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略說集諦(下)

二、集諦的分類(續)

一般而言,其分類有業集與煩惱集二者。」集諦分為業集與煩惱集。

(二)煩惱集

《現觀總義》第218頁:「煩惱集有:六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等。六根本煩惱:貪、瞋、慢、染無明、染見、染疑等。隨煩惱有二十:忿、恨、惱、覆、慳、嫉、諂、誑、憍、害、無慚、無愧、昏昧、掉舉、不信、懈怠、失念、放逸、散亂與不正知等。

之前談三苦時說過,行苦就像傷口一樣。現在談煩惱,便是在談傷口是怎麼來的。治療傷口之前,必須先研究傷口的成因。用顯微鏡看傷口,發現傷口上有很多病菌,包括六種根本的病菌,以及隨著六種根本病菌而產生的二十種病菌。這二十六種病菌就是造成傷口的原因。光知道病因是這二十六種病菌還不夠,在下藥之前,還必須了解這二十六種病菌的體性和作用。

《廣論》第170頁:「煩惱總相者。如《集論》云:「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極不靜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續,極不靜起,是煩惱相。」謂若何生,令心相續,極不寂靜。」按照《集論》的意思,使得心變得不寂靜者是煩惱。煩惱如何讓心變得不寂靜?不符合事實的認知會造成內心不寂靜;再者,無法受自己控制,也會造成內心不寂靜。生起煩惱而後做出某種事情時,若能公正地檢視自己的心,會發現內心深處有一種做錯事的感覺。總之,煩惱會讓心變得不寂靜。

 

1、貪


六根本煩惱中,若把與見解有關的煩惱再細分出來,就成為十種煩惱。請看文。「各別相中有十煩惱。貪者,謂緣內外可意淨境,隨逐耽著。如油著布難以洗除。」貪,是以悅意境作為所緣,而後心穩固地停在上面或說黏上去難以分開,就像把油倒在布上後,油整個滲到布裡去一樣。在玻璃上倒油,油不會滲進入;但在布上倒油,油會滲進去。貪就像這樣,會把整個心帶到所緣境上,完全滲進去不想分開的樣子。

這樣說來,貪會拉近心與所緣境的距離,慈愛也有這種作用,所以貪與慈愛很容易被混為一談。然而,佛說慈愛是一切安樂的根本,貪欲是一切痛苦的根本。它們兩個雖然看起來很像,但其實截然不同。若沒有好好分辨清楚就直接下藥,本來想要消除貪欲,結果消除了慈愛;或者本來想要增長慈愛,結果卻增長了貪欲,這些都是在實修者身上真實發生過的事。各種經論就像一本本的藥典,如果你只是隨意讀一讀,沒打算把書裡的內容實際運用,則貪欲與慈愛的差異對你而言就無關緊要;但若你想運用藥典去治病,就必須進一步學習辨症。

 

2、瞋


瞋者,謂緣諸有情及苦苦具,謂刀杖荊刺等,發恚惱心,發粗猛心,於彼諸境思作無義。」瞋這種心的所緣境是其他有情、自己遇到的苦、帶來這些苦的緣例如刀杖等,由傷害心為動機,心變得粗猛而想要傷害這些對境。

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時,為了阻止孩子繼續做錯事,父母會出口罵他甚至動手打他,那時父母的心會處在一種有力道的狀態。這種狀態可能來自兩種心,一是生氣的心,氣孩子不聽自己的話,若那時父母心裡有這種想法,表示他真的起了瞋心,因為那時「我」有摻和在裡面。但如果那時父母唯一想的就是孩子,但知道繼續對孩子和顏悅色沒有用,必須要兇一點才能把他拉回正途,因此而動手打他,那時心也會處在有力道的狀態中。你們認為後者那種有力道的心,是不是瞋心?

