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學習的步驟
一、先廣泛聽聞
學習佛法的步驟,我個人的想法是:先聽聞,而且量要大、種類要多,先讓自己的眼界變得寬廣。必需聽聞的內容有三大類:佛法介紹、道次第、大論典。
(一)首先建立對佛法的概略認識
傳統上,西藏師長講授「道次實修次第」時,都會直接從「依師軌理」開始;然而,現代人的心已經先受到一些社會事件的影響,無法直接信賴師長說的話。在這種情況下,馬上從「依師軌理」開始實修,很難生起證量。因此,在聞思道次第之前,似乎要先建立對佛法的基本認識才行。
聖座嘉瓦仁波切在每一場講經法會中,幾乎都會先概略介紹佛法是什麼。他常說:「雖然學佛的主體是實修道次第,但在進入主體之前,必須先建立對佛法整體的認識。」在學佛之初,不論精純度如何,都必須先對佛法有整體的認識才行。
(二)完整聽聞整部道次第
從整個道次第的架構來看,雖然「依師軌理」與「暇滿難得」是最開始的兩個科目,但如果對道次第沒有完整的概念,這兩科其實不容易修。
以依師軌理為例,如果沒有聽過四聖諦與道次第內容,實修這個科目時,很難運用理路去思惟,只能單憑信心要求自己皈依上師。
例如,修「念師長恩」時,若你要運用的理由是「師長對我有恩,因為他對我開示空性的道理」,這個理由到底能不能真正說服你,就要看空性在你心裡的價值有多少。如果對空性一點感覺都沒有,對你而言,開示空性之理其實沒什麼了不起,還不如直接給你幾十萬元,你會更感激;反之,若對「空性很重要」有些許體會,想到「上師對我開示空性」,內心的歡喜感會很不一樣,自然會對師長生起恭敬心。所以在實修之前,必須完整聽聞整部道次第。
二、統整所聞
如果你很精進又注重實修,下列問題也許不會發生;否則在廣聞一段時間之後,你發現自己參加任何法會或課程,雖然都聽過、也都聽得懂,但是無法複述內容,或雖聽懂卻不知如何思惟。此時你該做的是:把聽過聽懂的內容做統整,並且在內心確認、牢記它們。
三、開始實修道次第
無論廣略,從頭開始實修道次第,每天實修一小時,做不到就每天半小時,再做不到就每天十五分鐘。如果無法每天完整地修,那就修其中一個科目;如果無法每天修一個科目,那就修某個科目中的一個子項,比如依師軌理中的「依止勝利」。針對這個子項,你可以花一星期或十五天實修,之後再移到下一個項目「不依過患」實修十五天,依此類推,如此不間斷地完整修完一輪道次第。一旦你在這個過程中嚐到了法味,再去聽法時,無論聽到什麼,你都會覺得饒富深義。
透過實修,你提出的問題也會不同於以往。實修之時,你會覺得某些內容你真的懂了,而有些內容你的確不懂,於是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雖然都是提問,但這些問題跟以前不一樣,它們都是來自你內心深處的提問;你懂得的也跟以前不一樣,它們都是來自內心真切的感受。
透過這種方式嚐到滋味的人,這一生應該都無法放下經論了。無論讀多少經論,他的心都會得到滋潤而持續進步,即便那些經論都是早就讀過、沒有一個字沒學過,他還是會孜孜不倦地想要再多讀幾次。就好比美食當前,就算肚子已經飽了,再吃就會肚子痛了,你還是很想吃。
四、如果條件夠,繼續學習大論典
曾經有同學問:「要不要像三大寺僧人那樣學習大論典?」我覺得這問題很難有定論。若你問:「要不要學大論典?」一般的回答是:「要學。」但每個人的時間、智力等條件都不一樣,如何能一概而論地說大家都該學習大論典呢?所以,或許這問題可以換個方式問:「大論典應該要學,但我的時間、智力等條件不足夠,該怎麼做?」
這個問題的答案,依照個人不同的情況,會有相應的不同作法。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噶當派會分為「教典派」、「道次第派」、「教授派」的原因。三種作法哪一種好?三種都好。因為噶當三派都有成就者產生,表示這三種方法都是可行的。
有同學問:「要學的很多,萬一沒學完就死了,覺得很不安心。」我的看法是,在完整聽聞道次第之後,就要開始實修道次第,修得好不好都沒關係,只要開始去做就可以了。在時間的分配上,你可以在一年裡特別挪出一個月的時間,把精力全部投注在道次第的實修上;或是每天早上實修一座道次第,並研閱相關經論,有疑問就提出來向師長請益、與法友討論,這樣至少要進行到下士道的段落。如此一來,萬一這輩子還沒學完就死了的話,至少有面對來生的準備。有了這樣的基礎後,再擴大學習,依次學習大論典。
話雖這麼說,但聽得進去的人很少。因為實修要花時間,但一般人會覺得花時間實修道次第,會讓自己在學習上吃虧。然而,仔細檢查內心,對於「學經論」這件事情,除了考慮來生,我們是否或多或少摻雜為了今生的動機呢?強調「實修道次第」這件事情時,我其實並沒有太考慮對今生能否產生好處。而真正願意這樣做的人,在一般人的眼裡,可能像是傻子吧。
總之,先花三、四年的時間廣聞佛法、建立整體概念,這是很重要的。而後,如果你真的想把佛法學好,就要開始實修道次第,站在這樣的基礎上,再進行其他的學習。
…2007《四聖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