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26課-【苦諦】行苦(三)思惟結生相續的過患(上)
之前曾稍微提到十二緣起。十二緣起分為「引」與「生」兩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流轉輪迴之理。其中「引」的部分包括能引支與所引支,「生」的部分包括能生支與所生支。其中,若透過「能引與所引」來說,所引支是名色、六處、觸、受;能引支是無明、行、識。
以下,由「所引支」思惟結生相續的過患。
先透過「所引支」解釋。雖然造成苦的內緣與外緣很多,但真正的苦樂是在「受」上。以苦受為例,我們是如何領受到苦受的?舉例來說,有人打我的手,此時我領受到了苦受。想想看,我領受這苦受的緣有哪些?有自己的身體或說身根,以及意識、碰觸這三者,這正是經典裡說的「由觸而生受」。為何會產生受?是因為觸的緣故。什麼是觸?它是根、境、識三者的聚合。這是從苦開始追溯原因。
苦受就是我們直接感受到的苦,有漏樂受則是玩弄我們的騙子,之前講壞苦時有講到一些;有漏捨受則是產生這兩種苦的基礎。而這些受是依於什麼而產生的?依於觸。「觸」的意思是根、境、識三者聚合,依此而產生受。剛才這段話,不只世尊有說,也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而知道的事實。由於受是由觸產生,所以要完全遮除受,必須遮除觸,亦即必須遮除根、境、識三者聚合。如何遮除這三者聚合?以下,我先以這輩子的事情為喻來說明。
這輩子我們感到的快樂與不快樂,是怎麼產生的?內心生起一個欲望,這欲望若如願,我們就快樂;若這欲望沒有如願,我們就不快樂。總之,外境若與內心的欲望不相順就不快樂,外境與內心的欲望相順就快樂。面對相同的境,有人會因此快樂,有人會因此不快樂,這是因為一人想要這個境,另一人不想要這個境。總之,外境與內心欲望相順與否,從而產生快樂或不快樂的反應。
當外境與欲望相順時,我們會視之為快樂,所以我們一直在設法讓這兩者相順。而我們努力的方向是什麼?一般的平民百姓就不用說了,即便是這個時代裡最有名的人例如美國總統,甚至是天界的國王,從他們開始到我們這些一般人,大家的做法都是任由內心產生欲望,不管心裡想要什麼,都隨它的意,然後努力讓外境配合自己的欲望。這種做法使我們遇到各種困境,欲望就像永遠也填不滿的洞,再努力都不夠,再努力依舊不會快樂。
從某方面來說,欲望其實跟瘋子一樣。以錢為喻來說,拿到一百元就想要一千元,拿到一千元就想要一萬元,拿到一萬元就想要十萬元,拿到十萬元就想要成為全村最富有的人,達到目標後就想要成為世界首富,但這是很難達成的事。若總是希望外境配合,只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任何時候都不會快樂。頂多只有在達成目標的那一刻覺得高興,但接著病情變得更嚴重,因為心裡想要的比原來更多,這樣一來,永遠也不會快樂。用我們平常的方法處理,永遠都不會快樂。
透過外在的方式處理,無論怎麼做,都會留下後遺症,幾乎可以說沒有全方位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不如換個方法,不要只設法讓外境來配合,有時就設法讓內心的欲望遷就外境。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外境,都設法讓欲望去配合它,這樣一來,你就不會不快樂了,而且這是有辦法可以做到的。這樣一來,你會成為一位任何時候都快樂的人,因為你的欲望與外境永遠都是相順的。
《入行論》談忍辱時說了一段話:「以皮覆此地,豈有爾許皮,惟以鞋底皮,如覆一切地。」若把重心放在調伏外在的敵人,根本不可能調伏得完,調伏了一個還有兩個,調伏了兩個還有三個;與其這樣,不如調伏內在的瞋心,一旦成功了就一勞永逸,就跟調伏了所有敵人一樣。上述這段內容,寂天論師結合一個譬喻做說明,這個譬喻是:若遍地都是荊蕀,哪有可能找到足以包覆整個大地的皮革?不如找一塊小小的皮革包在腳上,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受傷。
只把重心放在改變外境,根本做不完,這是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的事實。例如某人的父親是我們的敵人,若殺了他,覺得這樣就是從根把敵人解決掉了,但其實不是,因為他的兒子會來復仇,他的親友全都成為你的敵人。敵人不但沒有鏟除,反而變得更多。要把凡是與自己作對的人都殺掉,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總之,《入行論》用了這個喻說明這個道理。
