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三士道,即是造能投生淨土的因
整個道次第最開頭是依師軌理,明白依師軌理並實修,愈努力,帶來的利益是來生會值遇善知識甚至親見佛,由此可知,實修依師軌理有助於來世投生淨土。下一個科判暇滿義大難得。雖然知道暇滿義大難得,但如果沒有實修,把所有的時間都繞在世間工作上,即使有點相信佛法,但根本沒有時間去修,因為我們會想:如果不這樣做,在金錢上會吃虧;如果不這樣做,在名聲上會吃虧;如果不這樣做,在人際關係上會吃虧。我們只會朝這個方向考慮,卻沒想過:如果這樣做,來生會吃虧;如果這樣做,解脫會吃虧;如果這樣做,佛果會吃虧,這是因為暇滿義大難得的想法不太夠了。由此可知,若產生很好的暇滿義大難得的想法,對於能投生淨土會有很大的幫助。
下一個科目是念死無常。若沒有思惟死亡無常,即使嘴上會說來生,但我們不會真正去算計,我們全部的算計都卡在這一輩子,對於來生要去哪裡,如何去,去了以後會怎麼樣……等等,我們一點計畫都沒有。即使稍微去計劃,由於我們對今生的貪著太強,臨終時,內心掛念的依舊是這輩子的事情,想著:我死了,我的孩子怎麼辦;我死了,我的錢要如何分配;甚至還希望自己死後能有好的名聲,這些都會變成障礙。要消除這樣的障礙,就必須觀修死亡無常。
再下一個科目是思惟惡趣苦。墮惡趣不但會受大苦,而且一點學法的機會都沒有。想去淨土的人,再補充以下內容會很好:就算投生為人,萬一投生在無暇處也不能學法;相反地,若能投生到極樂淨土,就能很好地學法,獲得解脫與佛果,如此思惟淨土的功德,這樣觀修,對於生起對淨土的欲求會很有幫助。
接著的科目是皈依。觀修這個科目要思惟佛功德,對佛生起信心,而這正是未來能值遇佛的因,由此可見,這與投生淨土是非常相順的。再下一個科目是業果,就像剛才說的,好好思惟觀修業果,造善惡業對投生淨土的影響並生起定解,才能真正取捨業果,這對投生淨土顯然很有幫助。
之後,透過中、上士道的思惟修心,修正想投生淨土的動機。你不會想「若投生淨土就完全不會辛苦了,吃、穿都不用愁,也不會生病」,而是會想「我要投生淨土,獲得解脫、佛果」,否則很可能把淨土誤認為天道,雖然嘴上說的是淨土,但內心真正想的卻如同天道,這樣一來,是否能準確投生淨土,那就很難說了。帶著出離心與菩提心的動機,知道自己為何必須投生淨土,這才是投生淨土最應該要有的動機,如此才能非常質量精純、符合標準地造下能投生淨土的因。
總之,如果你想解脫與成佛,學《道次第》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想投生淨土,也必須有《道次第》的基礎。
下一個科目是念死無常。若沒有思惟死亡無常,即使嘴上會說來生,但我們不會真正去算計,我們全部的算計都卡在這一輩子,對於來生要去哪裡,如何去,去了以後會怎麼樣……等等,我們一點計畫都沒有。即使稍微去計劃,由於我們對今生的貪著太強,臨終時,內心掛念的依舊是這輩子的事情,想著:我死了,我的孩子怎麼辦;我死了,我的錢要如何分配;甚至還希望自己死後能有好的名聲,這些都會變成障礙。要消除這樣的障礙,就必須觀修死亡無常。
再下一個科目是思惟惡趣苦。墮惡趣不但會受大苦,而且一點學法的機會都沒有。想去淨土的人,再補充以下內容會很好:就算投生為人,萬一投生在無暇處也不能學法;相反地,若能投生到極樂淨土,就能很好地學法,獲得解脫與佛果,如此思惟淨土的功德,這樣觀修,對於生起對淨土的欲求會很有幫助。
接著的科目是皈依。觀修這個科目要思惟佛功德,對佛生起信心,而這正是未來能值遇佛的因,由此可見,這與投生淨土是非常相順的。再下一個科目是業果,就像剛才說的,好好思惟觀修業果,造善惡業對投生淨土的影響並生起定解,才能真正取捨業果,這對投生淨土顯然很有幫助。
之後,透過中、上士道的思惟修心,修正想投生淨土的動機。你不會想「若投生淨土就完全不會辛苦了,吃、穿都不用愁,也不會生病」,而是會想「我要投生淨土,獲得解脫、佛果」,否則很可能把淨土誤認為天道,雖然嘴上說的是淨土,但內心真正想的卻如同天道,這樣一來,是否能準確投生淨土,那就很難說了。帶著出離心與菩提心的動機,知道自己為何必須投生淨土,這才是投生淨土最應該要有的動機,如此才能非常質量精純、符合標準地造下能投生淨土的因。
總之,如果你想解脫與成佛,學《道次第》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想投生淨土,也必須有《道次第》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