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22課-【苦諦】行苦(一)
在「辨識解脫」這件事情上,你們與我的想法完全相反。你們說死亡就是解脫,我的想法是,再也不會死才是解脫。何時變得不會再死,那時就獲得解脫。
《寶鬘論》以傷口為喻說明三苦。傷口相當於行苦;這個傷口會癢,癢相當於苦苦。在傷口灑熱水等,也是相當於苦苦,總之,在原有的苦苦上,增加其他的苦(苦上加苦)。傷口發癢時,如果能抓一抓就會感到舒服,這舒服相當於壞苦。
有漏近取蘊是行苦,以喻來說就是傷口;在傷口上灑熱水,或是被別人碰到而疼痛,這是苦苦;傷口發癢時去抓,會感到有一點舒服,這是有漏樂受,是壞苦。《寶鬘論》說:「搔癢則安樂,無癢更安樂,具世欲安樂,無欲更安樂。」這段話的意思是,癢的時候抓一抓,會覺得快樂,但不癢不是更快樂嗎?所以我覺得這裡還可以再加幾個字,意思是,若連會發癢的傷口都沒有,不是更快樂?整首偈頌可以變成「搔癢則安樂,無癢更安樂,無癢事更樂,最終這句話,圖滇悲桑加。」哈哈哈。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生起一個貪欲,這個貪欲相當於癢。貪欲被滿足時覺得安樂,現在我們覺得的安樂都是這種。那麼,若能沒有這個貪欲,不是更快樂嗎?生起一個貪欲,得到滿足時,會有一種舒服感,我們把這種感覺視為安樂。如果連貪欲都沒有,不就更快樂了嗎?
不渴就不必喝水;但口渴時喝水,會有一種快樂感。我們的做法,差不多很像這樣:因為口渴喝水覺得快樂,所以故意讓自己口渴。為了享受解渴之樂,而故意讓自己口渴,但不渴不是更好嗎?兩種選擇,你是要故意讓自己口渴,還是讓自己乾脆都不渴?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好?再舉一個例子,生病之後痊癒,會覺得很快樂。那麼,是要為了獲得這種快樂而故意讓自己生病,還是一開始就不生病比較好?你就自己考慮看看吧。
壞苦與苦苦的根本是行苦。對於行苦,雖然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以我個人來說,有漏近取蘊或說由業與煩惱成辦的蘊體,就是行苦,它是另外兩種苦的根本。
看到苦苦的過患並設法脫離苦苦,這個目標若從這輩子的角度來看,能努力的空間很有限,頂多暫時地解決一點問題,無法真正達成目標。若進一步辨識出苦苦的因是十惡業,斷除十惡業,來世便能投生天道。雖然從外道的角度來看,這樣就是解脫;但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投生天道後,雖然在數十萬甚至百萬年之間,身心不會有苦受,但最後終究會死,它並不是解脫。
若再進一步,就像剛才提到的,看到有漏樂受的過患,斷除對有漏樂受的貪欲,死後會投生為上二界的天人,領受三摩地的安樂,而不是色聲等妙欲的安樂。有些宗教認為這樣就是解脫,但佛教認為這並不是解脫,因為依舊會死亡。
對於佛教的這種看法,我們應該好好思考。為什麼這樣不是解脫?為什麼在這種情況裡,最後還是會死?佛教認為的解脫,是脫離這個有漏近取蘊或說脫離行苦。脫離行苦才是真正的解脫,因為真正的病因是拿了有漏近取蘊。
所以,請好好想想,這個有漏近取蘊到底有什麼過失?這是第三步我們該思考的問題。無論想不想得到答案,都請盡力思惟。再者,剛才說到,即使投生欲界天、色界天等,不但依舊有苦,而且會再度衰退,無法久住在那種情況裡。這部分的議題雖然明天不會談,要等之後才後討論,但也請你們試著去思考看看,為何會如此。以目前來說,主要請你們思考的是,有漏近取蘊或說行苦有何過失。
問:要投生上二界,主要要斷除什麼?
