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5課-運用因果緣起調心(一)
擴大胸襟、靈活開朗
愈了解相互觀待的關係,胸懷氣度就愈寬大;愈看清因果緣起,就會愈靈活,更能有效率地達成目標。
聖座嘉瓦仁波切在獲頒美國眾議院金質獎章時,他說:「在從前,國與國之間距離遙遠,彼此似乎沒什麼關連;但現在,世界似乎變小了,我們彼此間有著『彼受害我亦受害;彼獲益我亦獲益』的密切關係,所以,任何一個國家遭遇困難、受到傷害,我們都不應該覺得事不關己而放著不管。」
聖座也說過,優秀的科學家在進行研究發明時,不會只顧自己國家的利益,而會把全世界都納進來做整體的考慮,因為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國家與整個世界之間的關係密切。如果不認識彼此相互觀待的關係,胸懷就會變得很小;愈了解相互觀待的關係,胸懷氣度就愈寬大。
「果依靠眾多因緣產生」這個道理,在運用的時候,我覺得可以有兩個思考角度:第一是明白「想要達到某個結果,需要『哪些』因緣」;第二是明白「要達成某個目標,方法不只一種」。前者會讓你更有效率,後者則會讓你更開朗。
之前講過,經過分析之後我們會知道,苗芽以及食物是由哪些因緣聚合而產生;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要透過經商來賺錢,就必須明白經商成功的要素有哪些,這是運用緣起的第一種思考角度。運用緣起的第二種思考角度是:想想看,如果你的目標是賺錢,那麼除了經商這種管道之外,還有很多別的方式,比如上班。所以如果有一天經商不成,你也可以去上班。像這樣,只要真正了解「果由眾多因緣產生」,心胸就會變得開闊,不會想不開。萬一運氣不好、確定行不通時,也容易釋懷。
但這不表示你不必努力。遇到困難馬上就轉換目標的人,永遠沒辦法把一件事情做到好。這裡要講的是,如果你已經非常盡力,但就是不成功,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你善於運用緣起的第二種思考角度,你就不會想不開,因為你知道還有別的方法。即使第二個方案還是行不通,那也沒關係,仍然可以再試試其他的方法。這樣一來,你的人生會變得很寬廣,當事情不順利時,你也不會馬上覺得自己全盤皆輸而灰心喪志,更不會因此去糟蹋自己的人生。
總之,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為何」要做某事,清楚知道透過做這件事情,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同時也必須知道「如何」做某事,要明白某個目標的達成,必須依賴哪些因緣。
學法修行也是如此。我們必須清楚修行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同時心裡也要明白,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不只一種,如此一來,我們的心就不會愈學愈狹窄;相反地,如果只知道一種修行方法,卻又受限於自身的條件而做不到,包括健康不佳、環境惡劣、智力不夠等,在逆緣充斥、順緣不足的情況下,雖然你很想修行,卻因為那唯一的方法行不通而感到鬱悶。然而,在遭遇這些情況時,如果你知道其他變通的辦法,那麼修行對你而言就成了一件不困難又不狹隘的事情。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修,而且也可以修出成果來。
兩年前,我去上密院參加一場法會,遇到一位長者,他是知侯鷲本仁波切的學生,是一位長期離世閉關、非常優秀的修行人,聽說他已經生起了菩提心。當時我們並不算認識,但他知道我的情況。那一天的天氣很熱,中場休息時,我到樹蔭下乘涼,這位長者走過來跟我說:「既然我們的目標都是修行,那好啊!生病的時候,有在病中可做的修行;健康的時候,也有可以做的修行。既然如此,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很快樂啊!」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有你用得上的修行方法,這樣一來,你大概就不會再自我否定了。
而且,只知道單一的方法,我們很容易因此誤解別人。有些人認為修行的方法只有一種,所以當他看別人沒有用這種方法,就會說對方沒在修行,但事實上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應該偏執地認為只有某種方式才算是修行。
再從大一點的格局來看,雖然佛教並不完全認同其他宗教的主張(例如主張創世主存在),但我們沒有理由因此失去對這些宗教的敬重,因為它們確實在很多方面為眾生帶來了利益。因此,就像聖座嘉瓦仁波切說的:「對一切宗教都應該修淨觀,都應該尊敬。」我們應該用這種態度對待其他的宗教。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待人處事上,某人雖然有缺點,但他也有很多優點,多多思考他有優點的這一面,就不致於因為他的某一項缺點而失去對他的好感。#
