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4課-從佛教共通的觀點認識佛
「佛」這個字藏文音譯是「桑杰」,「桑」的意思是「淨除一切過失」。由於這個字本身也有「遠離」的意思,所以它也代表著「遠離一切過失、遠離一切怖畏」;「杰」的意思是「圓滿具備一切功德」。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到應皈依之相時,提到我們皈依的對象,應該要具備的條件:「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善巧於畏度他方便,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徧轉;普利一切有恩無恩。」其中第一項「自正解脫一切怖畏」的意思是,這個皈依對象他自己已經脫離了一切的怖畏,這也正是「桑」字的意義;第二項「善巧於畏度他方便」的意思是,他有很好的方法能幫助其他仍有怖畏者,此即「杰」字的意義;第三項「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徧轉」的意思是,對於一切有情,不分親疏,都具有大悲心;第四項「普利一切有恩無恩」的意思是,普遍地利益一切眾生,而不會看對方對自己是不是有利益。最後兩項條件,對於一個真正認識大悲心的人而言,其實可以直接歸納為「大悲心」。因為,當一個人心裡真正生起大悲心時,他就不可能去計較親疏;對於一個真正不計較親疏的人而言,他也不會因為某人對自己有利而喜歡他、對自己有害就不喜歡他,而是「普利一切有恩無恩」。
根據以上解釋可知,可以把《廣論》裡說的應皈依對象的四個條件統整為三:他自己脫離一切怖畏、有很好的方法能幫助其他有怖畏者(這屬於智功德)、具備大悲心。若具備這三項條件就有能力救怙眾生,這是力功德。換句話說,我們應皈依的對象必須具備悲、智、力功德。
首先看第一項「自己脫離一切怖畏」。怖畏有許多不同的層次,普通人害怕的是生病、死亡、名譽受損、被別人傷害等,鄉下人也許還會害怕被鬼神傷害。這是怖畏的第一個層次。
怖畏的第二個層次是,一個心續中已經產生死亡無常的證量、真正相信有前後世與業果道理的人,對於這輩子的事情,例如自己是否生病、名譽是否受損等,他不覺得值得害怕;會讓他感到害怕的是惡業。因為過去已經造過很多惡業,他害怕自己在這些惡業尚未淨除前就死去,害怕會因此投生三惡趣。
怖畏的第三個層次是,修行證量好一點、有把握來生不會墮入惡道的人,他仍然有所怖畏。他怖畏自己會再度投生,因為有了投生就會再度經歷生、老、病,也會再度死亡,不停地在輪迴中流轉。他害怕的是無止盡的輪迴。
怖畏的第四個層次是,已經脫離輪迴、但對於一切有情具有悲憫與慈愛心的人,雖然他已獲得解脫,但他仍然有懼怕。他看到就算眾生已經具備可以被救度的條件,但由於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利益對方。他害怕自己無法利益眾生,這種怖畏稱為「所知障的怖畏」。
以上這些怖畏佛陀都沒有,佛陀他自己已經脫離一切怖畏。此即「桑杰」二字中「桑」的意思。
接著看第二項「有很好的方法能幫助其他有怖畏者」,這個條件其實就是「遍知一切法」。佛遍知一切,而「一切」中最主要的是「四聖諦」。佛陀對於四聖諦的事實完全了知,包括為何會輪迴、如何從輪迴解脫、投生惡趣的原因是什麼、脫離惡趣的方法是什麼等等。談到佛陀的知,主要指的是對於輪迴流轉還滅的情況完全了知。
而且佛陀的知,是透過親身的經驗現前證知。從真正認識什麼是苦、生起對於苦的厭離,而後尋找苦的原因,辨識出苦的原因是我執,然後禪修我執的對治品後現證無我,在內心相續中生起道諦,之後再修,然後完全斷除我執。佛陀是透過這樣親身的經驗,現前證知四聖諦。
「遍知一切法」這個條件,除了剛才講的知,還包括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第一種是天眼通,若具備這種能力,對於任何色法,不論這個色法在哪裡,都可以像親眼目睹般現證該色法的顏色與形狀;第二種是天耳通,若具備這種能力,對於任何聲音,不論音量大小、悅耳與否、來自何處,都可以像親耳聽到般現前證知一切聲音。要注意的是,以上這兩種神通都是意識,而不是眼識或耳識。第三種是他心通,若具備有這種能力,不但很清楚別人心裡的想法、形成這種想法的前因與後果,而且也很清楚別人智力的高低、個性與習慣。第四種是宿命通,若有這種能力,就能現前證知自己與他人前世與來生的種種,例如家鄉、名字、長相、父母親屬是誰等等。而且他知道的時間範圍不是一生而是百千萬生,也不僅限於過去已發生的事,連未來自己與他人的投生處等他都知道。第五種是神足通,若有這種能力,就可以展現各種神通變化,例如飛天遁地、穿牆而過、變幻各種化身、在空中展現行住坐臥四種威儀等。第六種是漏盡通,若有這種能力,就能現前證知在自己眼前的人(包括自己)是否已經解脫。
