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9課-應該皈依佛的理由
三寶用很多方式救怙我們,無論從暫時與長遠的角度談,都可以做出很多相關的解釋。把這些內容統攝起來,就是「能救怙的四因」,即《廣論》99頁的「應皈之相分四」。根據四個理由,成立佛是我們應該要皈依的對象。
第一個理由是「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如果我們皈依的對境,他自己並沒有脫離怖畏,無論惡趣或輪迴,只要他還在這些怖畏中,就無法完全救怙我們,頂多只能幫上一點忙。所以這個皈依的對境本身必須已脫離一切怖畏。已脫離一切怖畏者是佛,只有他達到這個標準,其他包括天、龍、美國總統等,都完全沒有脫離怖畏。一般來說,若要確立「三寶能救怙」,必須要有經論的基礎,如果沒學經論,很難真正在內心成立出這個結論;但是,要成立「三寶之外的其他者,沒有辦法救怙我們」,相對上就沒有這麼難,只要你相信前後世與業果,再加上仔細思惟就能知道這個事實。但對於「三寶能救怙」這點,只靠自己現在的慧力恐怕不夠,還必須多做學習才行。
第二個理由是「善巧於畏度他方便」。自己脫離一切怖畏的人,不一定百分之百能救怙我們,他還必須有善巧方便。由於救怙的方法非常多,他必須全部都知道,簡單說,他必須有一切遍智,要遍知一切法,若缺乏這個特質,就無法完全擁有善巧方便的能力,這樣一來,就無法百分之百保證能救怙我們。
第三個理由是「大悲遍轉,普於一切無其親疏」,第四個理由是「普利一切有恩無恩」。這兩個理由其實可以統攝為慈愛,若分為兩項來說,則是不分對象、如母親對獨子般的慈愛,以及沒有親疏的差別。在四項特質中,若具備第一與第二個特質,他百分之百有能力可以救怙我們,但前提是他要肯救。若他肯,他就做得到;但若沒有慈愛,他就不一定肯這麼做。而且這慈愛如果沒有無區別地遍及一切有情,則他可能會救別人,但不一定會來救我。所以,他必須無區別地對一切有情有如同母親對孩子般的慈愛。
第四個理由「普利一切有恩無恩」,這位救怙者不能有「對我有幫助、喜歡我的,我就去幫;對我沒幫助、不喜歡我的,我就不幫」這種區別,所以這個條件其實可以包含在慈愛這一項裡。如果對眾生有如同母親對獨子的慈愛,就不會在意眾生是否對自己有利,都會願意去幫助眾生。母親愛孩子,完全不會顧慮孩子是否對自己有利。雖然偶爾暫時會想到,但即使孩子完全沒能力做任何回報,周圍的人都不願意照顧這個孩子,但母親基本上應該是捨不下,雖然也會有例外的情況,但大部份都是如此。
以上四個理由又可以統攝為三點,分別是:自己脫離一切怖畏、對於助人離畏的方便非常善巧、慈愛。若具備這三項特質,就確定是值得我們皈依的對象。因此,若要判斷佛是否存在,就要看具備這三項特質者是否存在。若具備這三項特質者存在,佛就存在,因為具備三項特質的補特伽羅被稱為佛。若我們要皈依,就要皈依這樣的對象;若想要成為眾生皈依的對境,若想要救護有情、利益有情,就必須設法具備這三項特質,否則就做不到。沒有慈愛,你不會想做。我們現在的慈愛根本不能算數,別人只要稍微傷害我們一點,我們馬上就不願意再幫助對方,這種慈愛不行,必須非常清淨才行。然而,就算有慈愛,若自己無法從困難脫離,也無法救助他人;雖然自己得到解脫,但對於救度他人的方法如果不善巧,有時反而會有反效果。就好比我們雖然很好意地想幫別人治病、給藥,有時反而害到對方一樣。所以,如果很想救度他人,自己就必須先具備這三個條件。希求能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是希求獲得佛果位;若自己想被救度,就必須尋找具備這三個條件者,向他求救。
誰具備這三個條件?佛。要產生真正的皈依,要百分之百地信賴佛陀,產生不退轉的信賴,首先必須對「佛具備這三個條件」一事生起定解。要對此生起定解,必須對這三個條件的所斷、如何消除、消除的次第等仔細地弄清楚。例如在第二個條件「善巧於畏度他方便」中,講到一切遍智時,若你希望自己對一切遍智的理解不是只有模糊的概念,就要把它包括的內容攤開來看,設法一一了解。《現觀》裡有一百一十項,若按第八品二十一種無漏智的細項來說,則有一百八十四項。這些關於一切遍智的內容與分類等,在《現觀》裡講得非常仔細,而如果你想要確定這些內容都是真的,就會涉及你要用什麼方法去辨識,然而,這些辨識方法,下部宗義與上部宗義有很大的差異。
