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設法生起皈依的證量
前言:一位師姐被診斷出得到類似「漸凍人」的病。醫生說,也許再過兩、三年,她將漸漸無法自由行動。師姐向老師請法,希望能把握在還有行動自由之時,串習這個法到爛熟,為臨終作準備。以下是老師的開示。
主修皈依,串習皈依,這是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修的法。以最低的標準來說,就算沒有發自內心、只是嘴裡唸「皈依佛」,或是聽到別人唸時,心裡想著「我也要跟著唸」,都會很有幫助。若能在憶念佛的狀態中死亡,下輩子一定不會墮入惡道,也不會投生於無暇處。再者,由於時時串習憶念佛,來生一見到佛像、聽到佛的名號,自然就會有親切感,即便投生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只要聽到佛的名號也會感到很歡喜。
佛法的精華是道次第,其中,修下士道可以獲得增上生,修中士道可以獲得解脫,修上士道可以成佛。下士道分為兩大科目,第一大科目是念死無常與思惟惡趣苦,第二大科目是皈依與業果。思惟死亡無常與惡趣苦,是為了產生對增上生的希求心。在身體健康、沒有病痛時,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會死,也不會想到惡趣苦;想不到惡趣苦,也就不會找人幫忙救自己出苦。死亡無常與惡趣苦是我們本來就應該要修的重點,而現在因為生病、醫生跟自己說再活不了多久,此時雖然沒刻意修,也會生起一點念死無常的證量。若你相信前後世存在,自然就會想到死後的去處,從而生起對來世安樂的希求。為了獲得來世安樂,就要真正去執行能救怙自己的方法,也就是修皈依與業果。
《大解脫經》說:「欲壽終時,值善知識,教令三稱,三寶名字,作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達摩,南無僧伽。如是唱已,其人命終,不到三塗。隨意所樂。十方世界。皆得往生。應奉諸佛。見諸菩薩。」這段話的意思是,平常聽聞佛與三寶的名字並經常憶念,臨死前就算無法自力憶持,在別人的提醒下覆誦三皈依,死後不會墮入三惡道,可以隨自己的意願投生十方任何世界,日後也將值遇諸佛菩薩,聞法並漸漸進步。能聽得到佛的名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現在我們能夠聽到佛陀的名號,也是因為我們曾經累積過很多福德。法是無欺誑的,只唸一遍三皈依就能產生很大利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但你也要對這件事情有信心,否則,明明在做對的事,心裡依舊不安心。
之前提到,要獲得來世安樂,就要執行能救怙自己的方法,也就是修皈依與業果。修皈依的概略方法剛才講了,至於實修業果的方法,很概略地說,你有受居士戒,受戒時你決心不再造惡業,無論遇到什麼事、無論別人給自己多少好處、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做惡行。「不論這輩子會變成什麼樣,反正我絕不違戒!」當你開始這樣做,就已經在實修業果。設法懺除已造的惡業並下決心不再犯,同時也修皈依,這樣至少能保證你來生不墮惡趣。
設法生起皈依的證量,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努力做的事,而且也能幫助我們在臨終時容易憶念佛,下輩子獲得能繼續學法的所依身。所以,建議你在剩下的時間裡,把皈依做為最主要的鍛練項目,至於菩提心與空正見等,就在能力範圍之內盡量去做。它們不只是今生該努力的事,也是來生要繼續努力的目標。
《三摩地王經》有一段內容談到修隨念佛的利益。若能修隨念佛,則「清淨身語意,常讚佛功德,如是修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奪。」若能時時串習,臨終時可以憶念起佛陀,一旦如此,則來生肯定不會墮三惡道。正因為有這個益處,所以要修隨念佛。
怎麼修?最廣的做法在「隨念佛功德」的課程有說,你可以把它統整成比較簡略的版本,並特別挑出對你而言特別有力量的內容,每天早晚照著憶念一遍。內心憶念佛功德,口中持續唸誦「皈依佛」。
以上說的這些內容,都有經典根據,也有充份的理由可以證明它們是真的。如果你還不信,那也沒什麼值得你信的。
