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課-略說道諦(上)

甲、道諦的體性與分類
 

《現觀總義》219頁:「四者道諦之體性,安立為『屬己所獲滅諦離繫因之聖者相續之清淨品諦。』」道諦是使得我們能夠獲得滅諦的善道。文中說了「聖者相續」,可知必須是見道位以上的道才算道諦。

再來看分類。「可分為:聲聞道諦、緣覺道諦與大乘道諦。」附帶說明一事,從方便與智慧二者中的方便來說,會有聲聞行者、大乘行者等分類;從方便與智慧二者中的智慧來說,用詞則是聲聞說宗義者、大乘說宗義者。

 

乙、略說五道


繼續看分類。「《集論》說有五者,彼云:『道有五種,謂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究竟道。』此乃不分實、假而言,然資糧道、加行道(實)非道諦。」注意一下,資糧道等五道不是道諦的分類,而是道的分類。資糧道、加行道只能說是「道」而不是「道諦」。這五道可以分別對應《心經》最後說的「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以下介紹五道時,我會兼顧大乘的方便與見地角度概略地做說明,並盡量不要說得太複雜,免得大家弄混。

一、資糧道

何時生起真正的菩提心,那時便是進入大乘資糧道。什麼是菩提心?簡單地說,「我要成佛以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我要消除一切有情的痛苦、成辦一切有情的快樂」這樣的心,也就是我們常唸的《皈依發心偈》的第四句「為利眾生願成佛」,便是菩提心。然而,光發願不算生起菩提心,必須打從心底產生這種心才行。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稱為「打從心底」呢?已經懂得如何修菩提心的人,在很努力好好修的情況下,有時可以生起這種心,但這樣並沒有達到「打從心底」的標準,必須在平時生活中自然就會生起這種心才算。

舉例來說,自己的孩子生了重病躺在醫院裡,醫生說,在未籌足醫療費之前,醫院不會為孩子做任何治療,所以母親便開始到處籌錢。那時,無論她正在做什麼,包括坐著、站著、躺著等,她的心會一直繞著「我何時才能籌齊醫藥費」這個想法轉。佛果位就像這個例子裡的醫藥費,一旦拿到它,就能救護一切有情。當一個人無論何時、無論在做什麼,心心念念想的都是「為了救護一切有情,我何時才能成佛」,到這種程度才算是生起了菩提心。

菩提心包括了兩個部份,一是「必須成佛」,另一是「為了一切有情」,兩者都必須要有。首先看後者。「為了一切有情」說得再清楚些,即是「為了救度一切有情脫離輪迴」。無造作地生起希望一切有情離苦的心,便是生起了大悲心;要真正生起這種心,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必須對一切有情有慈愛心,二是必須清楚一切有情在輪迴中受苦的情況。需要第一個條件的理由是,看到受苦的是你的敵人,你恐怕不會不忍心,反而會拍手叫好;若是不親不怨的中庸者,你根本不會在乎,也不會生起希望他離苦的心。由此可知,見到對方受苦,要真正生起「願他離苦」的想法,必須對他有慈愛心才行。我們現在看到其他有情受苦,不會產生強烈的「願他離苦」的心,正是因為我們對有情的慈愛心不夠。

要增長對有情的慈愛心,方法是學習《道次第》。《道次第》裡仔細講到兩種方法,一是透過思惟自他平等增長對有情的慈愛心,二是思惟一切有情曾經當過自己的父母,透過憶念有情的恩德增長對有情的慈愛心。然而,僅靠著對有情的慈愛心,就能生起願一切有情脫離輪迴苦的想法嗎?不能。看看自己的例子就知道了。對自己的父母、子女,我們會自然地想到願他們離開輪迴苦嗎?不會。為什麼?因為我們並沒有認識到輪迴是苦。在還認為輪迴是樂的狀況下,若生起希望有情脫離輪迴的心,反而是在造惡業。

