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課- 【基礎知識】苦諦與集諦的分類

一、苦諦的分類
 

講到苦諦,一般而言,可以用情世間與器世間的角度分類,祖師們也說輪迴中外在的器世間與內在的色等蘊體都算是苦諦。然而,在有情尚未形成時,在那個空間裡的微塵,未來能聚合成器世間的那些元素,它們雖屬於器世間的範圍,但能不能算是苦諦?關於這個問題,聖座說:「必須進一步研究它們與業有無關連,才能知道答案。」若與業無關,則這些外在的器世間就不算是苦諦。但這個爭議就先不談了。總之,對於苦諦,可以用器世間、情世間這種角度做分類。

透過四聖諦,可以認識佛教基道果中「基」的論述。四諦中的苦集二諦,一般被稱為佛教科學。既然如此,談苦諦時應該要分為情世間與器世間兩大科目,仔細說明器世間有哪些,情世間又有哪些。但今天我不會用這種方式介紹苦諦,而是從三苦的角度說明。

三苦分別是苦苦、壞苦與行苦。苦苦是指苦受,若按照《廣論》的說法,苦苦包括苦受、產生苦受的境以及苦受所依的根[註1];壞苦是指有漏樂受,或說輪迴安樂[註2];行苦是指由業與煩惱而來的一切有漏蘊體,以受來說則是有漏捨受。

另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苦諦分類是根據六趣,分別是:地獄苦、餓鬼苦、畜生苦、人苦、非天苦與天苦。

 

二、集諦的分類


這樣的苦諦,其能生或說因是集諦,包括業集與煩惱集。業集分為有漏福業、非福業與不動業。特別把福業加上「有漏」二字,是因為福業除了有漏福業,還有無漏福業。有漏福業是投生欲界人天的因,也是生起壞苦的因;非福業即不善業,是投生三惡趣的因,也是生起苦苦的因;不動業是投生色界與無色界的因,大多也是生起有漏捨受的因。

煩惱有多種分類,最統攝的分類是大家經常聽到的貪瞋癡三種。三者之中,癡是根本,它是顛倒執取的心,是無明。癡又分為兩種,一是對於實相的唯愚蒙,另一是對於實相的顛倒執取。執取不存在的悅意,這種心是貪;執與實情相符的悅意,這種心不是貪。對於不想要的對境的嫌憎之心是瞋。以上概略說明貪瞋癡。

稍廣的分類是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六根本煩惱是在貪、瞋、癡之上,再加上煩惱疑、煩惱見、我慢。疑並非都是煩惱,例如符合事實的疑就不是煩惱。一般來說,疑是一定要的,因為有疑才會去觀察,觀察後才能引生定解,聖座是這麼說的。對事實懷著「應該不是」的心才是煩惱疑。煩惱見包括壞聚見、邊執見、禁取見、戒禁取見與邪見。

除了六根本煩惱外,還有二十種隨煩惱,更廣的分類是八萬四千種煩惱。

※  摘要:
  • 透過四聖諦,可以認識佛教基道果中「基」的論述。四諦中的苦集二諦,一般被稱為佛教科學。
  • 苦諦的分類,可以從三苦來談,三苦分別是苦苦、壞苦與行苦。苦苦是指苦受,壞苦是指有漏樂受,或說輪迴安樂;行苦是指由業與煩惱而來的一切有漏蘊體,以受來說則是有漏捨受。另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苦諦分類是根據六趣,分別是:地獄苦、餓鬼苦、畜生苦、人苦、非天苦與天苦。
  • 集諦,包括業集與煩惱集。業集分為有漏福業、非福業與不動業;煩惱集有多種分類,煩惱有多種分類,最統攝的分類是大家經常聽到的貪瞋癡三種。稍廣的分類是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更廣的分類是八萬四千種煩惱。



[註1] 《廣論》166頁:「…故名壞苦。此復非唯其受,即此相應餘心心所,及為所緣諸有漏境,皆是壞苦。…故名苦苦,譬如腎痛,此復如前,非唯其受。…故名行苦,此亦如前,非唯其受。」

[註2] 譯註:按照《廣論》,壞苦也包括有漏樂受、產生有漏樂受的境以及有漏樂受所依的根。這部份悲桑老師在「四聖諦再探」第四講一開始的問答有做了補充與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