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6課-我們都有依師的能力
如果依師是應該做的事,我們應該對師長修敬與信,那麼,經論裡說的那些依師軌理,我們有能力做到嗎?可以的。為什麼要問「我能做到嗎?」因為,如果只說應該要依止,但事實上我們卻不可能做到,那麼,知道就變得沒有用,因為反正都做不到;然而,依師要做的,都是我們能做得到的事。理由是,依師要做的重點,是對師長修敬與信,而敬與信這兩種心,是要靠著修行才能產生的。如果證量的產生只能靠天生,則我們什麼功德都無法獲得。
為什麼說我們能修敬與信呢?因為,敬與信的產生,主要是靠自己的心,而不是靠著對境。例如,我們自己明明有很多缺點,但我們不覺得自己有缺點,由此可知,重點在心對於對境的看法,而不是對境本身的狀態。再例如,你討厭的人明明只有小缺點,但你會把那個缺點看得很嚴重;你很喜歡的那個人,明明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但你卻覺得那沒什麼關係。
寺院裡有些出家人,看起來很樂天,喜歡聽歌,常常到處晃來晃去,但他們也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好。對於這種人,一般人會有兩種很不一樣的看法。這兩種看法用詞相同,但表達方法不同,帶出來的感覺就差很大。討厭他們的人,聽到有人稱讚對方經典學得很好時,他會說:「雖然經典很好,但是行為很不檢點。」喜歡他們的人,聽到有人批評對方的行為不良時,他會說:「雖然行為不太好,但是他經典學得很好呢!」
喜歡他們的人,經典學得好這個優點,就足以蓋過其他的缺點;討厭他們的人,則是用素行不良為理由,否定對方的優點。同樣的,只要從各方面思惟師長的功德,無論是聽別人說也好,自己去觀察也罷,多多蒐集師長功德後,把這些功德寫在紙上,經常拿出來看、反覆思惟師長的優點與功德,並且刻意不去想師長的過失。透過這樣的練習,到後來,你完全想不起師長有什麼過失。不管事實上師長到底有沒有過失,但在你的心裡,就是不會想起他的過失,只會想起他的功德。
「把上師視為佛」的方法之一就是這個。當你看到師長時,完全看不到他的缺點,只看到他充滿功德,此時,在你眼中的師長,就是「沒有絲毫過失,充滿一切功德」的人,這種狀態就很像是把師長視為佛了。這種結果,來自於你多方思惟他的功德,鍛練出「觀功德」的心,把「觀過失」的心完全制伏了。
再者,一般而言,見到上師的過失,會使我們產生不喜歡、不恭敬、不信賴上師的心情;然而,只要懂得思惟方式,你看到的過失,反而可以成為讓你更喜歡、恭敬、對上師有信心的因緣。不過這個思惟方式很深、很精粹、很了不起,嗯!我詞窮了,不知還能用什麼字眼形容,再加上很偉大吧。
這種思惟方式,不只可以運用在依師,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運用。話說回來,依師軌理之所以這麼重要,正是因為依師軌理講的都是鍛練內心的方法。如果依師軌理只是用強迫或規定的方式,約束弟子的想法或行為,包括要服侍師長等,那它的重要性就會減低非常多,因為這種作法與修道沒有太直接的關係。然而,正因為依師軌理的重點在鍛練內心,教導我們對一個人如何從沒有恭敬心到生起恭敬心,如何從沒有信心到生起信心。一旦學會這套練心的方法,就可以運用到很多其他的地方。所以,學習依師軌理,重點在學會這一套鍛練內心的方法。
「見到過失,反而成為信心生起的助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的老師不太有名氣,在經論的學問上沒有廣受大眾好評,近代的知識也都不太懂。如果,你因此心裡想:「老師似乎沒有什麼功德呢!」生起這種觀過心時,要如何運用你看到的這個過失,成為信心生起的助伴呢?
事實上師長究竟有沒有學問,這是無法下定論的;就我們所看到的來說,師長似乎不太有學問,我們覺得這是缺點。但是,如果今天師長不是我看到的那個沒學問的樣子,而是比現在更有名、更有學問,甚至擁有跟聖座一樣的大功德,那麼,我還有機會可以跟像現在這樣跟他學法嗎?不可能!如果沒有機會跟著師長學法,那我豈不是完了?
我們最需要的,就是穩定地學習經論、聞法聽課的機會。如果平常教我們的師長,跟聖座一樣偉大、一樣有名,眾人就會爭著要去拜見他,哪裡還有我們的機會?所以,我的師長沒有跟聖座一樣偉大,就是他對我的大恩啊!我要的,師長正好給我了啊!想到這裡,反而更增長對師長的歡喜與恭敬心。
同樣的,如果你覺得師長的程度好像只比自己好一點,這種「只要肯努力,就能追得上」的差異,可以大大增強我們的心力,你會覺得自己有能力變得跟老師一樣。如果老師的程度高自己非常多,差異有如天壤,你根本不會覺得自己有希望變得跟老師一樣好。這樣說來,老師就好像是為了幫助我生起心力,而故意表現出只比自己好一點的樣子。雖然事實上,他可能是故意的,也有可能不是;但從效果上來說,他就好像是故意為了幫我,而顯現成這個樣子啊!
