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只要有修,就有用
若你每天只花半小時或一小時做觀修,卻期待自己跟投入全部精力專心閉關的修行人一樣,可以快速感覺到內心的進步、生起證量,是不太可能的事。以前,大約九歲的時候,我剛離開鄉下,到學校裡學習。記得那時我才開始學英文字母ABCD,大概每週上課一次。如果我付出的學習時間只有這樣,卻期待自己未來可以做一個英文翻譯、用英文寫書,這是不可能的事。雖然如此,但不表示我學的都沒有用,還是會有相對上的一點好處,例如出國旅行時,或是用英文書寫電郵地址時,我會的那一點點英文就可以幫上一些忙。就像這樣,不論你花多少時間做觀修,即使每天只有半小時,都一定會有相對上的益處。
我因為沒有很好的觀修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我想,若我用反面的例子來說可能會更加貼切。有時,生起了慢心或瞋心,那時自己可以清楚地覺察到;但有的時候 生起的煩惱很小,小到自己都沒有覺察。雖然沒有覺察到,但它不是沒有。這些小小的煩惱持續發生,不斷累積,到後來就會產生很明顯的結果。
我們這樣的初學者,生活中幾乎不會處在無記的狀態裡。有人稱讚你很好,那時如果沒有馬上對治,就算自己沒感覺,也應該是生起了慢心。有時候我們會很清楚自己起了慢心,但有時候只是我們自己不覺得而已,事實上已經生起小小的慢心。
還在三大寺的時候,寺院裡一向都有年輕的法師必須恭敬年長法師的傳統,由於經常被年輕的法師恭敬,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慢心。每遇到一個法師恭敬我,我就生起一次慢心,雖然生起了慢心,但因為並不明顯,所以我自己也沒有察覺。直到有一次,有位年輕的法師沒有向我問好,他毫不在意地從我身邊經過,那時我心裡想:「這位法師真是沒規矩,不懂得恭敬年長的法師,真驕傲!」這個想法剛生起,我馬上感覺內心不舒服,這時我才發現自己原來已經生起很大的慢心。然而,雖然我是在那時覺察到到自己起了慢心,但慢心生起的時間是在更早之前,是每當別人恭敬我、稱讚我的那個時候起了慢心,而不是這位年輕法師沒把我放在眼裡的表情讓我起慢心。 由於這個慢心是漸漸地、一點一點地滋生,所以我沒有感覺。雖然沒感覺,但只要起了慢心,不論大小,我就會一點一點地喪失內心的平靜,只不過在當下,由於它很微小,所以才會沒有感覺。
當年那個時候,我算是勇敢的人,現在我沒那麼勇敢了。那時,我發現自己內心有慢心,我問自己為什麼會起慢心?我想到的答案是,因為我心裡覺得「別人覺得我很好,在別人的看法裡我是一個好人」,是這種想法讓我生起慢心。既然要消除慢心,我就得想個辦法跟這種想法對抗。那時我想到的方法是,只要讓別人覺得我不好,應該就會有用。當年,很多年輕法師覺得會唱印度歌的法師就不是好法師,所以我刻意到有很多年輕法師吃飯的餐廳,在他們面前大聲地唱印度歌。離開餐廳時,我心裡感覺非常輕鬆、平靜寧和。這個經驗還給我一個很大的幫助是,我想到,消除了小小的煩惱就能享受到這麼大的平靜,若是消除了所有的煩惱,書上說,那時會擁有非常大的寧和,這件事情應該是真的。
就像我們對壞的事情養成習慣、產生覺受一樣,對好的事情同樣也可以這樣做。雖然在難易度上會有差別,壞的事情因為我們已經非常習慣,所以做起來覺得特別容易, 但好的事情其實一模一樣,只要你有去想它,每想一次,就在心上放了一個能力。專注修行的人,透過每天多次座上修與座間思惟,容易明顯覺察到自己的改變;沒有這樣做的人,不會明顯感覺到自己改變,雖然如此,但你仍舊有在改變,只是很慢,慢到連你自己都察覺不出來。但只要你能繼續一年又一年地做下去,雖然平常沒有感覺自己的變化,但當你把時間拉長來看,就會知道自己其實有進步。
某個天天見面的人,雖然他其實慢慢在改變,因為你每天都看,所以不會覺得他有什麼很大的不同,不會覺得他變老了。但是如果你有十年的時間沒有看到一個小孩,十年後再見到他,你會好驚訝地說:「哎呀!你變了這麼多。」其實變化持續在發生,差別只在於明顯與不明顯而已。隔很多年才突然看到,你會明顯感覺到變化;每天都看, 就感覺不到他有什麼不同。所以只是我們看不看得出來而已,事實上依舊有變化,不會因為我們看不出來就沒有變化,也不是因為我們看出來了所以才有變化;不是很久沒看所以變化了,不是每天都看所以沒變化。同樣地,我們每天都有一點點進步,只是我們沒有辦法清楚地辨識出來。但在另一個十年沒見的人眼中,對比十年前的你,他會覺得你變得非常不一樣。
說這些,我想表達的是,持續的力量非常強大。雖然你並不明顯地知道,但就像滴水可以穿石一樣。我們相信鐵可以穿破石頭,要說水滴可以穿透石頭,乍聽之下似乎難以置信,但只要這水滴持續不停地滴,的確可以把石頭穿出一個洞。
吉隆坡這裡的房子都蓋得很高,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在印度,若在樹旁蓋棟一層樓的平房,樹根若慢慢地朝著房子長,會很危險。植物的根其實很軟,但因為它雖然慢但是不中斷地持續生長,最後會讓房子的牆壁整個裂開。
