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課-業果道理是佛真正的想法(上)

一、關於佛的本意
 

要完全了解理路的運作方式並不容易,然而一旦了解,會很有幫助。以下這段內容,可以算是一種運用理路的思考模式,也有可思惟之處。

佛說了很多業果道理,這些內容,是不是佛真正的想法?對於這個問題,有特別的觀察方式。就像剛才講的,雖然佛有說「有我」,但這不是佛真正的想法,所以要區分「說者的想法」與「佛語的想法」。佛語的想法指的是佛在經典裡講的內容;說者的想法則是佛內心真正的想法。有時,雖然佛心裡並不真正那樣想,但為了某些所化機而做某些開示,這些開示是佛語的想法,但不是說者佛真正的想法。

毗婆沙宗認為「說者的想法」與「佛語的想法」相同,他們不會討論了義與不了義這個議題。對毗婆沙宗來說,凡是佛語都要如言承許,它們全都是佛真正的想法;經部宗有些少數人會討論什麼是了義;唯識宗與中觀宗則會區分說者的想法與佛語的想法。

 

二、兩個問題


總之,所有佛教徒都認為,佛語的想法不一定是真的,但只要是佛的想法就是真的。為什麼只要是佛的想法,就是真的?必須提出理由才行。「因為佛很重要」不成理由,「因為佛是我們的教主」、「因為我喜歡佛」也不是理由。

在討論業果之理是否為真時,必須先討論佛說的業果之理是不是佛真正的想法。若有人說業果之理不是真的,此時要反問他:「你的意思是,業果之理不是佛的想法?還是,你認為雖然業果之理是佛的想法,但是佛弄錯了?」若以上兩點都不成立,業果之理是佛的想法,且凡是佛的想法就是真的,則業果之理就是真的。

所以,處理業果之理是否為真時,必須回答兩個問題:第一,業果之理,不是佛的想法嗎?第二,業果之理雖是佛的想法,但是佛弄錯了嗎?

第一個問題,業果之理是不是佛的想法?這個問題可以去看佛語,對照前後去觀察;第二個問題,業果之理是佛說的,而且也是佛的想法,但是佛弄錯了嗎?這個問題要先從「你以什麼理由,認為佛說的業果之理是錯的」著手。你認為業果之理不是真的,理由是什麼?針對這個問題,大部份人都提不出理由。也就是說,其實不是真的認為業果之理有錯,而是因為不習慣,或是因為內心不接受而無法同意業果道理,事實上大部份人提不出反駁的理由。再者,很多人只從暫時性的因果關係解釋業果,並看到用某些方法可以暫時性地解決問題,便以此為滿足,對於背後真正的業果之理無法相信。

西藏北方有一位牧民到拉薩,住到旅館時看到了燈,這在他的家鄉是沒有的。他覺得這個東西很好,就去研究它是怎麼回事。他沿著燈泡、電線一路看到了開關,看到了這些組合,他想:「哦!原來就是燈泡、電線、開關啊,這很容易!」但是他並沒有看到在牆後面的線路,以及這些電線最後連接的發電廠。於是就到市場去買了那些材料帶回家鄉,雖然照著樣子裝了上去,但是燈並沒有亮。

大部份的人只要看見直接又表面的理由,就覺得自己知道答案了。雖然在這些表面能見的理由背後,還有我們看不到的事,但多數人不會相信,並因此認為業果之理不是真的。可是,若再追問理由,多數人其實也無法進一步把不同意的理由說清楚。

有位上了年紀的出家人,他買了一台收音機聽新聞。下雨時由於收訊不良,收音機就會發出沙沙的雜音。他心裡以為是報新聞的地方在下雨,所以,聽中國新聞時,他說:「中國在下雨,聽不清楚。」然後轉台聽德里的新聞,然後說:「哦!德里也在下雨呢!」

有一種人聽了業果道理後,把一切都歸因於業,輕忽眼前的現況與其他相關的因緣。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種看法是錯的。另一種人只重視眼前的現象,忽視在現象背後的情況,這也是錯的。正確的看法是,我們遇到的種種,是由暫時的緣以及前世累積的業等眾多因緣聚合而來的,這才是佛教的見解。

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以何理由認為佛說的業果之理是錯的?再者,佛弄錯的因是什麼?一般而言,犯錯的因有很多,若能把這些因一一找出來,並把這些因全部消除,這樣一來,就完全不會犯錯了。至此,便能承許「完全不犯錯」是可能的事。現在我們在討論的是,如果是佛弄錯了,那麼佛會弄錯的因是什麼?如果會犯錯的因是煩惱障與所知障,而佛已消除了二障,所以佛不具備犯錯的因;若有人主張犯錯的因不是二障,而是其他的因,就必須先處理那個因到底是不是犯錯的因,以及那個因是否可以被消除。

※  摘要:
  • 佛語的想法不一定是真的,但只要是佛的想法就是真的。然而,為什麼呢?這是要弄清楚的事。
  • 處理業果之理是否為真時,必須回答兩個問題:第一,業果之理,不是佛的想法嗎?第二,業果之理雖是佛的想法,但是佛弄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