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我不想愛別人的小孩,怎麼辦?
請問悲桑老師,為了照顧二個繼子而沒時間讀書,我心裡很苦。我心裡常想「他們不會像對親媽那樣對我,我卻花時間在他們身上,真不值得」,經常忍不住起煩惱。我該怎麼辦?
關於「有沒有時間」一事,如果只是兩、三天沒時間讀書那還好,但假如長期如此,非常可惜。所以,該如何解決,這是你必須要好好想的事情。至於「孩子很煩」一事,則是可以練習的,雖然它並不容易。
你說他們常大聲看電視、打電動,讓你無法靜下心讀書,雖然心裡想著要忍耐,但愈忍火愈大。對於這個情況,如果它不是暫時,而是長時間都會如此的話,你得試著去處理這件事情。例如看看能不能有另外一個像辦公室一樣的空間,讓你可以安靜處理你要做的事。
至於他們愛不愛你,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你必須去練習你的心,愛他們,不管他們愛不愛你。事實上,如果他們不愛你,這才是你練心的好機會。假如他們很愛你,而你也相對地付出愛,這不是練心,它只是一般人都會有的反應。當他們不愛你,而你仍能愛他們、照顧他們,如此才成為一種實修。
你覺得他們不愛你,但其實,你也做不到像他們的媽媽那樣地愛他們,而且,你也完全不可能把他們當成不能沒有的、自己的孩子,除非你花很大的功夫去練習你的心,你們彼此都是如此。然而,在不檢擇的情況下,在內心底層,他們兩個不會問自己有沒有對你如同對自己的親生母親般,但他們會希望你能像他們的媽媽那樣地愛護他們;同樣地,雖然不敢說一定如此,但你心裡大概也是類似的狀態,雖然明明沒辦法像親媽那樣地愛他們,但你卻暗暗希望他們對待你像對待親生媽媽那樣。
很多家庭也都會有這種情況,被娶進門的媳婦心裡會想「雖然我不是你家親生的孩子,但我嫁給你們的兒子,所以我就像你們的孩子一樣,你們應該要這樣對待我。」但這個媳婦並沒有檢查自己有沒有像對待親生父母般地對待自己的公婆。同樣地,公婆的心裡會想「你是我兒子的太太,所以,你應該像我孩子那樣地侍奉我。」不過,他們的心裡並沒有反問自己有沒有像媳婦的父母一樣地對待她。在未檢擇的情況下,我們的心大概都是這個樣子。當然,如果有刻意去思惟過,那又是不一樣的情況了。
對你而言,你的工作最重要;但對他們而言,看電視玩電動最重要。而你若認為「我這工作是為了很多人,你們兩個看電視沒有意義。」但對他們而言,你的工作與他們無關,你也不能用「為了很多人」為理由來跟他們邀功,或做為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他們退讓。他們是他們,你是你。
該怎麼辦?去站在兩方的中間,找方法解決。也許讓他們去另外的地方繼續看他們的電視,或者你另外找地方做你想做的事情。這事情應該不會沒有辦法解決,如果去設法,應該想得出辦法來。
若什麼事情都只考慮自己這一方,那就不用想很多,也不用顧慮是否對別人有益,只要單方面考慮自己的意願與好處就行。但菩薩的作法不是這樣。一個真正實修菩薩行者,在許多方面很自然會變得很厲害。他會知道很多事情的作法,在很多方面他都會是專家。是什麼造就他成為這樣的人?因為必須把別人和自己都考慮進來,於是他被訓練成一個很能思考、很靈活的人。菩薩會考慮自己想要成辦的目標,但他同時也會盡力去顧全別人的需要,如此一來,他等於是讓自己身陷於諸多不易解決的麻煩中。
雖然很麻煩,但因為他要學行菩薩行,所以不可馬上放棄,不可以立刻心生怯懦、覺得自己做不到而喊停。菩薩會站在兩方的中間,好好地思考「該怎麼辦」。他會想:「對方的現況是如此,而我也不應放棄我的目標。現在,我可以怎麼做?」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不斷發展新思惟,不斷試驗新方法,在這樣的訓練下,很多事情漸漸難不倒他,而且也累積了許多經驗,日子一久,他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專家」。
對自己要成辦的目標擁有不怯退的心力,但同時也希望對方的心願與需要能被滿足。想要兼顧兩方,就不得不絞盡腦汁去想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很自然對於世間事務變得很專精。這當然不容易,所以,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強大的心力作為後盾。這強大的心力,就是我們要去練的。練,才會有。