我認為不是。瞋這個字的藏文是གོང་གྲོ།,中文音譯是「啌戳」。第一個字གོང་།啌的意思是「打從心底」,第二個字གྲོ།戮是「粗猛有力道」。瞋的另一個藏文字ཞེ་སྡང་།,這兩個字直接解釋就是打從心底不喜歡。但以剛才的例子來說,心的底層是想要利益孩子,只是心的外表看起來有點兇,跟生氣有點像。所以我認為那不是瞋心。

我在參加佛法與科學會議時,聽說了科學家們做的一個實驗。科學家發現,在產生好的心時,腦部的某區塊A會發生波動,生起不好的心時,另一個區塊B會發生波動。這個實驗發現,當父母為了孩子好而打罵他時,產生波動的區塊是A。不過這個實驗目前應該尚未得到完全確定的結論,還在研究當中。

佛經中也說,以利他的心打罵對方不算是惡業;雖然如此,但佛也說初修業者不能這麼做。因為初修業者很容易生起瞋心,而瞋心和這種為了利他而呈現兇猛相狀的心很像。初修業者本來一開始並沒有生氣,只是為了對方好而顯現出比較兇的樣子,但是隔不了多久,瞋心就會跟著跑出來。

談四聖諦這個主題時,若把焦點放在獲得解脫,就會像小乘教法的主張,把貪欲視為主要對治的對象,因為使我們墮入輪迴、阻礙我們獲得解脫最主要的障礙就是貪欲;但是一旦進入大乘,受了菩薩戒,就應該把主力放在對治瞋心。因為大乘行者努力的重點是培養利他心,一旦生起瞋心,利他心就會直接受到傷害;貪心有時還會增長一點利他心呢!哈哈。

貪與瞋在還小時感覺不太明顯,就像我們不太感覺得到身體裡小小的病菌;但當貪瞋變得越來越大時,那時人會變得像瘋子一樣,就算不懂佛法的人也知道它們是壞的。有人因為貪心大到無法忍受而自殺,有人因為瞋心太強而自殺,有人因為過度嫉妒到受不了而自殺。煩惱強大到一定程度,不用等到下輩子,這輩子我們就會被它嚴重傷害。生起極大的貪心時,由於完全失去理智,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例如去殺人;生起很大的瞋心時也是如此,那時連自己在做什麼都不知道。

我們其實都已經染上這種病,只是暫時沒有遇到讓它變得很明顯的緣,才能坐在這裡看起來好像沒事的樣子。有些人在稍微不舒服甚至完全沒有病症時就去醫院檢查,發現自己罹患癌症。幸運的是,由於早期發現,在疾病還不嚴重時就開始治療,便能順利地恢復健康。同樣地,我們現在都知道自己有病,要趁它還沒有太嚴重時趕快治療,若等到嚴重時,例如變得非常生氣或貪欲很強時,整個人都已經變得像瘋子一樣,根本什麼都聽不進去,那時就很難治療了。

 

3、慢


慢者,謂依止薩迦耶見,緣內外之高下好惡,令心高舉,高相而轉。」關於薩迦耶見稍後會做解釋,此處簡單來說,認為「我」是從自己方面成立、是真實、獨立的存在。基於這樣的看法,而以外在的財富、地位高低或內在的知識多寡為所緣,心處在很盈滿、覺得自己比別人高的狀態,這是慢心。

煩惱全都是不符合事實的錯亂心,因此很難定出一個明確衡量的界限說,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產生煩惱。當年我在三大寺學習時,學了三年之後,我覺得自己懂很多經論,生起了慢心。其實只學了三年,哪裡懂得什麼?但由於煩惱是不合事實的心,不需要懂得很多就可以生起慢心。只要思考方式不對,即使只是很小的事,也能生起很大的煩惱。

後來我繼續學習,又過了六年,那時我覺得自己完全不懂經論。其實我應該有比剛學的時候好,但是在學習變得好一點時,我真心覺得自己不懂經論;以前明明學得不太好,卻覺得自己學得很不錯!《現觀》學到第六年時,我已約略明白原來佛經是如此浩瀚,那時也知道很多名相。深入探究每個名相或主題,便發現自己很多地方都不懂,那時真的深刻地感覺到自己是個不懂經典的人。我真的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

這樣說來,若覺得自己懂很多而生起慢心,就表示自己其實懂得很少。

 