以上說的兩個特質中,第一個特質又稱「斷功德」,第二個特質是「智功德」,接著要講的第三個特質「具備大悲心」又可稱為「悲功德」。
佛的悲功德,先從「大悲心」來說,大悲心的所緣是一切有情,所緣非常廣大;大悲心的行相是要解救一切有情脫離一切的苦,行相也非常廣大。透過大悲心的所緣與行相可知,大悲心是想要救度一切有情脫離一切苦的心。再從「大慈心」來說,它是想要給予一切有情一切安樂的心。以上說的大慈心與大悲心,就是佛的「悲功德」。
佛對眾生的慈悲心不是時有時無,也不是只在勉強去想的時候才有,不想的時候就沒有,而是很自然地產生。我們不分晝夜、自然產生的心是愛我執,我們總是擔心在自己身上會發生不好的事,即便在幫助別人時,最終關心的焦點還是自己;佛與我們完全相反,在他的心續中,不分晝夜自然而有的心是愛他執,就算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成辦自己的事情,最究竟的目標仍是為了利他。例如吃飯,雖然直接來說是自己在吃,但吃飯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利益他人。就像這樣,佛無論任何時候都持續懷著這樣的心力。
如果我們只希望一切有情不要受到苦苦、不要有病痛、不要投生惡道,這樣的心並不是真正的大悲心,因為它並沒有達到「行相大」的標準。佛陀透徹認識什麼是苦,因而希望一切有情能脫離行苦、脫離輪迴、脫離煩惱我執。這樣的心才符合大悲心的標準。
曾經有幾位住在山上的噶當派上師,聚在一起討論大悲心。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婆婆,因為來來回回經過,一直聽到「大悲心」這幾個字。有一天,她在路上遇到其中一位上師,老婆婆問:「我聽你們一直講『大悲心、大悲心』。那麼,生起大悲心會變成什麼樣子啊?」這位老婆婆有一個兒子,上師跟她說:「就像你很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當大悲心生起時,你會慈愛一切眾生,包括敵人與毫無關係的別人,你會愛他們就像愛你的兒子一樣。」老婆婆聽了很驚訝地說:「哎呀呀!這怎麼可能啊?」透過上師的比喻,老婆婆知道大悲心生起的量是怎麼回事,所以才會驚訝地說:「怎麼可能啊!」
剛才描述的大悲心只是最低的標準,或說「大悲心最初生起之量」。最起碼要到這種程度,才算生起大悲心,但只到這種程度並不夠。比這種程度更高的、佛陀及菩薩們心續中的大悲心,又是什麼樣呢?
大乘之所以稱為大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悲心。大悲心的「大」,包括了六個特質。第一個是「所緣大」,大悲心的所緣,是連敵人也包括在內的一切有情。第二是「行相大」,大悲心希望一切有情離開的痛苦不只是暫時的苦,而是一切的苦與過失,同樣的,大慈心希望眾生得到的安樂是一切安樂。第三是「心力大」,大悲心不是只想著「眾生若能離苦得樂該有多好」,而是下決心「眾生離苦得樂這事情,就由我來讓它成真」,由此可知它的心力非常強大。第四是「時間大」,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件事情要做到什麼時候?不是一天、一個月、一年、一輩子、一劫,而是虛空未盡之際,只要還有一個眾生還沒成佛,都會一直做下去。對一位有大悲心的人,你問他:「如果虛空未盡之前眾生都不會窮盡,那你要怎麼辦?」他會回答:「我會繼續做下去。」在時間上他是沒有底限的。第五是「願受力大」,只要能幫助這麼多眾生脫離輪迴、得到最清淨的安樂,無論什麼樣的苦,他都甘願承受,他的想法是:「病就病、死就死、就算要投生惡趣、無盡地在輪迴中流轉都沒關係,無論在我身上發生什麼都沒關係。」第六是「捨心大」,為了讓眾生離苦得樂,他可以捨棄自己全部的安樂,如果佛果位是可以的,他現在就願意換給你。把已得的佛果位換給凡夫、換給身在惡趣的有情、換成像我們這樣糟糕的狀態,如果能換他一定會換。
諸佛與菩薩聖者心續的大悲心就是這樣,既具備這六種特質,而且自然任運地產生。
