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為何會受苦之一:受苦是因為惡業(三)

 在以今生為範圍,討論受苦的因時,從一些觀察中,似乎可以發現一些能讓我們少受一些苦,多擁有一些快樂的方法。
 

一、受苦,有時來自「無法自制」


許多惡業與苦,來自於「無法自制」。佛法講的「斷除貪欲」、「捨棄今生」並非要你不吃不喝、像乞丐一樣過日子,而是要你有個限度。以食物為例,食物是必需的,它既有益也美味,但我們也必須明白它的貢獻有限。由於高估食物的貢獻而產生貪心,一旦貪心掌權,就會衍生出很多麻煩;若很清楚食物能提供的貢獻有限,在限度內適當地享用食物,既能滿足所需又不會造成過失。反之,就像你說的一樣,由於對食物生起貪心不知節制,只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麻煩。
 

二、愈放任煩惱,愈不容易快樂


以煩惱為動機而做的行為是惡業。愈放任自己做這些事,煩惱的力道就會愈大;若阻止自己不做,煩惱的力道就會稍微減弱。試著想想看,如果你完全不阻止、繼續放任自己做這些事,當煩惱的力道愈來愈大,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都有貪欲,但因為看不到貪欲的可怕,所以覺得小小的貪欲似乎無傷大雅;但看在一個沒有貪欲的人眼裡,小小的貪欲也非常嚴重。雖然表面上看似無害,但如果你竉壞貪欲,它要什麼你就給什麼,貪欲就會愈養愈大,最後導致不快樂,有些人甚至因此發瘋或自殺。

瞋恚也是如此,放任的結果將使瞋恚的力量愈來愈大,最後甚至殺人,或是傷不到對方而氣到忍不住殺害自己。氣到殺對方還勉強說得過去,因為你可能恨不得對方死掉,但是竟然氣到殺死自己,可見那時瞋心已強大到完全無法控制。被養大的瞋恚會反過來殺害自己,貪欲與嫉妒也一樣會大到把自己毀滅掉。

小小的煩惱,我們覺得無所謂、造成不了什麼傷害,但它其實很可怕,因為煩惱會長大,而且破壞力會愈來愈強,不只會傷害對方,也會嚴重傷害自己。煩惱一產生,我們的心就亂了,同時也打開惡行的大門。無論這煩惱是貪欲還是瞋恚,只要煩惱一產生,我們便失去內在的寧靜。

 

三、欲望被寵壞,更不容易快樂


為人父母總是會盡力想要滿足孩子的欲望,有些小孩倍受父母疼愛,從小要什麼有什麼。但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挫折容忍度很低,往往把小事看得很嚴重;而經歷過人生起伏的孩子,面對小困難則完全不在意。

產生某一種欲望之後,這欲望被滿足,我們就覺得快樂。從某方面來說,這的確是快樂;但如果欲望被竉壞,反而是一種病。我們總希望可以心想事成、要什麼有什麼,但我有時覺得,欲望不要全部都被滿足反而比較好。

一旦欲望被竉壞,心會生病,反而更不容易快樂。

 

四、真正去實修,佛法才能真正讓我們快樂


學佛法可以讓人快樂,佛法的思想例如死亡無常、出離心、慈悲心與菩提心等都很有益;即使不涉及信仰,腦筋好的人若去挑戰空性這類較深細的主題,愈鑽研愈有興趣,而這種興趣感就能滋養他的心。此外,佛教中禮拜、繞塔等行為,即使只從今生的角度來看,也能幫助許多人獲得心靈的安寧。

不過佛法真正利益我們的方式,是幫助我們的心朝向出離、少欲知足、減少貪欲等方向改變。舉例來說,貪欲會使人不快樂,一旦透過對治降低貪欲,內心就會變得安適。然而要發揮這種效果,必須去實修。如果沒有稍微實修一些道次第,無法真正體會佛法帶給我們的幫助。


有些人在遇到困難時,想起曾聽別人說學佛法有用,就去聽一些佛法開示,但除非自己能持之以恆地思惟,否則這些開示無法立刻帶來好處。平常有下功夫去思惟與練習的人,遇到困難時再一次翻閱經論、聽佛法開示,此時這些佛教的文字與聲音會變得很有力量,從而發揮真正的功效;如果平常什麼都沒做,光想靠著別人的開示而頓悟,這是非常困難的事。雖然聽開示並不是完全沒有用,但不容易達到你期待的效果。

※ 摘要:
  • 許多惡業與苦,來自於「無法自制」。
  • 以煩惱為動機而做的行為是惡業。想想看,如果你放任自己做這些事,當煩惱的力道愈來愈大,你會變成什麼樣子?
  • 欲望被滿足,我們就覺得快樂。從某方面來說,這的確是快樂;但如果欲望被竉壞,反而是一種病。
  • 佛法真正利益我們的方式,是幫助我們的心朝向出離、少欲知足、減少貪欲等方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