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95課-大小乘宗義對於佛認知的異同
關於「遍知一切」
小乘宗義承許佛遍知一切,所有佛教徒都同意佛遍知一切。但小乘宗義者認為佛的遍知一切是什麼樣的呢?他們認為,你問佛任何問題,佛只要稍加思考後都能回答,所以說佛遍知一切;但唯識宗以上的宗義認為,佛根本不需要思考,他任何時候都遍知一切法,在同一時間遍知一切。這是大小乘宗義對於「佛遍知一切」的不同看法,而這個差異來自於對所知障的論述,或說對於什麼是所知障,什麼是法無我,所知障對「遍知一切法」造成障礙的方式是什麼,由於對這些關鍵處的看法不同,造成他們對於果地的解釋,無論在深度與廣度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同樣地,毗婆沙宗與經部宗都認為佛陀知道一切不同的語言,無論是藏語、漢語、龍語、天語他全都知道。不過,他是在見到藏人時說藏語,見到漢人時說漢語。但在大乘宗義的看法則是,在同一場講法場合中,藏人聽到的是藏語,漢人聽到的是漢語,龍族聽到的是龍語,天人聽到的是天語……在同一場法會、同一時間裡,大家都能用各自聽得懂的語言聽佛講經。
關於「變化化身」
同樣地,在變化化身的論述上,大小乘宗義也不一樣。所有佛教徒都承許佛會變化出化身,但是,我聽說過一段似乎是西藏的歷史記載,在某處建造一座寺廟時,要雕刻許多隻獅子,分別放在入口等地方。某個有神通者化身為一百個工匠,雕塑一百頭獅子,其中一個化身可能因為在跟人講話分了心,不小心劃到獅子的鼻子,獅子的鼻子就斷了,在此同時,其他的獅子也都同時斷了。我不知道這個歷史記載裡更多的細節,但透過這個例子,我想說的是,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看法很像是這樣,即使佛化現了一百個化身,由於必須透過動機,所以這一百個化身所做的事情應該都一樣;若要做不一樣的事情,可能要先給一個引導,就像設定鬧鐘一樣,要事先要想好如何分配時間,例如在某一段時間做某事,接著在另一段時再做某事,在這種狀況下,也許可以在同一時間裡,某一化身站起來,而另一化身坐下來。若沒有事先這樣安排,無論有再多化身,都只能在同一時間做同一動作,要不就一起站起來,要不就一起坐下來,因為他們的動機分別心是同一個。
但在大乘宗義的看法裡,唯識宗與中觀宗認為佛可以同時有十億個殊勝化身,而且這只是在娑婆世界的數目,一般來說不只如此。「十億」只是殊勝化身的數字,還不包括其他的化身。這十億個殊勝化身,有些正在出生,有些正在成佛,有些正在說法,有些正在涅槃,有些正在開示二諦、有些正開示四諦,這些都可以同時發生。如果沒有真正學過二諦、四諦的道理,聽到上述這些內容,會覺得只是很誇大的讚美而已;但只要真正學過大乘基道果的安立,你會相信這些描述是可能的,而且會對這樣的結果感到無比驚訝。
關於「量士夫」
所有佛教徒都承許佛是量士夫。所謂「量士夫」指的是他「無欺誑」,而佛是如何無欺誑呢?我們向某人求救,對方若沒有悲心就不會來救;由於佛的大悲心已達究竟,不可能不來救我們;就算有悲心,若沒有遍知一切法,即使來幫忙也可能會幫倒忙,例如雖然心地很善良地提供藥給病人吃,但由於知識不正確而給錯藥,反而造成傷害。但佛不是這樣,由於他遍知一切法,所以無欺誑。佛的能力非常強大,從他那方面來說,他是完全無欺誑的。既然他完全無欺誑,而我們仍留在輪迴中,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了。因為是緣起,必須雙方該具備的條件都具備,在這些因緣都具備的狀態中才會有某種結果發生。是我們自己該準備的條件不夠才會留在輪迴中,但佛那方面該準備的條件都已經完備,在他那方面是完全無欺誑、不可能犯錯,因此而稱佛為量士夫。
