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31課-從世尊的求道之旅看解脫之因
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在世人面前展現的面貌是,在他還是王子時,有一次出宮看到農夫等世人生活的辛苦,便對色聲等欲塵生起厭離。他坐到樹下觀修,在沒有師長教導的狀況下生起了離欲三摩地。他那時還沒有出家,各位若看到記載這段歷史的圖畫,會看到他在坐在樹下時,是很年輕、身為王子的樣子。
佛陀出家後,跟隨一位當時非常有名的印度教的師長學習。這位師長傳授什麼都不要想的口訣給他,佛陀按照口訣修了一週就修成了,於是請師長再教他更高的口訣,但這位老師說:「你已得到最究竟的修行成就,你已獲得解脫,不會再投生輪迴。所以你就跟我一起收學生,一起過生活吧!」但是佛陀說:「我不認為這樣就是最究竟的結果。」老師說:「你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人,我修一輩子才得到的結果,你用一週就得到了,或許你真的可以再獲得更高的成就。你就繼續去追尋、去研究吧!」佛陀繼續再找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教他完全遮止一切作意,修無作意三摩地,佛陀同樣只用一週的時間就生起證量。佛陀請這位老師再教他更高的口訣,這位老師說:「這就是最究竟的成就,這就是解脫。」但佛陀依然認為這不是最究竟的結果。
由上可知,在剛才講的範圍之內,印度教有提供正確的修行方法,也能因此得到投生無色界有頂天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聖座嘉瓦仁波切每次與印度教法友見面時常說:「你們不要只把時間花在供養與敲鼓等儀軌上,根據印度教的修行方法,可以獲得很高的三摩地成就。你們應該花多一點心力,把你們的教法弘揚出去。」
再回到佛陀當年示現的求道歷程。由於見到印度教的那些修行方法並不究竟,而那時,沒有任何人可以開示更高的修行方法、展示更高的成就,所以佛陀就在沒有師長教導的狀況下,經歷六年苦行,找到透過修證四諦之理而成就的道路。
佛陀示現的這個求道歷程,其中的關鍵重點在哪裡?在「釋量論第二品略講」與「四聖諦再探」這兩門課程裡,我曾做過比較廣泛的詮釋,以下只概略地簡述。這些修無作意三摩地的人在修行上做的種種努力,根本無法消除對我的貪。他們心裡的想法是:「若我還有作意,我就會辛苦。真希望我可以不再有作意。」由於有「我要」的欲求,在這種狀況下修三摩地,就似乎還是有「拿取」的樣子,就像之前曾跟大家說過的,投生是我們去拿的、是我們要的。只要有去拿,最後就一定得捨,這是法性。
當然,若可以永遠保持在完全沒有作意的狀態,還勉強說得過去。就算那不是真正的解脫,至少可以永遠不再領受苦苦,這樣就有點類似解脫。但事實上我們無法永遠保持在這種狀態中,離開這種狀態後,又要再度投生到天、人甚至三惡道。所以,這些印度外道的修行方式,在佛陀的眼中其實是換貪而不是除貪。把對今生色聲等五欲塵的貪,換成對來生五欲塵的貪,再換成對內在三摩地安樂的貪,再換成對什麼都不想的貪,然後再換成對全無作意的貪。因此,所謂愈來愈往上的修行層次,不過是不斷地轉換貪的對象而已,並沒有把貪消除掉。
佛陀說,生起種種貪欲的根本是對我的貪,只要這種貪還在,就有生貪的基礎;要消除對我的貪,唯一的方法是證得無我,此外沒有別的辦法。因此,只有當我們開始聞思修無我,才算是進入佛法不共的內涵,才算真正踏上佛陀歷盡辛苦而找到的那條道路。為了解釋這個道理,有人說了一個虛構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的內涵在佛經裡有說,但我並沒有在佛經裡看到與這故事一模一樣的描述,也許是這個人運用佛經的道理而想出來的故事吧!有個人跟佛陀說:「我要快樂,但我一直不快樂。」佛陀說:「只要把『我』與『要』丟掉,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
這段小故事,我覺得很值得花時間想一想其中的道理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則今天課程裡講的內容,就必須花時間仔細想清楚。舉例來說,若心裡想著「我要長壽、我要有權勢、我要有錢」而去接受灌頂、持咒,按照剛才講的道理「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我們造下的是什麼業?非福業。非福業會帶我們到哪裡去?仔細想想,這不是很危險嗎?