依下部宗義的認別方法,一切法,無論是什麼法,一切遍智都能了知;上部宗義則認為,一切遍智不只能了知一切法,而且可以同時了知。下部宗義則認為,一切遍智了知一切法,跟一般人一樣,一次只能了知一種,雖然一切法他都了知,但無法在同一時間裡了知一切。同樣地,下部宗義認為一切遍智只斷除煩惱障,沒有斷除所知障。就像這樣,上下部宗義在見地與對一切遍智的認別上,有很多粗細的差別。
總之,下部宗義講的佛功德,或說佛的悲智力功德,也就是剛才講到的三個條件,在《釋量論》第二品有透過理由做了解釋。法稱論師也用理由讓大家知道,如果照著做,這些功德也可以發生在自己身上,而現在已出世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完整具備這三個條件。《釋量論》第二品透過理由,做出剛才說的這兩個結論。在這個基礎上,上部宗義再做補充,使得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一切遍智的偉大。一切遍智不只了知一切法,而且是同時了知一切法;不只如此,佛身任運成就,佛不會死,佛的化身無量無邊,在同一時間,有些化身示現圓寂、有些沒有示現圓寂,但他們都是同一相續;在一座講經法會裡,佛不需要別人幫他翻譯,他能在同一時間說各種不同語言,無論是龍語、人語,人語中的英語、漢語、藏語等等。這些非常深細、超乎我們想像的情況,若要用理路成立,光靠《釋量論》第二品不夠。在有《釋量論》第二品的理路基礎後,再加上《中觀》講的內容,此外,還要稍微補充一點《寶性論》的內容。如果你需要用理由來解釋「為何佛陀具備能救怙我們的三個條件」的話,就必須學習這些內容。
一旦可以用理路成立,你心裡會很清楚,這種結果的確是可以發生的。剛開始接觸時,聽到佛功德,你可能會想「哪有可能」,若要改變這種反應,改變到聽到佛功德,你會很清楚具備這三個條件的確是可能的,你除了必須學習剛才講過的內容,還要再加上無上瑜伽。無上瑜伽裡解釋得最廣、最清楚的是密集金剛。若能學習密集金剛,是很好的事。
對聖座來說,一講到「具恩導師」,剛才講的那些佛功德都會在他心中湧現,而且是透過他自己實修與體驗。我們口中說的世尊,與聖座口中的世尊,差異有如天壤。所以,如果要對導師生起具量的信心,必須學習經論。同樣地,法指的是滅諦與道諦,要對法生起定解,簡單講,就是對四諦生起定解。若要透徹地用理路成立四諦,就必須學習《釋量論》第二品。若要有能力用理路成立,又必須先知道理路的運作方式,這是《釋量論》第一品在講的內容。若要把滅諦說明得更加仔細、成立得更究竟,就必須加上中觀的理路。這樣講起來,若要認識法寶,中觀與量論都是必須學習的科目。至於僧寶,總的來說,一旦法寶成立,自然就知道擁有法寶的補特伽羅是僧寶;但如果講得再仔細些,僧寶又可以再細分為預流、一來、不還等,這些內容在《現觀》有說。
除了三皈依的建立,在《釋量論》第二品中,還講到在下士道階段裡一定要有的前後世與業果。有一段時間,不知為什麼,在藏地流傳一種說法,認為學《釋量論》無助於實修,它的用途只在於破除外道的主張。後來,宗喀巴大師做了很清楚的闡釋,讓大眾知道《釋量論》對實修非常重要。以我來說,我雖然沒有能力好好地學經論,但我有稍微學過一點《釋量論》,對我而言,若沒有學習《釋量論》,我不知道這個人要如何才能徹底理解《道次第》。尤其在這個時代,發生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人們心裡的妄念分別也非常多。我也身處在這樣的環境裡,在遇到困難、內心產生各種疑惑又無法解決時,如果當時聖座不在身邊,沒有人可以問,還好有《釋量論》陪在我身邊。在這樣的時刻裡,我會翻閱《釋量論》,試著從裡面找答案,以法稱論師用的理路為基礎,結合現代的例子去想,便能從當下的困境裡邁出一、兩步,漸漸看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由於我直接受益於《釋量論》很多,對空性則沒有百分之百的了解,所以有時候,在龍樹菩薩與法稱論師之間,我的心似乎比較傾向法稱論師,覺得他更親近些。然而,道次第的資糧田裡似乎沒有把法稱論師放進去,但在我心裡,缺了法稱論師,資糧田似乎就少了什麼,感覺不完整的樣子。
