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
對於真心想要學法修行,並且把大部份的時間心力都放在學佛的同學,我想請你們做一件事。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有理解「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這句話的意思,但那時我只是因為看到經論裡的一段話,看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而已,所以後來我就忘了它,也沒有很放在心上。
多部佛經與龍樹菩薩的論著裡都說,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例如《廣論》第195頁引用了《大涅槃經》說:「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龍樹菩薩也說:「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
一般來說,每個善法都能帶來利益,經論裡也提到很多持戒的其他好處,但是與「一切功德的基礎」相比,這些好處就顯得很普通。如果持戒真的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基礎,則這件事情就是必須非常鄭重思考的事。若持戒真的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不在這件事情上努力,就算做了再多別的事情,也將無法產生功德、獲得你想要的修行成果。
《廣論》201頁引用了袞巴瓦尊者(又名吉祥阿蘭若師)對內嗚蘇巴尊者說的一段話:「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而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袞巴瓦尊者對內嗚蘇巴尊者說,如果以後有人問到什麼是修行的核心,也許有人會說是親見本尊、獲得神通等,但這些答案都不對。噶當派格西們的看法是,對業果的信心愈來愈強、持戒愈來愈清淨,這才是實修的核心,必須要這樣回答才行。從這段對話也可以看到,噶當派的格西們實修的核心應該是持戒。
所以,我想請你們做的事情是:請先想一想,到底什麼是持戒?要怎麼做才算是持戒?然後再想,持戒如何成為一切功德的根本基礎?或者可以把這個題目再分為三個子題,分別是:持戒如何成為來世獲得增上生的基礎?持戒如何成為獲得解脫的基礎?持戒如何成為成佛的基礎?
如果這句話「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是真的,則無論你學佛是為了解脫還是成佛,眼前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精進持戒。如果你真心想要學法修行,就必須設法對這句話生起定解,這應該是很重要的事。
只打算學習佛教的科學與見地的人,這件事情應該不重要;但對於真心想要實修佛法的人來說,最近我常常感覺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唯有對這句話獲得定解,才會很自然地把持戒當成實修的核心,所以應該要努力設法對這句話生起定解。
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所以想請大家先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自己去思考這件事情。不管懂還是不懂,都請努力思惟、閱讀相關的經論,除了剛才引用的經論之外,再找一找其他的經論根據,也想一想能成立的理由。至少用兩三個月的時間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做這件事。在這之後,才去跟法友做一點討論,或是請教你認識的格西或智者。總之,要設法對此獲得定解,否則恐怕會成為不懂得如何實修佛法的人。
問:為何您不直接回答,一定要我們自己去思考?
答:如果自己沒有獲得定解,就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剛才說過,我以前曾經因為看到經論裡寫的一段話很有感受,就以為自己理解了「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這句話的意思。記得那時我還寫了一首偈頌「敬信善士清淨持戒律,集資淨罪依次勤聞思」。那時,我覺得自己要走的路很清楚,要如理依止善知識,這是道的根本;要清淨持戒,這是一切功德的依處。在這兩件事都做到的前提下,一面淨罪集資,一面努力地聞思修,還沒有聽過的經論要精勤聽聞,已聽過的經論要精勤思惟,思惟後並生起定解的內容要精勤串習,當時我以為自己已經很清楚知道,學佛人要走的路就是這樣,還把這個概念寫成根本頌提醒自己。
然而,我自以為獲得的理解,原來並不是打從心底獲得定解,所以我對這件事情的重視度不夠,實修也不夠。現在回過頭來看,我不只沒有好好實修,而且才明白當年其實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我感覺自己有因此錯過一些重要的事情。
這幾天,我常常想起當年寫的那首根本頌,也深深覺得自己原來真的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實修經論的人啊!這種感覺很強烈。
