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課-眼見不一定為真(七)

「自所見相無法決定」的意思是,即使見到某人有過失,不表示那個人一定有過失。其中一個理由是,有可能是因為你自己的惡業導致的錯覺,使得對方明明沒有過失,你卻見到他的過失。

《入中論》裡講到唯識宗共與不共所見時說「鬼見膿河心亦爾」,這個理路可以運用在依師軌理上。同一碗液體,餓鬼見到的是膿血,天人見到的是甘露,人見到的是水,大家會見到與各自的業相應的顯相。同樣的,如果佛來到我們面前,或者以聖座嘉瓦仁波切為例,大家會把聖座看成什麼,與各自的業有關。業非常清淨者見到的是報身相;低一層者見到的是殊勝化身相,其中有些人見到的是觀世音菩薩相;再低一層者見到的是持金剛比丘,也就是證量很高的修行人;再低一層者見到的是證了空性、生起菩提心不久、剛入道的人。當然,再往下還可以有很多種可能性,甚至有人見到的是狡猾的政客相。

除了業的因素外,受到每個人各自的狀態的影響,所見也會不同。例如,有些人在功德增長後,看待尊者的角度與心態也跟著改變,這部份當然與心的作用有關,不確定是否可以用業果的道理解釋。總之,受到業力的影響,對同一個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自己看見的不一定就是事實。

說到這裡,我想起日宗仁波切曾說過的一段話。雖然不知道大家能否完全理解,但若能放在心裡好好思惟,它可以引導我們認識很深細的佛法內涵。日宗仁波切說,若能如理依止凡夫相的上師,因此淨除業障、增長信心,未來就能見到殊勝化身相的上師;若能如理依止殊勝化身相的上師,證得大乘見道位、登地之後,就能見到報身相的上師;若能如理依止報身相的上師,就能見到法身相的上師;見到法身相上師的同時,自己也就成佛了。

這段教誡的含意很深,它可以與「能被我們看見、為我們說法的人是世俗上師;上師無自性、上師的法性則是勝義上師」這個概念結合做解釋。不過,應該不宜把「勝義上師」理解為「上師是勝義諦」,因為這種解釋無法把「上師」的涵義表達出來。總之,上師的法性是勝義上師,有身體的行相、為我們說法、能被我們親見的上師是世俗上師。若能如理依止世俗上師,就能見到勝義上師。這段話含義很深,我們恐怕無法完全了解。

※ 摘要:
  • 即使見到某人有過失,不表示那個人一定有過失。
  • 若能如理依止凡夫相的上師,因此淨除業障、增長信心,未來就能見到殊勝化身相的上師;若能如理依止殊勝化身相的上師,證得大乘見道位、登地之後,就能見到報身相的上師;若能如理依止報身相的上師,就能見到法身相的上師;見到法身相上師的同時,自己也就成佛了。
  • 若能如理依止世俗上師,就能見到勝義上師。
  • 如果佛來到我們面前,或者以聖座嘉瓦仁波切為例,大家會把聖座看成什麼,與各自的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