4、無明


無明者,謂於四諦業果,三寶自性,心不明了,染污無知。」對於四諦、業果、三皈依等論述沒有很好的理解,這種具有煩惱的不明瞭(無知),即是無明。有人會把無明區分為兩種。舉例來說,「不知無我」本身可以再細分為二,一是單純地不知道無我,一是對我有錯誤的認識,明明是無我卻執為有我。其中第一種單純地不知道無我,這是不明瞭,第二種執為有我則是具見的煩惱,是顛倒見。

無明或無知的「無」字,有人認為從不明或不知這個角度解釋就好;但有人認為這樣不夠,必須要完全相反才行。舉例來說,若有人說「我與他不合」,你們覺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對於一個根本不認識、一點關係也沒有的人,應該不會這樣說。對於有過爭執、知道彼此的看法非常不一樣,才會用不合來形容彼此的關係。同樣地,無明或無知不是單純的不知道,必須是執持顛倒的、錯誤的看法才算。有這種主張的人認為,不必區分無明與顛倒見的差別,無明就是顛倒見。

 

5、疑


再來看疑。「疑者,謂緣諦等三法,念其有耶無耶,是耶非耶。」「諦等三法」是之前提過的四諦、業果、三寶。以它們為所緣,想著它們到底有還是沒有、是或者不是,這是疑。各位覺得疑是煩惱、是壞的、是該斷除的嗎?我認為不是。疑是需要的,有疑才會去問,才會接著去研究,研究後才會見到真相。我們難道不是因為沒有疑所以不問,因為不問所以不研究,因為不研究所以不知真相嗎?雖然自以為是佛教徒卻不認識真相,一直停留在這樣的狀況還自以為滿足。這樣的處境,難道不是由於不疑造成的嗎?

讀經論時,會看到祖師們彼此之間有一些不同的主張。這些不同的主張,有些可能真的來自不同的想法,但有些我認為是故意的。他們刻意製造一些不同的看法與論述,讓後來的學習者產生疑惑,由於感到懷疑而進一步研究,尋找這些不同的說法背後有哪些經論根據與支持的理路,透過這個過程而明白真相。這樣說來,疑到底是不是煩惱?有疑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聖天菩薩是龍樹菩薩的弟子,他在所有中觀論師心中的地位與龍樹菩薩一樣重要,是大家公認的中觀祖師。他在《四百論》說:「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福德資糧太小的人,對於經論裡說的有自性還是無自性等道理不會生起疑惑,連重視也不會重視;但如果重視相關的開示,即便只是生起疑惑,都可以動搖三有的根本。

聖天論師說這段話是有理由的。所有煩惱都是基於「有我」的認知而產生,「有我」的意思是,認為我是從自己方面有,我在事實上存在。基於這樣的認知才會生起煩惱。無始以來直到現在,因為認為有我而生起煩惱,因為煩惱而造業,因此而不斷地在輪迴中流轉。我們一直處在這樣的循環中,只要繼續走這條路,就會繼續留在輪迴裡;若能認識無我,知道我不是由自方成立,就會朝著解脫的方向走去。簡單來說,認為有我還是無我,是兩條不同的道路。認為有我的道路,是流轉輪迴的路;認為無我的道路,是朝向解脫的路。

有我還是無我,是導向兩條不同道路的分界點,執有我是輪迴道,執無我是解脫道。一直以來,我們毫無懷疑地走在輪迴道上,今天我們終於起疑了,開始想「到底是有我?還是無我?」、「要繼續在輪迴道上走嗎?還是換條路呢?」由於生起這樣的懷疑,我們才終於肯停下來思考。從這個角度去看聖天菩薩說的「亦能壞三有」,才能體會其中深義。知道到聖天菩薩這段話是事實,我們才會同意疑並非都是壞的。

有了這個認識後,回到《現觀總義》第218頁中,請各位好好再看一看談到六根本煩惱時福稱尊者的用詞。「貪、瞋、慢、染無明、染見、染疑。」「染」的藏文直譯是具有煩惱。在用詞上,講到貪瞋慢時並沒有加上染字,沒有用染貪、染瞋、染慢這樣的名相,但是講到無明、見、疑時都加上了「染」字,為什麼?因為貪、瞋、慢都是煩惱,所以不必特別加上染字;而無明,有些智者認為無明分為具煩惱與不具煩惱兩種,《現觀總義》引用的論典作者的看法也是如此。但《入行論》的作者寂天論師與其他一些智者認為,所有的無明都是煩惱,因此也不必加染字。

至於見地要加染字的原因應該很容易理解,因為見有清淨的見,例如空正見,它不是煩惱,所以這裡說見這種煩惱時用的名相是染見。疑也是如此,所以講疑這種煩惱時必須加上染字。講到這裡我們可能會問:那麼,不具煩惱的疑是什麼?

