於這裡具足了一切順緣、淨除了一切違緣,所以大家自然就會獲得解脫與成佛的果位。不動菩薩內心有這樣的想法,也為了這些想法能夠成真,他成辦了所有該成辦的因與資糧,而現在,他當年的祈願也全部都實現了。

而釋迦牟尼佛當年的想法是,他要在暴惡眾生居住的不淨剎土示現成佛事業,使得未解脫的眾生得以解脫。《悲華經》有詳細說明當初釋迦牟尼佛發的五百大願。

不動如來當初的發願都成辦了,釋迦牟尼佛當初的發願也都成辦了。講到這裡,我想到:世尊的五百大願中,有一個是「願未來,凡追隨我學佛出家者,都不會受到衣食匱乏之苦」。所以,即使發生了嚴重的飢荒,也沒有任何一個出家人因此死亡。當年,三大寺的僧人剛從西藏流亡到印度,大家靠著有限的幾畝薄田維生。後來陸續又來了很多新的僧人想要加入,到底要不要收?要不要設限呢?三大寺為此開會討論。那時,有位師長唸了《悲華經》裡佛陀當年發的這個願,然後說:「僧人來多少就應該收多少!因為佛陀說過,出家人就算再貧困也不會因此餓死。」但是,肩負僧眾生活責任的寺院管家舉手反對,他說:「保證不會餓死的出家人,必須是像密勒日巴尊者那樣完全捨棄今生的人才行。」最後大會決定不設限,僧人只要來就都收。直到目前為止,三大寺僧人的生活不但沒有過不下去,順緣反而愈來愈多。當然,從看得見的表象來說,我們可以分析這種結果分別來自於哪些原因;但是,就看不到的情況來說,這種結果應該是佛陀當年的願力發揮了作用。

在達蘭沙拉有一位離世修行的出家人,他後來獲得蠻高的密乘證量。有一次閉關時,他的食物都吃完了,但因為那時實修的狀況很不錯,他捨不得為了食物而中斷修行,所以就留在關房裡繼續觀修,沒有外出覓食。就這樣又過了三、四天,在觀修時,他覺得有點想睡,就在半睡半醒之間,他似乎夢到有幾位女子送食物過來,他吃下這些食物,然後就醒了。此時,不只身體感覺到飽餐一頓後特有的舒適,還打了一個飽嗝。雖然這似乎是件小事,但是他說:「從此之後,我深深相信,只要自己這方面沒有做錯,把該做的都做了,佛陀絕對不會欺誑我。」

「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證無上菩提時,於其剎那或須臾頃,三千世界所有眾生,若有天眼若無天眼,彼皆得見不動如來。舍利弗!此亦如來本願成就,令諸有情獲此功德。」

「復次舍利弗!不動如來坐菩提道場證無上覺時,天魔波旬不生障礙之想。復有無數百千諸天,以諸香花及天伎樂供養如來,各持細末栴檀而散佛上;是諸香末及彼花鬘,於虛空中合而成蓋。舍利弗!此皆不動如來本願之力,今得成滿。復次舍利弗!彼佛得菩提時,大光普遍三千世界,日月諸天光悉不現。此亦不動如來昔願圓滿,今獲斯瑞。」

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彼不動如來昔行菩薩道,誠有廣大精進甲冑,能發如是弘誓之心。由彼往修菩薩行願,能令無數百千眾生殖諸善本於無上菩提,又以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清淨佛剎,如是如是迴向願力悉皆圓滿。」


佛陀說:「不動如來成佛時,三千大千世間所有的眾生無論有沒有神通,大家都見到不動如來。這也是他過去的願力造成的。」又說:「其他如來在示現成佛時,天魔都會想去障礙他們,並且也付諸行動,但在不動如來示現成佛時並未發生這種情況,這也是他過去的願力造成的。」佛陀對舍利弗說:「不動如來成佛時,無數天人以天界的資具供養不動如來,這些供物在虛空中聚集成為一個大傘蓋,這也是他過去的願力造成的。」

佛陀說:「不動如來示現成佛時,他身上放出的光芒,遮蔽了一切日月與天人的光芒,充滿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這也是他過去的願力造成的。」這種光既然強到連日月的光芒都能遮蔽,人們會不會因為光太亮而無法見到不動如來,就像我們無法直視太陽一樣呢?不會。在另一部經典中說到,佛陀有一種光,透過這種光的照射,有情會得到佛的加持,不但能見得到佛,眼睛也不會受傷。

舍利弗對佛陀說:「不動如來以前行菩薩道時,許下了特別的祈願,披上了大甲胄,為了安置無量有情於無上菩提,他把所有累積的善根全數回向,希望能成辦一個非常圓滿的佛國淨土,以此來成辦有情的義利。不動如來當初的回向與祈願,現在成辦了,真是太令人驚奇了。」佛陀說:「的確。事實正如你所說。」


線上收聽:2010認識妙喜淨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