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17課-運用因果緣起,踏上修行路
「成佛」是學道次第的終極目標
至尊慈氏怙主曾以一個偈頌說,我們應以「佛果位」做為目標。他在《現觀莊嚴論》第一品說:「勝諸有情心,及斷智為三,當知此三大,自覺所為事。」。這句偈頌的意思是,佛陀是為了三大目的而開示《般若經》,第一個目的「勝諸有情心」,指的是菩提心;第二個目的「斷」,指的是離一切過失,;第三個目的「智」,指的是遍知一切法。為了使有情達到這三個目的,所以佛陀開示《般若經》;身為學習者的我們,也應該如此設立目標而實修《般若經》,而《道次第》正是專門為初學者所寫的實修方法。總之,學習大乘教法的時候,應該以這三者為目標。當這三個目標完全達成,遠離一切過失、菩提心的能力完全圓滿、遍知一切法,就是成佛之時,此時自己與其他有情的義利都能究竟完成。
成佛之道的起點
「過去曾造如是業,於今感得如是果」。設定了目標,要造什麼樣的業,才能達成那三個目標而成佛呢?
一切過失的根本是「我執及其習氣」,從這個根本開始產生煩惱,由煩惱而產生十惡等業,由業產生苦。苦果等過失是「果」,要消除過失就必須消除過失的「因」,其中最粗分的因是十惡業。目標是消除一切過失,但這件事情沒辦法在剎那間立刻做到,所以要有個開頭,從「斷除十惡業」做為斷除一切過失的起點,如果做不到十惡業全斷,那就從「斷除一項惡業」開始。
以受戒為例。若不能出家受持比丘戒,那就受持居士戒;若無法受持居士戒,那可以去受持一日的「大乘布薩律儀」。這個律儀很好,除了第一次必須親自從上師那裡受,之後從第二次開始,你可以自己口誦儀軌,從佛的身語意三依受戒,非常方便。對於從未受過居士戒的人來說,在假日或某些特殊日子,若想受戒,也覺得自己能夠好好持守,就可以試試看。時間只有一天,應該可以勉力為之。
雖然不一定順利,但總要有個開始,應該給「斷除不該做的」一個開始。隨著能力增強,你會有能力斷除十惡業,也將漸漸有能力與惡業的因「煩惱」戰鬥,漸漸能與煩惱的根本「我執」戰鬥。當你有能力完全剷除「我執習氣」之日,就是成佛之時。
想要利益有情的心,如果發展到極致就是菩提心。想要未來擁有這種心,必須從現在就有個開始,即使對象只是一個有情,也要試著利益他。若連從「一個」眾生開始的起點也沒有,「於剎那間利益一切有情」的目標又怎麼可能達成呢?
做做看!利益一個人,這應該做得到吧?如果做不到,那就把步驟再往前提,練習「想要利益對方」的心;如果生不起這種心,即便只是口頭上唸唸,也要努力發願「願一切眾生獲得快樂」,即使只是學人家口頭複誦也沒關係。總之,為了發起菩提心,一定要有個開始。
什麼都不做,卻想在剎那間遍知一切法,這是不可能的。因此,目標設定後,就必須開始學習、探究真相。
如果目標是成佛,那就要給「斷除該斷除的」一個開始,要給「能利他的大悲心漸漸增上」一個開始,要給「學習」一個開始。當然,如果你另有其他的目標,作法就不一樣了。設定想要達到的目標,而後透過「因果緣起」的思惟,很自然就會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不用引經據典你也會知道。
從日常生活起步
設立了這個目標,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起步呢?無論是不是佛教徒,母親都會愛自己的孩子,也會承擔起對孩子的責任。如果這位母親是一位相信大乘教法的人,她可以在「母親」這個角色裡給自己一個開始。因為目標是成佛,所以要時時唸誦並發願:「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也這樣去思惟:「雖然無法馬上利益一切眾生,但我要試著開始,從好好照顧孩子、承擔起對他的責任開始,漸次利益一切眾生。」身為母親的人,若能用這樣的想法對待孩子,就是進入了大乘道的實修。
在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善良品行的同時,母親可以想:「雖然我目前只能利益到這個孩子,但將來若他成為一位既有學識又善良的人,透過這孩子,很多人將會受益。」也可以這樣想:「我現在能給他的,只有今生衣食的安樂而已,但我希望在未來,我可以漸漸有能力給予他解脫及一切遍智的安樂。」若能帶著這樣的想法去做,這位母親就進入了大乘道的實修。醫生可以帶著這樣的動機去行醫:「我現在只能幫病人解除身體的苦,但將來我要漸漸有能力解除他內心的苦與一切煩惱;我現在只能夠幫助幾百、幾千人,但將來我要漸漸有能力利益一切有情。」
