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92課-捨棄我(中)
我們在利益有情時,心裡真正想的仍是我。「利益他,我可以獲得名聲;利益他,人們會喜歡我;利益他,我會獲得金錢。」比這稍微好一點的是「利益他,我可以累積福德;利益他,我的來生會很好。」比這再更好一點的是「利益他,我可以獲得解脫」。總之,從外表上看,我們是在利他,但在內心深處,我們放了「我」在心底,一直去拿。從外表上看,是在捨;但內心真正在做的,是在取。但如果真正生起了菩提心,從外表上看,這個人有在照顧健康、吃很好的食物,也會吃藥,也會穿衣服,也可能會想辦法讓自己有名,他可能會做任何事情,但他內心深處的想法是「這樣做可以利益到他人」。雖然我們直接看到的是他在拿,但事實上他並沒有拿,而是在給。這樣說來,我們其實很難從外在的行為判斷,不知誰是菩薩,誰是一般世間人,在不知對方內心深處真正的想法之前,都無法判斷;但對我們自己應該可以很清楚知道,看看自己是帶著什麼動機而做,好好校對一下就可以知道;但要判斷別人到底怎麼回事,是很困難的事。
應該可以這樣說,可以用「以捨的方法取」與「以取的方法捨」來做區分吧。
很多人會問:「慈愛與貪欲之間的差別是什麼?」父母與子女之間有貪也有愛,夫妻之間有貪,也可能有愛。貪與愛有差別嗎?還是它們其實相同呢?有人說,貪欲與慈愛兩者有共同點,它們都能拉近距離,這兩者都有這樣的作用。但我認為,它們兩者不只有差別,而且是完全敵對。
慈愛是捨,為了對方而捨;貪欲是取,為了自己而取。那麼,難道不會因為貪欲而捨嗎?會,看起來會,但究竟來說還是為了貪而取,例如因為想著「若我給他,他會喜歡我」而給,表面上看起來是給,但其實是在取。同樣地,雖然慈愛是捨,但在暫時上來說,也有可能去取,例如因為想著「若我收了,他會高興、他會累積福德,這對他有益」而去取,雖然有去取,但他最終想的仍是對方,這是慈愛。
所以,在我的想法裡,貪欲與慈愛兩者是對立的兩方,它們不但不同,而且相反;不但相反,而且是大大相反。貪欲是一切苦的根源,慈愛是一切樂的根源;貪欲要從根本鏟除,慈愛要無邊地增長。若根本消除貪欲,就阻擋了一切苦;若無邊增長慈愛,安樂就能無邊增長,或說可以獲得最究竟的安樂。
不只為了獲得究竟的安樂,以今生來說,若能盡量捨棄貪欲,盡量增長慈愛,這輩子百分之百一定會變得快樂。雖然這句話我已說過很多次,但應該沒有特別做仔細一點的解釋。即使是夫妻之間,若雙方能想著「我要如何讓他快樂,我要如何幫助他消除困難」,特別是實修大乘法的人,若心裡能這樣想:「我要成辦一切有情義利,而開始處,就從他開始。從成辦他的義利開始,我要逐步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雖然我目前只能給他暫時的利益,但就從這些利益開始,我會一路提供到讓他獲得最究竟的佛果位。」帶著這樣的動機,增長自己想要利益他的心。
在減少貪欲這個部份,要盡量減低「對我如何」的想法,例如盡量減弱「他竟然這樣對我」、「他沒有溫柔地對我」、「他最近對我生氣」等這些想法,這兩方面都去努力,即使衣食匱乏,一輩子也能快快樂樂地過。相反地,若彼此之間的慈愛愈來愈少,貪欲愈來愈強,兩個人彼此計較著對方沒有如何善待自己,那就完了。
表面上看,貪欲就像慈愛一樣,能讓兩者更靠近;但事實上,貪欲造成的靠近,就像把綁住兩人的繩子纏得愈來愈緊,最後一定會分開的;而慈愛造成的靠近,不會讓雙方散開。慈愛愈多,雙方就會愈靠近;貪欲造成的靠近只在一開始,接著就像在彼此之間放了彈簧一樣,用力愈大,反彈愈大。兩人之間的貪欲若太強,最後很可能會離婚。真的,我是說真的。
說實在的,我們應該要怕的是「無法捨棄我」、「對我生貪」,因為它是一切苦的根源,其間的道理,在之前的課程已跟大家說過了;但我們卻反其道而行,講到「捨棄我」就很害怕緊張,對「執取我」卻不害怕。正因為弄錯了該害怕的地方,所以我們到現在都還留在輪迴中。
後者這種解釋方法的根據,一個是之前講過的,有人說,若去看「對我生貪的過失」,就能對我離貪,但法稱論師提出理由,反駁了這種看法。他提出的理由,其中之一已經講過,煩惱並不是由於「思惟對我生貪有何功德」而產生的,而是思惟「我的功德」,把「我」看得非常重要造成的,因此,要消除「對我生貪」,必須思惟「我的過患」才行;如果只是思惟「對我生貪的過患」,只會讓我們想著「應該斷除對我生貪」,但沒有辦法斷除「對我的貪」。例如,雖然有看到貪著飲酒的過患,包括會喝醉、會胡作非為等,這些他都知道;但他心裡覺得酒非常好,雖然看見飲酒的過患,仍無法不飲酒。同樣地,若不知道我的過患,不認識我的自性,就算能講再多「對我生貪的過患」,依舊無法斷除對我的貪。所以,就像現在講的種種「我的過患」,包括「我」的自性是無常、不淨、苦性,按照這個理路思惟,看到了我的過患,這才能成為離開對我的貪的因。
