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課-【苦諦】統整思惟行苦的兩種方式

彼暫可得故,無常過依故,因自在故苦。
有漏近取蘊是無常;是苦性,因為它是一切過失的所依;
由於它受業與煩惱控制,所以它的自性是苦。

 

 

一、思惟行苦的兩種方式


思惟行苦的兩個方式,第一個是之前講過的,去思惟行苦是一切過失的所依。第二個是把投生安立為行苦,投生的原因初看是業與煩惱,再往上追究,發現根本原因是我執無明,是因為這樣錯亂的、非常壞的心而成辦生。現在控制權都在無明手裡,而無明非常壞,只要還被它控制,就永遠不會快樂。感覺到自己是在非常壞的掌權者底下生活,透過這個方式鍛練對解脫的希求心。這是生起「若能從輪迴解脫該多好」的希求心的另一種方式。

在前兩天的講經法會,聖座在回答問題時說:「無明非常壞,我們就像生活在很壞的大臣控制下的人民一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換掉這個大臣。換掉這個壞大臣,讓正確的智慧坐上大臣的位置,從此之後就能快樂地生活。」

就這輩子來說,一切困境、內心的混亂、粗分煩惱、惡行、心相續中的煩惱、我執,全都由無明而來;結合前後世的認識來說,由於這一切都是從無明而來,只要還被無明控制,就永無快樂之日。這種解釋方式是聖座講經時大部份會講的方式,因為這種說法對相信前後世的人來說,可以完全清楚了解聖座要表達的意思;對於不相信前後世或一般的聽者來說,也會得到一種理解。

對於之前講的「由於生故苦」,聖座也有講。能了解的人一聽到聖座的說法,就會知道他在說什麼,內心也能因此成立「由於生故苦」;但是聽不懂、心裡不能因此成立「由於生故苦」的人,他會淡淡地聽過就算了,會在沒注意中忽視。因為若要真正地談,聽者心裡必須相信前後世存在,否則根本無從談起,所以聖座就只是這樣帶過。聽懂的人就會聽懂,聽不懂的人也會在無意中就忽略過。所以我一直說聖座的講經方式真是非常令人驚訝與讚嘆,雖然在場的所化機有很多種,但在一次的講法中,不同程度的人會聽到各自需要的內容。

聖座是怎麼說的呢?以下這段文,他經常引用。這是四世班禪大師善慧法幢說:「輪迴苦百患,畏離苦苦想,畜生亦復有,離漏樂受想,外道亦復有。若觀行苦性,有漏近取蘊,諸苦之器皿,如瘡如疾病,遍苦皆動搖。」大意是說,想從苦苦脫離的心,畜生也有;看到有漏樂受的過患而想從中脫離的心,外道也有;而佛教跟他們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由於看到行苦的自性,看到由業與煩惱而產生的這個蘊體,不但是現在已成之苦的所依,也會引生來世以後的苦,是已成與將成之苦的器皿,它就像病、沈疴(癌)一樣。若能這樣去思惟,就能看到整個輪迴的過患。聖座每每講到這個段落時,多次引用這一段文,不過他並沒有逐字解釋。

聖座用一段文就完整統攝的內容,我們卻用了三天才解釋完。在這之後,也許我們才終於稍微懂得聖座要說什麼。聽聖座講經,大部份的人都能聽懂一些表面的道理,但我想,要真正掌握他想表達的意思,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一個相信這件事情的人,他會經常思惟聖座所說的內容,然後才能漸漸獲得一些理解;對於信心並不堅固的人,只聽到表面的道理可能就覺得夠了,不會再三反覆思惟。對他個人來說,也許會因為是第一次聽聖座說,所以覺得聖座說的道理很深;但事實上,他恐怕並沒有掌握到聖座真正的想法。

 

二、對照《廣論》與《釋量論》偈頌而說


道次第講到與苦有關的內容,至此應該都已經講到了。在思惟六苦時,有四項內容與無常有關,即四種不可保信,包括:無論獲得怎樣的身,最終都必須捨棄;無論獲得怎樣的友伴,最後都必須自己一人獨自離去;無論獲得怎樣的輪迴圓滿,最後都會衰退;所做的利益或損害,都會一直不斷地變化,以上都是朝著無常去理解。至於其他的,包括思惟三苦、八苦、六趣別苦,以及六苦中的其餘兩項,都朝向苦性去理解。以科判來說,屬於「思惟行苦」的支分,思惟這些苦之後,要朝向「這一切苦的所依,都是這個有漏近取蘊」這個方向歸納。

問:您提到六苦可分屬於無常與苦(苦性)去思惟,能否再解釋一下?

答:以《廣論》的用詞來說,六苦中的「無定過患」說的怨親無定,意思是利益或傷害的關係會變化,利益者會轉變為傷害者,傷害者會轉變為利益者,不可保信;「數數結生過患」的意思之前提過,現在領受的苦,不會因為死亡就結束,會再投生、再領受苦,所以屬於苦(苦性),若要歸類為無常也不是不可以;「無飽足過患」算是壞苦,愈領受安樂不但不會飽足,而且會引生許多其他苦;「無伴過患」的意思是,無論再好的朋友,最終都要捨棄,只能自己一人獨行;「數數高下過患」的意思是,無論經濟、地位等狀況再好,最後都會失去;「數數捨身過患」的意思是,無論獲得再好、再有力氣、再好看的身體,最後都必須捨棄。

各位可以看《廣論》講的六苦,其中無定過患者、數數捨身過患、數數高下過患、無伴過患這四項屬於無常,不可保信。在《廣論》這個科判最後,宗大師做了統整說:「如是六苦總攝為三,謂於生死中,無保信處,受彼安樂,終無飽期,無始而轉。初中有四:一於所得身不可保信者,謂身數數捨;二作諸前益不可保信者,謂無決定;三於得盛事不可保信者,謂高下變易;四於諸共住不可保信者,謂無伴而往。第三者,謂數數結生,展轉受生不見邊際。如是總攝亦當思惟。」其中對於不可保信,是朝向無常的方向去理解。

法稱論師於《釋量論》中說:「彼暫可得故,無常過依故,因自在故苦。」其中「彼暫可得故,無常」的意思是,由於它有時有、有時無,有時生、有時滅,所以是無常;「過依故」的意思是它是一切過失的所依,包括苦、煩惱、今世來生一切過患的所依。有漏近取蘊是無常,因為它有時生、有時滅;有漏近取蘊是苦性,因為它是一切過失的所依。「因自在故苦」的意思是,由於它受業與煩惱控制,所以它的自性是苦。這首偈頌(的這三句)講到兩種觀修苦的角度,一是從無常的角度思惟,一是從「是一切過失的所依」的角度說它是苦性,由於被業與煩惱控制,所以是苦性。光這三句,就把整個《廣論》的思惟三苦、八苦、六苦全部包括進去了。這是我之所以對於法稱論師生起信心的一個理由。我感到非常驚訝,思惟這三句話,就把所有對於苦的思惟都包括進去了。

※  摘要:
  • 思惟行苦的兩個方式,第一個是思惟行苦是一切過失的所依。第二個追究投生的因是無明,只要還被它控制,就永遠不會快樂。
  • 《釋量論》的「彼暫可得故,無常過依故,因自在故苦」講到兩種觀修苦的角度,一是從無常的角度思惟,一是從「是一切過失的所依」的角度說它是苦性,由於被業與煩惱控制,所以是苦性。
  • 對聖座信心不夠堅固的人,只聽到表面的道理可能就覺得夠了,不會再三反覆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