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17課-前後世存在【理由三】近取因(一)
這輩子最初的心識從哪裡來?《釋量論》的作者法稱論師認為,從這個提問切入,可以成立有前世。簡單來說,這個理路是:心識的近取因只能是心識,這輩子最初的心識,它的近取因只能是前世的心,所以前世存在;今世的心也會成為來世心的近取因,所以會有來世。
這個理由看起來很簡單,但若要把它說清楚, 要做的研究相當多。以下我試著用比較簡潔的方式,做一個概略的說明。
甲、基本認識
一、什麼是近取因
佛法認為,一切有為法都是由眾多因緣聚合產生。要成為某種結果的因,基本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近取因的方式,另一種是以俱生緣的方式。以苗芽為例,它是從種子轉變而成的,所以種子是苗芽的近取因;而之所以會有這種轉變,要靠溫度、水、土壤等其他條件幫忙,這些擔任輔助角色的助緣,是苗芽得以產生的俱生緣。同樣地,要產生貪、瞋等心識,也需要種子與助緣。產生心識的因中,使心識的體性持續下去、類似於種子的因是近取因,影響心識變化的其他因則是俱生緣。
近取因與俱生緣對果的影響方式不同,所以必須分開討論,不能混為一談。目前的科學研究可以識別心識的俱生緣,例如當腦產生變化時,科學家可以解釋這個變化對粗分心識造成的影響;至於心識的近取因是什麼,據我所知,目前科學應該還沒有具體的結論。
剛出生的小孩,他的心識最初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近取因是什麼?佛教認為唯一的答案是前世的心。若不承許有前後世,恐怕就必須說心識的近取因是一種物質,但這種答案並不合理。種類相近才能成為近取因,身體不是心識的近取因,因為身體與心識的運作方式完全不同;再者,近取因如果沒有發生改變,它就無法轉變為果,就像陶土如果沒有發生改變,就不能被製成陶瓶,也就不會成為陶瓶的近取因。同樣地,在身體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心識卻可以有很多變化,所以身體不是心識的近取因,心識的近取因只能是心識。
以上是「近取因」這個理由的基本架構。
※ 摘要:
這個理由看起來很簡單,但若要把它說清楚, 要做的研究相當多。以下我試著用比較簡潔的方式,做一個概略的說明。
甲、基本認識
一、什麼是近取因
佛法認為,一切有為法都是由眾多因緣聚合產生。要成為某種結果的因,基本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近取因的方式,另一種是以俱生緣的方式。以苗芽為例,它是從種子轉變而成的,所以種子是苗芽的近取因;而之所以會有這種轉變,要靠溫度、水、土壤等其他條件幫忙,這些擔任輔助角色的助緣,是苗芽得以產生的俱生緣。同樣地,要產生貪、瞋等心識,也需要種子與助緣。產生心識的因中,使心識的體性持續下去、類似於種子的因是近取因,影響心識變化的其他因則是俱生緣。
近取因與俱生緣對果的影響方式不同,所以必須分開討論,不能混為一談。目前的科學研究可以識別心識的俱生緣,例如當腦產生變化時,科學家可以解釋這個變化對粗分心識造成的影響;至於心識的近取因是什麼,據我所知,目前科學應該還沒有具體的結論。
剛出生的小孩,他的心識最初是如何產生的?它的近取因是什麼?佛教認為唯一的答案是前世的心。若不承許有前後世,恐怕就必須說心識的近取因是一種物質,但這種答案並不合理。種類相近才能成為近取因,身體不是心識的近取因,因為身體與心識的運作方式完全不同;再者,近取因如果沒有發生改變,它就無法轉變為果,就像陶土如果沒有發生改變,就不能被製成陶瓶,也就不會成為陶瓶的近取因。同樣地,在身體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心識卻可以有很多變化,所以身體不是心識的近取因,心識的近取因只能是心識。
以上是「近取因」這個理由的基本架構。
※ 摘要:
- 心識的近取因只能是心識,這輩子最初的心識,它的近取因只能是前世的心,所以前世存在;今世的心也會成為來世心的近取因,所以會有來世。
- 一切有為法都是由眾多因緣聚合產生。要成為某種結果的因,基本上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近取因的方式,另一種是以俱生緣的方式。
- 近取因與俱生緣對果的影響方式不同,所以必須分開討論,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