所以,請你們先自己努力去思惟、去讀書。不要馬上想從別人那裡知道答案,要自己努力去思惟,這非常重要。
…2019.6.1
延伸閱讀:「戒是一切功德基礎」的經論根據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有理解「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這句話的意思,但那時我只是因為看到經論裡的一段話,看了之後覺得很有道理而已,所以後來我就忘了它,也沒有很放在心上。
多部佛經與龍樹菩薩的論著裡都說,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例如《廣論》第195頁引用了《大涅槃經》說:「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猶如地是樹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導,如大商主是為一切商人前導。戒是一切法幢,如帝釋幢。戒畢竟斷一切罪惡及惡趣道。戒如藥樹治療一切罪惡病故。戒是險惡三有道糧。戒是甲劍能摧煩惱諸怨敵故。戒是明咒能除煩惱諸毒蛇故。戒是橋梁度罪河故。」龍樹菩薩也說:「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
一般來說,每個善法都能帶來利益,經論裡也提到很多持戒的其他好處,但是與「一切功德的基礎」相比,這些好處就顯得很普通。如果持戒真的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基礎,則這件事情就是必須非常鄭重思考的事。若持戒真的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不在這件事情上努力,就算做了再多別的事情,也將無法產生功德、獲得你想要的修行成果。
《廣論》201頁引用了袞巴瓦尊者(又名吉祥阿蘭若師)對內嗚蘇巴尊者說的一段話:「智然,後有人問汝弟子眾,以何而為教授中心,則定答為已發神通或見本尊,然實應說於業因果漸漸決定,於所受戒清淨護持。」袞巴瓦尊者對內嗚蘇巴尊者說,如果以後有人問到什麼是修行的核心,也許有人會說是親見本尊、獲得神通等,但這些答案都不對。噶當派格西們的看法是,對業果的信心愈來愈強、持戒愈來愈清淨,這才是實修的核心,必須要這樣回答才行。從這段對話也可以看到,噶當派的格西們實修的核心應該是持戒。
所以,我想請你們做的事情是:請先想一想,到底什麼是持戒?要怎麼做才算是持戒?然後再想,持戒如何成為一切功德的根本基礎?或者可以把這個題目再分為三個子題,分別是:持戒如何成為來世獲得增上生的基礎?持戒如何成為獲得解脫的基礎?持戒如何成為成佛的基礎?
如果這句話「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是真的,則無論你學佛是為了解脫還是成佛,眼前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精進持戒。如果你真心想要學法修行,就必須設法對這句話生起定解,這應該是很重要的事。
只打算學習佛教的科學與見地的人,這件事情應該不重要;但對於真心想要實修佛法的人來說,最近我常常感覺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唯有對這句話獲得定解,才會很自然地把持戒當成實修的核心,所以應該要努力設法對這句話生起定解。
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所以想請大家先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自己去思考這件事情。不管懂還是不懂,都請努力思惟、閱讀相關的經論,除了剛才引用的經論之外,再找一找其他的經論根據,也想一想能成立的理由。至少用兩三個月的時間或者更長一點的時間做這件事。在這之後,才去跟法友做一點討論,或是請教你認識的格西或智者。總之,要設法對此獲得定解,否則恐怕會成為不懂得如何實修佛法的人。
問:為何您不直接回答,一定要我們自己去思考?
答:如果自己沒有獲得定解,就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剛才說過,我以前曾經因為看到經論裡寫的一段話很有感受,就以為自己理解了「戒是一切功德的基礎」這句話的意思。記得那時我還寫了一首偈頌「敬信善士清淨持戒律,集資淨罪依次勤聞思」。那時,我覺得自己要走的路很清楚,要如理依止善知識,這是道的根本;要清淨持戒,這是一切功德的依處。在這兩件事都做到的前提下,一面淨罪集資,一面努力地聞思修,還沒有聽過的經論要精勤聽聞,已聽過的經論要精勤思惟,思惟後並生起定解的內容要精勤串習,當時我以為自己已經很清楚知道,學佛人要走的路就是這樣,還把這個概念寫成根本頌提醒自己。
然而,我自以為獲得的理解,原來並不是打從心底獲得定解,所以我對這件事情的重視度不夠,實修也不夠。現在回過頭來看,我不只沒有好好實修,而且才明白當年其實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我感覺自己有因此錯過一些重要的事情。
這幾天,我常常想起當年寫的那首根本頌,也深深覺得自己原來真的是一個不懂得如何實修經論的人啊!這種感覺很強烈。
所以,請你們先自己努力去思惟、去讀書。不要馬上想從別人那裡知道答案,要自己努力去思惟,這非常重要。
…2019.6.1
延伸閱讀:「戒是一切功德基礎」的經論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