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課-為何我們非死不可(下)

一、無色界有情為何仍會死?
 

接下來,還會再有一個問題。之前從「業與欲」的分析,若是投生為人、欲界與色界天、惡趣等都說得通,都有取一個色蘊,都有因為欲而與一個色結生相續。那麼,投生於無色界呢?要投生無色界,之前講過,必須透由修止、修觀等,由此而斷除了色界以下的煩惱現行,由此也就不會有色蘊,內心恆時處在三摩地中,以「空無邊處」來說,在一劫又一劫的時間裡,無論何時都一直安住在虛空上;若以「識無邊處」來說,則是一直安住於緣著心識的三摩地;若是「無所有處」,則是一直安住於無所有,一劫又一劫地如此,我們稱這種狀態為「投生無色界」。投生無色界仍然會死,他們要怎麼死?這個問題,與剛才的有點不同。

投生無色界仍然必須死,是因為內心仍有「若我能變成這樣該多好」的想法。想著色界以下的煩惱,心裡想著「若我能離開那些煩惱該多好」、「希望我能恆時安住於這樣的三摩地中」,於是就跟「我要這個」的情況一樣了。這樣一來,也就有「取」,也就是「取」了。內心恆時處於這樣的三摩地,這也不是心的自性,這也是由於貪欲而取,因此也就必須要捨。主要的原因是這個。若從業的角度來說也是如此,依於修這樣的三摩地,以及用這種修三摩地的所依而持戒,由此而造了投生(於無色界)的業。

 

二、為何佛教的解脫不是「取」


對於這兩個解釋角度,都會再有相同的問題,這也是之前我問過的問題。這個問題是,若心裡想的是「若我能得解脫該多好」呢?要獲得解脫,必須要以出離意樂為動機才去得了,透過「若我能得解脫該多好」的出離意樂才能獲得解脫,這樣一來,解脫不也成了取嗎?同樣地,在「若我能得解脫該多好」的想法下持戒、修定等,不也就成了業?外道主張的解脫,佛教徒認為那仍是投生,並不是真正的解脫;但是,佛教說的解脫,不也是一種取嗎?若凡是取都不是解脫,則要不外道與佛教的解脫都不是解脫,要不就都是解脫,應該這樣才對。總之,若你以「是取」為理由而說外道的解脫不是解脫,因為不管用不用「會死」這個名相,總之都一定會從那種所謂的解脫狀態中離開,若是如此,則佛教所謂的解脫,也應該不是解脫才對。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有辦法回答。

即使投生到無色界,最後仍會衰退,會再投生為人、三惡趣等等;但若得到解脫,就不可能衰退。這兩者的差別何在?若能區分這兩二者的差別,應該就有能力可以回答了。

上次在討論到解脫時我曾說過,在我的看法裡「不必再死,才是解脫」。我們沒有任何人想死,大家都把「命」看得很重要。無始以來我們不斷地生生死死,最終我們是否有可能不再死?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深的問題。

同學:想請教您一個問題,但您只能答「是」或「不是」。證得空性或證得無我,是取的行為嗎?

答:在有情的階段有點像是取,因為會有「為了生起證空慧,所以我要去修,我應該去做這個」這些想法。恐怕要回答你「是取」。

我為什麼會無法很乾脆地回答呢?因為我們現在是站在自續以下的觀點在談,但若站在應成派的程度來看,會有不一樣的看法。站在唯識派以下的觀點,或說所謂共通的觀點來看,與站在中觀宗的觀見來看,是有一些差異的。這些差異在我腦中辯論,所以無法馬上給你一個「是」或「不是」這種俐落的答案。

無論稱不稱為取,只要心裡想著「我要這個」,心就已經去取了。由於已生起了這樣的心,手是心的隨行者,於是手就去拿取了。取是這個意思。第八支愛與第九支取,同樣都是貪欲,當貪欲強大時,便成為取。如果貪欲還沒那麼強大時,心裡會想著「雖然我是要,但是……」,還會有一些顧忌,例如「那是他的東西」或其他的顧慮;但當貪欲強大時,就不會管那到底是誰的了。

外道對他們所謂的解脫的希求心,與佛教徒對解脫的希求心,兩者的產生方式有何不同?是否都是「取」?這個問題我之前在辯經場沒有跟人辯論過,不知下堂課我們會有什麼樣的討論。但總之,我認為這是一個必須釐清的問題,請各位回去之後思惟。

※ 摘要:
  • 無色界有情雖無色蘊但仍會死,因為:①仍有「希望能如此」的取②三摩地不是心的自性③仍有投生業力。
  • 關於「取」:①只要有「我要這個」的念頭即是取②愛與取都屬不同程度的貪,當愛增強時即成為取。
  • 重要思惟:外道與佛教對解脫的希求有何本質區別?①兩者是否都屬於「取」?②如何釐清這個根本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