※ 摘要
愈了解相互觀待的關係,胸懷氣度就愈寬大;愈看清因果緣起,就會愈靈活,更能有效率地達成目標。
運用因果緣起,擴大胸襟
聖座嘉瓦仁波切在獲頒美國眾議院金質獎章時,他說:「在從前,國與國之間距離遙遠,彼此似乎沒什麼關連;但現在,世界似乎變小了,我們彼此間有著『彼受害我亦受害;彼獲益我亦獲益』的密切關係,所以,任何一個國家遭遇困難、受到傷害,我們都不應該覺得事不關己而放著不管。」
聖座也說過,優秀的科學家在進行研究發明時,不會只顧自己國家的利益,而會把全世界都納進來做整體的考慮,因為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國家與整個世界之間的關係密切。如果不認識彼此相互觀待的關係,胸懷就會變得很小;愈了解相互觀待的關係,胸懷氣度就愈寬大。
運用因果緣起,明白「為何與如何」
「果依靠眾多因緣產生」這個道理,在運用的時候,我覺得可以有兩個思考角度:第一是明白「想要達到某個結果,需要『哪些』因緣」;第二是明白「要達成某個目標,方法不只一種」。前者會讓你更有效率,後者則會讓你更開朗。
之前講過,經過分析之後我們會知道,苗芽以及食物是由哪些因緣聚合而產生;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想要透過經商來賺錢,就必須明白經商成功的要素有哪些,這是運用緣起的第一種思考角度。運用緣起的第二種思考角度是:想想看,如果你的目標是賺錢,那麼除了經商這種管道之外,還有很多別的方式,比如上班。所以如果有一天經商不成,你也可以去上班。像這樣,只要真正了解「果由眾多因緣產生」,心胸就會變得開闊,不會想不開。萬一運氣不好、確定行不通時,也容易釋懷。
但這不表示你不必努力。遇到困難馬上就轉換目標的人,永遠沒辦法把一件事情做到好。這裡要講的是,如果你已經非常盡力,但就是不成功,在這種情況之下,如果你善於運用緣起的第二種思考角度,你就不會想不開,因為你知道還有別的方法。即使第二個方案還是行不通,那也沒關係,仍然可以再試試其他的方法。這樣一來,你的人生會變得很寬廣,當事情不順利時,你也不會馬上覺得自己全盤皆輸而灰心喪志,更不會因此去糟蹋自己的人生。
總之,我們必須知道自己「為何」要做某事,清楚知道透過做這件事情,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麼;同時也必須知道「如何」做某事,要明白某個目標的達成,必須依賴哪些因緣。
運用因果緣起,看見更多選擇
學法修行也是如此。我們必須清楚修行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同時心裡也要明白,達成這個目標的方法不只一種,如此一來,我們的心就不會愈學愈狹窄;相反地,如果只知道一種修行方法,卻又受限於自身的條件而做不到,包括健康不佳、環境惡劣、智力不夠等,在逆緣充斥、順緣不足的情況下,雖然你很想修行,卻因為那唯一的方法行不通而感到鬱悶。然而,在遭遇這些情況時,如果你知道其他變通的辦法,那麼修行對你而言就成了一件不困難又不狹隘的事情。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修,而且也可以修出成果來。
兩年前,我去上密院參加一場法會,遇到一位長者,他是知侯鷲本仁波切的學生,是一位長期離世閉關、非常優秀的修行人,聽說他已經生起了菩提心。當時我們並不算認識,但他知道我的情況。那一天的天氣很熱,中場休息時,我到樹蔭下乘涼,這位長者走過來跟我說:「既然我們的目標都是修行,那好啊!生病的時候,有在病中可做的修行;健康的時候,也有可以做的修行。既然如此,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很快樂啊!」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有你用得上的修行方法,這樣一來,你大概就不會再自我否定了。
而且,只知道單一的方法,我們很容易因此誤解別人。有些人認為修行的方法只有一種,所以當他看別人沒有用這種方法,就會說對方沒在修行,但事實上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種,不應該偏執地認為只有某種方式才算是修行。
思惟因果緣起,更能尊重異己
再從大一點的格局來看,雖然佛教並不完全認同其他宗教的主張(例如主張創世主存在),但我們沒有理由因此失去對這些宗教的敬重,因為它們確實在很多方面為眾生帶來了利益。因此,就像聖座嘉瓦仁波切說的:「對一切宗教都應該修淨觀,都應該尊敬。」我們應該用這種態度對待其他的宗教。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用在待人處事上,某人雖然有缺點,但他也有很多優點,多多思考他有優點的這一面,就不致於因為他的某一項缺點而失去對他的好感。#
※ 摘要
- 彼受害我亦受害;彼獲益我亦獲益
- 運用因果緣起的兩個方向:明白「想要達到某個結果,需要哪些因緣;明白「要達成某個目標,方法不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