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課-佛存在嗎(三)智功德-下

正確認識神通
 

前一課談了很多跟神通有關的內容。為了避免誤會,有個概念要跟大家說清楚。花時間特別談神通這個主題,是因為它屬於佛功德的一部份;否則,有神通的人很多,不只聲聞獨覺阿羅漢有神通,凡夫也有神通,非佛教徒卻有神通的人也很多,例如印度教徒、基督徒等都可以有神通。只要修習世間止觀、脫離對欲界的貪欲,就能擁有神通能力。

話雖如此,但若能知道神通存在,對於認識佛功德會有一些特別的幫助。佛不但知道正確的解脫道,而且又有神通,所以他能準確地配合自己目前的狀況,做出對自己最適合、最有益的開示。不止如此,知道神通存在後,我們也會知道那是自己未來成佛時,也必須具備的能力。考慮到自己將來成佛,即使知道解脫與成佛的方便,但在成辦有情義利時,若不知對方智力的程度,可能會做出太難或太簡單的開示,無法真正配合對方的需要,為了利益有情,所以必須具備神通能力。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所以才花了這麼多時間講神通;聽了這麼多與神通有關的內容後,若大家因此把神通看得非常重要,那就誤會了我的用意。神通與預知等能力只是支分,它們本身並沒有什麼了不起。能在空中飛又如何?還不如飛機厲害,因為飛機一次可以載好幾百個人;能看到很遠的事物又如何?該病的時候還是得生病,最後終究免不了一死。比起神通,若能證得無我,或是理解無我,再不就是相信無我的道理而去聞思修,可以因此淨除很多的罪業,可以暫時不會投生惡道受苦;若能進一步現證無我,就能夠完全斷除三惡道之苦;若能更進一步,現證無我並且繼續修,就能徹底根除一切的苦。以上這些內容才是主要,神通等能力只是支分,至於那些有時準、有時不準的預言,當然更不應該看得那麼重要。

無論對自己或他人都是如此,觀察某人是否可以成為自己學法對象時也是如此。應該要觀察的是,對方說的無我道理是否正確,有沒有正確開示為何輪迴、如何解脫、成辦佛果位的方法;如果把觀察的重點放在對方有沒有神通,並沒有意義。若他既能正確開示佛法的核心要義,又有神通,那當然最好的;否則,若只有神通又如何?對我們沒有幫助。

法稱論師曾說:「隨能見遠否,要見所欲性,若見遠是量,當來依鷲鳥。」這段話的意思是,因為自己要追求的目標是除苦,所以,對方能否看到遠方的東西並不重要,有能力看見完整的除苦方法才是重點。如果把視力極好、能看到遠處某個東西的人視為值得依止的師長,還不如去依止鷲鳥。這個理路可以跟很多例子結合,例如,如果覺得會飛的人是值得依止的對象,那就應該去皈依飛機或製造飛機的人;若覺得又帥又莊嚴的上師才是值得依止的對象,那就應該把全世界最帥的人當成善知識才對。

總之,無論從檢視自己是否具備成辦眾生義利的角度,或是從觀察對方是否有能力為自己示道的角度,考慮的重點同樣都是能否正確示道、能否提供正確的除苦方法。以個人來說,該努力的重點是設法在心續中產生除苦之道,其他的如神通等都是支分。

從斷功德來看,斷除煩惱與輪迴的苦、獲證解脫等,這些功德聲聞也都有。佛除了這些斷功德以外,還多了斷除所知障的功德。此處說的所知障指的是「身口的粗重」,意思是「尚未成為習慣的那個部份」,它們跟習氣很像,是由於尚未串習到嫻熟而餘留的習慣,只要繼續串習就可以淨除。把身口的粗重安立為所知障,斷除這種所知障,這也是佛陀的一個特質。由於佛斷除所知障,因此,在佛的智功德中,佛的神通是什麼都知道的神通,但聲聞的神通做不到這種程度。此外,形成神通的一個因,與業或說福德資糧有關,由於佛的福德資糧已究竟圓滿,所以他的神通也與聲聞不相同。再從串習的角度來說,佛在尚未成佛、處在菩薩位階時,就以多劫的時間串習三摩地,加上剛才講過的福德資糧究竟圓滿,使得佛的神通力與眾不同。雖然聲聞與獨覺阿羅漢也有神通,但他們無法像佛一樣知道一切。

※ 摘要:
  • 神通能力只是支分,不是我們要追求的重點;但若能知道神通存在,對於認識佛功德會有一些特別的幫助。
  • 無論從檢視自己是否具備成辦眾生義利的角度,或是從觀察對方是否有能力為自己示道的角度,考慮的重點同樣都是能否正確示道、能否提供正確的除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