答:對妙欲的貪。看見色聲香味觸等妙欲的過患,在有止觀的前提下,思惟這些欲塵的過患,便能投生上二界,在好幾劫的時間裡,都不對它們生起貪欲,也不會領受到因它們而起的任何困難,可以安住在這種狀態裡長達好幾劫的時間。
若你想要追求的,只是這輩子內心可以稍微平靜一些,並在一、兩輩子之間不墮惡趣,投生天道,其實你不一定要學佛,學印度教就可以了。當然,印度教的上師形形色色,就像佛教的上師也是好壞都有,但若能遇到很好的印度教上師,你的目標是可以達成的。所以,如果你的目標只有這樣,我覺得印度教是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你想要斷除行苦,想獲得斷除行苦的寂靜,或說想要完全脫離煩惱,或說想要獲得無死果位,則對於「投生上二界後,還會不會死」一事,就必須仔細想清楚。外道說不會,但佛教說會。兩者意見不一,誰才對?佛教認為投生上二界後,雖然暫時有一點安樂,但仍有微細的過失;雖然在那段期間沒有粗分的過失,但未來依舊會死,粗分過失依舊會再回來。那麼,到底有沒有不再退失、永久穩定的安樂? 這個議題應該只有佛教會談,其他宗教應該都不會談。
「只有佛教會談」這句話,若只來自對佛教的偏愛,就沒有用。所以你們必須思考,憑什麼理由說其他宗教都沒有談?為了讓大家有可思考的基礎,以下大概說一下。雖然投生上二界,但能產生其他兩種苦的根本--行苦依舊在。產生欲界煩惱的基礎是對我的貪,投生上二界雖然暫時沒有欲界的煩惱,但依舊有對我的貪,也依舊有我執。外道認為對我的貪與我執並不是煩惱,但佛教認為它們是煩惱;外教認為對我的貪與我執不是錯誤,但佛教認為它們是錯的。講到這裡,爭議的焦點就變成「到底是否有我」。如果有我,則外道說的就是對的;如果無我,則佛教說的才是對的。就從這個界線,區分出外道與佛教的差異。
外道的看法其實比起我們深多了。若由我們判定什麼是病,我們大概只能認出暫時的頭痛等等;但外道已可以辨識有漏樂受其實是病。跟我們比起來,外道真的優秀太多了。講到外道,我們常擺出一副看不起他們的樣子,以自己是佛教徒而沾沾自喜,但如果不小心,我們的程度可能低他們很多而不自知。
問:我們的程度真的比外道差嗎?
答: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若你還不認為行苦是苦,內心一點也不覺得有漏樂受是苦,那就比外道的程度差。只要你仍是一個追求有漏樂受的人,就算你說自己是佛教徒,實際上,你的程度就是不如外道。
※ 摘要:
《寶鬘論》以傷口為喻說明三苦。傷口相當於行苦;這個傷口會癢,癢相當於苦苦。在傷口灑熱水等,也是相當於苦苦,總之,在原有的苦苦上,增加其他的苦(苦上加苦)。傷口發癢時,如果能抓一抓就會感到舒服,這舒服相當於壞苦。
有漏近取蘊是行苦,以喻來說就是傷口;在傷口上灑熱水,或是被別人碰到而疼痛,這是苦苦;傷口發癢時去抓,會感到有一點舒服,這是有漏樂受,是壞苦。《寶鬘論》說:「搔癢則安樂,無癢更安樂,具世欲安樂,無欲更安樂。」這段話的意思是,癢的時候抓一抓,會覺得快樂,但不癢不是更快樂嗎?所以我覺得這裡還可以再加幾個字,意思是,若連會發癢的傷口都沒有,不是更快樂?整首偈頌可以變成「搔癢則安樂,無癢更安樂,無癢事更樂,最終這句話,圖滇悲桑加。」哈哈哈。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生起一個貪欲,這個貪欲相當於癢。貪欲被滿足時覺得安樂,現在我們覺得的安樂都是這種。那麼,若能沒有這個貪欲,不是更快樂嗎?生起一個貪欲,得到滿足時,會有一種舒服感,我們把這種感覺視為安樂。如果連貪欲都沒有,不就更快樂了嗎?
