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說明這個計畫

我打算進行的這個計畫不算上課,主要是想讓不太能學習、沒什麼時間、以前沒學過空性的人,能方便地開始自習。很精進或已概略認識空性的人,應該知道如何自習,也會自己安排學習;但如果不是這種人,平常很忙,或從沒學過空性,就算說要自習,可能不知道要讀些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進行。這個計畫想要為這樣的人,一方面在自習上提供一點指導,二方面是按照這個計畫進行下去,雖然每次的時間都很短,但就像是交給大家一個任務,大家也會相對付出一些時間,於是就像在勸大家去自習空性一樣。所以,我就想要這樣試著做看看。

這樣做的好處,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說。首先,從學知識的角度看,這個空性自習計畫無法讓你因此就懂得空性;尤其是已經學過中觀的人,參與這個計畫並照著做,應該無法提供更多的幫助,因為我要說的內容,這些人應該都學過了。但沒有基礎的人,若參與這個自習計畫,並按照我們的要求去做,一陣子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無論是上中觀的課、讀中觀論典或聽聖座講經,會比較容易了解,對這些內容也會有熟悉的感覺。簡單說,這個自習課可以幫助你打好基礎。以上是從學知識的角度,說明這個計畫的目標。

第二個角度,不是學知識的角度,而是從佛法的角度,或說從我個人的看法來談。學法最大的目標是成佛,不懂空性根本無法成佛;就算只談「獲得解脫」這個目標,在月稱論師、寂天論師等大阿闍黎的看法,這看法不但有佛陀與龍樹菩薩的想法為根據,而且可以用理路成立,這種看法,也正是這次自習計畫的主題,即中觀宗主張的空性。中觀宗認為,若不認識空性,別說成佛,連解脫也不可能獲得。

若你想解脫成佛,不學空性就無路可走。所以,不必說什麼「這很困難」、「它很麻煩」、「我沒機會學」等,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成為不學空性的藉口。不學空性,你的目標--解脫與成佛--就不可能達成。當然,若志不在此,來世只求不墮惡趣,想投生淨土,或投生人道、天道,不學空性也可能達成目標,所以不一定要學;但如果能學,便能大大地累積福德,也能強力地淨除罪障。從這個角度來說,則我前面提到「為未來學空性打基礎」這種話也不必說,反正就是該學。學一天也是有去學,學兩天也是有去學。不論如何,就是要去學。若能學懂當然最好;即使學不懂,只要有努力,把該背的背好,也努力地聽聞,即使只做到這樣,都能累積很大的福德,淨除極大的罪障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天文殊菩薩對大眾宣說空性,有些人因為內心無法接受,產生「這根本不可能」的想法,感到不高興而當場離開了。他們對空性生起不信之心,而且就像在說「不要空性」的樣子,因而墮入惡趣。事情發生後,舍利弗尊者對文殊菩薩說:「因為你的不小心,沒有好好觀察對方的根器是否適合聽聞空性,害那些人吃大虧。」文殊菩薩說:「他們並沒有吃虧。這些人要投生地獄的業很強猛,若沒有對他們開示空性,在投生地獄之後,他們必須長劫領受大苦;我跟他們講空性,就算聽不懂,僅僅入了耳根,就能大大減少他們的罪業,變得只須在地獄待一下子,之後就能投生善趣,並且值遇佛法。」

即使只是聽到空性,都能產生很大的影響力;而剛才那些人不只聽到講空性的聲音,內心也對空性產生一些概念,但他們無法相信,反而想「如果空性是這樣,那可不行」而無法接受,便毀謗空性不好。如果這樣都能累積福德,則像我們這樣,既肯努力,就算沒有打從心底地認識空性,但有高興地聽聞,也有去思惟,當然一定能累積無量福德,淨除極多罪惡。

想到這裡,心裡就覺得舒服。因為雖然經論說生起菩提心、證得空性會有很大的利益,雖然利益很大,但都是將來才能兌現的利益,因為我們無法馬上證得空性、馬上生起菩提心。雖然這些經論讓我們知道只要肯努力,一旦證得菩提心與證空慧,就能得到大利益,但那些利益似乎離我們有點遠;而現在談的聽聞空性的好處,不必等到將來,就是現在,隨著每天如此做,這些好處每天都可以在我們身上發生。從這個角度來說,聞思空性就成了一定要做的事。現在我們既投生為人,又值遇大乘教法,或說值遇由梵語傳下來的佛教傳承,對教法也有一點信心,處在這樣的時刻,不管懂還是不懂,若不勉強自己去聞思空性,失去這樣的機會,真的非常可惜。

佛陀說,在沒有菩提心與證空慧的狀況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修禪定,以及學習無常、苦性、四念住等各種法類,長達十萬劫之間去做這些事,不如在帶著懷疑的心情中,聽聞開示空性的經論一次,即使心裡想著「是這樣嗎?真的嗎?」邊懷疑邊聽聞一次,都可以得到更多福德。佛經這樣說,類似的開示也有很多。若從這個角度來說,即使你已學過空性,這門空性自習課即使只聽一次,不但沒有任何害處,更是最殊勝的淨罪集資的法行;沒學過空性的人就更不必說了。以上是這個計劃的目標,簡單說,是為了讓大家種習氣、淨罪集資,幫助未來想學空性的人建立一些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