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94課-解脫後,心識的相續會中斷嗎?
目前為止所說的,是佛教四部宗義共同的主張,也是佛教不共於其他宗教、唯有佛教才有的解釋。
談了佛教徒都同意的見地後,接著稍微談一下佛教內部的一些不同看法。之前提到「沒有取」,若沒有取,也就沒有來生。對我沒有貪,就不會再取我,就像捨棄我一樣。如此一來,這個「我」在事實上,毗婆沙宗與經部宗認為「我」的相續也中斷了,不只是心不對我有貪著,而且在物上,我的相續也消失。一旦獲得阿羅漢,死亡之後,心識的相續中斷,我的相續中斷。
但是,隨理行唯識宗與中觀宗則認為,蘊體的續流不會斷。斷的只是有漏蘊體、自性是苦的蘊體,但蘊體的相續不會中斷,心識的相續不會中斷,名言的我的相續不會中斷,雖然沒有中斷,但也沒有對它們的貪著。不必扔掉,放著,但已對它們沒有貪著,可是續流也沒有斷掉。
以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主張解釋時,若覺得「我的相續若中斷,那怎麼行」,由於內心不能接受、受不了「我的相續會中斷」而覺得「那又何必獲得解脫」,這是可能會發生的情況,而發生這種情況的人,是屬於比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程度差的人。就像之前說的,由於沒有串習苦諦、集諦等,內心對我的貪欲很重,一講到無我就會想「那怎麼辦」,這種話跟講「我不要解脫」是一樣的。雖然在表面上看,他直接講出來的字眼是在批評毗婆沙宗與經部宗,但事實上他的內心狀態是這樣。然而,隨理行唯識宗與中觀宗之所以不同意下二宗的主張,並不是因為這樣,他們認為事實上心識的相續不會中斷,他們是因為把情況探究得更深細,而有這樣的看法。對於下二宗的主張,我們認為「若是這樣,何必解脫」,是因為我們的程度比下二宗差;隨理行唯識宗與中觀宗之所以不同意下二宗的主張,是因為他們的程度高於下二宗,而提出下二宗這種主張的缺失。
上二宗是用什麼樣的理路反駁下二宗主張的「相續會斷」?又是用什麼理由成立「相續不會中斷」?這是我們要思考的事。此其一。再者,對於上部宗義所說的主張,下部宗義心裡會出現的疑問,就像之前提過的,如果會再成辦一個蘊體,這個蘊體的因是什麼?既不是不相順因,更不可能是造物主造,而那時沒有了貪,要如何成辦蘊體?不只如此,那時還有「拿蘊體」的欲嗎?若沒有,要如何成辦蘊體?若有,就依舊有取;若有取,就還是會死,不是嗎?這些問題都是一定會產生的問題,也是毗婆沙宗與經部宗一定會問的問題,也是上二宗必須要回答的問題。要獲得這個答案,就要去研究更深細的四聖諦,或說從「所知障」角度談的四聖諦。
毗婆沙宗與經部宗被稱為小乘宗義;唯識宗與中觀宗被稱為大乘宗義。大小乘宗義之間的區分,主要是在「是否主張有『法無我』」。大乘宗義都承許法無我,也承許由法我執留下的習氣是「所知障」,也承許一旦斷除所知障就是佛。就像這樣,大乘宗義有他們對於要獲得佛果的所斷、對治品等等一套的論述。而毗婆沙宗與經部宗完全沒有對上述內容的論述。他們不談法無我,也就不會談法我執,也不談由法我執留下的習氣所知障,由於這個關鍵性的差異,使得他們對於什麼是「佛」的認別也不一樣。
※ 重點整理:
談了佛教徒都同意的見地後,接著稍微談一下佛教內部的一些不同看法。之前提到「沒有取」,若沒有取,也就沒有來生。對我沒有貪,就不會再取我,就像捨棄我一樣。如此一來,這個「我」在事實上,毗婆沙宗與經部宗認為「我」的相續也中斷了,不只是心不對我有貪著,而且在物上,我的相續也消失。一旦獲得阿羅漢,死亡之後,心識的相續中斷,我的相續中斷。
但是,隨理行唯識宗與中觀宗則認為,蘊體的續流不會斷。斷的只是有漏蘊體、自性是苦的蘊體,但蘊體的相續不會中斷,心識的相續不會中斷,名言的我的相續不會中斷,雖然沒有中斷,但也沒有對它們的貪著。不必扔掉,放著,但已對它們沒有貪著,可是續流也沒有斷掉。
以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主張解釋時,若覺得「我的相續若中斷,那怎麼行」,由於內心不能接受、受不了「我的相續會中斷」而覺得「那又何必獲得解脫」,這是可能會發生的情況,而發生這種情況的人,是屬於比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程度差的人。就像之前說的,由於沒有串習苦諦、集諦等,內心對我的貪欲很重,一講到無我就會想「那怎麼辦」,這種話跟講「我不要解脫」是一樣的。雖然在表面上看,他直接講出來的字眼是在批評毗婆沙宗與經部宗,但事實上他的內心狀態是這樣。然而,隨理行唯識宗與中觀宗之所以不同意下二宗的主張,並不是因為這樣,他們認為事實上心識的相續不會中斷,他們是因為把情況探究得更深細,而有這樣的看法。對於下二宗的主張,我們認為「若是這樣,何必解脫」,是因為我們的程度比下二宗差;隨理行唯識宗與中觀宗之所以不同意下二宗的主張,是因為他們的程度高於下二宗,而提出下二宗這種主張的缺失。
上二宗是用什麼樣的理路反駁下二宗主張的「相續會斷」?又是用什麼理由成立「相續不會中斷」?這是我們要思考的事。此其一。再者,對於上部宗義所說的主張,下部宗義心裡會出現的疑問,就像之前提過的,如果會再成辦一個蘊體,這個蘊體的因是什麼?既不是不相順因,更不可能是造物主造,而那時沒有了貪,要如何成辦蘊體?不只如此,那時還有「拿蘊體」的欲嗎?若沒有,要如何成辦蘊體?若有,就依舊有取;若有取,就還是會死,不是嗎?這些問題都是一定會產生的問題,也是毗婆沙宗與經部宗一定會問的問題,也是上二宗必須要回答的問題。要獲得這個答案,就要去研究更深細的四聖諦,或說從「所知障」角度談的四聖諦。
毗婆沙宗與經部宗被稱為小乘宗義;唯識宗與中觀宗被稱為大乘宗義。大小乘宗義之間的區分,主要是在「是否主張有『法無我』」。大乘宗義都承許法無我,也承許由法我執留下的習氣是「所知障」,也承許一旦斷除所知障就是佛。就像這樣,大乘宗義有他們對於要獲得佛果的所斷、對治品等等一套的論述。而毗婆沙宗與經部宗完全沒有對上述內容的論述。他們不談法無我,也就不會談法我執,也不談由法我執留下的習氣所知障,由於這個關鍵性的差異,使得他們對於什麼是「佛」的認別也不一樣。
※ 重點整理:
- 各宗派對「相續」的看法:①毗婆沙宗、經部宗:阿羅漢死後,心識與「我」的相續會中斷②唯識宗、中觀宗:心識相續不會斷,只斷除有漏部分及貪著
- 對這些主張的態度:①害怕「我」會斷滅是層次較低的想法②上二宗是基於更深入的理解而持不同見解
- 大小乘的主要區別:①大乘:承許法無我、所知障、完整的成佛論述②小乘:不談法無我、法我執、所知障,對佛的認知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