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識的數量

心,可以分為五根識與意識。這些心識的體性都是相異的,它們都是異質,也可以在同一時間生起。以上這種說法,也是大部分人共同認同的說法。但是,就意識本身而言,有沒有體性相異、異質、明顯區分此與彼的兩個不同意識,能同時產生呢?這個議題就很麻煩了,各家有不同的看法。這些不同的主張,雖都有各自的經論依據,但也都有其可議之處。意識有很多,這是很清楚的;但這些不同的、分開的意識,體性是一還是異?總之,可以有兩個意識,但它們是體性一還是體性異?

有人的解釋是這樣的:任何時候都只有一個意識,但在它存在的當下,另一個意識(雖然不在,但)影響力仍存在。比如,一位對你而言很重要的親友生了重病,你非常擔心他。在這種狀況下,雖然你的日常生活照樣進行,照樣吃飯、跟人說話,交談時若需要微笑也可以微笑,但那個擔心如影隨形,似乎任何時候都在,但同時,那個說話的心識也在。那麼,在那時,說話時的意識與擔心親友的意識,這兩種不同的意識,是否同時存在?也許似乎是兩個意識都有的樣子;也許是擔心的意識在那時沒有直接在,但它的能力在;也許這兩個意識雖沒有同時在,但以很快的速度輪流在,感覺好像它們同時都在的樣子。答案到底是什麼?我現在也不得而知。如果有三摩地的能力,觀察自己的心,也許就能知道了。

雖然經論有不同的說法,這個議題也經常在辯經場上辯論,但對我而言,把這些心識視為同一相續,我比較能接受。以下舉例說明,不過最麻煩的爭議也是從這樣的概念來的。煩惱這一類的心,與菩提心、證空慧等那一類的心,這兩類的心一般而言是分開、不同的,雖然如此,但它們的體性能否彼此轉變?如果不能,就必須承許這兩類心從一開始就是分開的。如果同意,爭議就會更多了。

「好的心與壞的心,體性能否彼此轉換?」這個問題很難在辯經場上好好回答,對我而言,把這兩種心視為同一類,心裡比較舒服,就好比同樣的一個人,在做壞事之時我們說他是壞人,但當他斷除了這些壞事,轉做很多好事,我們就說他是好人。又好比同樣的一個人,當他年幼時我們稱他為小孩,當他年紀大時我們稱他為老人,或由於不同的身份而有不同的稱謂,例如稱他為醫生、總統,或由於他做的某些壞事而稱他為小偷、強盜。我心裡想到這樣的例子,就像這樣,意識是同一個續流。

再從另一方面來說,關於心識的分類,有人分為六種,有人認為有八種或九種,也有人認為只有一種,這些不同的看法之間也有很多爭論。這麼多不同的心識,它們是否都會走向佛地?例如,「實執」是否會走到佛地?貪心、瞋心等是否會走到佛地?當某人成佛時,之前他心續中的貪、瞋、癡等相續是否也會繼續跟著呢?如果認為這些心識不是同一續流,討論到這些議題時,會衍生非常多的麻煩與爭議。

若把這些心識都視為同一相續,就會像什麼呢?以水為例來說,水本身是澄淨的,用水泡紅茶,水的顏色整個都改變了;用水洗髒東西,水雖然變髒、不能喝了,只要用濾水器好好地淨化它,它還是可以變得潔淨。同樣地,我們心識的本質是乾淨的,但由於內外的諸多因緣而使它與煩惱混雜,若能好好地淨化它,就能還原乾淨。這個部份若要完整地講,內容就非常多了。

…2006《略論奢摩他》第二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