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希求解脫】打開眼界看解脫

對於安樂,我們見過的世面也許太少。有些尼泊爾人一輩子住在偏僻的鄉下,從沒離開過。我家鄉有一座很小的機場,地面完全沒有舖水泥,只把一般的泥土地鋪平,就這樣而已。這些鄉親第一次見到尼泊爾首都的機場,都感到無比驚訝,覺得這個機場又大又乾淨,非常完美。但他們只是沒看過印度德里的機場,才會覺得尼泊爾加德滿都的機場很好;覺得德里機場很棒的人,其實是沒看過歐洲國家的機場,才會覺得德里機場很棒。同樣地,現在我們覺得某些安樂很好,其實只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更好的安樂。那些更好的安樂不在我們的經驗範圍中,才會覺得眼前的安樂是大安樂、不能失去,覺得若失去它們,自己的人生就會陷入大困境。

在我們眼中,什麼會讓人快樂?例如,突然變得很有名時,會突然產生高興的感覺,我們把這種感覺視為快樂。另一個更明顯的例子是,兩個很喜歡彼此的男女,相隔兩地,想見面卻一直見不到,在終於見到面時,心裡會突然湧出很高興的感覺。一般人會稱這些感覺為內心的快樂。雖然是快樂,但仔細分析後會發現,在這種感覺裡,你的心整個被抬得高高的,雖然快樂,但並不寧靜。

再對比另一種經驗。看到美麗的自然風景,例如花草流水、壯麗的雪山、遠方一望無際的草原時,心也會覺得快樂,而且跟剛才講的那種快樂相比,徜徉在大自然美景中的這種快樂,含有一些寧靜的成份。前面說的那種樂,雖然快樂,但不安寧,所以只能稱為快樂,不是安樂[註1];在大自然美景的這種樂,除了快樂,也有一點安寧。然而,對一個真正嚐過安樂滋味的人而言,看美景的快樂也不是安樂。只有像我們這樣的人,沒有三摩地的證量,沒有經驗過修止帶來的安樂,才會覺得看風景時的快樂是安樂,因為那時我們覺得內心很放鬆、平靜。

修習三摩地、一旦體驗到那種安寧,就會對一般人眼中的快樂沒興趣,變得對五欲沒有貪欲的樣子。為何他會對五欲沒有貪欲?不是因為斷除了貪欲,而是因為他把貪的對象換成了別的。他遇到了更好的安樂,所以就換對象了。由於透過三摩地帶來的安樂非常好,一旦嚐過,以前的那些快樂就變得沒有味道,不再有吸引力。這種狀況只能說是對本來貪的不貪了,並不是斷除貪心。平常我們應該也有這樣的經驗,你本來有一個很喜歡的東西,但後來得到更好的,於是對本來那個東西的貪欲就不見了。

為什麼我們現在只繞著外在的快樂轉?因為沒嚐過內在的安樂。一旦體驗到透過修三摩地帶來的內在安樂,就會像我剛才提到的色界天人一樣,他們看我們,會覺得我們對爛東西起貪心。但他們不是沒有貪,他們貪的是透過三摩地帶來的內在安樂。不過,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看到,即使貪的是內在安樂,在這種安樂產生的時候,由於有貪心混雜其中,依舊可以察覺到內心有少許的不寧靜。發現這個問題後,他們繼續在三摩地求進步,連內心的安樂也不要,只安住於不苦也不樂的捨受。有人認為此時他們經驗到的是極大的安樂,也有人主張這就是解脫。

雖然安住於捨受,但後來發現,只要內心緣著色法等所緣境,那時,心似乎有一點被它們搶走的感覺,於是出現一些不寧靜的成份。發現這個問題後,他們在剛才講的那種三摩地的基礎上繼續求進步,把內心所有的顯相都遮掉,內心只作意「像虛空那樣,空空的,什麼都沒有」,這種觀修方式會產生一種更大的安樂。

後來發現,在想著「像虛空那樣」時,心好像依舊往外跑的樣子。發現這樣還是有問題之後,他們想要得到更好的安樂,於是繼續求進步。他們要自己只想著意識,其他什麼都不想,用這種方式修三摩地,因而領受更大的安樂,也有人主張這樣就是解脫。

然而,即使把對境往內收到只剩意識,但這樣還是有對境啊!發現這樣還是有問題之後,他們要自己什麼都不想,一般稱這種狀態叫「完全不作意」。這種狀態究竟是什麼?恐怕只有那些修行人內心可以體會,外人很難精確地用文字描述,我也只能跟著用「完全不作意」這個名相。有人主張修行到達這個程度,就是解脫。

剛才說的這些層次,愈到後來,內心經驗到的安樂就會愈大。因為經驗到更大的安樂,就會覺得以前的安樂實在不值一顧。但是,在完全不作意這種修行中,他們依舊發現還是有問題,因為他們仍需提醒自己「不要去作意」,所以就改用「不去作意,也不是不作意」的方式去修,一般稱為「非想非非想」。這種修行到底是什麼,我完全沒概念,不知如何跟大家解釋。透過這樣的修行可以投生有頂天,有人主張這樣就是解脫,但佛法認為,有頂天只是輪迴裡最高的層次,依舊不是解脫。

※  摘要:
  • 現在我們覺得某些安樂很好,其實只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還有更好的安樂。
  • 由於透過三摩地帶來的安樂非常好,一旦嚐過,以前的那些快樂就變得沒有味道,不再有吸引力。這種狀況只能說是對本來貪的不貪了,並不是斷除貪心。


[註1] 快樂  བདེ་བ། 或譯為愉快、舒適;安樂བཞི་བདེ།  安寧快樂,無紛亂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