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遠離惡友
我們不只應該對眾生修淨觀,而且還應該要親近、慈愛、利益一切有情。然而,若有人對教法或師長造成很大的傷害,經典說要遠離這樣的惡人,並不是要我們從此放棄他、不再利益他。我們應該繼續懷著想利益他的心,但是為了斷除他的惡行,或是防護自己不受他的惡行影響,所以才不跟他連繫,不是因為生他的氣而不連繫。
我們應該恭敬一切眾生,但是,面對一個做了極大惡行的人,若我們把內心的恭敬形之於身口,讓他誤以為自己的惡行得到認同、變得更理直氣壯,甚至讓惡行蔚為流行,將對教法與有情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雖然心裡依舊恭敬他、慈愛他,但為了利益有情,在身口上必須表現出遠離他的樣子。
「要不要遠離惡友」這個問題,也與依師軌理有關。如果有人講自己上師的過失,或者非常不喜歡自己的上師,此時我們應該如何回應?若他只是口頭上講講,並沒有打從心底有厭惡感,我們可以勸他:「這樣說會造惡業,你不要這樣說。」若不方便直接勸阻,至少要告訴他:「請不要在我面前說這些話。不論我的師長事實上是不是佛,只要我失去對他的信心,對我就會造成傷害。你如果真的關心我,就不要在我面前說這些話。」若他還是不聽,那麼就算他是你的朋友,就算你心裡對他有愛,都要暫時保持距離,因為此事關乎修道的根本。我們都是初修業者,即使只是聽到,你以為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事實上就是會傷害到你對師長的信心。所以,還是跟這樣的人保持距離比較好。
我自己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有個人在我面前批評赤江仁波切,當時,我以為無論他說什麼都不會對我造成影響,因為我認為自己對赤江仁波切很有信心,所以沒有特別防護;但是第二天,一想到赤江仁波切,心裡的感覺竟然不像平常那般清澄明亮。
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我自認對赤江仁波切很有信心,所以平常並沒有在這部份多用心;發現問題之後,我刻意花了幾天的時間,仔細回想赤江仁波切是個怎麼樣的師長,也因此更增長對他的信心。至於那位批評赤江仁波切的人,我本來不太喜歡他,但由於他的因緣,幫助我增長了對仁波切的信心,所以後來我也很感謝那位批評的人。不過,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知道,那些批評的話語,確實會帶來傷害。
友伴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影響的層面並不僅限於依師。例如,你長期相處的朋友,如果老是強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這種言論對於你想要盡力去利益別人的心就會造成傷害。
專修某個主題時,要注意友伴對你的影響,在那一段時間裡,盡量不要與思想太相違的人相處,要多與修心方向一致的友伴共處。或者以上師為例,假設你有三位上師,第一位很強調念死無常,第二位很看重無我的見地,第三位很重視菩提心的修持。當你專一在修念死無常時,就要多多親近第一位上師,若因此而影響你親近另外兩位上師的時間也無妨。專一在修無我時,就要多親近第二位上師,這樣對你會有幫助。同樣的,你正在專修某個主題時,就要多讀那方面的經論,多與相符順的友伴相處。這樣一來,你等於是全面性地朝著同一方向努力,就容易見到成效。
萬一你非跟某人相處不可,那就要時常提醒自己:「他在這部份的行為有過失。」這樣就不會被他影響。否則,在不經意中與對方的心愈來愈靠近,自然就會被影響。
…《2008依師軌理》第四講
我們應該恭敬一切眾生,但是,面對一個做了極大惡行的人,若我們把內心的恭敬形之於身口,讓他誤以為自己的惡行得到認同、變得更理直氣壯,甚至讓惡行蔚為流行,將對教法與有情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雖然心裡依舊恭敬他、慈愛他,但為了利益有情,在身口上必須表現出遠離他的樣子。
「要不要遠離惡友」這個問題,也與依師軌理有關。如果有人講自己上師的過失,或者非常不喜歡自己的上師,此時我們應該如何回應?若他只是口頭上講講,並沒有打從心底有厭惡感,我們可以勸他:「這樣說會造惡業,你不要這樣說。」若不方便直接勸阻,至少要告訴他:「請不要在我面前說這些話。不論我的師長事實上是不是佛,只要我失去對他的信心,對我就會造成傷害。你如果真的關心我,就不要在我面前說這些話。」若他還是不聽,那麼就算他是你的朋友,就算你心裡對他有愛,都要暫時保持距離,因為此事關乎修道的根本。我們都是初修業者,即使只是聽到,你以為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影響,事實上就是會傷害到你對師長的信心。所以,還是跟這樣的人保持距離比較好。
我自己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有個人在我面前批評赤江仁波切,當時,我以為無論他說什麼都不會對我造成影響,因為我認為自己對赤江仁波切很有信心,所以沒有特別防護;但是第二天,一想到赤江仁波切,心裡的感覺竟然不像平常那般清澄明亮。
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我自認對赤江仁波切很有信心,所以平常並沒有在這部份多用心;發現問題之後,我刻意花了幾天的時間,仔細回想赤江仁波切是個怎麼樣的師長,也因此更增長對他的信心。至於那位批評赤江仁波切的人,我本來不太喜歡他,但由於他的因緣,幫助我增長了對仁波切的信心,所以後來我也很感謝那位批評的人。不過,從這件事情也可以知道,那些批評的話語,確實會帶來傷害。
友伴對我們的影響很大,影響的層面並不僅限於依師。例如,你長期相處的朋友,如果老是強調「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這種言論對於你想要盡力去利益別人的心就會造成傷害。
專修某個主題時,要注意友伴對你的影響,在那一段時間裡,盡量不要與思想太相違的人相處,要多與修心方向一致的友伴共處。或者以上師為例,假設你有三位上師,第一位很強調念死無常,第二位很看重無我的見地,第三位很重視菩提心的修持。當你專一在修念死無常時,就要多多親近第一位上師,若因此而影響你親近另外兩位上師的時間也無妨。專一在修無我時,就要多親近第二位上師,這樣對你會有幫助。同樣的,你正在專修某個主題時,就要多讀那方面的經論,多與相符順的友伴相處。這樣一來,你等於是全面性地朝著同一方向努力,就容易見到成效。
萬一你非跟某人相處不可,那就要時常提醒自己:「他在這部份的行為有過失。」這樣就不會被他影響。否則,在不經意中與對方的心愈來愈靠近,自然就會被影響。
…《2008依師軌理》第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