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苦諦】壞苦(三)

苦苦是真正的苦。就像把手放在火上燒,只會愈燒愈痛,不會燒到後來忽然變舒服。一般大家都認為的那種苦,無論領受多久都依舊是苦,而且愈來愈苦,不會突然變成樂。同樣的道理,有漏樂如果是真正的樂,就應該愈受用愈快樂才對,但事實上卻是愈受用,快樂不但愈遞減,最後反而轉變成苦,這表示它並不是真正的樂。它只是暫時顯現為快樂,並不是真正的樂。

佛陀說:「由貪執生憂,由貪生怖畏,離貪執無憂,何處有怖畏?」生起了貪欲,例如對外在的色聲香味觸生起貪欲,會因此產生怖畏與憂苦。如果可以斷除貪欲,既沒有憂苦,也不會有畏懼。自己去試試看吧!馬上就能驗證這句話。貪欲愈小,內心的困難一定也會減少。

格西博朵瓦有一次看到一頭小牛,被一條很長的繩索拴在木頭上。小牛看到母牛,想走去媽媽身邊,但因為被繩子綁著,就只能繞著那個木頭走。隨著牠不斷地繞圈圈,繩索也愈繞愈短,最後小牛的脖子緊緊地卡在木頭上,動都不能動。看到這個景象,格西博朵瓦想到,有些人想學佛,也考慮到學佛需要金錢等順緣,便為了籌備能安心學佛的順緣而去賺錢。雖然最開始是這樣想的,但在過程中,一點一點地朝世間法靠近,最後完全沈浸其中,連一剎那都沒空可以學法。看到那頭小牛,格西博朵瓦心裡現起這樣的想法。

看到貪欲的過患,又能稍稍捨棄一點點,就會非常快樂。捨棄的意思並不是要你動手把它扔掉,是要你的心放掉,不再那麼看重它。有它的時候就用,沒有它的時候就不用,不再在乎。若能開始能這樣做,快樂就會跟著開始。把這個想法在生活中運用看看,你會有自己的體驗。有時,就在感到很難忍受的時候,在心裡跟自己說:「捨掉也不會怎麼樣,這是我可以捨的。」就在那時,你的心會突然變得很輕鬆。在生活裡用用看吧!這種體驗一定會產生的。

所有你看過、聽過的這世上所有的麻煩,觀察看看就知道,它們全都來自貪欲。不研究就不知道,但只要去研究,就一定會知道。一般社會上的各種紛爭與麻煩,包括父母子女之間的不和睦,朋友之間的不和睦,夫妻之間的不和睦,所有的麻煩與擔心,嗯,「所有的擔心」不知能不能說得過去,但至少應該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擔心」,或說平凡人的所有擔心,都是由於無法捨棄某個貪欲而造成的。什麼都想要,但我們不可能什麼都得到,於是任何時候都在擔心。只要能開始捨棄,擔心就會減少。我們什麼都想要,有的好與沒有的好,兩者都想要,但你不可能兩者都得到,因而患得患失。但這一類的紛爭與擔心,就像自己打自己的頭一樣,是自找的。總之,只要肯花時間研究就會知道,所有的紛爭和麻煩,去追查它的源頭,必定與某個貪欲有關。

現在講的這些,無論是否有宗教信仰,應該都可以理解。

之前談的,與是否有宗教信仰沒什麼關係。但從學法的觀點來看,有一天,我心裡有了這樣的想法。就像一般說的聲聞道、獨覺道、大乘道一樣,其實也有一條道叫惡趣道,它是走向地獄、餓鬼、畜生的道路,即地獄之道、餓鬼之道、畜生之道。什麼是惡趣道?十惡業是惡趣道。所謂「去惡趣」,不是你用雙腳走到某處。當你趣入了十不善業,就踏上了朝向惡趣的道路。