※ 摘要: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到應皈依之相時,提到我們皈依的對象,應該要具備的條件:「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善巧於畏度他方便,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徧轉;普利一切有恩無恩。」其中第一項「自正解脫一切怖畏」的意思是,這個皈依對象他自己已經脫離了一切的怖畏,這也正是「桑」字的意義;第二項「善巧於畏度他方便」的意思是,他有很好的方法能幫助其他仍有怖畏者,此即「杰」字的意義;第三項「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徧轉」的意思是,對於一切有情,不分親疏,都具有大悲心;第四項「普利一切有恩無恩」的意思是,普遍地利益一切眾生,而不會看對方對自己是不是有利益。最後兩項條件,對於一個真正認識大悲心的人而言,其實可以直接歸納為「大悲心」。因為,當一個人心裡真正生起大悲心時,他就不可能去計較親疏;對於一個真正不計較親疏的人而言,他也不會因為某人對自己有利而喜歡他、對自己有害就不喜歡他,而是「普利一切有恩無恩」。
根據以上解釋可知,可以把《廣論》裡說的應皈依對象的四個條件統整為三:他自己脫離一切怖畏、有很好的方法能幫助其他有怖畏者(這屬於智功德)、具備大悲心。若具備這三項條件就有能力救怙眾生,這是力功德。換句話說,我們應皈依的對象必須具備悲、智、力功德。
一、脫離一切怖畏
首先看第一項「自己脫離一切怖畏」。怖畏有許多不同的層次,普通人害怕的是生病、死亡、名譽受損、被別人傷害等,鄉下人也許還會害怕被鬼神傷害。這是怖畏的第一個層次。
怖畏的第二個層次是,一個心續中已經產生死亡無常的證量、真正相信有前後世與業果道理的人,對於這輩子的事情,例如自己是否生病、名譽是否受損等,他不覺得值得害怕;會讓他感到害怕的是惡業。因為過去已經造過很多惡業,他害怕自己在這些惡業尚未淨除前就死去,害怕會因此投生三惡趣。
怖畏的第三個層次是,修行證量好一點、有把握來生不會墮入惡道的人,他仍然有所怖畏。他怖畏自己會再度投生,因為有了投生就會再度經歷生、老、病,也會再度死亡,不停地在輪迴中流轉。他害怕的是無止盡的輪迴。
怖畏的第四個層次是,已經脫離輪迴、但對於一切有情具有悲憫與慈愛心的人,雖然他已獲得解脫,但他仍然有懼怕。他看到就算眾生已經具備可以被救度的條件,但由於自己能力不夠而無法利益對方。他害怕自己無法利益眾生,這種怖畏稱為「所知障的怖畏」。
以上這些怖畏佛陀都沒有,佛陀他自己已經脫離一切怖畏。此即「桑杰」二字中「桑」的意思。
二、遍知一切法
接著看第二項「有很好的方法能幫助其他有怖畏者」,這個條件其實就是「遍知一切法」。佛遍知一切,而「一切」中最主要的是「四聖諦」。佛陀對於四聖諦的事實完全了知,包括為何會輪迴、如何從輪迴解脫、投生惡趣的原因是什麼、脫離惡趣的方法是什麼等等。談到佛陀的知,主要指的是對於輪迴流轉還滅的情況完全了知。
而且佛陀的知,是透過親身的經驗現前證知。從真正認識什麼是苦、生起對於苦的厭離,而後尋找苦的原因,辨識出苦的原因是我執,然後禪修我執的對治品後現證無我,在內心相續中生起道諦,之後再修,然後完全斷除我執。佛陀是透過這樣親身的經驗,現前證知四聖諦。
「遍知一切法」這個條件,除了剛才講的知,還包括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第一種是天眼通,若具備這種能力,對於任何色法,不論這個色法在哪裡,都可以像親眼目睹般現證該色法的顏色與形狀;第二種是天耳通,若具備這種能力,對於任何聲音,不論音量大小、悅耳與否、來自何處,都可以像親耳聽到般現前證知一切聲音。要注意的是,以上這兩種神通都是意識,而不是眼識或耳識。第三種是他心通,若具備有這種能力,不但很清楚別人心裡的想法、形成這種想法的前因與後果,而且也很清楚別人智力的高低、個性與習慣。第四種是宿命通,若有這種能力,就能現前證知自己與他人前世與來生的種種,例如家鄉、名字、長相、父母親屬是誰等等。而且他知道的時間範圍不是一生而是百千萬生,也不僅限於過去已發生的事,連未來自己與他人的投生處等他都知道。第五種是神足通,若有這種能力,就可以展現各種神通變化,例如飛天遁地、穿牆而過、變幻各種化身、在空中展現行住坐臥四種威儀等。第六種是漏盡通,若有這種能力,就能現前證知在自己眼前的人(包括自己)是否已經解脫。