有一部大小乘都承許的佛經說:「假使大海潮,或失於期限,佛於所化者,濟度不過時。」即使是大海的潮汐也可能有弄錯時間的時候,但是,只要所化機的因緣聚合了,佛陀不可能不馬上去幫他,不可能隔一段時間後才去幫他。所以,只可能是因為所化機自己的因緣尚未俱足才會不得度;若所化機的因緣都具備了,佛絕不可能不及時出手幫助對方。這部佛經是不是大乘不共的經典?不是,它是毗婆沙宗與經部宗也都承許的佛經。既然如此,應該會想要對小乘宗義提出一個疑問:「如果佛就像你們解釋的那般,這樣的佛並不是完全的量士夫,因為他無法完全不欺誑所化機。」若在同一時間,分處於不同地方的所化機同時成熟,這些所化機有的在台灣,有的在印度,甚至把範圍看得更廣,還有其他洲的有情,不可以說所化機不會在同一時間成熟,所化機有可能在同一時間成熟。佛在想著某位有情時,雖然他在那時能完全知道那位有情的情況,但是,其他地方的有情他就無法照顧到;若在甲面前變化出化身,其他地方的有情就照顧不到了。若只懂藏文、只懂漢文與只懂英文的不同所化機,在同一時間相續成熟,他先對某一有情說法,其他有情就被耽誤到了,不是嗎?所以,若按照毗婆沙宗與經部宗的解釋,佛就無法做到真正無欺。
但若從大乘宗義的角度解釋,佛是真正的無欺。無論同時有多少所化機的相續成熟,他都能很準確地在他們面前展現出最適合的化身,用最適合的語言,宣說最適合的法。從大乘宗義的角度解釋,佛完全無欺誑。所以我在想,大乘宗義應該會對小乘宗義說:「你們對於佛無欺誑的解釋並不夠,還必須把所謂無欺誑的意思,解釋得更深細些。」
我們應思惟的問題
對我們而言,大小乘宗義對於所謂的佛為何會有如此不同的主張,是我們應該要提出的問題。若你只把這些不同的描述當成歷史故事,或者你是一個信行人,書裡寫什麼你就信什麼,或者你只是個從旁看熱鬧的人,只打算向別人轉述這些不同的看法與主張,就不會想要進一步去研究。但我們現在不是這樣,我們試著想按照理行人的方式認識這件事,所以要好好思考,去研究事實,看看大小乘宗義的差別是怎麼產生的。
如果以我的想法來提問,我認為問題可以這樣問:即使我們懂英文也懂藏文,但講英文時就沒有辦法講藏文,這是為什麼?思惟無常時,就沒有辦法思惟無我;思惟無我時就沒辦法思惟無常,這是為什麼?我認為應該要問這個問題。用這種用詞提問,有點像是我自創的,若按一般眾所周知的名相來問,要問的問題是「什麼是所知障?它是如何障礙遍知一切法?」對於這個問題,一定要研究到透徹才行。
無論說是「大乘不共的四聖諦」或說「從所知障角度談四聖諦」,要能談這個主題,聽者若已經學完《現觀》、《中觀》、《釋量論》,就算是已具備能聽聞的基礎。要不然,至少要學過佛教四部宗義的基道果的論述,各宗義內部的細節不一定要很清楚,例如毗婆沙宗十八部派之間的差異,這倒可以不用,但四部宗義的見地,對於各自基道果的論述一定要很清楚,這是一定要具備的基礎,此其一。再者,已經上過的四聖諦課程的內容,不只要很清楚自宗用什麼理路遮破外道的主張,還要知道理路的運用方式,這樣以後在遇到其他相似的問題時,自己才能舉一反三;若只會複述理路但不知如何運用,就沒有辦法把它帶到自己遇到的問題上,此其二。再者,對於中觀見地,尤其是中觀應成派的見地,要盡力去認識。如果有以上講的基礎,各位才有希望能稍微了解「一點點」大乘不共的四聖諦。
份量極重的「一點點」
我剛才特別強調「一點點」,翻譯有翻吧?這種用詞,也許會讓大家覺得很挫折、心力低落。但是,說實在的,其實是用字習慣的差別吧。比起某些人口中的「很多」,我的這個「一點點」的份量可能更重。我之所以會有這種習慣,一個原因可能與我的師長有關。我的師長們,包括耶謝圖老師、夏瓦堪仁波切(尼瑪傑千老師)、貝瑪傑千老師,他們的程度都太高了,即使我有稍微懂得一點點佛法,但因為我的眼裡看著的榜樣是他們,就覺得自己懂得的就只是一點點而已。因為我的心裡是這樣想,所以我在跟你們講的時候,我的用詞也就成了「你們會懂一點點」;若沒有值遇這些師長,也許我有機會覺得自己懂得不少吧。
