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17課-【對境練習】她教我的,她都沒做到
問:媽媽對待外傭的方式,我很看不慣。從小我被教導要善待他人,但現在我的母親在做的卻是相反的事,我覺得很難受。怎麼辦?
《四百論》裡說:「能仁觀煩惱,非惑繫眾生。」在佛與菩薩眼中,看到一個生氣的人,只會想著「瞋心很不好」,不會想「這個人不好」;但我們不會想到瞋心不好,只覺得那個人不好。若有「瞋心很不好」的想法,就會生起「若他能脫離瞋心該多好」的想法,也會想「我不可以起瞋心,起了瞋心就會變成這樣」、「瞋心這種心,誰都不該要」。總之,應該覺得壞的是煩惱而不是那個人,《四百論》是這麼說的。
一般來說,對於一個很壞的人,若去想「壞不是他的本性」,應該會有點幫助。思考「不是他的本性」時,有幾種不同的理由可以思考,例如,他不是從小就這樣,他前輩子不是這樣,他不是任何時候都一直在這樣的狀態裡。他現在的這種樣子,只是暫時如此而已。再從因緣聚合的角度思考,若他遇到的因緣是自己遇到,自己也會變成他那種樣子。這些都是可以用的思惟,只是我們不會這樣想。
若自己遇到了他遇到的違緣,也會變得跟他一樣。他沒遇到順緣,遇到違緣,又沒遇到能消除違緣的那些因緣,才變成現在這樣;若我也處在跟他一樣的情況裡,我也會變得跟他一樣。不只是我,任何人,即使是佛也是如此。佛已讓自己不會再遇到違緣了;但在當年,若所有會產生煩惱、做壞事的因緣都聚合,又沒遇到能消除它們的違緣,他的表現也會是一樣的。所謂沒有自由,就是這樣。經過這樣的思惟,接著很自然就會想「願他能具足順緣,遠離違緣」。
他是人,他不是那些壞行為。當他有那些壞行為時,我們覺得他壞;若沒有了那些壞行為,我們就不會覺得他壞,這就表示他本身並不是壞的。在一張白紙上打上藍色的光,紙就變藍色,關掉這個光,紙就不是藍色,由此可知紙本身並不是藍色的。那個壞行為,只有它在時才會覺得那人壞,只要它不在就不會覺得那人壞,由此可知,那人本身並不是壞的。
《四百論》裡說:「能仁觀煩惱,非惑繫眾生。」在佛與菩薩眼中,看到一個生氣的人,只會想著「瞋心很不好」,不會想「這個人不好」;但我們不會想到瞋心不好,只覺得那個人不好。若有「瞋心很不好」的想法,就會生起「若他能脫離瞋心該多好」的想法,也會想「我不可以起瞋心,起了瞋心就會變成這樣」、「瞋心這種心,誰都不該要」。總之,應該覺得壞的是煩惱而不是那個人,《四百論》是這麼說的。
一般來說,對於一個很壞的人,若去想「壞不是他的本性」,應該會有點幫助。思考「不是他的本性」時,有幾種不同的理由可以思考,例如,他不是從小就這樣,他前輩子不是這樣,他不是任何時候都一直在這樣的狀態裡。他現在的這種樣子,只是暫時如此而已。再從因緣聚合的角度思考,若他遇到的因緣是自己遇到,自己也會變成他那種樣子。這些都是可以用的思惟,只是我們不會這樣想。
若自己遇到了他遇到的違緣,也會變得跟他一樣。他沒遇到順緣,遇到違緣,又沒遇到能消除違緣的那些因緣,才變成現在這樣;若我也處在跟他一樣的情況裡,我也會變得跟他一樣。不只是我,任何人,即使是佛也是如此。佛已讓自己不會再遇到違緣了;但在當年,若所有會產生煩惱、做壞事的因緣都聚合,又沒遇到能消除它們的違緣,他的表現也會是一樣的。所謂沒有自由,就是這樣。經過這樣的思惟,接著很自然就會想「願他能具足順緣,遠離違緣」。
他是人,他不是那些壞行為。當他有那些壞行為時,我們覺得他壞;若沒有了那些壞行為,我們就不會覺得他壞,這就表示他本身並不是壞的。在一張白紙上打上藍色的光,紙就變藍色,關掉這個光,紙就不是藍色,由此可知紙本身並不是藍色的。那個壞行為,只有它在時才會覺得那人壞,只要它不在就不會覺得那人壞,由此可知,那人本身並不是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