對於「什麼是佛?」這個問題,大小乘經典的看法並不一樣。大乘經典是從「三身」的論述說明什麼是佛。三身指的是法身、報身、化身。智慧法身只有佛與佛彼此能看得到;以法身為體性、對聖者菩薩顯現出的行相,是報身;對業淨的凡夫,特別是在今生有能力獲得見道位的所化機,顯現出的行相是殊勝化身,例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殊勝化身的例子。至於其他的凡夫,則會依照凡夫各自的程度,顯現出十地菩薩、加行道菩薩、資糧道菩薩等各種不同的行相。佛有各種各樣的化身,對於程度很低的所化機,他會化現出非常平凡的樣子。
至於我們的師長,雖然無法說他一定就是佛的化身,但也無法完全否認這種可能性。然而,只要反觀自己現狀,再運用思惟好好想一想就知道,如果佛用殊勝化身的行相出現在我面前,我根本沒有能力看得到!由於自己福德資糧不夠,就算知道佛的殊勝化身在某處,我也到不了那個地方,就算到了也見不到。若見不到,他又如何能利益我呢?在那樣的狀況下,我需要的,他就是無法提供啊!
說實在的,那些離我們很遠的人就算再好,似乎也不勞我們多費唇舌去品頭論足。例如,以財富、能力、地位等世間的標準來看,美國總統的排名應該可以在很前面,但是對於小嬰兒來說,父母才是他需要的,至於美國總統好不好、在不在,根本不重要。同樣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法,能為我們開示法的人就是師長,如果師長以殊勝化身的行相出現,我們就沒有機會跟著他學。既然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能夠跟著他學習佛法的師長,所以他當然必須懂得我們需要學的法,如果不懂,那他就跟一般的凡夫沒兩樣,而一般的凡夫到處都是,同樣也無法幫助到我們。我們需要的是法,這位能幫我們的人,他必須懂得什麼是法,而行相則必須是凡夫。也許他實際上真的就是凡夫,或者只是外相上是個凡夫,總之,他顯現出的是凡夫的行相。具備這兩個條件(懂得法、示現凡夫相)的人,就是我們需要的。如果沒有他,我們就完了,就算佛在,對自己也沒有用。
明白這些道理,知道自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師長,他像如意寶一般珍貴,如果沒有這樣的師長,自己就完蛋了。一旦你有這種心情,恭敬心與信心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了。
※ 摘要:
為什麼說我們能修敬與信呢?因為,敬與信的產生,主要是靠自己的心,而不是靠著對境。例如,我們自己明明有很多缺點,但我們不覺得自己有缺點,由此可知,重點在心對於對境的看法,而不是對境本身的狀態。再例如,你討厭的人明明只有小缺點,但你會把那個缺點看得很嚴重;你很喜歡的那個人,明明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但你卻覺得那沒什麼關係。
寺院裡有些出家人,看起來很樂天,喜歡聽歌,常常到處晃來晃去,但他們也很聰明,學習成績也很好。對於這種人,一般人會有兩種很不一樣的看法。這兩種看法用詞相同,但表達方法不同,帶出來的感覺就差很大。討厭他們的人,聽到有人稱讚對方經典學得很好時,他會說:「雖然經典很好,但是行為很不檢點。」喜歡他們的人,聽到有人批評對方的行為不良時,他會說:「雖然行為不太好,但是他經典學得很好呢!」
喜歡他們的人,經典學得好這個優點,就足以蓋過其他的缺點;討厭他們的人,則是用素行不良為理由,否定對方的優點。同樣的,只要從各方面思惟師長的功德,無論是聽別人說也好,自己去觀察也罷,多多蒐集師長功德後,把這些功德寫在紙上,經常拿出來看、反覆思惟師長的優點與功德,並且刻意不去想師長的過失。透過這樣的練習,到後來,你完全想不起師長有什麼過失。不管事實上師長到底有沒有過失,但在你的心裡,就是不會想起他的過失,只會想起他的功德。
「把上師視為佛」的方法之一就是這個。當你看到師長時,完全看不到他的缺點,只看到他充滿功德,此時,在你眼中的師長,就是「沒有絲毫過失,充滿一切功德」的人,這種狀態就很像是把師長視為佛了。這種結果,來自於你多方思惟他的功德,鍛練出「觀功德」的心,把「觀過失」的心完全制伏了。
再者,一般而言,見到上師的過失,會使我們產生不喜歡、不恭敬、不信賴上師的心情;然而,只要懂得思惟方式,你看到的過失,反而可以成為讓你更喜歡、恭敬、對上師有信心的因緣。不過這個思惟方式很深、很精粹、很了不起,嗯!我詞窮了,不知還能用什麼字眼形容,再加上很偉大吧。
這種思惟方式,不只可以運用在依師,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運用。話說回來,依師軌理之所以這麼重要,正是因為依師軌理講的都是鍛練內心的方法。如果依師軌理只是用強迫或規定的方式,約束弟子的想法或行為,包括要服侍師長等,那它的重要性就會減低非常多,因為這種作法與修道沒有太直接的關係。然而,正因為依師軌理的重點在鍛練內心,教導我們對一個人如何從沒有恭敬心到生起恭敬心,如何從沒有信心到生起信心。一旦學會這套練心的方法,就可以運用到很多其他的地方。所以,學習依師軌理,重點在學會這一套鍛練內心的方法。
「見到過失,反而成為信心生起的助伴」,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的老師不太有名氣,在經論的學問上沒有廣受大眾好評,近代的知識也都不太懂。如果,你因此心裡想:「老師似乎沒有什麼功德呢!」生起這種觀過心時,要如何運用你看到的這個過失,成為信心生起的助伴呢?
