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課-從四諦架構檢視學佛方法

佛開示四聖諦時,先確立整體的論述後,接著分別針對每一諦講應如何做。對於這個部份,我心裡的感受是:我們學習佛法也像這樣,首先研究什麼是真相,無論是無常還是無我,學習時要先認識它們的體性、有什麼分類、區別的界限在那裡……仔細地把這些內容弄清楚。在這之後,就像要做「苦應知、集應斷……」這些事一樣,要設法明白如何透過這些事實為我們帶來利益,以及目前自己所知道的事實可以做哪些實修。至於目前無法實修的,必須安排計劃、以便未來能實修,那麼,該安排的計劃有哪些?現在能實修的,要如何、何時付諸實行?總之,必須學,也必須知道所學的要怎麼用。因此,學習方法要有兩種,一是知道事實,二是知道它們要在何時、如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我認為世尊在四諦的第二層次的開示中,跟我們講的是第二種學習方法。

以無常為例來說。無常有粗分無常、細分無常。先知道粗分無常的觀修方法、細分無常的觀修方法。而後也要知道使用的時機。例如,在一般的情況下,應在何時觀修粗分無常?在修念死無常之時。以道次第來看,它是在最開始修道次第時就要修的內容。此外,在修了無常後,也要知道平常在生活中,應該何時運用它。

要先知道事實,知道後要觀修,觀修後要運用。平常生活中,在生起貪心時、在強烈生起看重今生的心時、在對名聲等生起貪心時……這些都是可以運用(無常的思惟)的時機。可以運用之處有很多,就看個人當時的情況。可以朝法的方向運用,也可以不是朝向法、只是為了獲得今生內心的安寧而用。若是為了讓內心安寧,例如,在遇到名聲受損的困境時,可以這樣想:名聲本來就是無常的,無論是不是人為破壞,名聲都一定會衰退。或是想:有名也是一剎那,聲名狼藉也只是一剎那,因為人生其實很短暫。當這樣想過之後,心情就會變得很輕鬆。這只是舉例,就像這樣,所有的實修都是如此。

還有一些實修是我們現在做不到的。要去弄清楚:在現在的情況下,我還無法馬上付諸實踐的那些佛法內容,可以在未來的何時實修?必須知道那個界限;而現在能實修的那些,我又應該在何時、如何去思惟它?有些佛法內容是我們現在還無法做到的,那麼,我們應在未來的何時去實修它們?而現在能夠實修的,應該在何時、如何去思惟?在那樣的時候、做那樣的思惟,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幫助?這些都應該知道。否則,我們只有在打開書本時會解釋,不會有太大的受益。不知道如何透過實修來治療自己,沒有辦法治好自己,當然也就很難治好別人。

說到實踐,重要的並不是馬上做到,而是「內心重視」。學到某些內容,就要去思惟,想一想:這樣思惟,會對什麼產生幫助?對於對治什麼樣的煩惱有幫助?如何產生幫助?知道這些,才會知道要如何運用,才會知道以後在遇到困難時要如何運用它們。

學到的經論內容,若沒有打算用來改變內心的想法,則剛才說的那些建議其實是不必說的。例如,打開某本經論,嘴上能說出書裡寫了什麼,例如,毗婆沙宗這樣說,經部宗那樣說;佛教這樣說,外道那樣說,知道這些後就停在這裡,則剛才那些話就完全用不上了。但如果不是如此,學過經論後,先花幾天時間思考,看看這些內容可以如何改變內心,改變之後又會產生何種利益,接下來自然會進到下一步,你就會去實踐。所以,要做的就只是重視,此外沒有其他要做的事了。

在最開始學習時,就要像佛陀做第一層四諦的開示一樣,他說「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此是滅聖諦,此是道聖諦」,必須知道、研究所學的內容是什麼,但不能只停在這裡,必須要跨第二步。就像「苦應知、集應斷」所講的一樣,知道什麼是苦,依止於集的對治法,知道自己目前做得到的、能斷的集是哪些,做不到的,未來要如何按照次第,最後把整個集連根鏟除,這些都要安排計劃。同樣地,對於「滅應證,道應修」也是如此,要知道自己現在實修,能做到什麼程度,往後如何踏出下一步、再下一步,要安排完整的計劃。若就像佛開示的四諦的第二層那樣,把知道的付諸實踐,則佛開示的第三層四諦,未來那些成果「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都會產生。若沒有按照上述說的順序做,則這最後的結果也就不會發生。

※  摘要:
  • 學習佛法,首先研究什麼是真相;之後,要設法明白如何透過這些事實為我們帶來利益,以及目前自己所知道的事實可以做哪些實修。總之,必須學,也必須知道所學的要怎麼用。
  • 學習方法要有兩種,一是知道事實,二是知道它們要在何時、如何運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否則,我們只有在打開書本時會解釋,不會有太大的受益。不知道如何透過實修來治療自己,沒有辦法治好自己,當然也就很難治好別人。
  • 說到實踐,重要的並不是馬上做到,而是「內心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