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23課-幻師仁賢的故事(下)
剛才提到的「都是幻化」,雖然那些東西不是事實,但幻師透過物質與咒語的聚合而讓大家看似看到了,例如看到人、食物等,所以說它們是化現的。例如彌勒菩薩為了無著菩薩而化現成一隻生病的黑狗,這不是真的狗,是彌勒菩薩透過悲心與三摩地等,使無著菩薩看到一隻生病、遇到困難的黑狗。這是化現,不是事實。佛與菩薩是透過悲心、三摩地而使人看見某物;幻師做的則是粗分的化現,要透過物質咒語等而使人看見某物,所謂化現是這樣。佛說,在世間不論看到什麼,全都是透過各種因緣聚合,依此而看見,只是這樣而已,不是事實,所以說如幻化。
以苦來說,例如若用筆尖刺身體會產生苦,這樣的苦,承許心識存在的人會說它是受,是苦受。苦受並不是突然產生,而是把之前有的受,轉化成苦的體性,在轉化之前並不是苦,例如若之前在皮膚上塗油,輕輕地推,產生的可能是樂受。而這樣的受,在被刀刺時,這個受轉化為苦的體性,簡單來說是這樣。這樣的苦受,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一開始的受並不是苦,不是本來就有的,也不是從以前來的,之前並沒有苦受,之前的受是樂受,只是這之前就有的受、外在的刀、自己的皮膚,這三者聚合而在內心顯現了苦受,所以苦受不是真的。苦受沒有從任何地方來,終止的時候也不會去到任何地方,事實上並沒有。
所以,所謂「我病了」並不是真的,是弄錯了,如果我證得了空性,雖然仍會有「我病了」的這種顯現,但我不會覺得它是真的,一旦我脫離了一切錯亂,就連「病了」的顯現都不會有。
就像這樣,樂也不是真的。樂就跟剛才說的一樣,不管是意識上的或身識上的樂,都只是緣的聚合的化現。只不過這些化現是壞的化現,要不然,其實我已化現出了很多,依於我而產生的種種化現--我去把它們聚在一起,在內心的那些顯現--其實也都是我去化現出來的,只是我沒有能力化現出好的化現。
如果樂受在事實上也沒有,為什麼我們要那麼努力?努力是為了產生樂受,我們為此做了各種各樣的努力,但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說穿了,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弄錯了。
明明事實上沒有,但我們卻顯現為有,是我們想錯了。對此,在《父子合集經》[註1]說到:「諸界自體常空彼一切智說,非實虛假欺誑愚童如空拳。」處,包括眼處、耳處、身處……還有外在的色、聲、香、味、觸,內在的根,這些全都是自體空,非由自方成立,這是一切遍智佛所說的;「非實虛假」的意思是它們不是真的,是假的。「欺誑愚童」的意思是,若是聖者士夫就無法騙到他們,他們會覺得這不是真的;佛,他直接所見是沒有;只有未證空性的愚稚,無論看到什麼,包括色、聲、香、味、觸都覺得是真的,就像很好騙的小孩子一樣。
騙子的手裡明明是空的,但有些小孩子以為空空的手裡有糖,騙子跟他說:「你去做某件事,我就把這禮物給你。」或說「你們兩個人打架,誰贏了,糖就給誰。」小孩為了騙子手裡的東西,為了那所謂的糖打架,或是跑來跑去做各種事,無論假裝手裡有糖或是小孩子喜歡的東西,這樣可以騙到小孩,沒有辦法騙到大人。但我們跟小孩一樣,那裡假裝出一副有樂受的樣子,覺得只要做了某事,就能在事實上產生些什麼樂受,我們內心有這種顯現,並為此而非常努力,但「非實虛假,欺誑愚童,如空拳」,就跟空空的手一樣。
