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3課-既重要又急迫的決定
重要的決定
確認前後世存在,是學法修行者的大事。當然,若覺得所謂修行就只是修定,或只想追求新奇的體驗,則前後世是否存在就不重要;但如果你是透過道次第認識佛法,想學這樣的法,則確認前後世存在就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因為從最初的依師軌理開始,整個共下、共中與上士道的修行,都是在相信有前後世的前提下進行的。你對佛法的相信度,與你對前後世存在的相信度成正比。業果是佛教的重要見地,佛陀與諸大智者都說它是一切善樂的根本。業果道理概略來說,是在動機的推動下,生起想要做某種行為的心,造了業並在心上留下習氣,而後習氣成熟,使得造業者領受苦果或樂果。而這個過程,很多時候是跨很多輩子才能完成,不談前後世,就無法澈底解釋業果道理。在沒有前後世概念下解釋的業果,與真正的業果道理似乎很像,但容易讓人誤解業果。總之,業果道理非常重要,必須結合前後世的概念才能正確認識它;若想深入學佛法,就必須確立前後世存在。
急迫的決定
有人說:「這件事的確重要,但是不急,能想出答案當然很好,但如果想不出來就先放著,有空再慢慢研究。對於別人的研究成果,除非自己能提出理由判斷,否則不要跟著相信。」這種作法,從某種角度來說似乎很理性,但看在重視實修的學佛人眼裡顯然不切實際。
佛教經典說,我們這個世間有輪圍山與四大洲,多數現代人恐怕都不認同這種說法。對於這一類的爭議,我們的確可以不急,等看到確實的理由後再做決定,因為我們沒打算爬輪圍山。當然,如果你打算在有生之年爬上這座山,或打算下輩子投生到輪圍山頂,則輪圍山是否存在對你而言就很重要,你必須認真研究,也必須快點做結論;但如果你既沒有要爬它,也沒打算來世投生到那裡,輪圍山是否存在,與我們的苦樂沒有直接關係,所以這個問題真的不急,暫時放著不要緊。
但是經論裡說的前後世與業果,不但與我們的苦樂密切相關,而且是不能等的問題。我們都會死,又不知道死期是不是明天,你怎麼知道自己還能等多久?有人覺得來生離自己很遠,是很久以後的事,但其實不是,如果你的死期是明後天,則幾天以後就是你的來生。來生與我們的距離其實不遠,還可能非常接近,所以我們沒有等待的本錢。
做決定的方法與策略
佛教經論說,人死後不是什麼都沒有,還會有來生;又說來生要經歷哪些苦樂,由我們現在的作法決定。經論這樣說,我們既不該毫無理由地否認,也不能毫無理由地相信,也不能放著不管。面對這樣的事,我們需要一套策略。
如果今天你生病了,病勢來得又兇又急,在這種情況下,若能送到大醫院當然最好;但如果情況暫時不允許,例如你家附近沒有大醫院,或是身體虛弱撐不到大醫院,在這樣危急的時刻,你會怎麼做?那時就算做錯選擇,你還是得做出選擇。你必須在充滿限制的情況下,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例如先吃下某種藥,或做某種緊急處置。那時你絕不會因為沒有充分理由證明自己生了什麼病,就什麼也不做。
再以吃藥來說,你生病了,醫生開藥給你,雖然你不能確定這個藥是否有效,但你會做一些推測,例如這位醫生是好醫生、這家醫院是好醫院、很多人都說這種藥有效、這個藥有一定的口碑等,然後把這個藥吃下去。如果一定要完全弄清楚才做決定,就必須先研究自己生的是什麼病,並去研究這個藥的材料與藥性,再看它是否真的有效,這些全都弄清楚並肯定有效後,再做出決定。但這種作法我們平常不會用,也沒有那個時間。
對於佛法說的,在難以決定又必須決定時,該怎麼辦?是要等內心完全確認才照做?還是不用想太多,直接相信就好?這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若完全不觀擇直接決定,實踐時可能會走錯方向;若等完全確認才付諸實踐,萬一你到死都沒有確認,而佛法說的又都是真的,這樣就會吃大虧。我的看法是兩者折中,既要理性地抉擇最終的答案,也要準備一套暫時性的策略。
做決定時,基本上要先看兩方理由的多寡與合理性。舉例來說,在決定要不要相信佛法說的「有前後世,業果道理是真的」時,要先看看哪邊的理由比較充份;如果雙方的理由勢均力敵,或是你覺得雙方講的都不合理,此時就要換個角度,看看哪種決定對你比較有利。分析利弊得失後發現:選「是」不但利大於弊,而且萬一錯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如果選「不是」,不旦沒什麼好處,而且萬一錯了,就會吃大虧,那就應該朝「是」的方向做決定。想想看,如果前後世與業果都是假的,但我們卻信了,會因此得不償失嗎?我想,除了精進的學佛者會有點損失,一般人應該不會吃虧吧!
總之,如果你現在對於「前後世是否存在、業果道理是否為真」這些問題還難以決定,但又不得不做決定,我覺得不妨暫時相信佛法,因為這種決定能帶來較大的利益。然而在此同時,你也要對另一種結論保持開放的態度,萬一找到足以翻盤的理由,你也要能夠改變立場。而想要找到理由,做出正確的決定,就必須設法認清事實。
※ 摘要:
- 你對佛法的相信度,與你對前後世存在的相信度成正比。
- 業果道理非常重要,必須結合前後世的概念才能正確認識它。
- 前後世與業果,不但與我們的苦樂密切相關,而且是不能等的問題。來生與我們的距離其實不遠,還可能非常接近,所以我們沒有等待的本錢。
- 既要理性地抉擇最終的答案,也要準備一套暫時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