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巧地實修

做壞事、造惡業後,內心感到後悔,尤其在造惡業後生起悔心,這種心是善心,惡業會因此淨除;對做過的好事修歡喜心,又稱為修隨喜,這樣做能增長善業。所以,在設法懺罪時,要刻意回憶自己做過的壞事,生起後悔心,透過認清所做的是壞事,清楚知道它會帶來很壞的異熟果,並思惟我根本沒理由去做那樣的壞事,透過這些方法,設法生起後悔心,這是要刻意去做的事,因為這樣可以淨除曾造過的惡業。再者,對於造過的善業,要修歡喜心,透過思惟那些好事的功德,清楚那樣做能帶來的利益,並且很高興自己曾獲得做那樣的好事的機會,如此修歡喜心,這也是要刻意去做的事,因為這樣會增長善業。

以上說的是一般的實修,若要變成「懂得實修」的人,應該怎麼做?不是一般的實修而已,而是「具備方便善巧」的實修,就要學會觀待自己的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在心非常低沉時,不要太去想自己壞的部分,要多多思惟自己好的部分,把主力放在這裡,這就是所謂具備方便善巧。心如果太低沉,心就很沒有力量,沒有能力在善的部分努力;再者,如果花太多時間去思惟自己壞的部分,心變得不快樂,就會容易生氣,因而對生起慈悲心、想成佛的心造成傷害,也會傷害到很多有情。所以,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為了成佛,為了讓慈悲心可以進步,我們的心必須維持在快樂的狀態中,為此,若目前自己的心很低沈,就不要去思惟自己曾做過的不好的事。

生起慢心,自信心太強或是內心很散逸,在有這種危險時,就不要太去想自己做過的好的部分,要多思惟自己做過的壞事。總之,觀待自己的狀態,保持內心的平衡,讓自己處在適中的狀態裡,這就稱為有方便善巧。

否則,如果要去思惟壞的部分,我們的過失滿滿都是,別的不說,就算初地菩薩也有過失,在十地以下,連八地菩薩也都有過失,阿羅漢也有過失,凡夫當然就不用說了,一定是有過失的。連資糧道的菩薩也有很多過失,何況是未入道的有情?你要觀察一下,看看在這個時候思惟自己的過失,是否能帶來好處。同樣地,若要思惟功德面,也有很多可思惟的,不只凡夫,連那些不相信佛法的人,若要細數他們的功德,也可以列舉出非常多,以我們自己來說更是如此。

重點不是發生什麼事,而是要如何運用。
我們可以思惟的功德很多,可思惟的過失也很多,該在什麼時候思惟什麼內容,自己要懂得調整。

…20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