在座有些同學還需要工作,沒辦法把全部的精神都用來實修;像我這樣的病人,同樣也沒辦法全力以赴。然而我們並非毫無希望,只要不斷的持續,就算一天只有一個小時可以實修,只要持續不中斷,我們依舊很有希望。
…2018.1.26
我因為沒有很好的觀修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所以,我想,若我用反面的例子來說可能會更加貼切。有時,生起了慢心或瞋心,那時自己可以清楚地覺察到;但有的時候 生起的煩惱很小,小到自己都沒有覺察。雖然沒有覺察到,但它不是沒有。這些小小的煩惱持續發生,不斷累積,到後來就會產生很明顯的結果。
我們這樣的初學者,生活中幾乎不會處在無記的狀態裡。有人稱讚你很好,那時如果沒有馬上對治,就算自己沒感覺,也應該是生起了慢心。有時候我們會很清楚自己起了慢心,但有時候只是我們自己不覺得而已,事實上已經生起小小的慢心。
還在三大寺的時候,寺院裡一向都有年輕的法師必須恭敬年長法師的傳統,由於經常被年輕的法師恭敬,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慢心。每遇到一個法師恭敬我,我就生起一次慢心,雖然生起了慢心,但因為並不明顯,所以我自己也沒有察覺。直到有一次,有位年輕的法師沒有向我問好,他毫不在意地從我身邊經過,那時我心裡想:「這位法師真是沒規矩,不懂得恭敬年長的法師,真驕傲!」這個想法剛生起,我馬上感覺內心不舒服,這時我才發現自己原來已經生起很大的慢心。然而,雖然我是在那時覺察到到自己起了慢心,但慢心生起的時間是在更早之前,是每當別人恭敬我、稱讚我的那個時候起了慢心,而不是這位年輕法師沒把我放在眼裡的表情讓我起慢心。 由於這個慢心是漸漸地、一點一點地滋生,所以我沒有感覺。雖然沒感覺,但只要起了慢心,不論大小,我就會一點一點地喪失內心的平靜,只不過在當下,由於它很微小,所以才會沒有感覺。
當年那個時候,我算是勇敢的人,現在我沒那麼勇敢了。那時,我發現自己內心有慢心,我問自己為什麼會起慢心?我想到的答案是,因為我心裡覺得「別人覺得我很好,在別人的看法裡我是一個好人」,是這種想法讓我生起慢心。既然要消除慢心,我就得想個辦法跟這種想法對抗。那時我想到的方法是,只要讓別人覺得我不好,應該就會有用。當年,很多年輕法師覺得會唱印度歌的法師就不是好法師,所以我刻意到有很多年輕法師吃飯的餐廳,在他們面前大聲地唱印度歌。離開餐廳時,我心裡感覺非常輕鬆、平靜寧和。這個經驗還給我一個很大的幫助是,我想到,消除了小小的煩惱就能享受到這麼大的平靜,若是消除了所有的煩惱,書上說,那時會擁有非常大的寧和,這件事情應該是真的。
就像我們對壞的事情養成習慣、產生覺受一樣,對好的事情同樣也可以這樣做。雖然在難易度上會有差別,壞的事情因為我們已經非常習慣,所以做起來覺得特別容易, 但好的事情其實一模一樣,只要你有去想它,每想一次,就在心上放了一個能力。專注修行的人,透過每天多次座上修與座間思惟,容易明顯覺察到自己的改變;沒有這樣做的人,不會明顯感覺到自己改變,雖然如此,但你仍舊有在改變,只是很慢,慢到連你自己都察覺不出來。但只要你能繼續一年又一年地做下去,雖然平常沒有感覺自己的變化,但當你把時間拉長來看,就會知道自己其實有進步。
某個天天見面的人,雖然他其實慢慢在改變,因為你每天都看,所以不會覺得他有什麼很大的不同,不會覺得他變老了。但是如果你有十年的時間沒有看到一個小孩,十年後再見到他,你會好驚訝地說:「哎呀!你變了這麼多。」其實變化持續在發生,差別只在於明顯與不明顯而已。隔很多年才突然看到,你會明顯感覺到變化;每天都看, 就感覺不到他有什麼不同。所以只是我們看不看得出來而已,事實上依舊有變化,不會因為我們看不出來就沒有變化,也不是因為我們看出來了所以才有變化;不是很久沒看所以變化了,不是每天都看所以沒變化。同樣地,我們每天都有一點點進步,只是我們沒有辦法清楚地辨識出來。但在另一個十年沒見的人眼中,對比十年前的你,他會覺得你變得非常不一樣。
說這些,我想表達的是,持續的力量非常強大。雖然你並不明顯地知道,但就像滴水可以穿石一樣。我們相信鐵可以穿破石頭,要說水滴可以穿透石頭,乍聽之下似乎難以置信,但只要這水滴持續不停地滴,的確可以把石頭穿出一個洞。
吉隆坡這裡的房子都蓋得很高,應該不會有這個問題;在印度,若在樹旁蓋棟一層樓的平房,樹根若慢慢地朝著房子長,會很危險。植物的根其實很軟,但因為它雖然慢但是不中斷地持續生長,最後會讓房子的牆壁整個裂開。
在座有些同學還需要工作,沒辦法把全部的精神都用來實修;像我這樣的病人,同樣也沒辦法全力以赴。然而我們並非毫無希望,只要不斷的持續,就算一天只有一個小時可以實修,只要持續不中斷,我們依舊很有希望。
…20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