所以,要真正生起大悲心,除了必須對有情有慈愛心之外,還必須知道有情在受輪迴苦,必須清楚只要還留在輪迴中就會受很大的苦。透過認識苦諦,知道一切有情在承受苦苦,即便偶爾似乎有一點快樂,但只要仔細去研究就會知道,所謂的輪迴安樂其實是苦,此外還有行苦。就像這樣,思惟一切有情在輪迴中如何經歷三苦,並思惟苦的根源是煩惱,明白無始以來有情已經領受無邊的苦,若不斷除煩惱,未來還要繼續領受無邊大苦。必須對上述內容有清楚的認識,而且必須先在自己身上認清這些事實,包括自己是如何在輪迴中流轉、造成輪迴苦的根本為何是煩惱、煩惱為何可以連根鏟除等。這樣說來,為了真正明白四諦的道理,所以必須實修,實修的方法則是按照《道次第》依次修習共下士道和共中士道。

要透過共下士道與共中士道的方法修心,直到無造作地打從心底產生「我一定要從輪迴中解脫!我一定要連根斷除我執才行,一定要證得空性,一定要獲得解脫」的想法。生起這樣的心,就是生起了出離心。在真正瞭解什麼是解脫的前提下,不考慮其他有情的處境,只考慮自己一人,生起「我一定要獲得解脫」這種心,便進入小乘的資糧道。

在自己身上修習四諦的道理而生起出離心;若轉而在一切有情身上思惟相同的道理,便能生起大悲心。所以,培養「希望有情離苦」一事包括了兩個階段,一是透過《道次第》共下與共中士道次的內容去修心,生起希望自己可以脫離輪迴的心;二是把這些內容轉移到有情身上去思惟,想到一切有情都在輪迴中漂流,受到煩惱的控制。有情受到實執的控制,因而領受無盡的大苦,但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如此把四諦的內容轉移到有情上去思惟,再加上剛才講的對有情增長慈愛心的方法,若一方面對一切有情生起慈愛心,二方面又看見有情在輪迴中受苦的情況,從而自然又強烈地生起「願一切有情能脫離輪迴苦」這種心時,就是生起了大悲心。

以上這些內容屬於菩提心裡「為利一切有情」這個部份,再來看另一個部份「我要成佛」。這部份的內容包括:第一,認識什麼是佛;第二,以理由看到這種佛是我有能力可以成辦的;第三,成佛才能救度一切有情,不成佛就無法救度一切有情。認清楚以上三點內容,生起「我要成佛」的心,再加上之前談到的大悲心,才能真正生起「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要成佛」的心,這樣的心稱為菩提心。何時生起菩提心,何時就進入大乘資糧道,即《心經》中的第一個「揭諦」。

這裡談的「道」是正式的道路,而且是像公路那樣的大馬路。但在上公路之前,我們還需要走過很多的崎嶇小路,要輾轉透過很多方法才能到得了大路。這些能幫助我們走上大道的方法,在《道次第》裡說得非常清楚。對於沒有生起過菩提心、沒有獲得過資糧道的我們而言,《道次第》是最好、最需要的重要教授。

有些人不清楚菩提心的標準,有些說法者也許不太清楚什麼是菩提心,也可能他雖然自己很清楚,但擔心把菩提心的標準講得太清楚,會使得聽者喪失心力,所以故意把菩提心講得很簡單,使得聽者以為只要稍微思惟「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我要成佛」,或是偶爾想到「若有情可以離苦該多好」時內心有一點感覺,便誤以為自己生起了菩提心。

噶當派的典籍裡有一個故事。山上有一些閉關修行人,他們偶爾會聚在一起討論佛法。有位老婆婆往來工作時,常常會經過他們討論的地方,每次經過都聽到「大慈心」、「大悲心」這幾個字。有一次,這位老婆婆忍不住問道:「我經常聽你們講到大悲心。那是什麼啊?」他們知道這位老婆婆有個兒子,就說:「當你像愛你的孩子那樣地愛一切有情時,就是生起了大悲心。」老婆婆聽了就說:「哎呀呀!這要到哪一天才生得起這種心啊?」這位老婆婆應該是稍微懂得了大悲心的標準,知道這是不容易的事,所以才有這種反應呢!