「八無暇」只是概說而已,若要仔細列舉出所有的無暇,根本說不完。所以,來生我們若再度來這世間,即便離開了這八種無暇,仍會陷於很多其他的無暇。但若投生淨土,則是完全遠離一切無暇,處在非常有暇學法的狀態。娑婆世界豈止八無暇,還有九、十、十一…等為數眾多的無暇。
我聽到兩個孩子在對你說的話了。他們說:「去妙喜淨土啊!在娑婆世間就是這樣的。去吧,去妙喜淨土!」
…2010.1.21
關於「有沒有時間」一事,如果只是兩、三天沒時間讀書那還好,但假如長期如此,非常可惜。所以,該如何解決,這是你必須要好好想的事情。至於「孩子很煩」一事,則是可以練習的,雖然它並不容易。
你說他們常大聲看電視、打電動,讓你無法靜下心讀書,雖然心裡想著要忍耐,但愈忍火愈大。對於這個情況,如果它不是暫時,而是長時間都會如此的話,你得試著去處理這件事情。例如看看能不能有另外一個像辦公室一樣的空間,讓你可以安靜處理你要做的事。
至於他們愛不愛你,又是另外一件事情了。你必須去練習你的心,愛他們,不管他們愛不愛你。事實上,如果他們不愛你,這才是你練心的好機會。假如他們很愛你,而你也相對地付出愛,這不是練心,它只是一般人都會有的反應。當他們不愛你,而你仍能愛他們、照顧他們,如此才成為一種實修。
你覺得他們不愛你,但其實,你也做不到像他們的媽媽那樣地愛他們,而且,你也完全不可能把他們當成不能沒有的、自己的孩子,除非你花很大的功夫去練習你的心,你們彼此都是如此。然而,在不檢擇的情況下,在內心底層,他們兩個不會問自己有沒有對你如同對自己的親生母親般,但他們會希望你能像他們的媽媽那樣地愛護他們;同樣地,雖然不敢說一定如此,但你心裡大概也是類似的狀態,雖然明明沒辦法像親媽那樣地愛他們,但你卻暗暗希望他們對待你像對待親生媽媽那樣。
很多家庭也都會有這種情況,被娶進門的媳婦心裡會想「雖然我不是你家親生的孩子,但我嫁給你們的兒子,所以我就像你們的孩子一樣,你們應該要這樣對待我。」但這個媳婦並沒有檢查自己有沒有像對待親生父母般地對待自己的公婆。同樣地,公婆的心裡會想「你是我兒子的太太,所以,你應該像我孩子那樣地侍奉我。」不過,他們的心裡並沒有反問自己有沒有像媳婦的父母一樣地對待她。在未檢擇的情況下,我們的心大概都是這個樣子。當然,如果有刻意去思惟過,那又是不一樣的情況了。
對你而言,你的工作最重要;但對他們而言,看電視玩電動最重要。而你若認為「我這工作是為了很多人,你們兩個看電視沒有意義。」但對他們而言,你的工作與他們無關,你也不能用「為了很多人」為理由來跟他們邀功,或做為冠冕堂皇的理由要求他們退讓。他們是他們,你是你。
該怎麼辦?去站在兩方的中間,找方法解決。也許讓他們去另外的地方繼續看他們的電視,或者你另外找地方做你想做的事情。這事情應該不會沒有辦法解決,如果去設法,應該想得出辦法來。
若什麼事情都只考慮自己這一方,那就不用想很多,也不用顧慮是否對別人有益,只要單方面考慮自己的意願與好處就行。但菩薩的作法不是這樣。一個真正實修菩薩行者,在許多方面很自然會變得很厲害。他會知道很多事情的作法,在很多方面他都會是專家。是什麼造就他成為這樣的人?因為必須把別人和自己都考慮進來,於是他被訓練成一個很能思考、很靈活的人。菩薩會考慮自己想要成辦的目標,但他同時也會盡力去顧全別人的需要,如此一來,他等於是讓自己身陷於諸多不易解決的麻煩中。
雖然很麻煩,但因為他要學行菩薩行,所以不可馬上放棄,不可以立刻心生怯懦、覺得自己做不到而喊停。菩薩會站在兩方的中間,好好地思考「該怎麼辦」。他會想:「對方的現況是如此,而我也不應放棄我的目標。現在,我可以怎麼做?」在這種情況下,他必須不斷發展新思惟,不斷試驗新方法,在這樣的訓練下,很多事情漸漸難不倒他,而且也累積了許多經驗,日子一久,他自然而然就變成了「專家」。
對自己要成辦的目標擁有不怯退的心力,但同時也希望對方的心願與需要能被滿足。想要兼顧兩方,就不得不絞盡腦汁去想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很自然對於世間事務變得很專精。這當然不容易,所以,在這過程中,一定要有強大的心力作為後盾。這強大的心力,就是我們要去練的。練,才會有。
「八無暇」只是概說而已,若要仔細列舉出所有的無暇,根本說不完。所以,來生我們若再度來這世間,即便離開了這八種無暇,仍會陷於很多其他的無暇。但若投生淨土,則是完全遠離一切無暇,處在非常有暇學法的狀態。娑婆世界豈止八無暇,還有九、十、十一…等為數眾多的無暇。
我聽到兩個孩子在對你說的話了。他們說:「去妙喜淨土啊!在娑婆世間就是這樣的。去吧,去妙喜淨土!」
…20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