現在我想借用這個譬喻,說明追求快樂的方法。若快樂只能靠著外境配合才能得到,根本做不完也做不到,不如讓欲望變得受你控制,讓要不要生起某種欲望,以及要不要對某個境生起欲望,都變成掌握在你手中的事,你就會變成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快樂的人。以很小的例子來說,你可以變成無論在哪裡都能快樂地待下來的人,待在好房子也快樂,待在破房子也快樂,任何時候都會覺得快樂。若能把這個道理運用得很好就不用說了,即使只能做到一點點,也會很有差別。
以我為例來說,雖然我因為無法好好實修,所以沒辦法很有力地控制自己的心, 但我理解這個道理,口中也會講「若調整自己的欲望配合外境,就會變快樂」,有時只把這個道理實踐一點點,就有很大的不同。無論遇到什麼事,雖然在最開始那一下子有點不開心,但只要接下來稍微想一下,馬上就覺得很快樂。
與「設法調整內心欲望去配合外境」有關的道理,在《入行論》裡說了很多,修心教授則在「轉惡緣為道用」的段落裡談到很多相關的運用。若我們繼續講下去,恐怕會耽誤到「四聖諦」這個主題了。
再回到剛才講的喻。我之所以談這個喻,是在舉例說明如何用暫時的方法,讓內心變得快樂些。然而,我們要的不只是暫時的快樂,而是永恆的快樂。想一想,無始以來至今,我們為何會遇到種種困難?就像剛才說的,由於根、境、識三者聚合而產生觸,由觸而產生受。要斷除受,就要遮止根、境、識三者聚合,要怎麼斷?從哪裡斷?
我們以前的做法是,完全不去碰自己的根與識,只在外境下功夫。我們的想法是,因為我們的根與識去碰到那樣的外境,所以才會產生困難,因而只把重點放在清除外境,無始以來我們都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就像不設法讓傷口痊癒,讓傷口繼續是傷口,只把注意力放在哪個外境會傷害傷口,設法消除那個外境。如果輪迴有開始,那我們還可以說「雖然目前為止尚未成功地遮除外境,但總有一天會成功的」;但事實上輪迴沒有開始,我們無始以來就這麼做,至今都不成功,從未成功地消除外境,難道不應該重新檢討一下做法嗎?若繼續用這樣的方法,絕對不會成功地遮除外境,完全不可能離苦;不如改用另一種更簡便的方法,設法處理自己內在的根,設法讓傷口痊癒,就能完全脫離一切苦。
問:剛才只提到「設法處理自己內在的根」,難道不用處理識嗎?
答:主要是根,有漏心識包括在意根中。若要區分的話可以說是根與有漏心識。一般來說直接講根與識就可以,但若你覺得很難接受,就用「有漏根與有漏識」。
從這裡再往上追,要斷除觸,斷除根、境、識三者聚合,就要斷除第五支「六處」,即斷眼身鼻舌身識等處,也可以說是斷除六根;要斷六根,就要問這六根最初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前世的識」與「此生父精母血四大種」的聚合開始,此即第四支「名色」。色指的就是色蘊,名則是非色的其他蘊。簡言之,必須要斷除的就是「結生相續」。這就跟之前講的一樣,所有一切苦產生的原因是結生相續。
講一個題外話。在天色昏暗的狀況下,遠遠地有一個稻草人。如果某甲與某乙同行,要去拜訪另一位朋友某丙。那時,他們在路上遠遠地看到這個稻草人,某甲想:「啊!那是某丙。」某乙因為之前經過這條路時,就知道那裡有個稻草人,所以他想:「那是稻草人,只是看起來很像某丙,但其實不是。」這兩個人看到的對境相同,但內心的想法不一樣。此時,若有人說:「放一把火,把前面那個人燒了。」某乙一點也不會緊張,但某甲會很緊張。某甲緊張是由於「他是我朋友」這個錯亂心造成的。
同樣地,之前我說過,對於「生的續流中斷」、「蘊體的續流中斷」這種說法若心裡不舒服,就把用詞改為「有漏蘊體的續流中斷」。然而,之所以對於「生的續流中斷」覺得不舒服,是因為不了解「無我」這個事實;若真的理解什麼是無我,就不會有這種緊張感。不過,「無我」的意思並不是我完全不存在。對此若要再仔細說明,就要專門談無我才能講得清楚,但現在我只是稍微離題講一下,若再講下去,就會耽誤到本來該講的正題。
※ 摘要:
以下,由「所引支」思惟結生相續的過患。
一、由根境識聚合而生受
先透過「所引支」解釋。雖然造成苦的內緣與外緣很多,但真正的苦樂是在「受」上。以苦受為例,我們是如何領受到苦受的?舉例來說,有人打我的手,此時我領受到了苦受。想想看,我領受這苦受的緣有哪些?有自己的身體或說身根,以及意識、碰觸這三者,這正是經典裡說的「由觸而生受」。為何會產生受?是因為觸的緣故。什麼是觸?它是根、境、識三者的聚合。這是從苦開始追溯原因。
苦受就是我們直接感受到的苦,有漏樂受則是玩弄我們的騙子,之前講壞苦時有講到一些;有漏捨受則是產生這兩種苦的基礎。而這些受是依於什麼而產生的?依於觸。「觸」的意思是根、境、識三者聚合,依此而產生受。剛才這段話,不只世尊有說,也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而知道的事實。由於受是由觸產生,所以要完全遮除受,必須遮除觸,亦即必須遮除根、境、識三者聚合。如何遮除這三者聚合?以下,我先以這輩子的事情為喻來說明。