我認為,與其為了維護大家的心力,故意把菩提心講得很簡單容易,不如照實把真正的標準講清楚,再談一談如何維護心力不讓它退失,這種作法應該比較穩當。

就算面對的是敵人或討厭的人,若學會了修悲心的方法,然後去修兩、三個星期,一定會變得不一樣。當你再度想到對方時,會從最開始很討厭對方的感覺,變成偶爾突然地對他生起一點悲心。擁有這樣的經驗後,你便能稍微推測:只修兩、三個星期就有這樣的效果,若持續修一年,真的有可能對那個人生起悲心。

總之,一旦生起菩提心,就進入大乘資糧道、跨進成佛的大門,那時你會被稱為佛子、菩薩,也受得起已經獲得解脫的阿羅漢向你禮拜。這就好比王子與一位功勳卓越老臣的關係,從功德面來說,老臣的功德比較大,所以王子會向他行禮;但從種姓的角度來說,老臣就算再有功德也不會成為國王,但王子未來會紹繼王位,所以老臣會向王子行禮。同樣地,一個剛進入大乘資糧道的菩薩,他的功德並不圓滿,不具備現證空性的功德,但是他未來會成佛,所以聲聞阿羅漢會非常恭敬菩薩;聲聞阿羅漢雖然不是佛,但他已現證空性,這是資糧道菩薩尚不具備的功德,所以菩薩會很恭敬聲聞阿羅漢。

雖然我們很難相信,但菩提心的力量真的很大。當年拉薩附近曾經有個地方洪水暴發,有個村莊面臨要被淹沒的危險。當時的甘丹赤巴仁波切為了要擋住洪水,便拿了一塊石頭,在上面寫道:「我默朗巴伯是菩薩,所以你這個大水別來,滾!」然後把石頭放在路邊。洪水到了那個地方就轉彎繞過,完全沒有淹到村莊。

一旦成為菩薩,由於你這個人就像是未來某尊佛的原料,所以一切喜好佛法的護法與天人在任何時候都會非常認真地保護你。補充一點,資糧道菩薩在空性方面的程度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已證得空性,另一種是只對空性有理解,但尚未證得空性。

生起菩提心這樣強大的心力後,接著要去受菩薩戒。在這種狀況下受戒,會得到真正的、質量精純的菩薩戒體。一旦獲得真正的菩薩戒體,便進入中品資糧道,接著要成辦靜慮。成辦靜慮的方法,以及內心如何隨著修定的九個次第漸漸進步,這些內容在《道次第》裡有完整說明,此處略過不說。此外,在這個階段也要聞思空性,要去聽聞、獲得理解而後思惟,直到自己能夠以理路產生對空性的定解。透過這些實修可以獲得法流三摩地,那時不但所有的佛像、唐卡都會直接為我們說法,也可以聽得到其他世間所有在講法的法音。獲得法流三摩地,便進入上品資糧道。

※ 摘要:
  • 道諦是使得我們能夠獲得滅諦的善道。見道位以上的道才算道諦。
  • 道諦的分類是:聲聞道諦、緣覺道諦與大乘道諦。資糧道等五道不是道諦的分類,而是道的分類。
  • 何時生起真正的菩提心,那時便是進入大乘資糧道。
  • 什麼是菩提心?簡單地說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它包括了兩個部份,一是「必須成佛」,另一是「為了一切有情」,兩者都必須要有。
  • 對於沒有生起過菩提心、沒有獲得過資糧道的我們而言,《道次第》是最好、最需要的重要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