不渴就不必喝水;但口渴時喝水,會有一種快樂感。我們的做法,差不多很像這樣:因為口渴喝水覺得快樂,所以故意讓自己口渴。為了享受解渴之樂,而故意讓自己口渴,但不渴不是更好嗎?兩種選擇,你是要故意讓自己口渴,還是讓自己乾脆都不渴?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好?再舉一個例子,生病之後痊癒,會覺得很快樂。那麼,是要為了獲得這種快樂而故意讓自己生病,還是一開始就不生病比較好?你就自己考慮看看吧。
壞苦與苦苦的根本是行苦。對於行苦,雖然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以我個人來說,有漏近取蘊或說由業與煩惱成辦的蘊體,就是行苦,它是另外兩種苦的根本。
看到苦苦的過患並設法脫離苦苦,這個目標若從這輩子的角度來看,能努力的空間很有限,頂多暫時地解決一點問題,無法真正達成目標。若進一步辨識出苦苦的因是十惡業,斷除十惡業,來世便能投生天道。雖然從外道的角度來看,這樣就是解脫;但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投生天道後,雖然在數十萬甚至百萬年之間,身心不會有苦受,但最後終究會死,它並不是解脫。
若再進一步,就像剛才提到的,看到有漏樂受的過患,斷除對有漏樂受的貪欲,死後會投生為上二界的天人,領受三摩地的安樂,而不是色聲等妙欲的安樂。有些宗教認為這樣就是解脫,但佛教認為這並不是解脫,因為依舊會死亡。
對於佛教的這種看法,我們應該好好思考。為什麼這樣不是解脫?為什麼在這種情況裡,最後還是會死?佛教認為的解脫,是脫離這個有漏近取蘊或說脫離行苦。脫離行苦才是真正的解脫,因為真正的病因是拿了有漏近取蘊。
所以,請好好想想,這個有漏近取蘊到底有什麼過失?這是第三步我們該思考的問題。無論想不想得到答案,都請盡力思惟。再者,剛才說到,即使投生欲界天、色界天等,不但依舊有苦,而且會再度衰退,無法久住在那種情況裡。這部分的議題雖然明天不會談,要等之後才後討論,但也請你們試著去思考看看,為何會如此。以目前來說,主要請你們思考的是,有漏近取蘊或說行苦有何過失。
問:要投生上二界,主要要斷除什麼?
答:對妙欲的貪。看見色聲香味觸等妙欲的過患,在有止觀的前提下,思惟這些欲塵的過患,便能投生上二界,在好幾劫的時間裡,都不對它們生起貪欲,也不會領受到因它們而起的任何困難,可以安住在這種狀態裡長達好幾劫的時間。
若你想要追求的,只是這輩子內心可以稍微平靜一些,並在一、兩輩子之間不墮惡趣,投生天道,其實你不一定要學佛,學印度教就可以了。當然,印度教的上師形形色色,就像佛教的上師也是好壞都有,但若能遇到很好的印度教上師,你的目標是可以達成的。所以,如果你的目標只有這樣,我覺得印度教是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你想要斷除行苦,想獲得斷除行苦的寂靜,或說想要完全脫離煩惱,或說想要獲得無死果位,則對於「投生上二界後,還會不會死」一事,就必須仔細想清楚。外道說不會,但佛教說會。兩者意見不一,誰才對?佛教認為投生上二界後,雖然暫時有一點安樂,但仍有微細的過失;雖然在那段期間沒有粗分的過失,但未來依舊會死,粗分過失依舊會再回來。那麼,到底有沒有不再退失、永久穩定的安樂? 這個議題應該只有佛教會談,其他宗教應該都不會談。
「只有佛教會談」這句話,若只來自對佛教的偏愛,就沒有用。所以你們必須思考,憑什麼理由說其他宗教都沒有談?為了讓大家有可思考的基礎,以下大概說一下。雖然投生上二界,但能產生其他兩種苦的根本--行苦依舊在。產生欲界煩惱的基礎是對我的貪,投生上二界雖然暫時沒有欲界的煩惱,但依舊有對我的貪,也依舊有我執。外道認為對我的貪與我執並不是煩惱,但佛教認為它們是煩惱;外教認為對我的貪與我執不是錯誤,但佛教認為它們是錯的。講到這裡,爭議的焦點就變成「到底是否有我」。如果有我,則外道說的就是對的;如果無我,則佛教說的才是對的。就從這個界線,區分出外道與佛教的差異。
外道的看法其實比起我們深多了。若由我們判定什麼是病,我們大概只能認出暫時的頭痛等等;但外道已可以辨識有漏樂受其實是病。跟我們比起來,外道真的優秀太多了。講到外道,我們常擺出一副看不起他們的樣子,以自己是佛教徒而沾沾自喜,但如果不小心,我們的程度可能低他們很多而不自知。
問:我們的程度真的比外道差嗎?
答:大家可以看看自己。若你還不認為行苦是苦,內心一點也不覺得有漏樂受是苦,那就比外道的程度差。只要你仍是一個追求有漏樂受的人,就算你說自己是佛教徒,實際上,你的程度就是不如外道。
※ 摘要:
- 何時變得不會再死,那時就獲得解脫。
- 有漏近取蘊或說由業與煩惱成辦的蘊體,就是行苦,它是另外兩種苦的根本。
- 只要你仍是一個追求有漏樂受的人,就算你說自己是佛教徒,實際上,你的程度就是不如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