想要利他,就要開始試著做看看,不必等待特定的對象出現。不必非從敵人開始不可,就從自己的親人、孩子、父母、附近的鄰居開始,而後漸漸擴大範圍。帶著想要利他的動機從小處著手,但要胸懷大志。
學習時也是如此,雖是從最低的基礎開始學起,但希望未來能漸次獲得最究竟的證量、成就一切遍智、利益一切有情。斷除惡行也是如此,雖然現在只能斷除一項,但就從這裡開始,希望將來能逐漸地把所有該斷的都斷乾淨。若能這樣思惟,就算在實修大乘道。
種對因,耐心等待果
之前曾提到近取因與俱生緣。以道次第的修學而言,產生道次第證量的近取因是先學會實修道次第的方法,而後真正去修。俱生緣是累積順緣消除違緣,包括淨罪集資、向上師本尊祈求。換言之,必須在順緣俱足違緣淨除的情況下去實修,才算是齊備了「生起道次第證量」的近取因與俱生緣。
懂得方法而且去實修就是具備近取因,順緣俱足違緣淨除就是具備俱生緣,如果近取因與俱生緣都有了,今天修,是否今天就會生起證量呢?不會,還必須經過一些時間才行。聖座嘉瓦仁波切曾說過他小時候的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在花園裡灑了種子,因為很想知道種子到底有沒有生長,每隔兩天就去把種子挖出來看看再埋回去,最後種子竟然枯死了。當順緣俱足了,違緣也淨除了,但成果還沒產生之時,你要做的就是等待。只要持之以恆地日日繼續修持,總有一天,證量會在心續中產生。
西藏失守之後,流亡到印度的牧民住到屯墾區耕田。這些牧民一向以來都是靠著放牧犛牛,用肉與奶油跟農人交換需要的粘巴(青稞粉),所以他們並不懂得如何種田。來到印度屯墾區後,他們必須開始種田,有一位牧民說:「這些農作物都長不快,幫忙拉一把,竟然就斷了!」
我們要做的是讓順緣俱足、違緣淨除、持續修持,總有一天會有結果。如果心太急而精疲力竭的話,反而會有中斷的危險。
有位噶當派上師說:「眼光遠、心量大、情緒鬆。」眼光要放遠,以成辦佛果位為目標。心量要擴大,由於知道要達成這目標必須具備很多條件,所以要擴大心量完整地學習。起點就從自己現在的位置開始,根據現況走出第一步。情緒要放鬆,在走的時候,不要急、不要鑽牛角尖、不要老想著「為什麼我走不快……」。放寬心,輕鬆但堅定地持續下去,這樣走就一定會到。放輕鬆,開心地學佛。
有一個我很喜歡的諺語故事,是格西博多瓦講的。
西藏有一種動物叫「野騾」,這是一種生長在北方草原的野生動物,跟馬的樣子很像。有一天,有個沒有腳的人,從懸崖上失足摔下來,下面剛好有野騾經過,他剛好就掉在野騾的背上,野騾被嚇到於是開始狂奔。
照理說這個人應該很緊張,應該要好好抓緊才對,但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張開雙臂、唱起歌來,後來他就從野騾的背上掉下來。朋友問他:「你掉在野騾上,怎麼不但不害怕,反而還這麼高興啊?」這個沒有腳的人說:「跛者忽得野騾騎,不樂而歌待何時?」沒有腳的人竟然能騎到野騾的背上,也就只有這一次了,今天不唱歌,那應該要什麼時候唱呢?
同樣的,我們既獲得了人身,又值遇佛陀教法,這麼好的事,也就只有這一次了。有機會說著與菩提心有關的內容,有機會學習什麼是空正見,過去數十萬次的投生都生在沒有暇滿的狀態,今生竟獲得了一次這樣的機會。今日不修,更待何時?所以,要快樂地修行。
「跛者忽得野騾騎,不樂而歌待何時?」一想到這句話,就覺得很開心。
※ 摘要:
- 「勝諸有情心,及斷智為三,當知此三大,自覺所為事。」
- 學習大乘教法,應以這三者為目標:遠離一切過失、菩提心的能力完全圓滿、遍知一切法。
- 如果做不到十惡業全斷,那就從「斷除一項惡業」開始;如果做不到利益有情,至少練習「雖不真心,但至少口頭上說「願一切眾生獲得快樂」;如果做不到馬上投入全部心力學習,也要給「學習」一個開始。
- 從小處著手,但要胸懷大志。
- 以道次第的修學而言,產生道次第證量的近取因是先學會實修道次第的方法,而後真正去修。俱生緣是累積順緣消除違緣,包括淨罪集資、向上師本尊祈求。
- 「眼光遠、心量大、情緒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