再回到幻師的故事。佛對幻師說了之前說的法後,接著說:「沒關係,雖然全都是化現的,但你依舊可以用它們供養僧眾。」雖是幻化物,但他用它們做了真正的供養。幻師供養佛與僧眾飲食,此時來了一個人,他是佛化現出來的人。這個人問幻師:「你在做什麼?」幻師說:「我在供養佛。」那個人說:「你在講什麼啊?佛陀現在正在靈鷲山的某戶人家應供。」此時,透過佛的加持,幻師也看到了。接著又來了一個人,他也問幻師:「你在做什麼?」幻師說:「我在供養佛。」這個人說:「你在講什麼?」並且說了一個地名,他說:「佛正在那裡呢!」幻師也看到了這件事。後來帝釋天來了,問幻師:「你在做什麼?」他說:「我在供養佛。」帝釋天說:「你在講什麼?佛現在在天界。」幻師也看到佛在天界,不只看到佛在天界,還看到佛身旁有許多眷屬與眾多僧人,他也看到自己在那裡對佛與大眾道歉。此外,所有的樹,樹上的每一片葉子,無論往哪裡看,什麼都看得一清二楚。至此,他對佛的化現感到無比驚訝,於是他再度去拜見佛,生起了菩提心。他對佛說:「未來我要像你一樣。」如此生起了菩提心,並且很強烈地祈願。做完祈願後,他請佛陀賜給他成佛的口訣,佛對他說了很多法,並在最後授記他將來會成佛。所以這部經的名字叫做《佛授記幻士仁賢經》。
佛對幻士說了很多法,其中有一段說到:「仁賢,彼皆無生非真實,由顛倒故而能見,設若諸法自體真,一切諸法無失壞,是故無生非真實。」你看到的一切,一切有為法,都不是自性生,不是自性而產生,不是真實,不是事實。若不是事實,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又是什麼?在我們眼前顯現為有的這些又是什麼呢?這些都是因為錯亂、弄錯而看到,就只是這樣而已。由於錯亂而想著這與那,只是這樣而已。若不是這樣,如果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物全都是事實,都是真的,它們就應該都不會消失才對,任何時候都應該存在,也不會變化。若是諦實成立,就不可能會改變;但並非如此,所以不是真的。
有意願的同學,可以背下這些文字,偶爾可以把它們背出來。「仁賢,彼皆無生非真實,由顛倒故而能見。」先背這兩句就可以了,想著:這些都不是真的啊!只是錯亂而看到而已。背這些偈誦,可以幫忙提醒自己。
自習作業
背誦並經常思惟以下經文「仁賢,彼皆無生非真實,由顛倒故而能見」。#
[註1] 以上是藏文直譯,漢譯本是:「彼一切智作是說,諸界本來常空寂,如示空拳但有名,誑誘愚童實無得,凡愚妄想執為有,由於勝義不能解。」
以苦來說,例如若用筆尖刺身體會產生苦,這樣的苦,承許心識存在的人會說它是受,是苦受。苦受並不是突然產生,而是把之前有的受,轉化成苦的體性,在轉化之前並不是苦,例如若之前在皮膚上塗油,輕輕地推,產生的可能是樂受。而這樣的受,在被刀刺時,這個受轉化為苦的體性,簡單來說是這樣。這樣的苦受,並不是一開始就有,一開始的受並不是苦,不是本來就有的,也不是從以前來的,之前並沒有苦受,之前的受是樂受,只是這之前就有的受、外在的刀、自己的皮膚,這三者聚合而在內心顯現了苦受,所以苦受不是真的。苦受沒有從任何地方來,終止的時候也不會去到任何地方,事實上並沒有。
所以,所謂「我病了」並不是真的,是弄錯了,如果我證得了空性,雖然仍會有「我病了」的這種顯現,但我不會覺得它是真的,一旦我脫離了一切錯亂,就連「病了」的顯現都不會有。
就像這樣,樂也不是真的。樂就跟剛才說的一樣,不管是意識上的或身識上的樂,都只是緣的聚合的化現。只不過這些化現是壞的化現,要不然,其實我已化現出了很多,依於我而產生的種種化現--我去把它們聚在一起,在內心的那些顯現--其實也都是我去化現出來的,只是我沒有能力化現出好的化現。
如果樂受在事實上也沒有,為什麼我們要那麼努力?努力是為了產生樂受,我們為此做了各種各樣的努力,但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說穿了,其實就是因為我們弄錯了。