事實上師長究竟有沒有學問,這是無法下定論的;就我們所看到的來說,師長似乎不太有學問,我們覺得這是缺點。但是,如果今天師長不是我看到的那個沒學問的樣子,而是比現在更有名、更有學問,甚至擁有跟聖座一樣的大功德,那麼,我還有機會可以跟像現在這樣跟他學法嗎?不可能!如果沒有機會跟著師長學法,那我豈不是完了?
我們最需要的,就是穩定地學習經論、聞法聽課的機會。如果平常教我們的師長,跟聖座一樣偉大、一樣有名,眾人就會爭著要去拜見他,哪裡還有我們的機會?所以,我的師長沒有跟聖座一樣偉大,就是他對我的大恩啊!我要的,師長正好給我了啊!想到這裡,反而更增長對師長的歡喜與恭敬心。
同樣的,如果你覺得師長的程度好像只比自己好一點,這種「只要肯努力,就能追得上」的差異,可以大大增強我們的心力,你會覺得自己有能力變得跟老師一樣。如果老師的程度高自己非常多,差異有如天壤,你根本不會覺得自己有希望變得跟老師一樣好。這樣說來,老師就好像是為了幫助我生起心力,而故意表現出只比自己好一點的樣子。雖然事實上,他可能是故意的,也有可能不是;但從效果上來說,他就好像是故意為了幫我,而顯現成這個樣子啊!
對於「什麼是佛?」這個問題,大小乘經典的看法並不一樣。大乘經典是從「三身」的論述說明什麼是佛。三身指的是法身、報身、化身。智慧法身只有佛與佛彼此能看得到;以法身為體性、對聖者菩薩顯現出的行相,是報身;對業淨的凡夫,特別是在今生有能力獲得見道位的所化機,顯現出的行相是殊勝化身,例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殊勝化身的例子。至於其他的凡夫,則會依照凡夫各自的程度,顯現出十地菩薩、加行道菩薩、資糧道菩薩等各種不同的行相。佛有各種各樣的化身,對於程度很低的所化機,他會化現出非常平凡的樣子。
至於我們的師長,雖然無法說他一定就是佛的化身,但也無法完全否認這種可能性。然而,只要反觀自己現狀,再運用思惟好好想一想就知道,如果佛用殊勝化身的行相出現在我面前,我根本沒有能力看得到!由於自己福德資糧不夠,就算知道佛的殊勝化身在某處,我也到不了那個地方,就算到了也見不到。若見不到,他又如何能利益我呢?在那樣的狀況下,我需要的,他就是無法提供啊!
說實在的,那些離我們很遠的人就算再好,似乎也不勞我們多費唇舌去品頭論足。例如,以財富、能力、地位等世間的標準來看,美國總統的排名應該可以在很前面,但是對於小嬰兒來說,父母才是他需要的,至於美國總統好不好、在不在,根本不重要。同樣的,我們現在需要的是法,能為我們開示法的人就是師長,如果師長以殊勝化身的行相出現,我們就沒有機會跟著他學。既然我們需要的,是一位能夠跟著他學習佛法的師長,所以他當然必須懂得我們需要學的法,如果不懂,那他就跟一般的凡夫沒兩樣,而一般的凡夫到處都是,同樣也無法幫助到我們。我們需要的是法,這位能幫我們的人,他必須懂得什麼是法,而行相則必須是凡夫。也許他實際上真的就是凡夫,或者只是外相上是個凡夫,總之,他顯現出的是凡夫的行相。具備這兩個條件(懂得法、示現凡夫相)的人,就是我們需要的。如果沒有他,我們就完了,就算佛在,對自己也沒有用。
明白這些道理,知道自己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師長,他像如意寶一般珍貴,如果沒有這樣的師長,自己就完蛋了。一旦你有這種心情,恭敬心與信心就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了。
※ 摘要:
- 依師要做的,都是我們能做得到的事。
- 依師要做的重點,是對師長修敬與信,而敬與信這兩種心,是要靠著修行才能產生的。如果證量的產生只能靠天生,則我們什麼功德都無法獲得。
- 我們能修敬與信,因為敬與信的產生,主要是靠自己的心,而不是靠著對境。
- 多方思惟師長功德,鍛練出「觀功德」的心,便能把「觀過失」的心完全制伏。
- 依師軌理之所以這麼重要,正是因為依師軌理講的都是鍛練內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