以上說的兩個特質中,第一個特質又稱「斷功德」,第二個特質是「智功德」,接著要講的第三個特質「具備大悲心」又可稱為「悲功德」。
三、具備悲功德
佛的悲功德,先從「大悲心」來說,大悲心的所緣是一切有情,所緣非常廣大;大悲心的行相是要解救一切有情脫離一切的苦,行相也非常廣大。透過大悲心的所緣與行相可知,大悲心是想要救度一切有情脫離一切苦的心。再從「大慈心」來說,它是想要給予一切有情一切安樂的心。以上說的大慈心與大悲心,就是佛的「悲功德」。
佛對眾生的慈悲心不是時有時無,也不是只在勉強去想的時候才有,不想的時候就沒有,而是很自然地產生。我們不分晝夜、自然產生的心是愛我執,我們總是擔心在自己身上會發生不好的事,即便在幫助別人時,最終關心的焦點還是自己;佛與我們完全相反,在他的心續中,不分晝夜自然而有的心是愛他執,就算表面上看起來是在成辦自己的事情,最究竟的目標仍是為了利他。例如吃飯,雖然直接來說是自己在吃,但吃飯的目的是為了能夠利益他人。就像這樣,佛無論任何時候都持續懷著這樣的心力。
如果我們只希望一切有情不要受到苦苦、不要有病痛、不要投生惡道,這樣的心並不是真正的大悲心,因為它並沒有達到「行相大」的標準。佛陀透徹認識什麼是苦,因而希望一切有情能脫離行苦、脫離輪迴、脫離煩惱我執。這樣的心才符合大悲心的標準。
曾經有幾位住在山上的噶當派上師,聚在一起討論大悲心。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婆婆,因為來來回回經過,一直聽到「大悲心」這幾個字。有一天,她在路上遇到其中一位上師,老婆婆問:「我聽你們一直講『大悲心、大悲心』。那麼,生起大悲心會變成什麼樣子啊?」這位老婆婆有一個兒子,上師跟她說:「就像你很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當大悲心生起時,你會慈愛一切眾生,包括敵人與毫無關係的別人,你會愛他們就像愛你的兒子一樣。」老婆婆聽了很驚訝地說:「哎呀呀!這怎麼可能啊?」透過上師的比喻,老婆婆知道大悲心生起的量是怎麼回事,所以才會驚訝地說:「怎麼可能啊!」
剛才描述的大悲心只是最低的標準,或說「大悲心最初生起之量」。最起碼要到這種程度,才算生起大悲心,但只到這種程度並不夠。比這種程度更高的、佛陀及菩薩們心續中的大悲心,又是什麼樣呢?
大乘之所以稱為大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悲心。大悲心的「大」,包括了六個特質。第一個是「所緣大」,大悲心的所緣,是連敵人也包括在內的一切有情。第二是「行相大」,大悲心希望一切有情離開的痛苦不只是暫時的苦,而是一切的苦與過失,同樣的,大慈心希望眾生得到的安樂是一切安樂。第三是「心力大」,大悲心不是只想著「眾生若能離苦得樂該有多好」,而是下決心「眾生離苦得樂這事情,就由我來讓它成真」,由此可知它的心力非常強大。第四是「時間大」,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件事情要做到什麼時候?不是一天、一個月、一年、一輩子、一劫,而是虛空未盡之際,只要還有一個眾生還沒成佛,都會一直做下去。對一位有大悲心的人,你問他:「如果虛空未盡之前眾生都不會窮盡,那你要怎麼辦?」他會回答:「我會繼續做下去。」在時間上他是沒有底限的。第五是「願受力大」,只要能幫助這麼多眾生脫離輪迴、得到最清淨的安樂,無論什麼樣的苦,他都甘願承受,他的想法是:「病就病、死就死、就算要投生惡趣、無盡地在輪迴中流轉都沒關係,無論在我身上發生什麼都沒關係。」第六是「捨心大」,為了讓眾生離苦得樂,他可以捨棄自己全部的安樂,如果佛果位是可以的,他現在就願意換給你。把已得的佛果位換給凡夫、換給身在惡趣的有情、換成像我們這樣糟糕的狀態,如果能換他一定會換。
諸佛與菩薩聖者心續的大悲心就是這樣,既具備這六種特質,而且自然任運地產生。
※ 摘要:
- 佛的意思是:淨除一切過失、圓具一切功德。
- 我們應該皈依的對象,就是具備悲、智、力功德者。
- 佛遍知一切,而「一切」中最主要的是「四聖諦」。談到佛陀的知,主要指的是對於輪迴流轉還滅的情況完全了知,此外還包括六種神通。
- 大乘之所以稱為大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悲心。大悲心的「大」,包括了六個特質:所緣大、行相大、心力大、時間大、願受力大、捨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