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我覺得家人是負擔。他們既不聽我的,又要我承擔責任。怎麼辦?
請問悲桑老師,有時我覺得家人是負擔。我不能阻止他們做不該做的事,但因此而產生的麻煩我又不得不負責。他們不好好照顧健康,但他們因此生病我又得照顧,我覺得好生氣,怎麼辦?
如果事情暫時無法解決,你又一直想,除了讓你更心煩之外,沒有其他的幫助。但若你換個角度思惟:不管你想不想要他當你的家人,他就是一個有情,所以,他屬於你每天唸誦的「有情眾生」中的一員。面對他,你該做什麼?
如果你帶著好的動機,雖然眼前你直接做的事情看似跟佛法無關,雖然也許無法馬上利益到他們,但動機的調整是我們無論如何要做的。就好比我曾講過的,親戚的一些孩子,我會跟他們一起玩。我想著:如果孩子因此而肯聽我的話,那麼,我對他們講的慈悲心等話語,他們會比較容易聽得進去。所以,我就跟孩子們一起去逛夜市,一起玩小孩子們的玩具。看起來好奇怪吧?現場有人在旁邊看著,一副很奇怪的樣子,哈哈。當你跟孩子的關係愈親近,多多少少可以讓他們感染到佛法裡慈悲心等等內容。如果你不想跟孩子建立關係,他們不會妨礙你,但你也完全無法影響到他們。如果,不論到底有沒有效,但你心裡有這樣要幫助他們的計劃,盡力去做,雖然也許做不到完全符合標準的菩薩行,但至少我們應該效法。
同樣地,無論你的角色是照顧病人、為人父母都一樣。照顧一個生病的病人,你是在照顧一個眼前需要幫助的有情。一方面而言,你是在效法菩薩的行為,再者,你也會因此而累積到許多的福德資糧。就「福田力」來說,病人是很能幫助你累積廣大福德資糧的福田。
一般我們講的「福田」,向上的功德田是三寶,恩德田是父母,另外還有清淨田是病人。對著這些福田造善業,對我們有很大很大的幫助。因此,當你不得不遇到這種狀況時,把它與自己的淨罪集資結合的話,你不會吃虧的。
要如此,把你面對的情況,一一地與實修結合。若想要完全沒有這些在家人的麻煩,只有出家一途。但出家也有出家的問題,問題也許來自於你的健康,也許來自你周圍的環境或友伴。無論你做了什麼決定,一定會有伴隨而來的問題。你能做的,就是去做出決定;對於尚未能決斷或解決的困難,試著將之轉為道用,使之成為淨罪集資的機會,或使之成為增長慈心與悲心的訓練。總之,無論遇到什麼境界,都試著藉此淨罪集資、增長慈悲心,如此一來,你將會成為一個很懂得如何實修之人。
我回尼泊爾時,因為我是放下很多事情回去的,若只考慮著如何給母親暫時的利益,這樣是不對的,必須思惟如何帶給她究竟的利益。但我的母親一方面因為年紀很大了,沒辦法跟她解釋佛法。怎麼辦呢?我有時會自己舖法座,坐上去,然後跟媽媽說:「媽媽,您聽啊。」然後就唸《金剛經》或《心經》等,這樣一來就等於是為媽媽口傳。雖然能做的不多,但至少要試著去努力。
為了回鄉看母親,我離開達蘭沙拉的時間約莫會有二、三個月。若我的老師在,我去跟老師請假說我要回尼泊爾去看母親,老師大概會說:「在達蘭沙拉的有情們,難道不是你的父母嗎?」但是,我沒有辦法完全照著老師的話去實修。雖然眾生都是我的母親,但我今生學法的順緣,比較多的比例是今生的母親賜予的。媽媽無論承受再大的困難,都一直在保護我的學法順緣,當我十七、八歲,哥哥二十七、八歲那時,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們跟父母說:「我們兩個人留下一個,幫家裡的忙,幾年後等家裡渡過了難關,我們再回來繼續學業。」媽說:「為了有飯吃而要你們兩個回來工作,我寧願餓死。」那個時候如果我真的留下來,那就完了。也許剛留下的幾個月,我仍然有著「將來要回去」的心力,但慢慢慢慢地,一年、二年之後,這心力會消散掉。
…2010.1.21
如果事情暫時無法解決,你又一直想,除了讓你更心煩之外,沒有其他的幫助。但若你換個角度思惟:不管你想不想要他當你的家人,他就是一個有情,所以,他屬於你每天唸誦的「有情眾生」中的一員。面對他,你該做什麼?
