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佛法為何只教我改變自己?
請問悲桑老師:明明對方做了不善良的事情,佛法提出的方案卻永遠都是要我們回頭改變自己的心。這種作法感覺上很消極,就算我的心改變了,但對方還是一樣壞、一樣那麼討人厭,將來還是會有別人被他傷害,或是看他不順眼啊。佛教難道沒有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嗎?
改變自己的這種作法,雖然不一定會為對方帶來正面的幫助,但你的心境變得祥和,這就是收穫了。此外,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會變得愈來愈有力量,只要這股力量還在,即使往後類似的情況重演,你便能駕輕就熟地改變自己的心。
我在年輕時曾遇到一些逆境,在努力去克服的過程中,我的心也曾經變得稍微有點力量。但後來既沒有再遇到太大的逆緣,又沒有刻意去練習,所以現在的我早已不如當年了。看來,我得要去徵求一些講我壞話的人才行了。(哈哈)
就利用你現在遇到的境界去訓練自己的心!練久了,心的力量強大了,你會變成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人。至於能不能幫助到別人,那就不一定了,有些人你幫得到,但有些人暫時看來你就是幫不到。講到這裡,我想到一個例子。
年輕時寺院裡有一位同伴,他在跟我聊天時刻意套我的話,然後轉述給別人聽、批評我犯的錯。我雖然沒有非常生氣,但心裡覺得不舒服。
覺察到心裡的這個不舒服,我在心裡跟自己討論:「他批評我,讓我很不舒服;但我有缺點一事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為我並不是佛。」接著再去思惟佛陀在經典中所說的種種教示,得到一些理解之後,我的想法轉變了。我那時想:「如果他這麼想要批評我,那我可以提供更多材料,讓他可以如願講個夠。」於是我就主動跑去跟他講話,一講就講了兩三天。
之前他為了套我的話,經常必須費盡心思、拐彎抹角,但這回他完全不用多費心思,我一五一十地把自己曾犯過的錯誤與缺點,毫無保留地全部告訴他。然而,我特地花了兩三天時間跟他講的這些話,他卻沒有再跟別人提起。從此之後,他不再刻意挖我的缺點,就算知道我有什麼錯誤,他也不會告訴別人,並且與我成為很好的朋友。近年來,他甚至是我最好的朋友。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有時,我們努力調整自己的心,不但對自己有益,也能幫助到對方,讓他終止了不好的行為。
問:我想問的重點不是能否幫助到對方,而是為什麼即使對方再壞,仍然都是我的錯?
答:你可能有點誤會了我的意思。
當我們生氣了,問自己:「我為什麼生氣?」時,答案當然並非都是自己的錯,對方也可能有錯。但是,你去研究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理由生氣時,會發現原來有很多不同的思考面向。
比如,就像自己有時明明知道不應該發脾氣、不想罵人,可是卻管不住自己;有人明明知道不該再喝酒,但就是控制不住;很多人被壞習慣控制了,心裡不想這麼做,卻還是忍不住變得很驕傲、愛挑剔,或是身不由已地做出不該做的事。即使是對方錯,但他並不是存心的,因為他其實並不自由。
從現在發生的情節來看,沒錯,他是傷害了我;但從其他的角度來看,他卻可能因此幫了我大忙,所以他不但不是仇人,反而是我的大恩人。
從佛法業果的道理來看,現在受的果,來自過去造的業。因為我自己在前輩子講別人的壞話,所以現在才會承受這種結果。換句話說,現在的遭遇是我自己造成的結果。在這樣的思考中,你會把矛頭指向自己。
同樣再從佛法的思考角度來說,這個遭遇其實是在勸諫你,要努力斷除受苦的因。以我剛才的例子來說,是因為我前輩子曾經講別人的壞話,所以今生才會被別人講壞話而心裡受苦。如果我不想再受這樣的苦,那我就必須要求自己不要再去講別人的壞話。