※ 摘要:
第一個理由是「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如果我們皈依的對境,他自己並沒有脫離怖畏,無論惡趣或輪迴,只要他還在這些怖畏中,就無法完全救怙我們,頂多只能幫上一點忙。所以這個皈依的對境本身必須已脫離一切怖畏。已脫離一切怖畏者是佛,只有他達到這個標準,其他包括天、龍、美國總統等,都完全沒有脫離怖畏。一般來說,若要確立「三寶能救怙」,必須要有經論的基礎,如果沒學經論,很難真正在內心成立出這個結論;但是,要成立「三寶之外的其他者,沒有辦法救怙我們」,相對上就沒有這麼難,只要你相信前後世與業果,再加上仔細思惟就能知道這個事實。但對於「三寶能救怙」這點,只靠自己現在的慧力恐怕不夠,還必須多做學習才行。
第二個理由是「善巧於畏度他方便」。自己脫離一切怖畏的人,不一定百分之百能救怙我們,他還必須有善巧方便。由於救怙的方法非常多,他必須全部都知道,簡單說,他必須有一切遍智,要遍知一切法,若缺乏這個特質,就無法完全擁有善巧方便的能力,這樣一來,就無法百分之百保證能救怙我們。
第三個理由是「大悲遍轉,普於一切無其親疏」,第四個理由是「普利一切有恩無恩」。這兩個理由其實可以統攝為慈愛,若分為兩項來說,則是不分對象、如母親對獨子般的慈愛,以及沒有親疏的差別。在四項特質中,若具備第一與第二個特質,他百分之百有能力可以救怙我們,但前提是他要肯救。若他肯,他就做得到;但若沒有慈愛,他就不一定肯這麼做。而且這慈愛如果沒有無區別地遍及一切有情,則他可能會救別人,但不一定會來救我。所以,他必須無區別地對一切有情有如同母親對孩子般的慈愛。
第四個理由「普利一切有恩無恩」,這位救怙者不能有「對我有幫助、喜歡我的,我就去幫;對我沒幫助、不喜歡我的,我就不幫」這種區別,所以這個條件其實可以包含在慈愛這一項裡。如果對眾生有如同母親對獨子的慈愛,就不會在意眾生是否對自己有利,都會願意去幫助眾生。母親愛孩子,完全不會顧慮孩子是否對自己有利。雖然偶爾暫時會想到,但即使孩子完全沒能力做任何回報,周圍的人都不願意照顧這個孩子,但母親基本上應該是捨不下,雖然也會有例外的情況,但大部份都是如此。
以上四個理由又可以統攝為三點,分別是:自己脫離一切怖畏、對於助人離畏的方便非常善巧、慈愛。若具備這三項特質,就確定是值得我們皈依的對象。因此,若要判斷佛是否存在,就要看具備這三項特質者是否存在。若具備這三項特質者存在,佛就存在,因為具備三項特質的補特伽羅被稱為佛。若我們要皈依,就要皈依這樣的對象;若想要成為眾生皈依的對境,若想要救護有情、利益有情,就必須設法具備這三項特質,否則就做不到。沒有慈愛,你不會想做。我們現在的慈愛根本不能算數,別人只要稍微傷害我們一點,我們馬上就不願意再幫助對方,這種慈愛不行,必須非常清淨才行。然而,就算有慈愛,若自己無法從困難脫離,也無法救助他人;雖然自己得到解脫,但對於救度他人的方法如果不善巧,有時反而會有反效果。就好比我們雖然很好意地想幫別人治病、給藥,有時反而害到對方一樣。所以,如果很想救度他人,自己就必須先具備這三個條件。希求能具備這三個條件,就是希求獲得佛果位;若自己想被救度,就必須尋找具備這三個條件者,向他求救。
誰具備這三個條件?佛。要產生真正的皈依,要百分之百地信賴佛陀,產生不退轉的信賴,首先必須對「佛具備這三個條件」一事生起定解。要對此生起定解,必須對這三個條件的所斷、如何消除、消除的次第等仔細地弄清楚。例如在第二個條件「善巧於畏度他方便」中,講到一切遍智時,若你希望自己對一切遍智的理解不是只有模糊的概念,就要把它包括的內容攤開來看,設法一一了解。《現觀》裡有一百一十項,若按第八品二十一種無漏智的細項來說,則有一百八十四項。這些關於一切遍智的內容與分類等,在《現觀》裡講得非常仔細,而如果你想要確定這些內容都是真的,就會涉及你要用什麼方法去辨識,然而,這些辨識方法,下部宗義與上部宗義有很大的差異。
依下部宗義的認別方法,一切法,無論是什麼法,一切遍智都能了知;上部宗義則認為,一切遍智不只能了知一切法,而且可以同時了知。下部宗義則認為,一切遍智了知一切法,跟一般人一樣,一次只能了知一種,雖然一切法他都了知,但無法在同一時間裡了知一切。同樣地,下部宗義認為一切遍智只斷除煩惱障,沒有斷除所知障。就像這樣,上下部宗義在見地與對一切遍智的認別上,有很多粗細的差別。