疑分為三種,例如:四諦的道理大概是真的(偏向認為是真的)、四諦的道理大概不是真的(偏向認為不是真的)、四諦的道理是不是真的(真與不真各佔一半)。其中第二種是具煩惱的疑,第一種我認為是善的心,至於第三種要算善還是不善、是不是煩惱呢?有些人可能會說不是,就像心裡想著外面是否有人,這種懷疑不是煩惱,所以疑不一定都是煩惱。

 

6、壞聚見


壞聚見者,謂緣取蘊,計我我所,染慧為性,我我所見。」以由業與煩惱而來的自己的近取蘊為所緣,想著「我」、「我的」的這種我執,就叫壞聚見。為何稱為壞聚見呢?「其中壞是無常,聚是眾多,為欲顯此所見之事,唯是無常,非一之法,全無常一補特伽羅,故為立名曰壞聚見。」「壞」指無常,「聚」指眾多。為了突顯這種見的所緣是無常、不是一,補特伽羅不是常也不是一,所以用壞聚見這個名相。總之,以自蘊體為所緣而想著我、我所的我執,就是壞聚見。
 

7、邊執見


邊執見者,謂緣薩迦耶見所執之我,計為常恆,或見斷滅,無從此沒,結生當來,染慧為性。」以在薩迦耶見攝持下的我做為所緣,認為從今生到來世,我是恆常不變的,這是常見;認為只要死了,我的相續就中斷了,這是斷見。這兩種見即是邊執見。

從六根本煩惱的「根本」二字來看,這六種煩惱似乎是煩惱的根本;而這六種煩惱中最根本的煩惱是薩迦耶見。以下概略介紹薩迦耶見。

 

薩迦耶見


先問問各位,目前為止你做的一切努力,是為了誰?為何早上要起床?因為若一直躺著我不舒服、因為我必須去上班;為何要刷牙洗臉?因為不洗我不舒服、不洗我不好看、不洗我會染到病菌;為何要吃早飯?因為不吃我會餓、不吃我的身體會沒力氣;為何去上班?因為不上班我會沒有錢;為何偶爾會去幫助別人?因為以後他會對我好、因為他是我的哥哥或我的孩子。說到底,幫助別人也是為了我自己。為何造善業?因為我會累積福德資糧,我的下輩子會很好,更好的結果是我會解脫、我會成佛。一天二十四小時裡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整天、整個月、整年、整輩子、無始以來直到現在所有的時間,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雖然花費了所有的時間在我身上,但所謂的我到底是什麼?我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似乎從未生起一絲懷疑。

聖座嘉瓦仁波切用了很多年的時間與西方科學家互動,有一次他說:「科學家們的研究真了不起,研究的方式也很精確。但是他們都只朝向外面做研究,對於做研究者本身究竟是怎麼回事,似乎從未做過研究。」

由於受到寺院教育的影響,僧人已經很習慣在與朋友聚會時互相提問、討論佛法。我有一位法友,他的朋友是基督徒。有一天他們在閒聊時,法師問這位基督徒:「上帝存在嗎?」這位朋友一聽到就變得很緊張,連忙說:「這種問題不能問,你會造惡業!」為何這個人會有這樣的反應?我想是因為他在內心深處對於上帝有很強的偏好心。同樣地,若有人問我:「我存在嗎?我是好的還是壞的?」我心底也很想跟他說:「不可以問這種問題!」

然而,這一次,我們就來好好問問這個問題吧!任何時候都被我們珍愛的「我」,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雖然這個議題可以研究得很深,但在最開始時,我們就從分析身體與心識著手吧!各位請看,這是身體。我們應該都知道什麼是身體,透過生理解剖學可以很容易瞭解這個身體從腳底到頭頂究竟有些什麼。再來看心。我們的心有時生氣,有時起貪心,有時會生起慢心,有時生起悲心,有時會規劃未來、回憶過去、擔心某件事情,這些都是心識。

