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10課-增長慈愛的方法(二)思惟「我們同樣都要快樂、不要痛苦」
一、基本操作方式
透過「我們同樣都要快樂、不要痛苦」這個想法,可以增強慈愛心。為了讓這個想法變得更清晰,思惟時必須要仔細一點。例如,以修悲心來說,思惟對方受苦的情況後,接著想:如果今天是我遇到這個困難,會怎麼樣?我有沒有辦法忍受?而他跟我一樣,同樣也是一點小苦也沒有辦法忍受。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有人幫忙,自己會多麼高興?同樣地,遇到困難的他也是如此,如果有人幫他,如果我去幫他,他也會很高興,這是一樣的。如果能這樣廣泛地思惟,一一把各種細節舖開來仔細想,就會更清楚一些。
也可以用反問自己的方式來思考。例如,如果今天你生病了,但你不去看病、放著不管,會怎麼樣?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為什麼要珍愛自己,但也可以用在這裡。想想看,如果今天你生病,我跟你說:「有病一定要去治嗎?放著不管應該可以吧?」你會怎麼回答?我想,你應該說:「如果不理它,以後就會愈來愈嚴重,這樣我會受苦。」同樣地,別人生病但沒有被治療、放著不管,以後也會愈來愈嚴重,會因此受苦,跟我是一樣的啊!
回答到這裡,我們的心還會再冒出什麼答案?如果到這裡你覺得已無話可說,內心真的接受「我與他是一樣的」,則你應該怎麼對待自己,就那樣去對待別人,否則我相信你心裡恐怕還有其他的答案,你會繼續提出理由,說明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二、若內心仍覺得自己與他人(重要性)不同
(一)認識內心現況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有一千塊,現在要你把這個錢給別人,你不肯,為什麼?不管金額是一千塊還是一萬塊,如果今天我跟你說:「把錢給別人。」你心裡馬上起的念頭是什麼?你會想:「不行!」你沒辦法把這個錢交出去。若繼續問你:「把錢給他會怎樣?」你會怎麼回答我?現場有同學說:「為什麼是我給他,而不是他給我?」哈哈!若你這樣說,則對方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回答你喔!若你是因為這個想法而給不出去,這應該與慈愛沒有太直接的關係,而是有慢心摻雜其中,就像你會問「為什麼不是他先低頭、他先踏出一步」一樣。如果彼此的經濟狀況差不多,問你為何無法把錢給對方,可能會衍生出其他方面的思考點;但現在我們在討論的是,你手裡有錢,對方是可憐的窮人,他的處境明顯比你糟很多,但要你把錢給對方,你就是給不出去。是什麼擋著你,讓你做不到呢?
以我來說,如果今天要我給對方十塊錢,因為十塊錢對我來說沒什麼,所以我可以給;但如果金額提高到一千或一萬元,此時我會想:「把錢給他,萬一我需要時就會沒有錢可以用。」我想大家的反應可能跟我差不多,其實,我們任何時候都會有「如果我去幫他,那我怎麼辦」這種反應。看到一個需要幫忙的人,雖然知道應該要幫,但接著就被「如果去幫他,我就會辛苦」這個念頭綁住了手腳。但說實在的,對方的情況也是這樣啊!我們的想法是「如果我給他,那我需要的時候,我要用什麼?」但同樣地,若我不伸手幫忙,他需要的時候,他該怎麼辦?道理其實是一樣的,但我們根本不會這樣想。在考慮要不要幫別人時,我們會想「若幫他,我會遇到困難」,卻不會想到「若不幫他,他會遇到困難」,所以其實我們不是公正的人,內心深處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把別人看得不重要,才會有剛才講的種種其實並不公正的反應。會這樣反應,是因為我們心裡把自己看得比別人更重要。
(二)清除障礙
談這個話題時,必須從境與有境的角度討論。去看重的心識是有境,被看重的我與被不看重的他人是對境。心識把別人看得不重要,把我看得很重要。舉例來說,有兩個人,一個叫尼瑪,一個叫達瓦。尼瑪的心把尼瑪看得比達瓦重要,但達瓦的心則把達瓦看得比尼瑪重要。這兩個心識的看法正好相反,一個心說尼瑪比較重要,另一個心說尼瑪比較不重要,尼瑪不可能又重要又不重要,哪個心的想法是錯的?事實上到底誰比較重要?如果不管心的看法只管事實,從基本面去看,尼瑪與達瓦的重要性一樣,當然,在某些暫時的情況裡,兩者的重要性有差別,例如尼瑪肚子餓沒東西吃,但達瓦已經吃飽了,此時我們應該把手裡的食物給尼瑪而不是達瓦。
從旁觀者的立場看過之後,把自己替換進去,再看一看。有兩個人,一個是尼瑪,一個是我,從心的想法去看,對尼瑪來說尼瑪比較重要,對我來說尼瑪比較不重要;但如果不管心的看法,只從基本面上去看,尼瑪和我的重要性一樣。如果這樣你仍覺得無法清楚地判斷,就把「我」換成自己的名字,讓自己用一種比較抽離的態度去觀看。那裡有兩個人,一個是尼瑪,一個是圖滇悲桑。在尼瑪的心裡,尼瑪比較重要;在圖滇悲桑的心裡,圖滇悲桑比較重要,但如果把心的想法放一邊,則這兩個人一樣重要。就像這樣,透過思惟,當「其實一樣」這種想法在心裡產生後,再把「我」代入到「圖滇悲桑」這個名字裡,這個圖滇悲桑是我,圖滇悲桑與尼瑪是一樣的,所以我與尼瑪是一樣的。用這種思考方式去想,也許會有一點不同的效果。