薩迦派初祖親見文殊菩薩時,文殊菩薩對他說了四句話,其中第一句是「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意思是說,為了今生而做的都不是法,理由是為了今生而做的事無法累積善業,所以至少要把目標放到來生。不過,為求今生安樂而唸佛號,雖然從動機的角度來說並沒有造善業,但是他還是有依著福田力造了善業。所以,當你看到有人為求今生安樂而唸六字大明咒或拜佛時,不可以心存輕蔑,因為他有造善業。當然,若能把目標放在來生而做這些事,會帶來更大的利益。所以,同樣是唸佛號,若只為了今生安樂而唸,雖然靠著福田力也能造到善業,但是比為了來世而唸少造了很多善業,等於是讓自己吃了虧。
要解釋為何依於福田力可以造善業並不容易,必須做廣泛的解釋才能說得清楚。簡單來說,把錢給別人這種行為,一般被稱為布施,但若是為求今生安樂而給別人錢不算布施,否則在銀行櫃台工作的人也應該算是在布施,因為他天天都在拿錢給別人。同樣地,阻止自已不去傷害他人,不一定就是在持戒,例如某人正準備要殺人,但發現旁邊有警察經過,便默默地把刀藏好。雖然那時他有阻止自己殺人,但這樣不算是在持戒,他也沒有累積到不殺生的善業。至少要以來世的安樂為目標,想著布施可以為自己來世帶來好處而把錢給別人,才算是造善業。同樣地,心裡想著「好好持戒斷除惡行,這樣做可以使我來世投生於人或天,不會投生惡趣」,基於這樣的想法去持戒,才算是造善業。
然而,為了來世的安樂而做,雖然是在造善業,但依舊是輪迴的因。唯有認識什麼是解脫,以解脫為目標,基於「好好持戒有助於解脫,為此我要持戒」這樣的想法去持戒,才能成為解脫的因;若不認識解脫,沒有要獲得解脫的想法,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成為解脫的因,就算去受灌頂也不是解脫的因;不論你做的密乘修行號稱有多麼高深,也都不是解脫的因。希求解脫之心就像一座城堡的大門,只要沒有進入這道門,無論做什麼都不是解脫的因。
因的定義有兩個,一是「能產生」,另一是「能利益」。兩者的意義雖然相同,但第二種定義的用詞比較銳利,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產生的力道會比較大。經典說若完全沒有希求解脫的心,則所做不會成為解脫的因。這段話裡的因,若換成第二種對因的定義去解釋,整段話講白了就是:只要沒有希求解脫的心,無論做什麼,對解脫都沒有幫助。
同樣地,經典裡說到菩提心時也說,在內心真正生起「為了一切有情我必須成佛」的想法,在這樣的狀況下造的善業會成為成佛的因,反之則不是成佛的因。所謂的佛是能夠利益一切有情者,帶著「我要利益一切有情」的想法造下的善業,才能對於「能夠利益一切有情」這個結果有幫助;若沒有這種想法,所造的善業對於「能利益一切有情」沒有幫助,對成佛沒有幫助。
祖師大德對佛祈求時會這麼說:「祈求加持,讓我的心朝向法,讓我所做的法朝向法。」心裡想要去做法行,無論是想要聽法、課誦、實修、閉關、布施等,這樣就心朝向法;做這些事的時候,若沒有想著這樣做是為了來世、為了解脫、為了成佛、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則所做的一切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法,但實際上都不是法。
所謂學法就是去改變內心,這種說法平常在經典裡也看得到。但若把這句話想得再深一些,我認為,在所有需要改變的心識中,最應該改變的是欲。所以,什麼是學法呢?我覺得可以直接說:學法,就是去改變欲求。
以上是從動機的角度談什麼是善,但即使不談動機,有些行為本身就是善,這就是一般說的「體性善」。例如,一個與你毫無關係的人,他不是你的親友,也與你不同種族,但在看到他遇到困難時對他生起悲心,這種心的體性是善的,基於這樣的心去幫助他,便是造了善業。那時,你不是為了來生而幫他,也不是為了解脫或成佛,就只是純粹想幫他而已。然而,這個善業最後會帶你到哪裡去,端賴於你內心的欲求。造完這個善業後,若心裡想著「希望來世能投生到人天」,這個業就會成為使你投生人天的引業;若心裡想著「願我造的善業可以讓我獲得解脫」、「願我造的善業能夠利益到一切有情」,則這個業又會帶你導向不同的結果。造完善業後做的回向,會影響這個業最終帶你到哪裡去。
