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1課-「隨念佛功德」課程說明
這門課的名稱是「隨念佛」。在這門課之前,我們已經上過的課程,包括了以緣起為主題的「四聖諦初探」、「前後世」、「業果」以及「四聖諦再探」等。身為佛教徒,學佛法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增上生」與「決定勝」,後者包括了解脫與成佛。透過之前的課程,大家已經概略認識了什麼是增上生,並且在「四聖諦再探」的課程裡,認識了什麼是解脫。接下來的這門課,主要目標是要為大家介紹什麼是佛,對於佛教徒而言,這是學佛最終極、最殊勝的目標。
我會先從大小乘共通的觀點介紹什麼是佛,也會針對從這種觀點描述的佛,跟大家做一點辨析與討論;之後再從大乘不共的觀點,也就是從唯識宗與中觀宗的角度介紹佛。不過,由於上課時間有限,對於從這個觀點描述的佛,恐怕只能跟大家略做說明,無法做進一步的辨析。
上課之前,有一點要先跟大家說明清楚。聽課的同學,若是對前後世與業果不太相信的初學者,或是基礎還不太夠、才開始練習用理路抉擇佛法的人,聽完這門課,特別是從大乘不共觀點講的佛功德後,可能會覺得受益不大,甚至會有浪費時間的感覺;但是對於前後世與業果有一點相信,而且想要實修道次第的人來說,「佛功德」是非常重要、必須聽聞的主題。我個人深信,這門課裡說的佛功德,即便經過解釋之後還是一個字都聽不懂,對聽者而言一點都不算浪費時間;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聽這堂課是在浪費時間。
有些人對於自己聽不懂、無法接受的內容,有惡語批評的習慣。這門課的前半段,從大小乘共通的觀點講佛功德時,情況可能還好一點;當用到大乘不共的觀點介紹佛功德時,聽者心裡可能會無法接受。雖然這些內容都可以用理路解釋,但若要這樣做,我必須把《中觀》與《釋量論》的內容都提出來說明,否則大家很難理解這些理由真正的含義。然而,受限於時間,這門課無法用這種方法說明,除非聽者本身已經按步就班地學習,建立了經論的基礎,講者才有辦法在短暫的上課時間中,以理路說明到大家都能接受。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對於自己無法接納的事情有批評習慣的人,我想建議你只聽這門課的前半段,知道大小乘共通觀點的佛功德就好;等講到大乘不共觀點的佛功德時,最好出去外面走走,不要聽課比較好。
我的意思,並不是要求聽課的同學都不可以有疑問,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只以自己無法接受為理由而出言毀謗。有疑惑是很好的,因為我們會為解惑而進一步探索它的道理何在。由於這種探索不是只做個一天、兩天就夠,在疑惑的引領下,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持續研究下去,終究會得到結果,那時你的心就會對佛功德生起定解。
我會先從大小乘共通的觀點介紹什麼是佛,也會針對從這種觀點描述的佛,跟大家做一點辨析與討論;之後再從大乘不共的觀點,也就是從唯識宗與中觀宗的角度介紹佛。不過,由於上課時間有限,對於從這個觀點描述的佛,恐怕只能跟大家略做說明,無法做進一步的辨析。
上課之前,有一點要先跟大家說明清楚。聽課的同學,若是對前後世與業果不太相信的初學者,或是基礎還不太夠、才開始練習用理路抉擇佛法的人,聽完這門課,特別是從大乘不共觀點講的佛功德後,可能會覺得受益不大,甚至會有浪費時間的感覺;但是對於前後世與業果有一點相信,而且想要實修道次第的人來說,「佛功德」是非常重要、必須聽聞的主題。我個人深信,這門課裡說的佛功德,即便經過解釋之後還是一個字都聽不懂,對聽者而言一點都不算浪費時間;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會覺得聽這堂課是在浪費時間。
有些人對於自己聽不懂、無法接受的內容,有惡語批評的習慣。這門課的前半段,從大小乘共通的觀點講佛功德時,情況可能還好一點;當用到大乘不共的觀點介紹佛功德時,聽者心裡可能會無法接受。雖然這些內容都可以用理路解釋,但若要這樣做,我必須把《中觀》與《釋量論》的內容都提出來說明,否則大家很難理解這些理由真正的含義。然而,受限於時間,這門課無法用這種方法說明,除非聽者本身已經按步就班地學習,建立了經論的基礎,講者才有辦法在短暫的上課時間中,以理路說明到大家都能接受。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對於自己無法接納的事情有批評習慣的人,我想建議你只聽這門課的前半段,知道大小乘共通觀點的佛功德就好;等講到大乘不共觀點的佛功德時,最好出去外面走走,不要聽課比較好。
我的意思,並不是要求聽課的同學都不可以有疑問,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只以自己無法接受為理由而出言毀謗。有疑惑是很好的,因為我們會為解惑而進一步探索它的道理何在。由於這種探索不是只做個一天、兩天就夠,在疑惑的引領下,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持續研究下去,終究會得到結果,那時你的心就會對佛功德生起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