明明事實上沒有,但我們卻顯現為有,是我們想錯了。對此,在《父子合集經》[註1]說到:「諸界自體常空彼一切智說,非實虛假欺誑愚童如空拳。」處,包括眼處、耳處、身處……還有外在的色、聲、香、味、觸,內在的根,這些全都是自體空,非由自方成立,這是一切遍智佛所說的;「非實虛假」的意思是它們不是真的,是假的。「欺誑愚童」的意思是,若是聖者士夫就無法騙到他們,他們會覺得這不是真的;佛,他直接所見是沒有;只有未證空性的愚稚,無論看到什麼,包括色、聲、香、味、觸都覺得是真的,就像很好騙的小孩子一樣。
騙子的手裡明明是空的,但有些小孩子以為空空的手裡有糖,騙子跟他說:「你去做某件事,我就把這禮物給你。」或說「你們兩個人打架,誰贏了,糖就給誰。」小孩為了騙子手裡的東西,為了那所謂的糖打架,或是跑來跑去做各種事,無論假裝手裡有糖或是小孩子喜歡的東西,這樣可以騙到小孩,沒有辦法騙到大人。但我們跟小孩一樣,那裡假裝出一副有樂受的樣子,覺得只要做了某事,就能在事實上產生些什麼樂受,我們內心有這種顯現,並為此而非常努力,但「非實虛假,欺誑愚童,如空拳」,就跟空空的手一樣。
再回到幻師的故事。佛對幻師說了之前說的法後,接著說:「沒關係,雖然全都是化現的,但你依舊可以用它們供養僧眾。」雖是幻化物,但他用它們做了真正的供養。幻師供養佛與僧眾飲食,此時來了一個人,他是佛化現出來的人。這個人問幻師:「你在做什麼?」幻師說:「我在供養佛。」那個人說:「你在講什麼啊?佛陀現在正在靈鷲山的某戶人家應供。」此時,透過佛的加持,幻師也看到了。接著又來了一個人,他也問幻師:「你在做什麼?」幻師說:「我在供養佛。」這個人說:「你在講什麼?」並且說了一個地名,他說:「佛正在那裡呢!」幻師也看到了這件事。後來帝釋天來了,問幻師:「你在做什麼?」他說:「我在供養佛。」帝釋天說:「你在講什麼?佛現在在天界。」幻師也看到佛在天界,不只看到佛在天界,還看到佛身旁有許多眷屬與眾多僧人,他也看到自己在那裡對佛與大眾道歉。此外,所有的樹,樹上的每一片葉子,無論往哪裡看,什麼都看得一清二楚。至此,他對佛的化現感到無比驚訝,於是他再度去拜見佛,生起了菩提心。他對佛說:「未來我要像你一樣。」如此生起了菩提心,並且很強烈地祈願。做完祈願後,他請佛陀賜給他成佛的口訣,佛對他說了很多法,並在最後授記他將來會成佛。所以這部經的名字叫做《佛授記幻士仁賢經》。
佛對幻士說了很多法,其中有一段說到:「仁賢,彼皆無生非真實,由顛倒故而能見,設若諸法自體真,一切諸法無失壞,是故無生非真實。」你看到的一切,一切有為法,都不是自性生,不是自性而產生,不是真實,不是事實。若不是事實,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又是什麼?在我們眼前顯現為有的這些又是什麼呢?這些都是因為錯亂、弄錯而看到,就只是這樣而已。由於錯亂而想著這與那,只是這樣而已。若不是這樣,如果我們所看到的一切物全都是事實,都是真的,它們就應該都不會消失才對,任何時候都應該存在,也不會變化。若是諦實成立,就不可能會改變;但並非如此,所以不是真的。
有意願的同學,可以背下這些文字,偶爾可以把它們背出來。「仁賢,彼皆無生非真實,由顛倒故而能見。」先背這兩句就可以了,想著:這些都不是真的啊!只是錯亂而看到而已。背這些偈誦,可以幫忙提醒自己。
自習作業
背誦並經常思惟以下經文「仁賢,彼皆無生非真實,由顛倒故而能見」。#
[註1] 以上是藏文直譯,漢譯本是:「彼一切智作是說,諸界本來常空寂,如示空拳但有名,誑誘愚童實無得,凡愚妄想執為有,由於勝義不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