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4課-道次第的架構
一、三種目標與所斷
為了上公路而走的這條道路,分為三個次第,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共下土道是,在今世與後世兩者間選擇後世,為了來世獲得增上生或說人天果報而走的道;共中士道是為了獲得解脫而走的道;上士道是為了獲得二利究竟的佛果而走的道。因此,從所獲來說,三士道的目標分別是增上生、解脫、一切遍智;從所斷來說,三士道的所斷分別是十不善業、煩惱障、所知障。目標不相同,所斷也就不同。由上可知,講道次第,最低下限也必須把目標放在來生,至少也要把目標放在追求增上生。二、三種士夫
士夫的意思與補特伽羅一樣,雖然只求今生安樂的人也可以算是下士夫,但我們現在是從法的角度,是以實修佛法為前提而區分三士道,由於只把目標放在今生安樂,不能算是在學法,所以要排除這一類的人。內心開始考慮來生,才算開始學法。所以,講到三士夫,是針對有學法的人做的區分,把目標放在今生安樂而學法的人,不算真正的學法人,所以並沒有被包括在三士夫裡。
「不談來生,不算學法」這種話,在可能會讓某些現代人覺得受傷。雖然學法對今生也有好處,聖座嘉瓦仁波切也不只一次說過學法對這輩子有哪些好處,但這些好處主要來自於你轉移了重心,至少把人生目標從今生轉到了來生,於是順帶地讓你的今生變得更快樂。如果你完全沒考慮來生,一心只想獲得今生的安樂,佛法很難讓你滿願。當然,就算不談前後世,你也可以借用佛法的思考方式,為內心帶來一點平靜,但它不是佛法能帶給你真正的幫助。當你開始希求來生,為此而實修,今生的快樂也就會順帶產生;當你開始希求解脫,為此而實修,來世的人天果報也就會順帶產生;當你開始希求佛果,為此而實修,解脫的結果也就會順帶產生。所以,只要你是真心學法,不用刻意追求,今生自然就會變得快樂。即使你沒有特別想要快樂,它也會自己來找你報到。佛法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對今生有幫助,否則非常困難。
近代很多人是這樣的,問他們相不相信有前後世,他說:「不知道,但我要學佛法,學佛蠻好的,對我有幫助。」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樣的確很好,佛法裡的許多內容,例如慈悲心、空性、三摩地等,應該真的有幫助到他一些。這種人不在少數,他們不但學很多,也學很久,我相信他們一定有感受到佛法的好處,才會繼續學下去。但老實說,若不相信有來生,佛法很難真正對他產生幫助。
有人覺得佛法可以讓他內心平靜,但是,除非你能真正把眼光放遠,否則這些所謂的平靜都只是表面。唯有看得更遠,把重心從眼前移到未來,至少把關心的重點放在來生,這樣的胸懷會大大地影響你,讓你的內心自然地安定下來,變得愈來愈平靜。
三、基本前提
總之,這堂課會以前後世存在為前提,介紹道次第。為何必須站在這樣的視角認識道次第?小孩子只看得到眼前、直接的東西,例如糖果、玩具,他想要的就只有這些,無法想到明後天的事情;再長大一些,開始會想到明後天、幾個月以後的事,但對於完整的人生或老年則完全想不到;等到再成熟一點,他才會開始想得比較遠,思考這輩子要過怎麼樣的生活。當一個人開始根據他對人生的願景,規定自己該學什麼、該做什麼工作等,把未死之前的人生都大概做個規劃,我們才會說這個人的心智成熟,算是真正的大人。但我們現在要講的,比這還要更遠。
當你真正明白,無論自己這輩子做了什麼,最後都難免一死,只要心裡真正產生這種想法,就會接著問:「死了以後,我怎麼辦?」也因此祖師才會說,若沒有思惟死亡無常,關於下輩子以後的一切計劃,包括解脫與成佛等,全都會流於表面,因為你並沒有真正從內心提問;一旦強烈地產生死亡無常的心,許多問題你自然就會很想問,但在這個時候,如果你的慧力不夠,身邊又沒有好的友伴,再加上慢心很重,也許你會決定乾脆否認有前後世,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在你確定自己一定會死之後,「死了以後呢」這個問題就不會被你放著不管,一定要做出決定。如果經過思考,你很確定有來生,就會打從心底生起「一定要想辦法、做點什麼」的希求心。
四、三種思惟
現在,很多人學佛似乎可有可無、做不做都行,但到那個時候,你根本不可能再用這樣的態度學佛。要不就在心裡決定前後世不存在,安心地盡情追求今生的快樂;要不就在心裡決定有前後世,然後盡力去努力。如果你的態度模稜兩可,表示你並沒有真正生起念死無常的心,也許你在嘴上會說自己會死,但沒有真正打從心底相信自己一定會死。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用一輩子的時間學法,也都只是在做表面功夫。也許你也覺得自己是學佛的人,別人看你也覺得你是佛教徒,但你的內心底層沒有法,不論聽多少,都像在冰上潑水,一潑就流走,完全留不住;但若是在布上倒油,馬上就吸進去。所以要設法讓死亡無常的想法,像在布上倒油一樣,真正進到你的心裡。
不實修,就不可能打從心底產生念死無常的心。就算聽得再多,花一輩子的時間聽聞佛法,也不可能從內心深處生起感受。要真正打從心底生起感受,必須讓內心養成習慣,要串習。為此,你必須先具備一些條件,包括親近善知識、集資淨罪、友伴、住靜處等,這些都需要。
在思惟死亡無常後,一定會產生「事實到底是什麼?從現在開始,我該做什麼?」這些問題,也因此前後世到底存不存在就非常重要。如果你想學真正的佛法,前後世是否存在,就會是整件事情的根本,所以,一定要花時間去注意這件事。等到你真正相信前後世存在,才能開始真正談共下士道。你會問「為了有個更好的來生,現在我應該做什麼?」於是你會開始做規劃,由此進入下士道次第。
雖然相信有來生,也知道應該努力讓自己投生人天善趣,但然後呢?還是會死;再然後呢?還是要再投生,然後又死,如此不斷地循環,而且一旦處在這個循環裡,就會沒有邊際地繼續下去。此時我們會再問:為何循環會沒有盡頭?有沒有辦法讓它停下來?有沒有辦法從此不再死、得到穩定的安樂?思惟到這種層次,便是進入中士道次第。更進一步,如果不只自己要獲得解脫,還要有能力讓其他一切有情也都獲得解脫,這是有可能發生的事嗎?若從很概略的角度說,這種層次的思惟就屬於上士道次第。
從剛才的分析可知,隨著三士道次第的開展,不只眼光愈放愈遠,欲求也愈來愈大。所以我們應該要擴大欲望,欲望不可以太小,要大一點。
※ 摘要:
- 共下士道是,在今世與後世兩者間選擇後世,為了來世獲得增上生或說人天果報而走的道;共中士道是為了獲得解脫而走的道;上士道是為了獲得二利究竟的佛果而走的道。
- 從所獲來說,三士道的目標分別是增上生、解脫、一切遍智;從所斷來說,三士道的所斷分別是十不善業、煩惱障、所知障。
- 講道次第,最低下限也必須把目標放在來生,至少也要把目標放在追求增上生。
- 只把目標放在今生安樂,不能算是在學法。
- 若沒有思惟死亡無常,關於下輩子以後的一切計劃,包括解脫與成佛等,全都會流於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