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19課- 【苦諦】壞苦(一)
壞苦,或說有漏樂受--平常我們眼中的那些安樂,以及帶來有漏樂受的對境,那些妙欲,包括色聲香味觸等圓滿,財富、名聲等,它們有什麼過失?
有件事很奇怪。我們任何時候都覺得很好、很想擁有的,佛陀卻說害我們遇到困難的正是它們。愈能看到它們的過失,內心對它們的欲求愈小,就會愈快樂。佛陀是這樣說的,而且此處講的並不是層次很高的快樂,只是今生的快樂而已。
現在我們在思惟壞苦,雖然也要思惟壞苦的過患,但主要的重點是對它生貪的過失。否則,思惟食物的過患,想著食物是壞苦,因此而不吃飯,但經典並沒有這樣說。正確的作法是:思惟了它的過失,對它的貪欲會隨之變小,這樣就可以了。不必把食物丟掉,也不必絕食。
透過思惟改變內心時,有件事要注意一下。例如要消除某種貪心,可以去思惟這種貪心的過患,這樣做有助於讓自己不那麼被貪心控制,但這種作法不能讓這種貪心消失,必須思惟這個貪心對境的過患才行。再舉例來說,若想生起慈心或讓慈心進步,思惟慈心的利益會讓你想要為此而努力,但要真正生起慈心,必須思惟慈心對境的恩德,思惟他的好才行。光說慈心有多好,卻沒有思惟慈心對境的好,無法增長慈心。由此可知,要讓某種心增長或減少,必須從這種心的對境下手。
佛陀說:「苦苦,生時是苦,住時是苦,離時是樂;壞苦,生時是樂,住時是樂,離時是苦。」為何我們會生起很強的貪欲?只看到所貪的對境的功德,卻完全沒有看到或不去看它的過患,才會增益它的好處而生起強烈的貪心。若清楚這個對境的好處與壞處,在準確認識事實的狀況下去運用它,就不會帶來那麼大的困境。
以我們來說,不受用某些對境就會無法存活,除非完全捨棄今生,那又是一種情況,總之我們需要吃喝,也必須要有一點娛樂。雖然如此,但在受用的時候,要明白它們能提供的好與快樂就只有這樣。知道它除了好處也有壞處,也知道自己能用它的時間其實也只有這樣。在完全清楚的情況下去運用它們,就不會過度。否則,在受用它們時,明明最多只能用一生,但心裡似乎覺得要用它們幾千年。例如蓋一棟美輪美奐的房子時,根本沒有考慮自己可以使用它的年限,嘴巴上當然會講,但內心深處卻覺得自己似乎會永遠住在這房子裡,不只如此,而且似乎覺得這個對境只會為自己帶來好處,完全沒有任何害處的樣子。在這種情況下,貪欲就會變得非常強,因而使得內心非常辛苦。
稍微想一點貪欲的過患,讓自己的貪欲變小一點吧!只要有這樣做,內心的安寧快樂就來了,你會變得快樂很多。
有錢有什麼壞處?沒錢有什麼壞處?有名有什麼壞處?沒名有什麼壞處?朋友很多有什麼壞處?沒什麼朋友有何壞處?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缺點,只要是輪迴裡的事,周遍都有過失,這樣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過失,我們要設法知道。我這麼說,不是因為我在講佛法,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
知道每件事的優缺點後,可以怎麼用呢?沒有朋友、遇不到朋友、只能自己一個人而覺得辛苦時,想想朋友太多的各種壞處,就能放鬆地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朋友太多而面臨各種麻煩時,想想沒有朋友的種種壞處,會覺得朋友多也很好,便能安心地繼續處在朋友很多的狀態中。很多情況都可以這樣運用,因為有而覺得困擾時,就想一想沒有的壞處;因為沒有而覺得困擾時,就想一想有的壞處。去試試看吧!這會讓你任何時候都輕鬆快樂。這個道理不限於佛法,人生處處都用得上。
※ 摘要:
有件事很奇怪。我們任何時候都覺得很好、很想擁有的,佛陀卻說害我們遇到困難的正是它們。愈能看到它們的過失,內心對它們的欲求愈小,就會愈快樂。佛陀是這樣說的,而且此處講的並不是層次很高的快樂,只是今生的快樂而已。
現在我們在思惟壞苦,雖然也要思惟壞苦的過患,但主要的重點是對它生貪的過失。否則,思惟食物的過患,想著食物是壞苦,因此而不吃飯,但經典並沒有這樣說。正確的作法是:思惟了它的過失,對它的貪欲會隨之變小,這樣就可以了。不必把食物丟掉,也不必絕食。
透過思惟改變內心時,有件事要注意一下。例如要消除某種貪心,可以去思惟這種貪心的過患,這樣做有助於讓自己不那麼被貪心控制,但這種作法不能讓這種貪心消失,必須思惟這個貪心對境的過患才行。再舉例來說,若想生起慈心或讓慈心進步,思惟慈心的利益會讓你想要為此而努力,但要真正生起慈心,必須思惟慈心對境的恩德,思惟他的好才行。光說慈心有多好,卻沒有思惟慈心對境的好,無法增長慈心。由此可知,要讓某種心增長或減少,必須從這種心的對境下手。
佛陀說:「苦苦,生時是苦,住時是苦,離時是樂;壞苦,生時是樂,住時是樂,離時是苦。」為何我們會生起很強的貪欲?只看到所貪的對境的功德,卻完全沒有看到或不去看它的過患,才會增益它的好處而生起強烈的貪心。若清楚這個對境的好處與壞處,在準確認識事實的狀況下去運用它,就不會帶來那麼大的困境。
以我們來說,不受用某些對境就會無法存活,除非完全捨棄今生,那又是一種情況,總之我們需要吃喝,也必須要有一點娛樂。雖然如此,但在受用的時候,要明白它們能提供的好與快樂就只有這樣。知道它除了好處也有壞處,也知道自己能用它的時間其實也只有這樣。在完全清楚的情況下去運用它們,就不會過度。否則,在受用它們時,明明最多只能用一生,但心裡似乎覺得要用它們幾千年。例如蓋一棟美輪美奐的房子時,根本沒有考慮自己可以使用它的年限,嘴巴上當然會講,但內心深處卻覺得自己似乎會永遠住在這房子裡,不只如此,而且似乎覺得這個對境只會為自己帶來好處,完全沒有任何害處的樣子。在這種情況下,貪欲就會變得非常強,因而使得內心非常辛苦。
稍微想一點貪欲的過患,讓自己的貪欲變小一點吧!只要有這樣做,內心的安寧快樂就來了,你會變得快樂很多。
有錢有什麼壞處?沒錢有什麼壞處?有名有什麼壞處?沒名有什麼壞處?朋友很多有什麼壞處?沒什麼朋友有何壞處?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缺點,只要是輪迴裡的事,周遍都有過失,這樣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過失,我們要設法知道。我這麼說,不是因為我在講佛法,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
知道每件事的優缺點後,可以怎麼用呢?沒有朋友、遇不到朋友、只能自己一個人而覺得辛苦時,想想朋友太多的各種壞處,就能放鬆地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朋友太多而面臨各種麻煩時,想想沒有朋友的種種壞處,會覺得朋友多也很好,便能安心地繼續處在朋友很多的狀態中。很多情況都可以這樣運用,因為有而覺得困擾時,就想一想沒有的壞處;因為沒有而覺得困擾時,就想一想有的壞處。去試試看吧!這會讓你任何時候都輕鬆快樂。這個道理不限於佛法,人生處處都用得上。
※ 摘要:
- 平常我們眼中的那些安樂,以及帶來有漏樂受的對境,愈能看到它們的過失,內心對它們的欲求愈小,今生就會愈快樂。
- 要讓某種心增長或減少,必須從這種心的對境下手。
- 苦苦,生時是苦,住時是苦,離時是樂;壞苦,生時是樂,住時是樂,離時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