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目錄
CATEGORIES
-
主要課程
- 2006《略論》奢摩他
- 2007加行六法
- 2007四聖諦初探
- 2007道次第實修綱要
- 2008前後世
- 2008業果
- 2008道次第概說
- 2008依師軌理
- 2008四聖諦再探
- 2009隨念佛功德
- 2010大乘不共四聖諦
- 2011宗義-外道與毗婆沙宗
- 2012道次第抉擇與辨析
- 2012功德之本頌
- 2013慈愛的實修
- 2014釋量論第二品
- 2015中觀見地
- 2016緣起見無害行
- 2016《現觀》四聖諦
- 2016三主要道
- 2017如意牟尼夢語
- 2017四法印(汪傑格西)
- 2017四法印(悲桑格西)
- 2017《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上)
- 2018《略論》與道次第實修(下)
- 2018空性概說
- 2019父母瑜伽
- 2022空性自習指導
- 2023給病中的你
- 開示彙編
- 主題釋疑
- 請問悲桑老師
- 請法團析釋
- 經論選讀
- 好文選讀
- 演講、談話與請益集
第23課-略述佛教見地
一、緣起見與佛教見地的關係
諸法是依於因緣聚合而產生,尤其內心的不快樂、瞋心、嫉妒心等都與貪心有關,這個道理之前稍微談過。貪心雖然有很多種,但它的根本是對我有貪,把我看得非常重要,無法捨棄。那麼,我們日夜看得這麼重要的我,其自性究竟是什麼呢?開始去研究這件事,才會談到依而安立的緣起。所謂的我,只是依於蘊體而安立,並不另存於蘊體之外,若去尋找,在對境上找不到,只是透過在不觀擇的心上顯現而安立出我,只是這樣而已。就算是因果緣起,主要討論的範圍依舊是內在心識。因緣有很多種,主要分為俱生緣與近取因。在追溯近取因時會發現,每一個心識要產生,在它之前必須有心識,由此而發展出前後世的論述。有了前後世論述後,知道安放在前世心識上的各種能力,會成為來世領受苦樂的因,由此而發展出業果的論述。也就是說,若把緣起討論得更深細,就會開展出前後世與業果的論述。
認識苦諦,相當於認清真正的病,苦諦的因是集諦,以上是苦的果與因;認清滅諦,相當於認清真正的樂,滅諦的因是道諦,以上是成辦樂的果與因。造成苦的果與因,以及成辦樂的果與因,透過研究緣起產生了四諦的論述。同樣地,透徹研究事實,會發展出二諦的論述;依於二諦論述而發展出道的方便與智慧,依於道而成辦果的二身。如此開展出大乘基道果的論述。
二、透過佛教見地達成學佛目標
依於見地而去實修,從而帶來某種結果。就像依於前後世與業果的見地而成辦增上生;依於四聖諦的論述,發展出成辦解脫的次第;依於基二諦、道方便與智慧與果二身的論述,發展出成辦佛果位的次第。依於這些見地可知,佛教的目標或說成果有四,包括之前跟大家講的成辦今生內心的寧靜,以及透過前後世與業果的見地而成辦來生妙善所依身,在這之後是成辦解脫與成辦佛果位,以上是學佛的四個目標。
聖座的用詞是,透過因果緣起可以成辦增上生。所謂增上生可以理解為來世獲得好的所依身、好的財富受用等的安樂;透過依而安立的緣起可以成辦決定勝中的解脫;把以上二者合併在一起則可以成辦佛果位。最後一項這種說法,雖然我沒有從聖座口中直接聽到,但說它是聖座的想法應該是可以的。因為在解釋《緣起經》的「凡見緣起則見法,凡見法則見佛」時,聖座說:「透過看見因果緣起,就會去實修方便,依此而成辦佛的色身;透過看見依而安立的緣起,就會去實修智慧,依此成辦佛的法身。」佛經裡的「見佛」二字也可以理解為獲得佛果位,凡是看到因果緣起,便會見到並實修慈悲菩提心之法,凡是見到這個法,就能成就佛的色身。同樣地,凡是看到依而安立的緣起,就能看見無自性之法,凡是看到空性就能獲得法身。聖座是這樣解釋的。
※ 摘要:
- 所謂的我,只是依於蘊體而安立,並不另存於蘊體之外,若去尋找,在對境上找不到,只是透過在不觀擇的心上顯現而安立出我,只是這樣而已。
- 透過因果緣起可以成辦增上生。所謂增上生可以理解為來世獲得好的所依身、好的財富受用等的安樂;透過依而安立的緣起可以成辦決定勝中的解脫;把以上二者合併在一起則可以成辦佛果位。