同樣地,沒有帶著任何動機去聞思空性,思惟無自性的道理,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善,而且應該會成為解脫的因。能成為解脫的因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只要你對這三者的任何一者生起了體驗,就能成為解脫的因。此外,也有一些解脫之因是靠著福田力而成辦的。
※ 摘要:
佛陀出家後,跟隨一位當時非常有名的印度教的師長學習。這位師長傳授什麼都不要想的口訣給他,佛陀按照口訣修了一週就修成了,於是請師長再教他更高的口訣,但這位老師說:「你已得到最究竟的修行成就,你已獲得解脫,不會再投生輪迴。所以你就跟我一起收學生,一起過生活吧!」但是佛陀說:「我不認為這樣就是最究竟的結果。」老師說:「你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人,我修一輩子才得到的結果,你用一週就得到了,或許你真的可以再獲得更高的成就。你就繼續去追尋、去研究吧!」佛陀繼續再找了一位老師,這位老師教他完全遮止一切作意,修無作意三摩地,佛陀同樣只用一週的時間就生起證量。佛陀請這位老師再教他更高的口訣,這位老師說:「這就是最究竟的成就,這就是解脫。」但佛陀依然認為這不是最究竟的結果。
由上可知,在剛才講的範圍之內,印度教有提供正確的修行方法,也能因此得到投生無色界有頂天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聖座嘉瓦仁波切每次與印度教法友見面時常說:「你們不要只把時間花在供養與敲鼓等儀軌上,根據印度教的修行方法,可以獲得很高的三摩地成就。你們應該花多一點心力,把你們的教法弘揚出去。」
再回到佛陀當年示現的求道歷程。由於見到印度教的那些修行方法並不究竟,而那時,沒有任何人可以開示更高的修行方法、展示更高的成就,所以佛陀就在沒有師長教導的狀況下,經歷六年苦行,找到透過修證四諦之理而成就的道路。
佛陀示現的這個求道歷程,其中的關鍵重點在哪裡?在「釋量論第二品略講」與「四聖諦再探」這兩門課程裡,我曾做過比較廣泛的詮釋,以下只概略地簡述。這些修無作意三摩地的人在修行上做的種種努力,根本無法消除對我的貪。他們心裡的想法是:「若我還有作意,我就會辛苦。真希望我可以不再有作意。」由於有「我要」的欲求,在這種狀況下修三摩地,就似乎還是有「拿取」的樣子,就像之前曾跟大家說過的,投生是我們去拿的、是我們要的。只要有去拿,最後就一定得捨,這是法性。
當然,若可以永遠保持在完全沒有作意的狀態,還勉強說得過去。就算那不是真正的解脫,至少可以永遠不再領受苦苦,這樣就有點類似解脫。但事實上我們無法永遠保持在這種狀態中,離開這種狀態後,又要再度投生到天、人甚至三惡道。所以,這些印度外道的修行方式,在佛陀的眼中其實是換貪而不是除貪。把對今生色聲等五欲塵的貪,換成對來生五欲塵的貪,再換成對內在三摩地安樂的貪,再換成對什麼都不想的貪,然後再換成對全無作意的貪。因此,所謂愈來愈往上的修行層次,不過是不斷地轉換貪的對象而已,並沒有把貪消除掉。
佛陀說,生起種種貪欲的根本是對我的貪,只要這種貪還在,就有生貪的基礎;要消除對我的貪,唯一的方法是證得無我,此外沒有別的辦法。因此,只有當我們開始聞思修無我,才算是進入佛法不共的內涵,才算真正踏上佛陀歷盡辛苦而找到的那條道路。為了解釋這個道理,有人說了一個虛構的故事。雖然這個故事的內涵在佛經裡有說,但我並沒有在佛經裡看到與這故事一模一樣的描述,也許是這個人運用佛經的道理而想出來的故事吧!有個人跟佛陀說:「我要快樂,但我一直不快樂。」佛陀說:「只要把『我』與『要』丟掉,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
這段小故事,我覺得很值得花時間想一想其中的道理是不是真的?若是真的,則今天課程裡講的內容,就必須花時間仔細想清楚。舉例來說,若心裡想著「我要長壽、我要有權勢、我要有錢」而去接受灌頂、持咒,按照剛才講的道理「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我們造下的是什麼業?非福業。非福業會帶我們到哪裡去?仔細想想,這不是很危險嗎?
