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課-【集諦】是否有我(二)「無常」與「具支分」(上)

我是無常
 

無常是什麼?平常你們都是怎麼看的?有人說是「會改變」,的確有人是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無常。但是,若能這樣思考:今天的這個人,已不是昨天的那個人了;昨天的麥克風,與今天的麥克風已經不相同了。若昨天的麥克風,與今天的麥克風是一,是自性一,就成為常,自性就成為常。但是,昨天與今天的麥克風自性非一,它們是各別的。若能這樣想,就是對無常產生了一種理解。

今天的麥克風,並不是昨天的麥克風。例如麥克風上的鐵網,今天的比昨天的髒了一些,今天的麥克風比昨天的舊了一些。但是,對於這種說法,很多人會覺得,只是麥克風的樣子變化了,只是麥克風在我們心中的顯現方式有了一點改變,但麥克風還是一樣的。這種想法,是我們的俱生執。我們會覺得:它的自性是常,只是暫時顯現為無常。再例如,一個月前某人比較胖,一個月後變瘦了,我們會想:這個人只是在胖瘦的顯現上有了改變,但他還是他。這就是我們平常想的「自性是常,暫時是無常」。

此處談的「自性」,另一個相對面是「外相」。我們會覺得,只是內心的顯現方式改變,但它的自性還是一樣的。當我們覺得「他還是本來的他」時,就是在說「(改變前與改變後)自性一」而認為他仍是昨天的他。直到你說「不,他不是本來的他,已經改變了」時,「改變」二字才終於出現。昨天他不是今天的他,今天的他不是昨天的他。

「昨天的麥克風,與今天的麥克風是否一樣?」這個問題在問的不是「內心的顯現方式」,而是那個「質」、「自性」、「體性」到底有沒有改變。認為沒有不一樣的人,會說只是內心的顯現有變化,只是麥克風在內心的行相有變化,但麥克風本身並沒有變化。「只是內心的顯現方式有變化,但該法本身並沒有改變」。

 

我是具支分


對於無常的解釋方式有好幾種,它們彼此並不相違,都可以用。思惟方式不同,對內心也會有不同的幫助。

以下這個思惟,我覺得它有它很大的力量。有一天我在房裡,佛陀說要常常思惟無常與粗分無我,所以那天我就做了這個思惟。我對著山思惟無常,想著「那座山是無常,去年的山,不是現在的山」。想到這裡,我的心冒出一個聲音:「不是這樣的。」雖然我在嘴上說「山已不是去年的山」,但心裡真正的想法是「不,山仍是去年的山」。我繼續勸自己:「山已不是去年的山,你看,去年夏天的山是綠色的,現在的山是黃色的。」我的心說:「只是山的外表變化,但山還是本來的山。」「不,把時間往前五年,以前山的形狀不是這樣,現在山的這一角被挖掉,形狀已經不同了。」我的心說:「只是山的一邊的形狀改變,但山還是本來的山。」不論怎麼講,我的心一直堅持山還是本來的山。上述的思惟過程,讓我發現自己雖然自稱是佛教徒,說別人是外道徒,但我只是沒去深究自己的想法而已。真的往內挖,才發現心裡其實有外道徒的想法。

總之,那天我無法跟自己辯論,我心裡就是有「山的自性是常,只是暫時是無常而已」這種想法。朝著無常思惟,結果生起常執。

回想那時,我心裡的想法是「只是山的外表、形狀改變而已,但是山還是山」。要遮止這種想法,就必須先成立「在山的外表、形狀等支分之外,並沒有另外存在著一座山」,一旦成立了,就會沒辦法說「支分雖然改變,但它本身並沒有改變」。

如果山另外存在於這些支分之外,就還可以說「只是支分改變,山並沒有變」;但如果山並不另存於支分之外,這句話就說不通了。所以我想,要成立山是無常,要確立「昨天的山不是今天的山」這種想法,就必須先成立「在山的支分之外,沒有另外的山存在」;否則就無法真正地肯定「昨天的山不是今天的山」。先成立「山不在支分之外」,才能真正成立「山是無常」,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這種思惟順序,但對我而言就必須如此。透過「在支分之外無他」來成立無常,一般很少人會這樣講,經論裡也沒有這麼說,但也許有人跟我一樣,所以就講一下。

經論說,依於證得粗分無常,才能證得細分無常;依於證得細分無常,才能證得粗分無我;依於證得粗分無我,才能證得細分無我。但近來有些人的解釋,似乎證得空性是很容易的事。那些自稱證得空性的人,若問他:「昨天的你,是不是今天的你?」他的內心底層的回答很可能仍是「是」。一般而言,「昨天的你,是不是今天的你」這種題目,被視為在問非常粗分的無常,因為只是講到從昨天到今天的變化;若講到每秒都在變化,「剛才的你不是現在的你」,才被視為在討論稍微細一些的無常。所以,連這麼粗分無常的事實內心都不能接受,卻自認為證得了空性,實在很難說得過去,但……就這樣吧!

※  摘要:
  • 昨天與今天的麥克風自性非一,它們是各別的。若能這樣想,就是對無常產生了一種理解。
  • 很多人會覺得,只是麥克風的樣子變化了,只是麥克風在我們心中的顯現方式有了一點改變,但麥克風還是一樣的。這種想法,是我們的俱生執。
  • 一旦成立了「在山的外表、形狀等支分之外,並沒有另外存在著一座山」這種想法,就會沒辦法說「支分雖然改變,但它本身並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