蘊體是什麼?先以森林為例來說,很多種類的樹木聚集在某處,就被稱為森林;同樣地,身體的各個部份包括頭、手、腳等等,以及各種各樣的心識聚集在一起,就被稱為蘊體。接著要問的問題是:講蘊體時指的地方,與講我時指的地方,一樣還是不一樣?舉個例子來說,當你說「如果這樣做,我會臭名滿天下」時,你是想著這個身體會臭名滿天下嗎?應該不是。那麼,你是想著心識會臭名滿天下嗎?應該也不是。你想的只是我會臭名滿天下。從這個例子可知,想我與想身體時,在你心上的顯現並不一樣。雖然如此,但在事實上,要你去指我與指身體,你會指著不同的地方嗎?

要獲得佛教不共於其他宗教的見地,就從這個問題開始。

我與蘊體是不一樣的,現在有人拿棍子打我的身體,而我與身體是分開的,所以對方其實沒有打我。對方明明只有打身體,但我的心弄錯了,誤以為對方打我,所以才生氣。由此可知,如果真正明白我與蘊體是分開的,被打身體時就不會產生「我被打」的想法,所有的煩惱都不會產生了。剛才這樣講,各位認為有沒有道理呢?

想想看,若按照上述道理推論,「我與蘊體是不一樣的」這種想法可以消除煩惱,所以它是正確的見地,不是嗎?然而,認為我與蘊體是分開的、不一樣的,這樣是執有我,是外道的見地。各位要誠實,不可以對佛教有偏好心,明明贊成外道的想法,卻又不敢舉手承認喔!哈哈。

這裡,就是佛教和外道在見解上的分野。若從信心的角度區分內外道,是以對三寶信心的有無做區分。若從見地的角度區分內外道,認為「蘊體之外有我」是外道的見解,包括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所有的外道都是如此;認為「蘊體之外沒有我」是佛教的見解。

所以,若說在蘊體之外有我,從這個角度去看,就像剛才說的,無論對蘊體做什麼,都不是對我做的,又有什麼好生氣的呢?死亡也不過是蘊體死亡,我並沒有死。如果這個見解是真的,我們又何必擔心自己會死?

 

8、見取


見取者,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認為「在蘊體之外有我」是最殊勝的見地,是獲得解脫之道,即是見取。
 

9、戒禁取


戒禁取見,謂緣壞戒,可捨之戒,及諸行狀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慧為性。」在印度教裡有各種戒與禁行,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呢?印度教有些擁有一點神通力、但只能看到部份情況的修行人,他看到一隻狗死了,想知道牠投生於何處,結果用神通力看到那隻狗投生為天人。事實上,這隻狗死後投生天人的原因,是牠在更之前造過善業,但這個人只看到狗這輩子死後投生為天人,沒看到更之前的因,所以他認為以狗的身份死亡,來世就能投生為天人。他以神通看見的那部份並沒有錯,但根據神通所見推演出的看法是錯的。根據這個錯誤的看法,他主張應該要模仿狗的行為,包括用四肢著地行走等,反正狗做什麼,人就跟著做什麼,來世就可以投生為天人。以顛倒的見解為根據去實修,這些顛倒的見解是所謂的戒與禁行。

除了剛才舉的例子之外,還有不斷鞭打自己、長時間單腳站立,認為這樣可以淨除惡業,獲得解脫,這些都屬於戒禁取見。此外,認為只要清淨持戒就可以獲得解脫,應該也算是戒禁取見。

 

10、邪見


邪見者,謂謗無前世後世及業果等,或計自在及勝性等為眾生因,染慧為性。」毀謗前後世、業果不存在,認為世間造物主存在,世間造物主是眾生產生的因,這是邪見。

※ 摘要:
  • 之前談三苦時說過,行苦就像傷口一樣。談煩惱,便是在談傷口是怎麼來的。
  • 煩惱集有:六根本煩惱與二十隨煩惱等。
  • 煩惱如何讓心變得不寂靜?不符合事實的認知會造成內心不寂靜;再者,無法受自己控制,也會造成內心不寂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