如果你帶著好的動機,雖然眼前你直接做的事情看似跟佛法無關,雖然也許無法馬上利益到他們,但動機的調整是我們無論如何要做的。就好比我曾講過的,親戚的一些孩子,我會跟他們一起玩。我想著:如果孩子因此而肯聽我的話,那麼,我對他們講的慈悲心等話語,他們會比較容易聽得進去。所以,我就跟孩子們一起去逛夜市,一起玩小孩子們的玩具。看起來好奇怪吧?現場有人在旁邊看著,一副很奇怪的樣子,哈哈。當你跟孩子的關係愈親近,多多少少可以讓他們感染到佛法裡慈悲心等等內容。如果你不想跟孩子建立關係,他們不會妨礙你,但你也完全無法影響到他們。如果,不論到底有沒有效,但你心裡有這樣要幫助他們的計劃,盡力去做,雖然也許做不到完全符合標準的菩薩行,但至少我們應該效法。
同樣地,無論你的角色是照顧病人、為人父母都一樣。照顧一個生病的病人,你是在照顧一個眼前需要幫助的有情。一方面而言,你是在效法菩薩的行為,再者,你也會因此而累積到許多的福德資糧。就「福田力」來說,病人是很能幫助你累積廣大福德資糧的福田。
一般我們講的「福田」,向上的功德田是三寶,恩德田是父母,另外還有清淨田是病人。對著這些福田造善業,對我們有很大很大的幫助。因此,當你不得不遇到這種狀況時,把它與自己的淨罪集資結合的話,你不會吃虧的。
要如此,把你面對的情況,一一地與實修結合。若想要完全沒有這些在家人的麻煩,只有出家一途。但出家也有出家的問題,問題也許來自於你的健康,也許來自你周圍的環境或友伴。無論你做了什麼決定,一定會有伴隨而來的問題。你能做的,就是去做出決定;對於尚未能決斷或解決的困難,試著將之轉為道用,使之成為淨罪集資的機會,或使之成為增長慈心與悲心的訓練。總之,無論遇到什麼境界,都試著藉此淨罪集資、增長慈悲心,如此一來,你將會成為一個很懂得如何實修之人。
我回尼泊爾時,因為我是放下很多事情回去的,若只考慮著如何給母親暫時的利益,這樣是不對的,必須思惟如何帶給她究竟的利益。但我的母親一方面因為年紀很大了,沒辦法跟她解釋佛法。怎麼辦呢?我有時會自己舖法座,坐上去,然後跟媽媽說:「媽媽,您聽啊。」然後就唸《金剛經》或《心經》等,這樣一來就等於是為媽媽口傳。雖然能做的不多,但至少要試著去努力。
為了回鄉看母親,我離開達蘭沙拉的時間約莫會有二、三個月。若我的老師在,我去跟老師請假說我要回尼泊爾去看母親,老師大概會說:「在達蘭沙拉的有情們,難道不是你的父母嗎?」但是,我沒有辦法完全照著老師的話去實修。雖然眾生都是我的母親,但我今生學法的順緣,比較多的比例是今生的母親賜予的。媽媽無論承受再大的困難,都一直在保護我的學法順緣,當我十七、八歲,哥哥二十七、八歲那時,家裡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們跟父母說:「我們兩個人留下一個,幫家裡的忙,幾年後等家裡渡過了難關,我們再回來繼續學業。」媽說:「為了有飯吃而要你們兩個回來工作,我寧願餓死。」那個時候如果我真的留下來,那就完了。也許剛留下的幾個月,我仍然有著「將來要回去」的心力,但慢慢慢慢地,一年、二年之後,這心力會消散掉。
…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