二、附說:快樂的方法
這輩子我們感到的快樂與不快樂,是怎麼產生的?內心生起一個欲望,這欲望若如願,我們就快樂;若這欲望沒有如願,我們就不快樂。總之,外境若與內心的欲望不相順就不快樂,外境與內心的欲望相順就快樂。面對相同的境,有人會因此快樂,有人會因此不快樂,這是因為一人想要這個境,另一人不想要這個境。總之,外境與內心欲望相順與否,從而產生快樂或不快樂的反應。
當外境與欲望相順時,我們會視之為快樂,所以我們一直在設法讓這兩者相順。而我們努力的方向是什麼?一般的平民百姓就不用說了,即便是這個時代裡最有名的人例如美國總統,甚至是天界的國王,從他們開始到我們這些一般人,大家的做法都是任由內心產生欲望,不管心裡想要什麼,都隨它的意,然後努力讓外境配合自己的欲望。這種做法使我們遇到各種困境,欲望就像永遠也填不滿的洞,再努力都不夠,再努力依舊不會快樂。
從某方面來說,欲望其實跟瘋子一樣。以錢為喻來說,拿到一百元就想要一千元,拿到一千元就想要一萬元,拿到一萬元就想要十萬元,拿到十萬元就想要成為全村最富有的人,達到目標後就想要成為世界首富,但這是很難達成的事。若總是希望外境配合,只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任何時候都不會快樂。頂多只有在達成目標的那一刻覺得高興,但接著病情變得更嚴重,因為心裡想要的比原來更多,這樣一來,永遠也不會快樂。用我們平常的方法處理,永遠都不會快樂。
透過外在的方式處理,無論怎麼做,都會留下後遺症,幾乎可以說沒有全方位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不如換個方法,不要只設法讓外境來配合,有時就設法讓內心的欲望遷就外境。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外境,都設法讓欲望去配合它,這樣一來,你就不會不快樂了,而且這是有辦法可以做到的。這樣一來,你會成為一位任何時候都快樂的人,因為你的欲望與外境永遠都是相順的。
《入行論》談忍辱時說了一段話:「以皮覆此地,豈有爾許皮,惟以鞋底皮,如覆一切地。」若把重心放在調伏外在的敵人,根本不可能調伏得完,調伏了一個還有兩個,調伏了兩個還有三個;與其這樣,不如調伏內在的瞋心,一旦成功了就一勞永逸,就跟調伏了所有敵人一樣。上述這段內容,寂天論師結合一個譬喻做說明,這個譬喻是:若遍地都是荊蕀,哪有可能找到足以包覆整個大地的皮革?不如找一塊小小的皮革包在腳上,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會受傷。
只把重心放在改變外境,根本做不完,這是我們可以清楚看見的事實。例如某人的父親是我們的敵人,若殺了他,覺得這樣就是從根把敵人解決掉了,但其實不是,因為他的兒子會來復仇,他的親友全都成為你的敵人。敵人不但沒有鏟除,反而變得更多。要把凡是與自己作對的人都殺掉,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總之,《入行論》用了這個喻說明這個道理。
現在我想借用這個譬喻,說明追求快樂的方法。若快樂只能靠著外境配合才能得到,根本做不完也做不到,不如讓欲望變得受你控制,讓要不要生起某種欲望,以及要不要對某個境生起欲望,都變成掌握在你手中的事,你就會變成無論走到哪裡都能快樂的人。以很小的例子來說,你可以變成無論在哪裡都能快樂地待下來的人,待在好房子也快樂,待在破房子也快樂,任何時候都會覺得快樂。若能把這個道理運用得很好就不用說了,即使只能做到一點點,也會很有差別。
以我為例來說,雖然我因為無法好好實修,所以沒辦法很有力地控制自己的心, 但我理解這個道理,口中也會講「若調整自己的欲望配合外境,就會變快樂」,有時只把這個道理實踐一點點,就有很大的不同。無論遇到什麼事,雖然在最開始那一下子有點不開心,但只要接下來稍微想一下,馬上就覺得很快樂。
與「設法調整內心欲望去配合外境」有關的道理,在《入行論》裡說了很多,修心教授則在「轉惡緣為道用」的段落裡談到很多相關的運用。若我們繼續講下去,恐怕會耽誤到「四聖諦」這個主題了。
三、如何遮止根境識三者聚合
再回到剛才講的喻。我之所以談這個喻,是在舉例說明如何用暫時的方法,讓內心變得快樂些。然而,我們要的不只是暫時的快樂,而是永恆的快樂。想一想,無始以來至今,我們為何會遇到種種困難?就像剛才說的,由於根、境、識三者聚合而產生觸,由觸而產生受。要斷除受,就要遮止根、境、識三者聚合,要怎麼斷?從哪裡斷?
