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簡介因果緣起

果,依於眾多因緣而產生
    果是依靠眾多因緣而產生。用「近取因與俱生緣」的概念來解釋因緣,對於掌握因果緣起的內涵,會有一些特別的幫助。
 

介紹「因與緣」


一、近取因與俱生緣

果是依靠眾多因緣而產生的,而「因緣」又是什麼意思呢?以下,我先用「近取因與俱生緣」的概念來解釋因緣。透過這樣的介紹,對於掌握因果緣起的內涵,會有一些特別的幫助。

其成份會延續到果上的因就是「近取因」,比如,種子是苗芽的近取因。輔助近取因產生結果的因素與條件稱為「俱生緣」,例如,苗芽的產生,種子是近取因,而水與肥料等是俱生緣。是否所有的事物都有近取因呢?有些人認為是,有些人認為不是。我的想法是前者,我認為「果的產生,必須依靠近取因與俱生緣」的這個道理,適用於所有的事物。

除了「近取因與俱生緣」這種分類,另一種分類方法是「直接因與間接因」。直接因指的是,此果產生之前的「等無間」;在直接因之前的其他因,是間接因。

三大寺的學僧,學到這個階段時,會延伸討論「因的認定,界限在哪?」這個題目。比如,苗芽之前是種子,而這個種子之前也有一個產生它的種子,再更之前同樣也有個產生它的種子,那麼,這個種子更更之前的那個種子,算不算是現在這苗芽的近取因呢?如果算,那麼一直往前推,就會推到微塵(非常微細的物質),它能算是現在這個苗芽的近取因嗎?

再以俱生緣來講,澆在種子上的水,是苗芽產生的俱生緣。然而這個水要從什麼時候開始才算是苗芽的俱生緣?界限在哪?在三大寺的學習裡,會花時間去辯論與釐清這些問題。

為什麼要花時間在這些題目上?重點不在於表面上苗芽與種子的關係,而是希望透過苗芽、種子的這個「喻」,去辨析「成佛的因緣」。藉由這個討論真正要了解的重點是:我們的心識,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從哪個界限開始,可以成為成佛的因?從哪個界限開始,可以成為解脫的因?從哪個界限開始,可以成為有利於來世的因?這種探索非常重要,要做的分析觀察也很多,但此處只能暫時略過不談,否則這門課將進行不完。

二、產生心識的三緣

那麼,產生心識的因緣是什麼呢?這個部份,可以用「三緣」來說明。這三緣分別是: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以見到瓶的眼識(執瓶眼識)為例,它的所緣緣是瓶,因為瓶是「提供眼識行相(境相)者」;增上緣是眼根;等無間緣則是執瓶眼識生起之前的一個意識。以下的解釋也許不夠周延,不過一般而言,在眼識生起之前,心中會先有個「要去看瓶」的意識,這是產生執瓶眼識的等無間緣。總之,在執瓶眼識尚未生起之前,一定會有個「促使執瓶眼識產生的意識」存在,它就是執瓶眼識的等無間緣。

再以耳識的產生為例,若沒有所緣緣,就算耳朵很健康,心裡也想著「要去聽」,但若沒有聲音,則什麼也聽不到;若沒有增上緣,雖然有聲音、心裡也想聽,但沒有健全的耳根,什麼也聽不到;若沒有等無間緣,比如心完全被另一個身形吸引,或者你正在專心看書,周圍雖然有聲音、耳朵也健康,卻不知道到底聽到了什麼,因為那時你沒有想去聽的念頭。

所謂「想去聽的念頭」,不一定要很明顯。比如在步下楷梯的時候,雖然你沒有特別去想著「先走一步,再走一步、再一步……」,但心裡有在留意,如果有一階特別低,你若不注意而用力一踩,很可能會嚇一跳或是摔倒,但你有注意到,這就表示你已把一部份的注意力放在那件事上了。

以上說明心識的產生,需要「三緣」。

 

思惟:果真的是由眾多因緣聚合而生的嗎?


這門課程最重要的主題是「緣起」,而認識它的第一步,要從「因果緣起」開始。「因果緣起」的意思是:一切有為法,無論好壞、苦樂、善惡,都是依靠因緣而產生的。而因緣,並非單一因緣,而是眾多因緣聚合而成的。

以上是佛法的主張,但你必須思考的是:佛法說的是真的嗎?即使你知道是真的,也要再結合各種例子去思惟,這樣才能使你的認知更加清晰。比如,以一本書為例,想想它是依靠哪些因緣而產生的?一一思考過後,你才會更堅定相信:「沒錯,這本書確實是由許多因緣聚合才產生的。」就像這樣,以你所認為的快樂為例、以某人為例、以所見的事物為例,逐一思考這些事物或現象產生的因緣,對照「一切有為法,皆由眾多因緣聚合而產生」這句話,你會打從心底產生很篤定的認同。

經過這樣的思惟過程,「緣起見」將不再只是口頭上的解釋,它會融入你平常的思考模式裡。剛才講的思惟過程,正是把見地真正融入思考模式的方法。所以你要去思考「一切有為法,皆由眾多因緣聚合而成」這句話,到底是不是真的?如果你覺得不是,沒有關係,這其實是好事。你可以舉出例子,我們可以討論。

用這種方法檢擇佛法,運用的工具是「智慧」。此處,不要用「是佛說的」做為理由,要用智慧去判斷。雖然佛陀的確這樣說過,但這話是真的嗎?請大家各自去思考。

即使你覺得是真的,為了使你的答案更清晰,請花幾天的時間,進一步結合各種例子,分別列舉其形成的因緣。你認同的佛法概念,真正進入到你的思惟模式裡,此時,你才算真正進入佛教的見地。如果只會在口頭上做解釋,思考方式卻一如往常沒有改變,那你只能算是一個口頭上的佛教徒,你的心並不是真正的佛教徒,你也不算真正進入佛教的見地。

再者,「一切有為法,都由眾多因緣聚合而生」的這種見解,會幫助我還是傷害我?當這種見解成為我的思考模式後,對我有沒有幫助?若有,那是什麼?

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呢?佛法雖然是在探究「真相」,但這件事情科學家也在做。佛教不同於科學的地方在於:佛教更重視「透過探究真相,能帶來什麼好處」。對佛教徒而言,探究某事,若它無法為眾生帶來任何好處,那麼即使某事是真的,也沒有探究的必要。

為了自利利他,我們才去做某事,但是如果做了,無法為任何有情帶來任何好處,那就沒有必要做。因此,佛法的態度是:在「這樣做能產生利益」的前提下,以不預設立場的正直心去探究真相。這樣的態度,正與「緣起見、無害行」互相呼應。「為了能產生利益」是無害行,而「以不預設立場的正直心」去探究,則與屬於智慧的「緣起見」有關係。

請大家思考的兩個問題,也是在這樣的架構下提出的。第一個問題與「智慧」有關,提出的問題是:「一切有為法都是從因緣而生的」,這話是否為真?回答這個問題時,請運用理智去判斷。第二個問題與「無害行」有關,提出的問題是:透過探究而知道的真相,讓這個真相成為我的思考模式,對我有好處嗎?好處是什麼?#
 

※  摘要
  • 因緣,可分為近取因與俱生緣。
  • 產生心識的三緣:所緣緣、增上緣、等無間緣。
  • 學了佛法見地後,要反問「是真的嗎?」,也要結合各種例子去思惟,這樣才能使你的認知更加清晰。
  • 你認同的佛法概念,真正進入到思惟模式裡,此時,你才算真正進入佛教的見地。
  • 要很介意「我學到的佛法知見,能帶來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