有了以上基礎後,可以再把慈悲心加進來,做一點調整。修皈依時不要只想著自己,練習把其他有情的處境也考慮進來。現在遇到困難的不只自己,許多有情也正在受苦,而且可能比我更苦,他們未來也可能遇到更大的困境。心裡想著「我與我們一切有情,皈依佛」,這樣一來,你不但是在修皈依,也是在鍛練慈悲心。
…2010.9.7
主修皈依,串習皈依,這是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修的法。以最低的標準來說,就算沒有發自內心、只是嘴裡唸「皈依佛」,或是聽到別人唸時,心裡想著「我也要跟著唸」,都會很有幫助。若能在憶念佛的狀態中死亡,下輩子一定不會墮入惡道,也不會投生於無暇處。再者,由於時時串習憶念佛,來生一見到佛像、聽到佛的名號,自然就會有親切感,即便投生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只要聽到佛的名號也會感到很歡喜。
佛法的精華是道次第,其中,修下士道可以獲得增上生,修中士道可以獲得解脫,修上士道可以成佛。下士道分為兩大科目,第一大科目是念死無常與思惟惡趣苦,第二大科目是皈依與業果。思惟死亡無常與惡趣苦,是為了產生對增上生的希求心。在身體健康、沒有病痛時,根本不會想到自己會死,也不會想到惡趣苦;想不到惡趣苦,也就不會找人幫忙救自己出苦。死亡無常與惡趣苦是我們本來就應該要修的重點,而現在因為生病、醫生跟自己說再活不了多久,此時雖然沒刻意修,也會生起一點念死無常的證量。若你相信前後世存在,自然就會想到死後的去處,從而生起對來世安樂的希求。為了獲得來世安樂,就要真正去執行能救怙自己的方法,也就是修皈依與業果。
《大解脫經》說:「欲壽終時,值善知識,教令三稱,三寶名字,作如是言:南無佛陀,南無達摩,南無僧伽。如是唱已,其人命終,不到三塗。隨意所樂。十方世界。皆得往生。應奉諸佛。見諸菩薩。」這段話的意思是,平常聽聞佛與三寶的名字並經常憶念,臨死前就算無法自力憶持,在別人的提醒下覆誦三皈依,死後不會墮入三惡道,可以隨自己的意願投生十方任何世界,日後也將值遇諸佛菩薩,聞法並漸漸進步。能聽得到佛的名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現在我們能夠聽到佛陀的名號,也是因為我們曾經累積過很多福德。法是無欺誑的,只唸一遍三皈依就能產生很大利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但你也要對這件事情有信心,否則,明明在做對的事,心裡依舊不安心。
之前提到,要獲得來世安樂,就要執行能救怙自己的方法,也就是修皈依與業果。修皈依的概略方法剛才講了,至於實修業果的方法,很概略地說,你有受居士戒,受戒時你決心不再造惡業,無論遇到什麼事、無論別人給自己多少好處、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都不做惡行。「不論這輩子會變成什麼樣,反正我絕不違戒!」當你開始這樣做,就已經在實修業果。設法懺除已造的惡業並下決心不再犯,同時也修皈依,這樣至少能保證你來生不墮惡趣。
設法生起皈依的證量,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努力做的事,而且也能幫助我們在臨終時容易憶念佛,下輩子獲得能繼續學法的所依身。所以,建議你在剩下的時間裡,把皈依做為最主要的鍛練項目,至於菩提心與空正見等,就在能力範圍之內盡量去做。它們不只是今生該努力的事,也是來生要繼續努力的目標。
《三摩地王經》有一段內容談到修隨念佛的利益。若能修隨念佛,則「清淨身語意,常讚佛功德,如是修心續,晝夜見世依。若時病不安,受其至死苦,不退失念佛,苦受莫能奪。」若能時時串習,臨終時可以憶念起佛陀,一旦如此,則來生肯定不會墮三惡道。正因為有這個益處,所以要修隨念佛。
怎麼修?最廣的做法在「隨念佛功德」的課程有說,你可以把它統整成比較簡略的版本,並特別挑出對你而言特別有力量的內容,每天早晚照著憶念一遍。內心憶念佛功德,口中持續唸誦「皈依佛」。
以上說的這些內容,都有經典根據,也有充份的理由可以證明它們是真的。如果你還不信,那也沒什麼值得你信的。
有了以上基礎後,可以再把慈悲心加進來,做一點調整。修皈依時不要只想著自己,練習把其他有情的處境也考慮進來。現在遇到困難的不只自己,許多有情也正在受苦,而且可能比我更苦,他們未來也可能遇到更大的困境。心裡想著「我與我們一切有情,皈依佛」,這樣一來,你不但是在修皈依,也是在鍛練慈悲心。
…20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