如果你對於無我的道理有一些理解,那麼你還可以思惟:被批評的我沒有自性,批評我的人也沒有自性。
就像這樣,可以思考的面向很多,並非只能想著「一切都是我的錯」。
…2007.7.9
改變自己的這種作法,雖然不一定會為對方帶來正面的幫助,但你的心境變得祥和,這就是收穫了。此外,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會變得愈來愈有力量,只要這股力量還在,即使往後類似的情況重演,你便能駕輕就熟地改變自己的心。
我在年輕時曾遇到一些逆境,在努力去克服的過程中,我的心也曾經變得稍微有點力量。但後來既沒有再遇到太大的逆緣,又沒有刻意去練習,所以現在的我早已不如當年了。看來,我得要去徵求一些講我壞話的人才行了。(哈哈)
就利用你現在遇到的境界去訓練自己的心!練久了,心的力量強大了,你會變成一個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人。至於能不能幫助到別人,那就不一定了,有些人你幫得到,但有些人暫時看來你就是幫不到。講到這裡,我想到一個例子。
年輕時寺院裡有一位同伴,他在跟我聊天時刻意套我的話,然後轉述給別人聽、批評我犯的錯。我雖然沒有非常生氣,但心裡覺得不舒服。
覺察到心裡的這個不舒服,我在心裡跟自己討論:「他批評我,讓我很不舒服;但我有缺點一事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為我並不是佛。」接著再去思惟佛陀在經典中所說的種種教示,得到一些理解之後,我的想法轉變了。我那時想:「如果他這麼想要批評我,那我可以提供更多材料,讓他可以如願講個夠。」於是我就主動跑去跟他講話,一講就講了兩三天。
之前他為了套我的話,經常必須費盡心思、拐彎抹角,但這回他完全不用多費心思,我一五一十地把自己曾犯過的錯誤與缺點,毫無保留地全部告訴他。然而,我特地花了兩三天時間跟他講的這些話,他卻沒有再跟別人提起。從此之後,他不再刻意挖我的缺點,就算知道我有什麼錯誤,他也不會告訴別人,並且與我成為很好的朋友。近年來,他甚至是我最好的朋友。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有時,我們努力調整自己的心,不但對自己有益,也能幫助到對方,讓他終止了不好的行為。
問:我想問的重點不是能否幫助到對方,而是為什麼即使對方再壞,仍然都是我的錯?
答:你可能有點誤會了我的意思。
當我們生氣了,問自己:「我為什麼生氣?」時,答案當然並非都是自己的錯,對方也可能有錯。但是,你去研究一下自己到底有沒有理由生氣時,會發現原來有很多不同的思考面向。
比如,就像自己有時明明知道不應該發脾氣、不想罵人,可是卻管不住自己;有人明明知道不該再喝酒,但就是控制不住;很多人被壞習慣控制了,心裡不想這麼做,卻還是忍不住變得很驕傲、愛挑剔,或是身不由已地做出不該做的事。即使是對方錯,但他並不是存心的,因為他其實並不自由。
從現在發生的情節來看,沒錯,他是傷害了我;但從其他的角度來看,他卻可能因此幫了我大忙,所以他不但不是仇人,反而是我的大恩人。
從佛法業果的道理來看,現在受的果,來自過去造的業。因為我自己在前輩子講別人的壞話,所以現在才會承受這種結果。換句話說,現在的遭遇是我自己造成的結果。在這樣的思考中,你會把矛頭指向自己。
同樣再從佛法的思考角度來說,這個遭遇其實是在勸諫你,要努力斷除受苦的因。以我剛才的例子來說,是因為我前輩子曾經講別人的壞話,所以今生才會被別人講壞話而心裡受苦。如果我不想再受這樣的苦,那我就必須要求自己不要再去講別人的壞話。
如果你對於無我的道理有一些理解,那麼你還可以思惟:被批評的我沒有自性,批評我的人也沒有自性。
就像這樣,可以思考的面向很多,並非只能想著「一切都是我的錯」。
…200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