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駁「凡夫不能投生淨土」

有人跟我說,他請教一些師長關於投生淨土的事,經常被潑冷水,得到的回答要不就是「投生淨土哪有這麼容易,別做夢!」或「現在不用想這個」等等。我想,這些師長也許沒有仔細地想過淨土,遇到這類問題時,只用平常聽到的說法直接回應;好一點的,可能會提出經論根據或看似合理的理由,主張凡夫無法投生淨土。但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知道這種主張根本不正確。
 

反駁根據《莊嚴經論》主張凡夫不能投生淨土


主張凡夫無法投生淨土的人,心裡想的經論根據,基本上就是彌勒菩薩造的《莊嚴經論》,以及無著菩薩造的《集論》。
《莊嚴經論》講到佛語有了義與不了義的區分時說:「平等及別義,別時及別欲,依此四種意,諸佛說應知。」與淨土有關的爭議,主要與這段文的「別時」二字有關。所謂不了義,意思是不能如言承許,必須再引申為其他的意思才符合佛的本意。無著菩薩的《莊嚴經論釋》在解釋「別時」時,舉的例子是「發願往生極樂淨土者將如願投生」,意思是這句話不能如言承許,必須在「時間」這方面引申為其他的意思才行。有些人認為,既然無著菩薩這麼說,我們就應該同意,因為無著菩薩是佛陀親自授記可以解釋佛語的人。

但我認為這不合理,因為,就算無著菩薩是佛陀授記能詮釋佛語的人,也不表示他說的話我們都必須同意。例如,無著菩薩在論典中多以唯識宗的觀點解釋見地,所以他認為《般若十萬頌》說的「無自性」不可以如言承許,但中觀宗並不同意他這種說法。再者,就算同意無著菩薩對「別時」的舉例,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那麼,「發願往生極樂淨土者將如願投生」這句話,在「時間」這方面要引申為其他什麼意思呢?有人主張要引申為:現在祈願,等未來獲得聖道位時就能投生淨土。但這不合理,因為一旦獲得聖道位,就有投生的自由,也就沒必要祈願投生淨土。最合理的解釋,我認為是克主杰尊者在《顯明難證》說的:「所謂時之別意,意指僅祈願投生極樂淨土者將如是投生。」意思是說:現在只做了祈願,但其他能投生的因都沒有造,則以下輩子來說,「只要祈願,就能投生」這句話不能如言承許。

還有一些智者對「別時」的理解是,即使成辦能投生極樂淨土的因,也不一定能在這輩子死後馬上投生極樂淨土。由於業的成熟時間有好幾種,可能是沒有間隔的下一生,也可能是間隔好幾生之後。所以,造了能投生極樂淨土的因,下一生不一定就能投生極樂淨土。對於這種說法,要注意的是,這些智者說的是「不一定能」,而不是「一定不能」。否則,如果「凡是在這輩子祈願投生極樂淨土,下輩子一定不能投生極樂淨土」這句話成立,那就不會有人投生在極樂淨土了。

 

反駁根據《集論》主張凡夫不能投生淨土


此外,還有很多人是以無著菩薩的《集論》為根據,主張凡夫不能投生極樂淨土。這本書講苦諦時提到我們這個世間,之後又說:「完全清淨的世間不是苦諦,它們不是由業與煩惱所成,不是由業與煩惱所生,唯由無漏善根與清淨祈願成辦。」賈曹傑尊者在《集論釋》中說,這段文裡的「完全清淨的世間」指的是極樂等淨土。但我認為,把《集論》裡講的淨土理解為極樂等淨土,並不合適。

我比較認同普敦一切智的看法,他是藏地一位很有名的智者,他說,應把《集論》講到的淨土理解為密嚴淨土。無著菩薩在《集論》裡描述苦諦時,講到我們會在哪些地方輪迴。他從地獄開始往上講,講到色界天時,提到了密嚴天界與密嚴淨土,此時有人就懷疑:「密嚴淨土是輪迴嗎?是苦諦嗎?」這個提問很合理,而無著菩薩則直接回答說:「它不是苦諦。」想想看,如果這裡講的淨土是極樂等淨土,明明是在講我們這個世間,講到一半卻突然提到另一個世間,前後文根本沒有關連性,不是很奇怪嗎?

就算把文中的淨土解釋為極樂淨土,這段文說,極樂淨土的器世間是靠著阿彌陀佛的祈願成辦,所以它不是苦諦。然而,這不表示我們這些是苦諦者,不能投生極樂淨土,正如我們這個世界的器世間是苦諦,但不是苦諦者也可以投生到這裡來。

福稱尊者清楚地說「極樂淨土沒有苦諦」,但我無法承許這句話。若有人問我:「你竟敢不同意福稱尊者的主張?」這種質問有點沉重,但福稱尊者曾親自示範該如何應對。他在《現觀總義》中,引述了賈曹傑尊者與克主傑尊者對一切智的解釋,並隨後提出這些解釋的不合理處,然後他說:「像我這樣的人,沒資格對您二位提出任何質問與挑錯,但我認為宗大師的本意應該這樣才對。現在提出來,是對您二位的法供養。」所以,我會這樣對福稱尊者說:「像我這樣的人,哪有資格批評您?但我所說的是佛經的意思,所以我不是批評,而是法供養。謹以雙手合十,恭敬地供養給您。」哈哈!我後來再仔細地讀福稱尊者的文,比對後發現,對於這個問題,他做了很多討論後,最後說了一句「以上,有待觀察」。

總之,「凡夫不能投生淨土」一說,引發爭議的論典,大概就是剛才提到的兩部論典,但如前所述,它們都無法成為「凡夫不能投生淨土」的根據。

 

其他


有位法師看了我編寫的《極樂淨土辨析》一書後,直接來找我討論。他說:「我不同意凡夫能投生極樂淨土,因為那裡只有樂。要感得純樂的果,必須造純粹的白業才行。」意思是說,這輩子完全沒造惡業、只造善業的人,才能投生極樂淨土;有時造善、有時造惡的人,無法以這種黑白混雜的業,投生極樂淨土。

我跟他說:「如果此話屬實,我們就不必擔心來世會墮入地獄了。因為地獄是純苦之處,按照你的說法,只有這輩子唯造惡業的人,才會投生地獄。」若凡是造過一個惡業,就不可能投生淨土,同樣地,只要造過一個善業,也就不可能投生地獄。若是這樣,則我們只要去造一個善業,不就不會投生地獄了嗎?

別說造過惡業,即使造下極大惡業,例如殺父母等無間業,只要能好好懺悔、結合密乘修菩提心與證空慧,依舊能在這輩子獲得殊勝悉地。所謂殊勝悉地是很高的證量,有人解釋為獲得見道位,有人解釋為成佛。以上這段話出自《密集根本續》,論典對「獲得殊勝悉地」的解釋是成佛。想想看,這輩子就算造了無間業,只要有好好懺悔,這一生就能成佛,何況是投生極樂淨土呢?

雖然《無量壽如來會》提到誰能投生極樂淨土時說「唯除造無間惡業、誹謗正法及諸聖人」,看似排除了造無間業與誹謗正法與聖者的人,但這也只表示這種人「很難投生」極樂淨土,不代表「不可能投生」。理由就是剛才說的,造過無間業的人既然有可能成佛,就也應該有可能投生極樂淨土才對。否則,難道投生極樂淨土比成佛更困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