※ 重點整理:
應該可以這樣說,可以用「以捨的方法取」與「以取的方法捨」來做區分吧。
很多人會問:「慈愛與貪欲之間的差別是什麼?」父母與子女之間有貪也有愛,夫妻之間有貪,也可能有愛。貪與愛有差別嗎?還是它們其實相同呢?有人說,貪欲與慈愛兩者有共同點,它們都能拉近距離,這兩者都有這樣的作用。但我認為,它們兩者不只有差別,而且是完全敵對。
慈愛是捨,為了對方而捨;貪欲是取,為了自己而取。那麼,難道不會因為貪欲而捨嗎?會,看起來會,但究竟來說還是為了貪而取,例如因為想著「若我給他,他會喜歡我」而給,表面上看起來是給,但其實是在取。同樣地,雖然慈愛是捨,但在暫時上來說,也有可能去取,例如因為想著「若我收了,他會高興、他會累積福德,這對他有益」而去取,雖然有去取,但他最終想的仍是對方,這是慈愛。
所以,在我的想法裡,貪欲與慈愛兩者是對立的兩方,它們不但不同,而且相反;不但相反,而且是大大相反。貪欲是一切苦的根源,慈愛是一切樂的根源;貪欲要從根本鏟除,慈愛要無邊地增長。若根本消除貪欲,就阻擋了一切苦;若無邊增長慈愛,安樂就能無邊增長,或說可以獲得最究竟的安樂。
不只為了獲得究竟的安樂,以今生來說,若能盡量捨棄貪欲,盡量增長慈愛,這輩子百分之百一定會變得快樂。雖然這句話我已說過很多次,但應該沒有特別做仔細一點的解釋。即使是夫妻之間,若雙方能想著「我要如何讓他快樂,我要如何幫助他消除困難」,特別是實修大乘法的人,若心裡能這樣想:「我要成辦一切有情義利,而開始處,就從他開始。從成辦他的義利開始,我要逐步成辦一切有情的義利。雖然我目前只能給他暫時的利益,但就從這些利益開始,我會一路提供到讓他獲得最究竟的佛果位。」帶著這樣的動機,增長自己想要利益他的心。
在減少貪欲這個部份,要盡量減低「對我如何」的想法,例如盡量減弱「他竟然這樣對我」、「他沒有溫柔地對我」、「他最近對我生氣」等這些想法,這兩方面都去努力,即使衣食匱乏,一輩子也能快快樂樂地過。相反地,若彼此之間的慈愛愈來愈少,貪欲愈來愈強,兩個人彼此計較著對方沒有如何善待自己,那就完了。
表面上看,貪欲就像慈愛一樣,能讓兩者更靠近;但事實上,貪欲造成的靠近,就像把綁住兩人的繩子纏得愈來愈緊,最後一定會分開的;而慈愛造成的靠近,不會讓雙方散開。慈愛愈多,雙方就會愈靠近;貪欲造成的靠近只在一開始,接著就像在彼此之間放了彈簧一樣,用力愈大,反彈愈大。兩人之間的貪欲若太強,最後很可能會離婚。真的,我是說真的。
說實在的,我們應該要怕的是「無法捨棄我」、「對我生貪」,因為它是一切苦的根源,其間的道理,在之前的課程已跟大家說過了;但我們卻反其道而行,講到「捨棄我」就很害怕緊張,對「執取我」卻不害怕。正因為弄錯了該害怕的地方,所以我們到現在都還留在輪迴中。
後者這種解釋方法的根據,一個是之前講過的,有人說,若去看「對我生貪的過失」,就能對我離貪,但法稱論師提出理由,反駁了這種看法。他提出的理由,其中之一已經講過,煩惱並不是由於「思惟對我生貪有何功德」而產生的,而是思惟「我的功德」,把「我」看得非常重要造成的,因此,要消除「對我生貪」,必須思惟「我的過患」才行;如果只是思惟「對我生貪的過患」,只會讓我們想著「應該斷除對我生貪」,但沒有辦法斷除「對我的貪」。例如,雖然有看到貪著飲酒的過患,包括會喝醉、會胡作非為等,這些他都知道;但他心裡覺得酒非常好,雖然看見飲酒的過患,仍無法不飲酒。同樣地,若不知道我的過患,不認識我的自性,就算能講再多「對我生貪的過患」,依舊無法斷除對我的貪。所以,就像現在講的種種「我的過患」,包括「我」的自性是無常、不淨、苦性,按照這個理路思惟,看到了我的過患,這才能成為離開對我的貪的因。
※ 重點整理:
- 表面利他與真正利他,外表可能相同,但動機完全不同:(一)表面利他:內心仍為「我」 而做(二)真正利他(菩提心): 一切行為真為利益他人
- 貪欲與慈愛的本質區別:①貪欲:以捨的方式在取,是苦的根源,最終導致分離②慈愛:以取的方式在捨,是樂的根源,能讓人真正親近
- 實修建議:減少「對我如何」的想法;增長利益他人的心;這樣能獲得真正快樂
- 總之,真正的修行在於轉化內心的動機,從為我而做轉為真正為他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