薩迦派初祖親見文殊菩薩時,文殊菩薩對他說了四句話,其中第一句是「若執著此生,則非修行者。」意思是說,為了今生而做的都不是法,理由是為了今生而做的事無法累積善業,所以至少要把目標放到來生。不過,為求今生安樂而唸佛號,雖然從動機的角度來說並沒有造善業,但是他還是有依著福田力造了善業。所以,當你看到有人為求今生安樂而唸六字大明咒或拜佛時,不可以心存輕蔑,因為他有造善業。當然,若能把目標放在來生而做這些事,會帶來更大的利益。所以,同樣是唸佛號,若只為了今生安樂而唸,雖然靠著福田力也能造到善業,但是比為了來世而唸少造了很多善業,等於是讓自己吃了虧。
要解釋為何依於福田力可以造善業並不容易,必須做廣泛的解釋才能說得清楚。簡單來說,把錢給別人這種行為,一般被稱為布施,但若是為求今生安樂而給別人錢不算布施,否則在銀行櫃台工作的人也應該算是在布施,因為他天天都在拿錢給別人。同樣地,阻止自已不去傷害他人,不一定就是在持戒,例如某人正準備要殺人,但發現旁邊有警察經過,便默默地把刀藏好。雖然那時他有阻止自己殺人,但這樣不算是在持戒,他也沒有累積到不殺生的善業。至少要以來世的安樂為目標,想著布施可以為自己來世帶來好處而把錢給別人,才算是造善業。同樣地,心裡想著「好好持戒斷除惡行,這樣做可以使我來世投生於人或天,不會投生惡趣」,基於這樣的想法去持戒,才算是造善業。
然而,為了來世的安樂而做,雖然是在造善業,但依舊是輪迴的因。唯有認識什麼是解脫,以解脫為目標,基於「好好持戒有助於解脫,為此我要持戒」這樣的想法去持戒,才能成為解脫的因;若不認識解脫,沒有要獲得解脫的想法,無論做什麼都不會成為解脫的因,就算去受灌頂也不是解脫的因;不論你做的密乘修行號稱有多麼高深,也都不是解脫的因。希求解脫之心就像一座城堡的大門,只要沒有進入這道門,無論做什麼都不是解脫的因。
因的定義有兩個,一是「能產生」,另一是「能利益」。兩者的意義雖然相同,但第二種定義的用詞比較銳利,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產生的力道會比較大。經典說若完全沒有希求解脫的心,則所做不會成為解脫的因。這段話裡的因,若換成第二種對因的定義去解釋,整段話講白了就是:只要沒有希求解脫的心,無論做什麼,對解脫都沒有幫助。
同樣地,經典裡說到菩提心時也說,在內心真正生起「為了一切有情我必須成佛」的想法,在這樣的狀況下造的善業會成為成佛的因,反之則不是成佛的因。所謂的佛是能夠利益一切有情者,帶著「我要利益一切有情」的想法造下的善業,才能對於「能夠利益一切有情」這個結果有幫助;若沒有這種想法,所造的善業對於「能利益一切有情」沒有幫助,對成佛沒有幫助。
祖師大德對佛祈求時會這麼說:「祈求加持,讓我的心朝向法,讓我所做的法朝向法。」心裡想要去做法行,無論是想要聽法、課誦、實修、閉關、布施等,這樣就心朝向法;做這些事的時候,若沒有想著這樣做是為了來世、為了解脫、為了成佛、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則所做的一切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法,但實際上都不是法。
所謂學法就是去改變內心,這種說法平常在經典裡也看得到。但若把這句話想得再深一些,我認為,在所有需要改變的心識中,最應該改變的是欲。所以,什麼是學法呢?我覺得可以直接說:學法,就是去改變欲求。
以上是從動機的角度談什麼是善,但即使不談動機,有些行為本身就是善,這就是一般說的「體性善」。例如,一個與你毫無關係的人,他不是你的親友,也與你不同種族,但在看到他遇到困難時對他生起悲心,這種心的體性是善的,基於這樣的心去幫助他,便是造了善業。那時,你不是為了來生而幫他,也不是為了解脫或成佛,就只是純粹想幫他而已。然而,這個善業最後會帶你到哪裡去,端賴於你內心的欲求。造完這個善業後,若心裡想著「希望來世能投生到人天」,這個業就會成為使你投生人天的引業;若心裡想著「願我造的善業可以讓我獲得解脫」、「願我造的善業能夠利益到一切有情」,則這個業又會帶你導向不同的結果。造完善業後做的回向,會影響這個業最終帶你到哪裡去。
同樣地,沒有帶著任何動機去聞思空性,思惟無自性的道理,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善,而且應該會成為解脫的因。能成為解脫的因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正見。只要你對這三者的任何一者生起了體驗,就能成為解脫的因。此外,也有一些解脫之因是靠著福田力而成辦的。
※ 摘要:
- 只要有去拿,最後就一定得捨,這是法性。
- 生起種種貪欲的根本是對我的貪,只要這種貪還在,就有生貪的基礎;要消除對我的貪,唯一的方法是證得無我,此外沒有別的辦法。
- 只有當我們開始聞思修無我,才算是進入佛法不共的內涵,才算真正踏上佛陀歷盡辛苦而找到的那條道路。
- 什麼是學法?我覺得可以直接說:學法,就是去改變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