總之,下部宗義講的佛功德,或說佛的悲智力功德,也就是剛才講到的三個條件,在《釋量論》第二品有透過理由做了解釋。法稱論師也用理由讓大家知道,如果照著做,這些功德也可以發生在自己身上,而現在已出世的本師釋迦牟尼佛,完整具備這三個條件。《釋量論》第二品透過理由,做出剛才說的這兩個結論。在這個基礎上,上部宗義再做補充,使得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一切遍智的偉大。一切遍智不只了知一切法,而且是同時了知一切法;不只如此,佛身任運成就,佛不會死,佛的化身無量無邊,在同一時間,有些化身示現圓寂、有些沒有示現圓寂,但他們都是同一相續;在一座講經法會裡,佛不需要別人幫他翻譯,他能在同一時間說各種不同語言,無論是龍語、人語,人語中的英語、漢語、藏語等等。這些非常深細、超乎我們想像的情況,若要用理路成立,光靠《釋量論》第二品不夠。在有《釋量論》第二品的理路基礎後,再加上《中觀》講的內容,此外,還要稍微補充一點《寶性論》的內容。如果你需要用理由來解釋「為何佛陀具備能救怙我們的三個條件」的話,就必須學習這些內容。
一旦可以用理路成立,你心裡會很清楚,這種結果的確是可以發生的。剛開始接觸時,聽到佛功德,你可能會想「哪有可能」,若要改變這種反應,改變到聽到佛功德,你會很清楚具備這三個條件的確是可能的,你除了必須學習剛才講過的內容,還要再加上無上瑜伽。無上瑜伽裡解釋得最廣、最清楚的是密集金剛。若能學習密集金剛,是很好的事。
對聖座來說,一講到「具恩導師」,剛才講的那些佛功德都會在他心中湧現,而且是透過他自己實修與體驗。我們口中說的世尊,與聖座口中的世尊,差異有如天壤。所以,如果要對導師生起具量的信心,必須學習經論。同樣地,法指的是滅諦與道諦,要對法生起定解,簡單講,就是對四諦生起定解。若要透徹地用理路成立四諦,就必須學習《釋量論》第二品。若要有能力用理路成立,又必須先知道理路的運作方式,這是《釋量論》第一品在講的內容。若要把滅諦說明得更加仔細、成立得更究竟,就必須加上中觀的理路。這樣講起來,若要認識法寶,中觀與量論都是必須學習的科目。至於僧寶,總的來說,一旦法寶成立,自然就知道擁有法寶的補特伽羅是僧寶;但如果講得再仔細些,僧寶又可以再細分為預流、一來、不還等,這些內容在《現觀》有說。
除了三皈依的建立,在《釋量論》第二品中,還講到在下士道階段裡一定要有的前後世與業果。有一段時間,不知為什麼,在藏地流傳一種說法,認為學《釋量論》無助於實修,它的用途只在於破除外道的主張。後來,宗喀巴大師做了很清楚的闡釋,讓大眾知道《釋量論》對實修非常重要。以我來說,我雖然沒有能力好好地學經論,但我有稍微學過一點《釋量論》,對我而言,若沒有學習《釋量論》,我不知道這個人要如何才能徹底理解《道次第》。尤其在這個時代,發生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人們心裡的妄念分別也非常多。我也身處在這樣的環境裡,在遇到困難、內心產生各種疑惑又無法解決時,如果當時聖座不在身邊,沒有人可以問,還好有《釋量論》陪在我身邊。在這樣的時刻裡,我會翻閱《釋量論》,試著從裡面找答案,以法稱論師用的理路為基礎,結合現代的例子去想,便能從當下的困境裡邁出一、兩步,漸漸看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由於我直接受益於《釋量論》很多,對空性則沒有百分之百的了解,所以有時候,在龍樹菩薩與法稱論師之間,我的心似乎比較傾向法稱論師,覺得他更親近些。然而,道次第的資糧田裡似乎沒有把法稱論師放進去,但在我心裡,缺了法稱論師,資糧田似乎就少了什麼,感覺不完整的樣子。
※ 摘要:
- 自己脫離一切怖畏、對於助人離畏的方便非常善巧、慈愛。若具備這三項特質,就確定是值得我們皈依的對象。
- 要產生真正的皈依,要百分之百地信賴佛陀,產生不退轉的信賴,首先必須對「佛具備這三個條件」一事生起定解。
- 如果要對導師釋迦牟尼佛生起具量的信心,必須學習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