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與暇滿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攝頌》中說道:「若未獲得圓具德相身,修習勝道進程極緩慢,故應修學此之圓滿因。」這段話的意思是,若沒有圓滿的所依身,大乘地道的證量將很難增長,所以應該修學能獲得圓滿所依身的因。投生淨土就是為了獲得人身,而且是暇滿人身,否則為什麼要去呢?淨土,是完整具備一切學佛順緣的地方。想要獲得暇滿人身與希求往生淨土是同一件事,正因為要獲得暇滿人身,所以才要投生淨土。

學佛的目標,能不能在今生就達成?由於每個人的智力、體力、壽命等情況各有不同,所以有些人能,有些人也許不能。這輩子盡力學佛了,萬一還沒達到目標就死了,然後呢?不應該放著不管吧?輪迴沒有起點,如果不設法解決,它也不會有終點。設定了學佛的目標,然後在今生盡力;若今生做不完,來生要繼續努力。既然如此,一個可以支持我們繼續在佛法上努力的來生,就成了你我必須考慮與準備的事情。我們都希望來世能再獲得暇滿身,唯有如此,學佛的目標才容易完成。

暇滿的意思是遠離無暇、具足圓滿。圓滿又分為自圓滿與他圓滿。其中「他圓滿」的條件中,第一是有佛出世,意思是佛要示現成佛事業,否則雖然佛有來到這個世界,但卻未示現成佛,我們能得到的幫助會很有限。第二是佛說正法。若我們在佛出世、但尚未說正法之間死去,沒機會聽聞教法,那也無從獲益。第三是能見到具有證量的人。若能親見那些聽了法、做了實修、心續中真正生起證量的人,會增強我們的心力。親自見到某人,又能清楚指認:「啊!他是見道位者、他是修道位者、他是菩薩、他已獲得不還果、他剛入初地。」就會生起「我也要這樣去修」的心。能夠見到實例的環境,會給你很大的鼓舞。第四是有隨學者。由於能夠親見生起證量的人,就會有很多人跟著效法。若你希望能到一個真正符合以上條件的環境,就必須投生佛國剎土。

那我們算不算擁有以上的條件?不算。只能算是「隨順」而已。因為,從第一個條件來看,佛陀所開示的教法尚未衰退;從第二個條件來看,如果你有值遇真正如實開示佛陀教言的上師,他替代佛陀說正法;從第三個條件來看,這個時代雖然已沒有公認的初地、二地菩薩等,但的確仍有生起菩提心、證空性的修行人,例如聖座嘉瓦仁波切,我們可以從聖座的傳記行誼中知道他的功德。不過,這與可以直接見到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好的殊勝化身佛,還是很不一樣。

總之,投生到有佛的殊勝化身降世、轉動法輪的佛國剎土,才算是真正具備「佛降、說正法、教住、隨教轉、有他具悲愍」這些「他圓滿」的條件。在符合這些條件的佛國剎土中,極樂淨土與妙喜淨土是其中的兩個淨土。由此可知,與淨土有關的教示,是根據「暇滿」中「他圓滿」的概念開展出來的。

經典中提及的淨土很多,但在《甘珠爾》中講得最廣的是極樂淨土與妙喜淨土。若能投生到那裡,不但完整具備「十圓滿」,而且也完整具備對於修習大乘道而言非常重要的「八異熟功德與異熟果報」。

想要好好學佛修行,最重要的一個順緣是遇到好老師。在淨土,你的老師是佛的殊勝化身。還有比這更好的老師嗎?