惡趣的有情,包括我們現在看不到的餓鬼與地獄,與可以親眼看到的畜生,他們以前跟我們一樣是人,現在為何會走到那裡去?因為他們走上朝向惡趣的路,所以就到了惡趣。可是,明明他們也不要苦,又為什麼要走這條路?這樣想過之後,我看到了一件事。色聲香味觸這些妙欲,多像是擺在我們眼前的誘餌啊!就像要拐小孩或拐一條狗,只要拿著玩具或食物,對他們招手說「來,來,來」,就可以吸引他們的目光,成功地把他們拐走。同樣地,把色聲香味觸等妙欲,財富受用,名聞利養等擺在我們面前,我們就會滿眼都是它們,就這樣被拐著往前走,一步步踏上通往惡趣的道路。既然走上通往惡趣的道路,最後到達的地方當然就是三惡趣。這樣想過之後,就會覺得,它們原來都是來拐我的騙子!

獲得殊勝增上生、投生極樂淨土等淨土,若是完全不存在、不可能的事,那又另當別論;獲得穩定的安樂,完全沒有煩惱、獲得解脫,若是完全不存在、不可能的事,那又另當別論;同樣地,成佛,能在每日、每月、每年之間救度數以百千萬計的有情離苦,若這種佛果位是完全不存在、不可能的事,那又另當別論。但如果上述這些結果都是可以獲得的,到底是什麼阻攔我,讓我至今都沒有獲得這些成果?雖然可以說是我執,或其他的障礙,但為何我至今都沒能消除我執?因為我沒有去修能對治我執的法。但為何我至今都沒有去修對治法?好好地想一想吧!

 為何一開始不會想到要學法?因為想著財富、名聲、受用、親友,我的心思在這輩子的各種妙欲上打轉,連想一下佛法的時間都沒有。後來也許是因為生活在有佛法的環境,遇到一些很好的友伴,稍微想到一點佛法,例如想到「應該要學法,應該要設法獲得解脫」,雖然有想到,但沒辦法付諸行動,為什麼?因為無法捨棄世間妙欲,根本找不到時間學佛。因為世間妙欲,讓我最初沒想要學佛;後來雖然有想,但沒有去學,也是因為它。有些人稍微克服了,稍微捨棄了一點世間妙欲去學佛了,但在學佛時,它又來了,於是一面學佛,一面想著「學佛可以讓我多賺一點錢,可以讓我變得比較有名」,這世間妙欲,使得佛法變成毒藥。有些人發覺自己犯了這些錯,認真仔細地思惟,設法遮除對妙欲的貪著,想著「我清淨學法」,明明有這樣想,但在幾天、幾個月、幾年之後又故態復萌。這一切,都是因為它。這樣說來,五妙欲它就是個魔!所謂的學法障礙,其實就是妙欲啊!

障礙不是物質本身造成的,是因為我去貪著它,才對我構成障礙;如果我不去貪它,反而可以透過財富名聲,利益更多有情、累積更多福德,可以做很多事。所以,雖然那個物質本身並不是障礙,但只要我對它產生貪著,對我來說,它就是魔,是學法的大障礙,沒有比它更壞的事。從某種角度來說,沒有比五妙欲更壞的事,但我們心裡最想要的竟是它。所以佛陀才會一直跟我們說:「你們錯了,錯了啊!」佛陀一直說:「這是苦聖諦。」但我們卻一直說:「不!這是快樂!」
包括自己的身體、財富與名聲等,我們一直努力設法不要失去它們,但不論做多少都沒有用,因為「會與我們分離」是這些事物的本質,我們根本沒有能力擁有它們。明明不可能成功,但我們卻一直苦苦勉強,所以當然會受苦。

這一切,終將捨棄。

※ 摘要:
  • 有漏樂如果是真正的樂,就應該愈受用愈快樂才對,但事實上卻是愈受用,快樂不但愈遞減,最後反而轉變成苦,這表示它只是暫時顯現為快樂,並不是真正的樂。
  • 捨棄的意思並不是要你動手把它扔掉,是要你的心放掉,不再那麼看重它。有它的時候就用,沒有它的時候就不用,不再在乎。
  • 雖然那個物質本身並不是障礙,但只要我對它產生貪著,對我來說,它就是魔,是學法的大障礙,沒有比它更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