還有,我講的這個「一點點」,它到底有多少,也許就像「一美金」與「一百印尼盾」的差別吧。只是用詞上的差別,但若真要算它的份量與價值,一的價值比一百大非常多。韓元是不是也是這樣?我印象裡,隨便一個物品,好像總是聽他們說幾萬、幾十萬這種單位。
最近我已沒有這種心情了,但我跟你們說過,有一陣子,由於很多讀過的經論都記不好,我曾有過「我不懂經論」的想法。過去,在剛學完《中觀》時,我曾覺得自己算是稍微懂經論的人,在更之前,《現觀》學到第三品時,我覺得自己的經論學得很不錯。學到《現觀》第四品時,我突然覺得自己怎麼變得什麼都不懂的樣子,這個經驗,之前也跟你們講過了。學完《中觀》後,聽了聖座講經,也開始把學過的經論與實修結合,那時,我覺得自己變得比以前更矮小,我學過的佛法顯得更少,我更深深感到自己原來不懂經典。也許是因為眼界變廣了,也許是因為真的稍微懂得一點佛法了,於是發現自己原來不懂經論。若沒有看到其他更廣大的,會以為自己手上拿到的很大;但是當看得多了,手上有的就會顯得很小了。
尼瑪傑千老師,是聖座經常提到、不斷讚許的師長。有一次,聖座說:「當年那些有名的印度大班智達,大概就是尼瑪傑千老師這樣的吧!」尼瑪傑千老師有一次去拜見林仁波切,那時林仁波切正在對聖座講課。林仁波切會根據所化機的狀態,教導對方能夠聽得懂的內容。那時的聖座已經考完格西,所學的經論已有相當的程度,林仁波切便針對聖座當時的程度教導他,貝瑪老師聽到林仁波切教導聖座的內容,驚訝得不得了,他說:「無論所化機到達什麼程度,林仁波切都有可以教的內容。林仁波切的確就是聖座的師長啊!」從一般人的觀點來看,聖座的程度,應該已經是什麼都學會了的人,但林仁波切在教他時,仍有很多聖座未學過、可以新教他的佛法內容。尼瑪老師說:「真佛到面前,也就是如此了。」
對於「學懂經典」一事,永遠都不應該覺得滿足,在稍微懂得一些時,不可以覺得自己已懂得很多,不可以覺得滿足,還有很多要學的。在未成佛前,都有要讀的經論。不可以想著:我學幾年之後就夠了,之後我就要專門去閉關,不再讀經論了。未成佛前,都要一直學習。
林仁波切是怎麼說的呢?十三世嘉瓦仁波切在哲蚌寺時,有一天,林仁波切去拜見他,十三世嘉瓦仁波切對林仁波切說:「你要好好讀書,以後我會考你。」但十三世嘉瓦仁波切一直沒有真正去考林仁波切。後來,林仁波切當了聖座的親教師,聖座很聰明,經常問林仁波切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全都要林仁波切回答。有一天,林仁波切說:「以前十三世嘉瓦仁波切說要給我的考試,原來是這個啊!」
※ 重點整理:
- 關於「遍知一切」:雖然大小乘都主張佛遍知一切,但①小乘:佛需思考後才能回答問題②大乘:佛無需思考,同時遍知一切法③語言使用:小乘認為佛依時說不同語言;大乘認為佛能同時對不同眾生說各自語言。
- 關於「變化化身」:①小乘:化身同時只能做相同動作,需事先安排②大乘:可同時有無數化身,能同時做不同事情
- 關於「量士夫」: ①指佛陀無欺誑②小乘解釋存在局限(不能同時度化多處眾生)③大乘更完整解釋:能同時應機說法、度化
- 我們應思惟的問題:①核心問題:「什麼是所知障?它如何障礙遍知一切法?」②需要透過學習《現觀》、《中觀》等基礎,才能理解大乘不共的四聖諦。
- 大小乘對佛認知的差異,主要源於對所知障的理解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