我們以前的做法是,完全不去碰自己的根與識,只在外境下功夫。我們的想法是,因為我們的根與識去碰到那樣的外境,所以才會產生困難,因而只把重點放在清除外境,無始以來我們都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就像不設法讓傷口痊癒,讓傷口繼續是傷口,只把注意力放在哪個外境會傷害傷口,設法消除那個外境。如果輪迴有開始,那我們還可以說「雖然目前為止尚未成功地遮除外境,但總有一天會成功的」;但事實上輪迴沒有開始,我們無始以來就這麼做,至今都不成功,從未成功地消除外境,難道不應該重新檢討一下做法嗎?若繼續用這樣的方法,絕對不會成功地遮除外境,完全不可能離苦;不如改用另一種更簡便的方法,設法處理自己內在的根,設法讓傷口痊癒,就能完全脫離一切苦。
問:剛才只提到「設法處理自己內在的根」,難道不用處理識嗎?
答:主要是根,有漏心識包括在意根中。若要區分的話可以說是根與有漏心識。一般來說直接講根與識就可以,但若你覺得很難接受,就用「有漏根與有漏識」。
從這裡再往上追,要斷除觸,斷除根、境、識三者聚合,就要斷除第五支「六處」,即斷眼身鼻舌身識等處,也可以說是斷除六根;要斷六根,就要問這六根最初是從哪裡來的?是從「前世的識」與「此生父精母血四大種」的聚合開始,此即第四支「名色」。色指的就是色蘊,名則是非色的其他蘊。簡言之,必須要斷除的就是「結生相續」。這就跟之前講的一樣,所有一切苦產生的原因是結生相續。
講一個題外話。在天色昏暗的狀況下,遠遠地有一個稻草人。如果某甲與某乙同行,要去拜訪另一位朋友某丙。那時,他們在路上遠遠地看到這個稻草人,某甲想:「啊!那是某丙。」某乙因為之前經過這條路時,就知道那裡有個稻草人,所以他想:「那是稻草人,只是看起來很像某丙,但其實不是。」這兩個人看到的對境相同,但內心的想法不一樣。此時,若有人說:「放一把火,把前面那個人燒了。」某乙一點也不會緊張,但某甲會很緊張。某甲緊張是由於「他是我朋友」這個錯亂心造成的。
同樣地,之前我說過,對於「生的續流中斷」、「蘊體的續流中斷」這種說法若心裡不舒服,就把用詞改為「有漏蘊體的續流中斷」。然而,之所以對於「生的續流中斷」覺得不舒服,是因為不了解「無我」這個事實;若真的理解什麼是無我,就不會有這種緊張感。不過,「無我」的意思並不是我完全不存在。對此若要再仔細說明,就要專門談無我才能講得清楚,但現在我只是稍微離題講一下,若再講下去,就會耽誤到本來該講的正題。
※ 摘要:
- 苦受就是我們直接感受到的苦,有漏樂受則是玩弄我們的騙子,有漏捨受則是產生這兩種苦的基礎。而這些受是依於什麼產生的?是因為觸的緣故。什麼是觸?它是根、境、識三者的聚合。這是從苦開始追溯原因。
- 要斷除受,就要遮止根、境、識三者聚合,要怎麼斷?我們以前的做法是,完全不去碰自己的根與識,只在外境下功夫,但從未成功過。不如改用另一種更簡便的方法,設法處理自己內在的根,設法讓傷口痊癒,就能完全脫離一切苦。
- 要斷除根、境、識三者聚合,就要斷除六根;要斷六根,就要斷除「前世的識」與「此生父精母血四大種」的聚合。簡言之,必須要斷除的就是「結生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