學法另一個重要的順緣是好環境。不知你們的情況如何,對我而言,身處的環境,會對我造成明顯的影響。別的不談,即便周圍都很安靜,但身處的地方是不是寺院,即便只有一牆之隔,但就是有差別。尼泊爾的桑顛林寺位於鄉下,其實待在寺院裡,與待在寺院外的房子裡,會聽到的聲音差不多,但對我而言,待在寺院裡給我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在寺院裡課誦時,內心會感到特別寧靜。

我認為,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淨土那個環境,你周圍全部都是學法修行的人,都是心續中有著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之人,身處其中,你很自然就會也想要學佛修行。

身心的狀態,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以我來說,我實在好想讀書,讀的時候也有些許領解,正當愈讀愈開心、愈投入之時,一小時到了,非暫時放下不可。對我來說,這真是個難忍的虐待與處罰!但因為身體生病的緣故,不得不放下,要不然明天就無法繼續讀書了。這是現在我擁有的這種身體對我造成的限制。如果投生淨土,得到的是完全無病的身體,就不會遇到這種想讀書卻無法繼續的違緣。現在這個所依身,即便無病,也會偶爾有煩躁、瞌睡、不想動的時候,簡單講,就是「不堪能」的狀態。但是,在妙喜淨土與極樂淨土,完全不會有這方面的困難。

有些人很想學,也學得很好,但二、三十歲就短壽死了。死後,就算再投生回到這世間,但他必須先投對胎,生在一個能支持他繼續全心學佛的好環境,然後一切又得從頭來過。這也很麻煩,不是嗎?以前,我在病得很重的時候曾經想過:「現在這個身體這麼破爛,根本無法支援我的學習。如果死掉,換一個身體再來,也許不錯。」但接著再想清楚些,就覺得這想法不好。因為,如果我已經做好能投生淨土的準備,那還行。否則,就算我沒投生到三惡道、沒投生到無暇處,就算我投生的條件跟今生一模一樣,父母學佛、讓我從小出家、去三大寺、遇到好老師,就算能這樣,但是,我得花時間再一次從頭學習,包括從頭學習藏文的三十個字母。想到這裡,我的結論是:「就算身體不好,還是繼續活著比較好,即便一天只有一個鐘頭可以讀書,也行啦!」

再想想,我已經讀完《現觀》、《中觀》、《釋量論》,終於稍有一些基礎,但我的老師們都已經圓寂,沒辦法繼續在他們面前受教。如果我身處淨土,不只我自己的壽命很長,而且我的老師是佛,他的壽命也很長。多長?經典裡有明確的數字,但那個單位太少用,而且億以上的單位我就數不出來,所以我無法明確用數字說明,但他們的壽命都非常長。極樂淨土的阿彌陀佛,又稱為無量壽佛,因為他的壽命之長,很難度量。妙喜淨土的不動如來,直到賢劫千佛都一一出世、又一一示寂,他依然住世。

若你投生到妙喜淨土、獲得神通,當南贍部洲的下一尊佛彌勒尊佛出世時,你可以回來這裡聽法,等他示現涅槃後,你就回妙喜淨土,等再下一尊佛出世時你再來,當他示寂時你又再回去。這樣繼續下去,賢劫千佛你都可以謁見,都可以在他們面前聽經聞法。如果你想這樣做,那就應該要投生妙喜淨土。妙喜淨土有情壽命很長,即便賢劫千佛一一圓寂,他們仍繼續活著。

再者,在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中,這輩子獲得見道位的人,有些人可以即生獲得阿羅漢果位,但也有還要再經過三次、五次的投生,或在欲界投生十四次,或在色界十七處天投生後,才證得阿羅漢的例子。但在極樂淨土或妙喜淨土中,若是小乘行者,今生獲得見道位的人,一定會在今生就證得阿羅漢果位,不必再經過其他的投生。若是大乘行者,投生到那裡後,必定會獲得佛陀的授記,在某某時間之前一定會成佛。佛陀之所以會授記,是因為此人已達一定程度,依照他修道的進程來看,未來一定會成佛。得到佛的授記,就好比拿到成佛保證書一樣,肯定會成佛。

現在,我們生在南贍部洲,對於該做能做的,要盡全力去做;做不完的,投生淨土後還要繼續,這是我們應有的態度與作法。如果,你現在都不努力,該做能做的都不做,其實,這種表現正說明了你其實沒那麼想要。生於南贍部洲,雖然遇到身體不好、壽命不長等的困難,但因為你真的很想學,所以你會盡全部的努力,努力後還是做不到做不完的,就祈求來世能投生淨土,在一個順緣俱全的環境下繼續努力。用這樣的心態在因上努力並殷重祈求,一定會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