「我們都是一樣的」這句話中,對於「一樣」的觀察與體會可以愈來愈深。從最開始的「我們一樣都要離苦得樂」,到「從基本面上看,我們一樣重要」,後者的力道會比較大。
(三)分析原因
既然從基本面看,圖滇悲桑與尼瑪一樣重要,為何我的心會把圖滇悲桑這個人看得比較重要?這個問題各位要拿來問自己,為什麼我這個心識只看重我這個人,把我看得最重要?你會怎麼答?「因為這是我、那不是我,因為這身體是我的身體、那身體是他的身體不是我的身體,這心是我的心、那心是他的心不是我的心。」所以,是我們的這個想法去做了區分,使得我與他的重要性有了差別。
從早上起床到現在,我們都做了哪些事?以我來說,早上起床刷牙,要不然我會不舒服;接著吃早餐,要不然我的身體會受不了;然後吃藥,要不然我會生病。就像這樣,一整天裡我做的一切,都是為我而做,至於其他人,我其實沒那麼在意。說「沒那麼在意」其實還算好的,若與自己的苦樂發生抵觸,為了讓自己獲益不吃虧,我們甚至會出手傷害別人。別的不談,甚至在出手幫助別人時,心中也充滿了算計,我們會想「現在我幫他,以後他會對我好」、「我出手幫助他,大家會因此喜歡我」、「我幫他,我會累積福德」,一切都是為我而做。
我們無論做什麼都是為我而做,這大家應該可以感覺得到。由於我這心識認為這是我,所以就善待我,這是我這個心識的看法,各位應該也是如此。但實際上呢?我先用以下這種方法說明,大家心裡可能比較容易有概念。以螞蟻來說,其實不只是螞蟻,任何動物都是這樣的。這裡有一千隻螞蟻,這裡的每一隻螞蟻無論是移動、找食物、跑來跑去,在牠的心識來看,所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我」;但在我們來看,在那麼多隻螞蟻中,牠的心識只為了特定的那一隻付出全部的注意力。接著,我們把螞蟻換為人。同樣地,在某個人的心裡,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但在我們看來,這個世界裡有很多人,在那麼多個人裡,他的心就只選了特定的一個人,努力地保護這一個人,只為了這一個人去努力。接著,再用這個道理類推到圖滇悲桑身上。有一個人叫圖滇悲桑,他是這個世界很多人當中的一個人,他的心識因為搞錯了,因為受到某種思考方式的影響,於是把一輩子的光陰全都投注在這一個人身上,只為了這一個人努力,只為了這一個人付出全部的光陰。這一個人被安立為「我」,我只為了這個「我」而努力。事實就是這個樣子啊!
印度有個修行人,他說他很少用「我」這個字,也許他內心的想法也是這樣吧。所以他平常說話時,會直接稱呼自己的名字,他會說「圖滇悲桑餓了」、「圖滇悲桑該走了」,而不會說「我餓了」、「我該走了」。
這個心會這麼看重「我」,顯然是因為做了「這是我、那不是我」的區分。若按照剛才講的想法思考,這顆心把這個人稱為我,並且說那個人不是我、是別人;那顆心把那個人稱為我,並且說這個人不是我、是別人,那麼,事實到底是什麼呢?現在,除了法座上的這顆心,其他在場的五十顆心都會說「圖滇悲桑不是我」,但在法座上的這顆心則說「圖滇悲桑是我」,圖滇悲桑不可能既是我又不是我,不可能兩邊都對。事實到底是什麼?圖滇悲桑到底是不是我?
從心的顯現方式來看,雖然這顆心說圖滇悲桑是我,另一顆心說圖滇悲桑不是我,看起來似乎很矛盾,但其實一點都不矛盾,平常我們就是這樣在做事與互動。再回到剛才尼瑪與達瓦的例子,根據尼瑪的想法,尼瑪是我,達瓦不是我;根據達瓦的想法,尼瑪不是我,達瓦是我。現在,把兩個人的想法放一邊,只單純從這兩人本身來看,根本無法區分哪個是我、哪個不是我,從基本面來說他們都一樣。
從基本面來說,這兩個人並沒有是我與不是我這樣的差別。既然沒有這樣的差別,所以這兩個身體也沒辦法區分出一個是我的身體、另一個不是我的身體。由此可知,從基本面來說,這兩個身體都一樣。「這是我、那不是我;這是我的、那不是我的」這些區別是心去區分的,如果把心的想法放到一邊,只從基本面看,會發現兩者其實沒有區別。既然沒有區別,也就沒有所謂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因為兩者一樣,所以沒有重要性的區別。
三、結論
若從基本面來說,我與他一樣重要,若現在自己有一百元,對方身無分文,我就應該把錢分一半給他才對。
雖然每個人想法不盡相同,但剛才講的這些,至少要能聽得進去。聽進去後,再加上經常這樣去思考、養成習慣,「我們是一樣的」這種想法的力道才會愈來愈強。一旦養成了習慣,遇到要助人的情境,即使內心依舊冒出「還是算了吧」這種想法,接著也馬上就能想到「可是我們是一樣的」,就能朝向對方伸出援手。
※ 摘要:
- 其實我們不是公正的人,內心深處把自己看得很重要,把別人看得不重要,才會有種種其實並不公正的反應。
- 「我們都是一樣的」這句話中,對於「一樣」的觀察與體會可以愈來愈深。從最開始的「我們一樣都要離苦得樂」,到「從基本面上看,我們一樣重要」,後者的力道會比較大。
- 把個人的想法放一邊,只單純從這兩人本身來看,根本無法區分哪個是我、哪個不是我,從基本面來說他們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